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1400000022

第22章 治学(2)

夏承焘作读书笔记的原则是“小、少、了”:本子要“小”,一事一页,分门别类;记的要“少”,文字务求精简,不可长篇大论;最重要的是“了”,必须完全领悟,而且有所批评与创见,才是“了”。

朱希祖曾称文学可分人生及艺术两类:一求至善,二求至美;一以陶渊明为代表,一以谢灵运为代表。新文学则是两者兼而有之。

郑朝宗与青年人谈治学之道,说有三条最须特别用功:(1)过古文关;(2)过外文关;(3)要写作,写不能停,要多读多写。

林砺儒一生从事教育工作,1924年北京文化学社出版其《伦理学要领》,该著为国内第一本以伦理学命名的书。

1925年春,孙伏园调查民间进香旧俗,不惜假扮香客,磕头如仪,以便收集第一手资料。

1925年胡适著文谈“读书”,指出“精”和“博”是读书的两个要素。他将这个看法编成两句口号:“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提高。”

1928年胡适和友人同游庐山,对山上的耶舍塔做了4000字的考证。有人说他小题大作。但胡适说:“学问是平等的……一个塔的真伪同孙中山遗嘱的真伪,有同等的考虑价值。”

胡适认为,中国近世哲学可分两个时期:理学时期(1050一1600年)和反理学时期(1600年以后),并认为顾炎武是反理学思想家的代表,因为他开启了清朝三百年以科学精神治古书的风气。

黎锦熙、刘半农、钱玄同、林语堂和赵元任等公认汉语改革须分三步:第一步简体汉字;第二步注音字母;第三步拉丁字母(拼音汉语)。并拟定《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稿凡九易,于1928年由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公布。但对实现第三步所说不一:钱说要l00年;吴稚晖说要1000年;黎说,100年也可以,再少一点儿也可以,就看我们的努力。

元好问《遗山集》有诗:“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取一回新,鸳鸯绣了纵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这是中国人对于治学方法所持的传统态度。胡适很反对这种状态。他说,古人说的后两句,“这是很错的态度,我们提倡学术的人,应该把这金针送给大家,然后教他们大家来绣一些更好更巧妙的鸳鸯”。

卢前开“新闻文学”课程,认为新闻标题若要制作得好,必须要有诗词根底;标题诗词化,才能言简意赅。

吴霄川主张研究经济史应该与研究经济地理合流。他不把地理学看成是历史学的附庸,还鼓励秦佩珩用研究西洋经济史的方法来治中国经济史。

陈望道著述谨慎,考虑周密。他从1923年起研究中国修辞学,但到他的《修辞学发凡》出版却是1932年了。十年春秋,细磨精琢,只写了一部书。

王云五80岁时谈治学之道:为学当如群山峙,一峰突出众峰绕。在学问的高峰中,学法律的不能不懂经济,学政治的也要懂外文。

何其芳治学,常说著作“要经得起查书”。他在写论文《论<红楼梦>》时,为评价当时“红学”研究中颇为流行的“市民说”,硬着头皮通读了非常难读的《明儒学案》,最后结论是:“市民说”经不起查书。

袁家骅在云南调查窝尼(哈尼)族语1000余字及14个故事后,认为研究语言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学好外语;二,熟悉国际音标,有高度记音能力。

30年代,陈懋恒的《明代倭寇考略》(燕京大学专号之一)为国民党北平当局以“敌睦邦交”名义查禁。因而姚名达说,他们不知道日本学者后稣肃堂曾经花40年工夫研究倭寇,一生未攻其他事业,尚且未禁哩。

张荫麟1933年从美国归来后,专门研究历史。他认为国史才是一生事业所在,过去弄哲学、社会学,无非是为历史研究打下根基。他的治史方法是从长编下手,以为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搜罗史料多,辨别标准严,不苟且,不偏徇,是历史上最科学最有意义的大工作。

