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1400000027

第27章 品典(2)

王冶秋认为,要读懂《阿Q正传》,至少要读14遍以上:“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笑的诚份;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第六遍,阿Q还是阿Q;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第八遍合而为一;第九遍,又一一化为你的亲戚故旧;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第十一遍,扩大到全国;第十二遍。甚至到洋人的国上;第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面镜子;第十四遍,也许是报警器。”

曹聚仁说平生读的次数最多的书是《儒林外史》、《庄子》,但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路卜洵的《灰色马》(郑振铎译)。

刘半农推崇清末小说《何典》,还据《何典》人物绘了“鬼脸一班”附在书的扉页。并在画上自注说:“不会画人像,何妨画鬼相,若说画得不像,提他一个来比,看他像也不像。”

季羡林在古典文学中最喜欢《儒林外史》,读了不下十遍。

梁实秋14岁时就喜欢读小说,影响他的第一本书是当时被视为“闲书”的《水浒传》。

梁实秋在《影响我的几本书》一文中列有:《水浒传》、《胡适文存》、《卢梭与浪漫主义》(白璧德)、《隽语与箴言》(叔本华)、《对文明的反叛》(斯陶达)、《六祖坛经》、《英雄与英雄崇拜》(卡莱尔)、《沉思录》(玛克斯·奥瑞利斯)。

梁实秋素喜杜甫《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他在北师大授课期间,多方搜集杜诗各种版本及有关杜甫资料。

周作人读书万卷。他说:“我最为佩服的中国思想家只有三人:一是汉王充,二是明李贽,三是清俞正燮。”

郁达夫说,他的小说得力于《石头记》和《花月痕》;他的诗词得力于《桃花扇》和《燕子笺》;他的散文得力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他和西洋文学的接触,最先是受到俄国小说的影响。

郁达夫欣赏黄仲则诗,曾借用其诗句“依旧窥人有燕来”于小说《采石矶》中。后来梁羽生写小说《折戟沉沙录》时,在回目中也用了这诗句。

郁达夫“出卖文章为买书”。他爱黄仲则的书,连对黄仲则挚友左仲甫的“眉批多仲则语”的《念苑斋诗集》,亦颇爱重,“所以出重价买了来”。他常再买或重买一些书,有的“系因版子清晰可爱”,有的是被人借走后未归还,“只好再买一本”。

王玉章为回答《青年界》开辟的“青年可读的书”,称:中学生们如要读国史,应先读亲切有味的《三国志》;如要读《三国志》,必先知其尊魏抑蜀之体例。

宗白华在校读书时,爱读西方哲学,他说:“拿叔本华的眼睛看世界,拿歌德的精神做人。”

徐志摩爱龚自珍诗,在《志摩的诗》的扉页就集了龚自珍的两句诗:“瓶里帖妥炉香定,免我童心二十年。”

杨昌济读明清平话小说甚多,以为“小说为社会之反映”;但其俗恶处有四:势利、残忍、多妻、神怪。

萨孟武自幼爱看小说。在古典小说中,他认为写得最好的共有三部:第一《红楼梦》,第二《西游记》,第三《水浒传》。

王伯祥(钟麒)读小说数百种,以为佳作仅三:施耐庵的《水浒》、《金瓶梅》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此外如《三国演义》文词鄙陋不足称;《西游记》之记事,更如于轮舟中观山水,顷刻即逝,更无复来之时。

郑逸梅自称,对于小说喜欢三部:《花月痕》、《红楼梦》、《三国演义》;而《水浒》、《镜花缘》和《儒林外史》等,都不配胃口。

陆士谔最赞赏的古典小说是《西游记》。他说,《西游记》“全书虽属寓言,而孙悟空赤手空空,应付艰困,具自强不息之精神”。

柯灵读的第-部小说是《西游记》,生字多,词句很多不能了然。他的办法是,看见生字就跳过去,或者假定音义,整句不懂的就把它作为哑谜丢开不管,终于慢慢地看出了味道。

李长之夏天很少读书,可是《水浒》是例外。他说:“看看鲁智深跌脚戏泼皮、武松血溅鸳鸯楼、李逵找不着酒吃,天热也许竟不觉得热,因为:痛快。”而冬天,他却读《红楼梦》。他说:“在炉旁坐着,精神和身体便都感到温暖了。夏天看,就有点腻。”

李长之认为整部《红楼梦》有十六字诀:“因空见色,由色生情,转情入色,自色情空。”

