登陆注册
5245000000031

第31章 独领风骚的著名人物(16)

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组,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其后,他坚持错误,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接受国际托洛茨基派的观点,要求中共中央接受托派路线,即坚持城市为中心的国民会议运动和工人运动,反对农村武装斗争,并在党内进行分裂活动,组织托派组织,以在党内成立小组织的方式进行活动。1929年11月,因为他在中东路问题上发表对中共中央的公开信,而被开除党籍。同年12月发表由81人署名的作为托陈取消派纲领的《我们的政治意见书》。同时,在上海组成托派小组织无产者社,出版刊物《无产者》。1931年5月,出席中国各托派小组织的“统一大会”,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在上海淞沪会战中,支持抗战,谴责蒋介石卖国独裁,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他被捕后,当时许多知名人士都纷纷出言相救,可蒋介石却无动于衷,他说:“陈独秀虽已被共党排除,但亦是共党之鼻祖,危害民国,未戒组织社团闹事之病。”在中山公园,蒋介石被记者团团围住,问及陈独秀事件,他说:“独秀虽已非共党之首领,然近年共产党杀人放火,独秀乃始作俑者,故不可不明正典刑。”于是最终被判处了13年徒刑,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并拥护国共合作和国民党领导抗日,与托派中央决裂,在武汉联络民主人士和抗日军队,试图组织“不拥国、不阿共”的第三势力。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从此与中共彻底决裂。此间他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直至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

倡导改良丈学的胡适

胡适(1891—1962年),原名胡洪骋、嗣糜,字希疆,因崇尚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遂在参加“庚款”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学名洪驿,笔名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今安徽绩溪上庄村)人。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胡适出生在官宦家庭,但他的父亲在他5岁时便去世了,此后便与母亲相依为命。胡适的母亲相当重视他的教育,在胡适6岁时,便送到私塾为其开蒙。胡适在绩溪老家私塾共受过9年旧式教育,从而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求学,从而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同时也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学哲学。1 9 1 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唯心主义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1917年毕业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当时北大学生对教师素来挑剔,北京大学学生顾颉刚介绍傅斯年去听胡适上课,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个新来的留学生从北大哲学系赶走。傅斯年听了几次课以后,他评价胡适:“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于是胡适留在了北大哲学系。不久,胡适又加入了《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同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对新文学的八个主张,也就是后来的八不主义:

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

二、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

三、不用典;

四、不用套语滥调;

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

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七、不模仿古人;

八、不避俗话和俗字。

胡适主张使用“白话”作为文学语言改革的基础,对于白话,他的看法是:

一、白话的“白”是戏台上“说白”的白,是俗语“土白”的白,故白话即是俗话。

二、白话的“白”是“清白”的白,是“明白”的白,白话但须要“明白如话”,不妨夹几个文言的字眼。

三、白话的“白”是“黑白”的白,白话便是干干净净没有堆砌涂饰的话,也不妨夹入几个明白易晓的文言字眼。

胡适的这些主张和看法,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并且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猛烈地抨击了封建文学,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首篇正式宣言,为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引起很大反响。嗣后又发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一系列论文,把白话文学提到“中国文学之正宗”的地位,这是文学观念一个大变革。他提出文学革命要创造一种“活的文学”,即“国语的文学”。这对于开展文学革命和创建新文学,起了重要的倡导和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他还发表《论短篇小说》、《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谈新诗》等有关创作的理论文字,率先发表白话文学的创作。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写成一种解放了的新诗体。另外,他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他还写了许多自然畅达的传记作品和杂文,翻译了都德、莫泊桑、易卜生等的一些世界名作,以供创作新文学的借鉴。

“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不赞成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因而受到了以李大钊、陈独秀等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后来美国著名学者杜威来华讲学,他任杜威的翻译两年多;同时还与张君劢等人展开“科玄论争”,积极支持“科学派”的丁文江等人。从1920#!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时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抗战胜利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不久国共内战爆发,胡适遂于1949年寄居美国,致力于《水经注》的考证等工作。后去台湾。1954·年,任台湾“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7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湾的一个酒会上突发心脏病去世,时年72岁。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贡献。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选》、《胡适论学近著》、《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胡适日记》、《齐白石年谱》,以及《先秦名学史》等英文论著。