朱起凤用三十年编撰《辞通》,1895年草创时初名《蠡测编》,1918年初稿定名《读书通》,后知明人有同名之书,遂更名为《新读书通》,1930年开明书店付印,1934年出版。

连横修《台湾通史》。日本当局把书中卷四的篇名“独立纪”改易为“过渡纪”。连即于“独立纪”上,另贴“过渡纪”三个铅印字,每一页书边的篇名则仍作“独立纪”。至于书前目录的卷四则作“过渡纪”,下列小字“起清光绪二十一年,终于是年九月,此篇原名独立,嗣以字义未妥,故易之。”

王竹溪乃物理学家,却以大半精力编纂成《新部首大字典》,凡250万余言,把汉字的数百部首精简为56部首,为汉字检索的机器化提供了条件。

抗战时,董作宾在煤油灯下,手写石印纸,手研石印油墨,完成了被傅斯年誉为“增长中华民族信史三百年”的巨著《殷历谱》。

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教书时对学生热情鼓励,但并不轻易称许,往往为一个问题会与学生争得不可开交。他曾风趣地对学生说:“你们不易说服我,我也不易说服你们,甚至我连我的太太也说不服,虽然民主的精神在于说服。”

闻一多致力研究唐诗,线装书堆里摆满了长方大本子,每本上写得密密麻麻,注释讲解推陈出新,周详细密;连杜甫的朋友也被列为专题,题名《杜甫交游录》。

1941年,闻一多在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助教何善周感到惊奇,说:“闻先生,你看这书做什么?这是一本入门书。”闻却严肃地说:“入门书?在这方面我还是个小学生,我得从入门书看起。”

闻一多研究《诗经》,除学王引之音韵训诂之外,再运用弗洛伊德分析法。

闻一多认为,从西周到北宋都是诗的时期:“我们这大半部文学史,实质上都是诗史。”“只是因佛典翻译和宣讲,唤醒了本土故事兴趣的萌芽,而产生了我们的小说和戏剧。”

王芸生在1946年曾著文《论曾国藩》,说曾国藩打败太平军,在海禁大开之时,稳固了传统的顽固和迷信,至少使中国现代化延迟了50年。

任继愈说:研究中国哲学史,不深入了解宋明理学是不行的。了解宋明理学,不了解佛学也是不行的。好比修一条铁路,有时要打通许多隧道才能通车,研究佛教是为了打通隧道。

姜亮夫曾谈到做研究工作,能善于发现问题的方法有四:博览以见异说;贯通以求重点;温故以寻流变;比较以得是非。他的学生胡道静认为,方法虽有四,但必须综合运用方能大有好处。

胡朴安曾就治学之事发表谈话。他说读书和做事,应该按年龄增减,即自15岁到25岁,每日8小时读书,2小时做事;自25岁到55岁,每日4小时读书,8小时做事;自55岁到65岁,每日读书、工作各4小时;65岁以上,应该是读书和做事各2小时。

来新夏以20年的时间,检读300年来的人物年谱800余种,1000余卷。每读一谱,便写-篇书录。书录记谱名、编者、卷数、版本、著录情况、谱主事略、编纂缘起、藏者和史料等,少则二三百字,多则千字;终纂成一部50万字的《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

孙起孟为《读书与出版》撰文写道:“为问而学!大学者必须是个大问者!不勇于问,不明于问,那是不配谈学问的。”

王力很虚心。只要有真实材料足可证明他的说法不正确,他就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有人给他来信指出,《古代汉语》一书注释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萧君圭、君玉为两个人不确,实是一个人。王力很快就复信说:“你说得对,应该是一个人,是我弄错了。”

姚克退休后,潜心于李贺诗研究,自称“十余年来,长吉难解之‘诗谜’(钱钟书语),我居然能通解百分之九十九”。

启功敬仰汪容父,视其论《亢仓子》、《鹗冠子》两篇为佚文,特予发表;后知此乃柳宗元的作品,即作更正,对指出者致谢,向读者致歉。

俞平伯晚年绝口不谈《红楼梦》,但仍随时注意评论界动向,与黄裳信称:“近年所传悼红文物,大都以赝品率名利,而诸贤评论无休,亦可异也。”