牟宗三爱读小说,说《红楼梦》是小乘,《金瓶梅》是大乘,《水浒传》是禅宗。他还喜欢闲谈,曾仿《水浒传》序言说,“人忙乐,莫若于谈,谈有谈的境界,不会谈的,书也读不好。”

沈尹默读《红楼梦》中的诗,常请人用手遮住句中的一个字,然后由他猜该用什么字。当日本学者问谁是他写诗的老师时,他说:“我写诗不曾拜过老师,若说有,那就是曹雪芹了。”

朱德熙青年时爱读《福尔摩斯侦探案》。看完后,自己也编写侦探故事。他为了报考西南联大物理系,曾连续几个月闷头解数学题。他后来说:“没有数学头脑的人,无法研究语言学。”“研究古文字学,就像看《福尔摩斯侦探案》,特别有意思。”

40年代,端木蕻良读《红楼梦》,作七绝咏晴雯:“未到巫山已有情,全留文字想虚名,可怜一应潇湘雨,洒上芙蓉便是卿。”

包天笑爱读《红偻梦》,独对紫鹃评价最高。他说:“在全部《红楼梦》中,我最敬佩的-个人是紫鹃。她是大观园里-个最干净的人儿。”

许姬传9岁开始读《红楼梦》,前后读了十几遍。他说,在所有小说中,对他来说“影响最深、阅读次数最多的还是《红楼梦》”。

语言学家王力主张,读书首先应认真地读书的序言、序文和凡例,因为序里边有很多好东西。

王力看书喜作眉批,认为看一本书如果自己一点意见都没有,可以说是没有好好看;如果好好看,总会有些意见的,所以最好在书上作些眉批。

王力最爱读《红楼梦》,对全书进行了语法分析,将它的语法结构摘录在本子上。

王文兴认为《红楼梦》是一本极美丽的书,也是一本恐怖的书,大观园就如同是一座女性集中营,“一座妇人的千人冢。”

王蒙从小就读《红楼梦》。他说:《红楼梦》对他是唯一的一部永远读不完、永远可以读、从哪里翻开书页都可以读的书;同样,当然也是一部读后想不完、回味不完、评不完的书。

40年代,陈毅和许幸之谈话。陈称在中国古典诗人中最喜欢白居易,其次是陶渊明。

罗玉君称青年须读的书有三种:《人间词话》为我国文艺界之珍品;《茵梦湖》在德国文坛的价值,等于我国的《红楼梦》;另一部是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

谢冰莹认为有四部译作引导她走向写作,那就是《茶花女》、《茵梦湖》、《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少年维特之烦恼》,而其中最令她神往的是《茵梦湖》。

萧一山将王国维《人间词话》所提及的做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之境界”,比作第一境界是“博”,第二境界是“约”,第三境界是“通”。

应修人爱读《南唐二主词》和李清照《漱王词》,特别是李后主。他非常钦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后主的词是用血写的话。

胡适很推崇王安石,认为“他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用‘有为’来替代‘无为’”。王安石的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胡适最爱题赠给别人的诗句。

丰子恺常翻阅佛教书籍,他说:“我只能算与佛教恋爱,而不能说是结婚。”

黄炎培49岁读《道德经》,得一结语:“为而不争。”后读《金刚经》,又得一结语:“如石不动。”

黄炎培对《西厢记》也有研究。1952年,印度首任驻华大使潘尼迦任满回国,向他辞别。时潘尼迦翻译《西厢记》为印度文。黄炎培说,俗本《西厢记》增添四节,适为画蛇添足之举。

沈从文第一次对书发生趣味、得到好处是五本医书,从中知道鱼刺卡喉时,用猫口涎液可以治愈。他第二次对书发生趣味、得到好处是读《西游记》,培养了他的幻想。他说,使我明白与科学精神相反那一面种种的美丽。第三次看的是部兵书,本来他认为可以世袭云骑尉,但读后有了一个转变,发现自己已没有拘束别人的兴味。沈从文说:“这三种书帮助我,影响我,也就形成我性格的全部。”

罗尔纲写《湘军新志》,引用梅曾亮文。梁方仲看后,认为其中“其符檄下所属吏,递相役使,书吏一纸揉制若子孙,非从中复者,虽小吏毫发事,无所奉行”这句话标点有问题,但如何改,却说不出。于是两人同去请教唐钺。唐看了两遍,说:“这个句子所以看起来不很清楚,那是因为在‘书吏一纸揉制若子孙’下用了逗号,如果改用分号就清楚了。”经他指点,果然能解释通了。