才比制封建礼教的鲁迅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鲁迅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祖父虽然在京城做官,但到父亲周伯宜时,只中过秀才,没有什么功名。母亲姓鲁,名瑞,是一位颇通诗书的女子,鲁迅笔名中的“鲁”字就源于他母亲的姓氏。鲁迅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他7岁时,便开始发蒙读书。12岁时,就被送进了当时全绍兴最有名的“三味书屋”,进一步学习儒家经典。但是不久他的家庭便发生了重大变故。在京城做官的祖父,牵涉到了科场的案件,为了营救祖父,他的父亲急忙变卖家产,凑了一大笔钱设法开脱营救,这些数额不菲的钱款使得本来就已经家道中衰的周家更是雪上加霜,经济状况急剧恶化,鲁迅的父亲更因为担惊受怕而病倒了。自此以后鲁迅便经常奔走于当铺与药铺之间,靠典当一些家产过活。不久他的父亲病死了,作为长子,生活的重担很快便落在了他的身上。

自父亲过世后,由于家庭困难,鲁迅便离开了三味书屋,在一个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做监督的亲戚的介绍下,来到了这所学校学习海军。在这里他接触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新思想,特别是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写的《天演论》更是让他爱不释手。毕业后,他便于1902年只身到日本求学。

在日本他学习的是医学,因为他决心用医术去救人,医治像父亲那样的被耽误了治疗的病人,从而造福人群,并希望用医学来促进祖国的进步。但是,不久一件事情却深深地刺痛了他,使他从此改变了学医救人的志向。

那是在一次观看电影时发生的事情。当时正值日俄战争,电影中一个中国人因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发现,要被抓去枪毙,而当时四周围观看热闹的却又正是一群中国人。当一群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为争夺赃物而打仗,并且死伤的都是中国人,但旁边许多中国人还气定神闲毫无反应地围观时,这不禁让鲁迅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为什么一样是健壮的体格,却显现出麻木的神情,围观自己的同胞被杀竟无动于衷?这样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再健壮,也只能做一些毫无表情的看客。于是,他决定弃医学文,要以文章来唤醒中国人沉睡的灵魂。从此他开始了顽强的革命文学事业。

1909年夏天,鲁迅回到了祖国,经人介绍在杭州师范学堂当了教员。一年后又回到故乡绍兴,在绍兴府中学作学监、教务长。1912年,鲁迅应邀到南京,做了教育部的职员,后又随政府迁到北京。在教育部里,鲁迅感到很苦闷,因为除了签到外,他几乎无事可做,而且这时袁世凯已经窃取了革命果实,此时的中国依然风雨飘摇。

1915年,在陈独秀等人倡议下,新文化运动爆发。鲁迅期望已久的时刻到来了,他积极投入其中。在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上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鲁迅在小说中j通过一个被害者“狂人”在日记里的疯话和自述,极其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塑造了一个封建叛逆者“狂人”的形象,号召人们推翻吃人的礼教。在这篇作品中,鲁迅用现实主义高度概括的手法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吃人的本质,是中国新文学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此后,鲁迅的创作激情像火山一样进发,先后发表了《孔乙己》、《药》、《祝福》、《风波》、《阿Q正传》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阿Q正传》,在这篇小说中,鲁迅以辛亥革命为背景,通过对农民阿Q这一艺术形象的描写和刻画,深刻反映出了当时中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表示出了深深的同情。但也对阿Q这一类人的愚昧、麻木和无聊的精神胜利法做出了批判。《阿Q正传》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经典之作,也是世界公认的名作。

1919年五四运动后,鲁迅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开始撰写杂文,抨击社会丑恶。他曾把自己的杂文比喻成匕首和投枪,对社会上一切落后、愚昧、无知、丑恶、顽固、腐朽的事物,向他们狠狠地刺去、投去,直至把他们消灭。这也使得他无论是在北洋军阀时期还是国民党统治时期,都经常受到迫害和“碰壁”,但他丝毫不以为意,继续用自己的笔为了整个中国人民的觉醒而战斗。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鲁迅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本质,于是参加了具有革命性质的“左联”,为此,国民党人对他大加诋毁,称他为“堕落文人”。而鲁迅则以犀利的“匕首”和“投枪”进行有力的回击。