周谷城回忆当年说:“《中国通史》一出,即被认为有马克思主义嫌疑,不许我教,责令我教世界史,并限定要兼教世界史学史,以为这可以折磨我。”岂知,他不怕“改行”。他继续回忆道:“我正想多知道一些世界史,并且认为,研究中国史却不研究世界史是很不方便的。”很快他又变成了世界史专家,写出了《世界通史》3册。

翦伯赞重视史料工作,燕园里流传着他“八读《汉书》”的故事。他为修改旧稿《中国史纲》(第三卷),遍阅了有关的文献、简牍、碑志等资料,辑出史料11大本,共约100万字,又分别条目,装订成册,使用价值极高。

范文澜在北京修订《中国近代史》,就李秀成被俘事,几次易稿,最后定为李秀成被俘以后,晚节不好。但到发稿前夕,他突然通知荣孟源:“明天不要发稿,因为有人对于李秀成的晚节表示惋惜,所以稿子还要改。”最后改过付印(1951年7月出版的修订二版)。但在出版后,范对荣孟源说:“这样写还是不妥。下次重印,一定要在评李秀成后,加上这句话:‘事实上,不论李秀成当时究竟有何种想法,向敌人乞降的可耻行为,任何辩解都不能减轻他自己造成的大污辱。’”

范文澜写《中国通史》第四卷唐代文化,其中唐诗部分只占2万字,他却把《全唐诗》整部通读了一遍,才开始动笔。他说:“不通读,我怎么会知道要用什么,不用什么?”为了写好唐代佛教部分的6万字,他让助手阅读了全部佛经,而后自己又精读了助手摘录的100万字。

50年代台湾文网罗织。胡云翼《中国文学史》在台北再版时,书中不能出现鲁迅,可又不能没有,就改作“卢信”,但现代文学史里是没有卢信其人的。

李政道1957年在诺贝尔奖学术报告会上,没有按惯例讲他的获奖项目,却讲了《西游记》。他说:“孙悟空尽管一个斤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但是翻来翻去还没有翻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我们在学术知识的研究过程中,可能作出进展,但我们必须记住,即使我们翻斤斗,翻到如来佛的手指根上,我们距离真理仍然是极其遥远的。”

1968年,桥梁学家李国豪在“牛棚”里,利用旧报纸作草稿,专攻大桥晃动问题,经过多次的计算,终于在翌年完成了桁梁桥的扭转理论,填补了世界桥梁理论的空白。

傅鹰在1956年就写了几十万字的《普通化学》讲义。但他多次以该书需要修改为由,而拒绝公开出版。直到他1979年逝世后,此书才正式出版。

罗尔纲笺注《忠王李秀成自述》,始自1931年为《近世中国秘史》一书所收的《李秀成供》作注释。后经不断修订补充,初版再版,终于1980年完竣,历时49年。他说,“古人说白首穷经,我注《李秀成自述》,也从青春注到白头了。”

1981年春,苏雪林撰文悼念茅盾:“他笔下的老通宝和鲁迅小说中的阿Q一样,深刻动人而有个性。”

1983年,苏雪林完成了150万字的巨著《屈赋新探》。她说:“我的屈赋研究费时30年,范围非常广大,顾颉刚先生《古史辨》中不能答复的问题,我都替他答了。”

钱学森的一篇关于薄壳方面的论文仅几十页,可是经反复演算报废的却有700多页。正如他自己所说:“拿出来看得见的成果,只是像一座宝塔的塔尖。”

同类推荐
  • 穿堂风

    穿堂风

    在《散文公社·山东卷:穿堂风》中,作者雪松以与大地精神往还的纯朴心灵,阅读大地上的事物,感悟大地的内蕴,发现大地上鲜活的生存细节,并依此抒发、延展自己富有诗性的激情、感动和思考。作品情感沉郁,语言富有张力,篇幅短小而存宽厚的精神容量。此前,作者已出版诗集、书法集六种,《散文公社·山东卷:穿堂风》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
  • 新诗话语