宗白华某次讲演中国艺术三境界(写实、传神、妙语)时,最后为说明艺术可以使世界净化、深化,引用了常建的诗《江上琴兴》:“江上调三弦,一弦清一心;泠冷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以令江水深;始知枯桐枝,可以徽黄金。”

陈垣称顾亭林写《日知录》为随手札记,往往不注明出处、卷数;《日知录》为史源学学习之最佳材料。

张恨水认为,中国章回小说有三个缺点,-是缺少心理的描写,《红楼梦》有一些,但很不够;二是缺少写景,《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雪景写得不错;三是缺少细节。因而他就在自己的创作上作了改革。

张恨水最赞赏《老残游记》,称其无论写人写景,部不肯用套话、滥调,总是熔铸新词作实地描写,从这一点可说是前无古人了。

张恨水喜欢读《木偶奇遇记》。他说,这个故事开头好,通常西方故事开头总是一个皇帝或皇后,然而这里却说是一块木头,这就是动人之笔。

老舍认为在所读的文艺名著里,给他好处最多的是但丁的《神曲》。

夏济安对学生说,中国作家最大的毛病是滥用浪漫热情和感伤的文字。对于毛姆和莫泊桑,他却说:“这两个人的文字对你们会有好影响,他们用字很冷酷。”

林语堂说《秋灯琐忆》“可算《浮生六记》第二”。

柳存仁和林语堂讨论中国旧小说的技巧。林语堂着重指出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场面伟大,人物多;二是对话充满个性,描写心理如画。

林语堂在上海圣约翰大学神学系研究传道。主教对他说:“你还是不做牧师为好。”因林《圣经》读得越多便越不相信它,且从不预备《圣经》的功课。

陶行知以为《圣经》里有两节很有意思,那就是《新约·马太福音》十八章中的两篇故事:一篇是耶稣说要进天堂,就得重新做小孩子;另一篇是守羊人看放100只羊,忽然有一只不见了,于是撇下了这99只,去寻找那只迷途的羔羊。

顾均正少年时读《圣经》,发现书中多有谈龙处。据他统计,《圣经》“旧约”有22处谈龙,“新约”也有13处。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出版后,被称为“措词诙谐,不减于《儒林外史》;叙事详尽,不亚于《石头记》”。

周予同读书甚多,但他对学术研究有兴趣,始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他说:“我以这部书为机纽,而把握住了数千年的中国文化的形态。”

吕叔湘认为,“读书人”应读三类书,少一类便不能称之为“读书人”。这三类书为:(1)有关自己专业的书;(2)与专业有关的其他门类的书;(3)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必读之书。

萧乾读的书可分为几类:甲类是专业上需要的,必须系统地读;乙类是为欣赏而阅的,此类书中,萧特别喜欢湖南出版的《诗苑译林》丛书;丙类书放在厕所里,30年代他就是这么读完张资平的小说;丁类书放在枕畔,此类大都是开本很小的书;己类是工具书。

阿英读书范围甚广,他说对哲学感兴趣,开始还是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把我引上哲学的路”。他读了欧洲诸哲学家著作后说,“我最喜欢《近代思想》这一部书,我特别爱好尼釆。”

冯玉祥爱看武侠小说,一半为着看热闹,一半也是靠图多识些字。他说,我看的第一部小说是《封神演义》。

翦伯赞读《资本论》,安排在上午或早晨头脑最清醒的时候。而在深夜读《汉书》,共读了八九遍。

华罗庚爱读武侠小说。他在读了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后对作者说,武侠小说无非就是“成人童话”。

王仲荦18岁时(1930年)因爱李商隐诗,为《西昆酬唱集》笺注,两年完稿;但仍不断修改完善,直到1980年始出版,此时已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

茹志鹃家中挂有一帧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大字。她说:“书,光看是不行的,看个故事情节,等于囫囵吞枣。应该读。读,就仔细多了,然而读还不够,进而要‘煮’。煮是何等的烂熟、透彻,不是一两遍可成的。”

同类推荐
  •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如今已是午夜人静,望望窗外,天上只有孤清一弯新月,地上白茫茫满铺的都是雪,炉中残火已熄只剩了灰烬,屋里又冷静又阴森;这世界呵!是我肠断心碎的世界;这时候呵!是我低泣哀号的时候。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心灵倾诉的故事。
  • 汤头歌诀方解

    汤头歌诀方解

    本书以清·汪昂(庵)的《汤头歌诀》中220首歌诀为纲,歌诀中的正方和附方全部录入,不改变原书的分类和次序。
  • 在所有的风景里,我最喜欢你(文字版)