九一八事变后,鲁迅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继续用笔当枪,揭露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并和共产党人进行了频繁的接触。

频繁的活动和操劳终于让中国这位精神上的硬汉累倒了,1936年10月19日,鲁迅那颗充满战斗激情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时年仅55岁。

中共剑始人李大钊

李大钊(1889一1927年),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是遗腹子,三岁丧母,既无兄弟,也无姐妹,跟随祖父长大。少年入私塾,熟读四书经史,1905年清末入新政中开办的永平府中学,1907年夏至1913年夏,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求学。期间辛亥革命的爆发,使他深受影响,开始有忧国忧民之心。

1913年底,李大钊怀着这种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在日本三年,李大钊认真阅读了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者河上肇、幸德秋水的著作,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不久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

1916年5月回国后任北京《晨钟报》主编。1917年1月又任《甲寅》日刊编辑。在此期间,在《甲寅》、《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了不少宣传民主主义思想和社会进步的文章。其中在《青春》一文中他号召青年“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他积极抨击以孔子为偶像的旧礼教、旧道德,向当时抬出孔子来维护自己统治的反动势力展开猛烈的斗争。1917年底,入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并参与编辑《新青年》,先后任北京大学评议会评议员,经济、历史等系教授。

不久,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率先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与陈独秀等创办了《每周评论》,和以胡适为代表的改良主义作坚决斗争。’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自发举行爱国游行,李大钊演讲鼓动并奔走营救被捕者。翌年初他与陈独秀商讨了建党事宜,并支持北大学生邓中夏等组织了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外称“亢慕义斋”(英文communism,即共产主义的谐音)。

1920年春,和陈独秀开始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当时陈独秀来信询问党名是否称“社会党”,李大钊回信一锤定音:“叫共产党!”同年10月,在北京创建共产党小组,11月小组改称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任书记。1921年7月下旬中共“一大”在沪召开,李大钊因校内同仁生计需他解决,未能赴会。中共一大后,成立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任书记,负责领导北京和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兼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先后发动开滦五矿大罢工、京绥铁路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总同盟罢工。

同类推荐
  • 感悟一生的故事励志故事

    感悟一生的故事励志故事

    这套《感悟一生的故事》经过精心筛选,分别从不同角度,用故事记录了人生历程中的绝美演绎。本套丛书共25本,包括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推理故事、感恩故事、心态故事、青春故事、智慧故事等,每册书选编了最有价值的文章。
  • 记得一路的温情

    记得一路的温情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前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 日本刀传奇

    日本刀传奇

    《兵器世界之日本刀传奇》由日本铳炮刀剑研究会北京分会会长许耀华先生所著。系统地介绍了日本刀的文化及内涵,为广大日本刀爱好者能够更系统与深入地了解日本刀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 昆虫记第9卷:圆网蛛的电线报

    昆虫记第9卷:圆网蛛的电线报

    中国唯一全译插图本跨越两个世纪的传世经典献给所有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读者它们捕猎、相爱、生儿育女,它们诈取、被杀、朝生夕死……昆虫的世界从不绝望,它们永远生机勃勃。卷九:圆网蛛的电线,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狼蛛、圆网蛛和蝎子等昆虫为了生存不懈努力的画面,证明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吃东西是为了活下去,而我们人类中的一部分人,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吃东西。——法布尔《昆虫记第九卷:圆网蛛的电线报》
  • 波莉安娜

    波莉安娜

    一个6月的清晨,波利·哈林顿小姐急匆匆地走进厨房。这与平常可不一样,波利小姐总是特别注意保持她安详娴静的仪态,并以此为骄傲。但是,今天她可……
热门推荐
  • 难以忘却的旅行