    新诗话语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的最新成果,书中除了征引大量的名人名言名诗名译之外,始终渗透了作者自己对于诗歌和诗歌话语的独特理解。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狄更斯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狄更斯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四天四夜:唐山大地震之九死一生

    四天四夜:唐山大地震之九死一生

    《四天四夜:唐山大地震之九死一生》为纪实文学,是作者本人在唐山大地震中九死一生的经历。
热门推荐
  • 甜蜜军婚:北地佳人

    甜蜜军婚:北地佳人

    他是北地女人都想嫁的钱三少,她是毫不起眼的林家小姐。初次见面他就迷上她,却无奈娶了别人。她对他无感,他却强行纳她为妾,还霸气道:“林小寒,这辈子你只能是我钱耀杰的女人!”
  • 吟蒹葭

    吟蒹葭

    平凡少年,伴随星辰陨落,降临玄门。开启稀奇古怪的玄真路,胸怀小志,只想略通道术,御兮江湖。然世间虽没有注定救世的人,却总有人在危难间不惜一切的抵挡风雨。或许这一生并不如意,莫名的不得已的要站在昔日挚友的对立面,夜下独饮,既无知己,亦无红袖。剑客注定,孤独;狭路相逢,日落。如蒹葭般随风摇曳,若干年后,蓦然回首,枯木摧墙,虽有遗憾,并无后悔……
  • 仰节堂集

    仰节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红尘解脱

    红尘解脱

    红尘藏寂寞,世俗孤单多。片心孜孜求,何日得解脱?是谁掀起祸乱?又是谁还原太平?谁是对?谁又是错?百年后,那一段段风起云涌的时代也不过只留下几个英雄的名字和几段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那我们又何须执着
  • 帅气校草爱上冷酷女皇

    帅气校草爱上冷酷女皇

    这是大大第一次写关于EXO并是杀手的小说,女主是世界NO.1集团的CEO,她的父母早在她刚出生的时候便和EXO定了娃娃亲,这是女主离家出走。之后会发生什么是呢?
  • 八荒异星录

    八荒异星录

    三卜三谶,是命中定数,还是人心算计,偌大江湖,八荒天下,谁定天机
  • 长生战帝

    长生战帝

    任你只手遮天,权倾天下,终将身死道消!任你红颜绝世,颠倒众生,终将化为尘埃!每个人都想长生不死,遨游诸天,超越轮回,飞仙彼岸,然世上谁能不死?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看卑微主角秦长生如何战天斗地,一步步打开长生之门!
  • 画宇

    画宇

    躺在病床上三年的少年,有一天苏醒过来,开始了一场惊世的旅程,当亲情遇上爱情还是为了所谓的正义。
  • 包玉刚的智慧

    包玉刚的智慧

    包玉刚名起然,浙江宁波人。世界上拥有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12位华人富豪之一。世人公推的华人世界船王,1978年,包玉刚的海上王国达到了顶峰,稳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香港十大财团之一,创立了“环球航运集团”。其人上包含了怎样的智慧,让我们踏着船王的足迹,追逐他那不平凡的一生。
  • 悍妻当家:残废相公是个宝

    悍妻当家:残废相公是个宝

    刚穿过来就被狠心的大伯母为了二两银子的聘礼卖给了同村毁容又瘸腿的农家汉。既来之,则安之。可这新婚没几天又被婆婆联合家人给赶到村口传说的鬼屋又是什么鬼!老虎不发威,你当我Hellokitty,一封断绝关系书,让你后悔去吧。本以为相公是个憨厚老实的糙汉子,没想到却是个腹黑色色的大灰狼。没事调调情,谈谈爱,斗斗极品亲戚,这日子好不惬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