    难以忘却的旅行

    小说在诡异的氛围中展开,大巴停在迷雾浓重的路上,寻找罪犯的智力斗争就在路上开始了,谁是目标罪犯?是做了恐怖梦、干部模样的中年男子,是叫王杆子的鲁莽年轻人,是冷漠无情的司机,是揣了一大包“人民币”的小伙子?到底是谁?魔术师还是警察将揭开谜底?
  • 昨夜微霜风满衣:你会长大我会老

    昨夜微霜风满衣:你会长大我会老

    如果说那年的春天开始做的梦只是懵懂少女一片憧憬心思,而这一个春天的午后,当一杯酽香的玫瑰花茶映照出这个已经成熟宽厚而笑意如冉的男子的身影的那一刻,真正的爱,已经萌芽、发酵。尽管他说:十五年,时光早已流转去,你会长大,我会老。
  • 宠妻有术

    宠妻有术

    冒险进京履行婚约,却被许给了凶神将军。青梅求助贵人想要跳出此坑,可是——贵人:嫁给我吧,肯定能躲开凶神。青梅:你这是趁火打劫吗?贵人:不对,是舍身救你。孤身嫁入皇家,简直不能更艰辛!夫君各种宠她,简直不能更幸福!青梅淡定的喝茶,苍天可鉴,她只想做个安静的小酒娘啊!
  • 幽若蓝雾

    幽若蓝雾

    他很呆滞,但却以一身强悍的实力登场;他很强悍,但却又在完全觉醒前被人封印。且看失忆少年如何扮猪吃老虎、且听此子怎用犀利言语道尽现实。城市的黑暗处,他___为保护的人而战!
  • 竹马追着跑:校草男友太腹黑

    竹马追着跑:校草男友太腹黑

    易雪涵一进学校就掀起了无限风波,和校草吵架,和校草吃饭,和校草同桌。最大胆的是她竟然强吻了校草。没关系,反正是她未婚夫。
  • 我的炎炎夏日

    我的炎炎夏日

    踏着风雪而来的落魄少爷,偶遇单纯善良的茶楼小老板,她看着他一步步从卖唱艺人成为当红的歌手。爱情是什么,是一见钟情的邂逅吗?不,爱情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和两心相知的默契。你张开温暖的怀抱,容纳我一身风霜,相拥无言,爱在心间。
  • 校草的刁蛮女友

    校草的刁蛮女友

    哥哥,你许了什么愿望?不告诉你!后来我才知道,哥哥在那张许愿纸上写了,我希望鼎鼎幸福,如果她的幸福不够,我愿意将我的给她。可是哥哥,你知道么?幸福从来自私怎么能给呢?不好意思,最近比较忙,拖太久了很抱歉……
  • 吃好比好吃更重要2:于康谈怎么吃最健康

    吃好比好吃更重要2:于康谈怎么吃最健康

    《吃好比好吃更重要2:于康谈怎么吃最健康》由于康编著。黑木耳吃新鲜的更好?南瓜是降血糖急先锋?吃茄子真的能减肥吗?未经处理的菠萝能不能直接食用?每天早晨一杯淡盐水,真的能去火排毒又美容?……作为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的主任医生,于康教授在临床营养的实践中,深切体会到人们对合理营养的迫切需求以及在林林总总的宣传前产生的困惑和误区。在书中,于教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详述了果蔬、主食、禽蛋肉、饮品等常见食物的确定功效和正确食用方法,悉心传授营养知识,厘清了关于食物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认识,帮助大众掌握吃的智慧,树立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科学饮食观念,通过饮食调养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并缓解疾病所带来的痛苦。
  • 幸福路之公主的王子

    幸福路之公主的王子

    缘随分起,而我的爱埋藏在樱花下,或许坚定不移,或许早已不爱,生命里时不时透出你的影子,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或许爱,或许不爱,只要自己幸福就好,但真的会吗?
  • 关于我们的旧时光

    关于我们的旧时光

    宁静淳朴的小山村,善良能干偶尔凶巴巴的外婆,这是我全部的珍贵回忆。调皮捣蛋不在话下,挨打挨骂几乎不少,随着岁月的流逝,却越发珍贵,于是,我写下了它——关于我和她——外婆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