    在所有的风景里,我最喜欢你(文字版)

    关于我们,关于这本书:13岁,相识,同一所初中,隔着一道墙,分在两个班。16岁,读了同一所高中。17岁,相恋。那一年,有我无限的勇气进行无数次的表白。在无数次地被拒绝后,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平凡男终于成功和小班花在一起了。18岁,我们上了同一所大学。有了一群共同的可靠又可爱的小伙伴。19岁,我们第一次一起旅行。22岁,我们毕业,在各自的领域里奋斗。25岁,我们结婚。然后,我们去度一个很长的蜜月,在世界的风景里,你负责笑,我负责拍,偶尔会用上三脚架自拍我们的招牌动作。以后老了,即使我不在了,也有满满的回忆可以陪着你。这辈子已经拥有了很多,此时我最想要的,是你可以幸福一辈子。
  • 胡适的理想国:胡适梦想文集

    胡适的理想国:胡适梦想文集

    他是中国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宗师之一,他与梁启超、鲁迅……并称为中国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用毕生的实践与思考构筑了一个自己终生梦寐的理想国,他用自己的赤子之情与悲悯之心书写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天下情怀……——感受最本真、最灼热的文字,体悟胡适澎湃激荡的思想告白!这是国内首次辑录出版的胡适梦想文集从青年到人生,从思想到政治,从文化到大学,从学术到科学,他用自己真诚的肺腑至言讲述了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梦想。——重读胡适,从此做一个有梦想的人!
  • 抵达

    抵达

    本书为“鄞州作家文丛”之一,是一部诗歌作品集。书中共收录诗歌作品80余首,分“村庄”“在路上”“退潮之后”“致女儿的书”“远或近”等5辑。诗人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乡村的风土人情,抒发对故土乡情的挚爱;叙述现实与遐思、所见与所闻,抒发对生活生命的热爱;记录爱女生病期间的感悟,抒发对人生的体悟,富有文学情怀。
热门推荐
  • 岳阳少年成长之路

    岳阳少年成长之路

    介绍一个岳阳少年从一个原本听坏的学生变成了父母眼中的不孝子
  • 爱恨交织话烟草

    爱恨交织话烟草

    该书从烟草史话、烟识讲坛、烟标欣赏、烟具大观、烟的礼俗、烟与名人、烟与健康、烟闻轶事及烟品收藏九个方面对烟草进行了全面阐述,对大家正确认识烟草,安全吸烟,提高健康水平都是很有必要的。
  • 如烟的爱与痛

    如烟的爱与痛

    当春浓烈的气息卷起万物复苏的时候,在南方的这座城市一所大学里,洛安迎来了大学生涯中的最后一年。这未知的一年会发生些什么样的事情呢,爱情会不会有结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极品空姐老婆

    我的极品空姐老婆

    修真界一流宗派‘天心宗’的三流弟子楚云浩因偷取“传承之珠”被追天心雷劈的身形俱灭,元神穿越到了地球,附身在一个倒霉的没落家族的子弟身上。这是一个没有修真者只有武者的世界。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传承了天心宗一切修炼功法的楚云浩开始了他的彪悍人生。
  •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处世技巧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处世技巧

    这是一本集结了成功大师的传世智语。真诚+宽容+技巧=成功处世,将别人的教训作为自己的经验,就可以避免自己的教训成为别人的经验,阅读此书,将使你终身受益。
  • 美国历史(英文版)

    美国历史(英文版)

    《美国学生历史》(英汉双语版)出版问市后,受到众多读者欢迎,不少读者期望能买到英文原版关于美国历史的教材,《美国历史》正是为满足这部分读者纯英文阅读的需求。这本全英文版的《美国历史》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比尔德编写,以西方人的视角,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殖民地时期到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文明发展。《美国历史》按不同历史时期,分知识点,一一讲述,便于理解记忆。为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章的重点和难点,每章末尾还附有练习题和思考题。文中还配有相应的插图,便于对不同地域和各个时期人物及事件有更直观感受。
  • 位面神战
  • 迷仙大陆

    迷仙大陆

    一个迷失的少年,满身的恶习,悲剧的结束却迎来了喜剧的开始。命运从异界迷仙大陆开始。看李枫从一个乞丐开始,逐步走上宇宙巅峰,笑傲天地。
  •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中)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中)

    本书以旧派武侠名家王度卢《宝剑金钗》中的李慕白为原型,将小李探花李寻欢摆弄于朋友义气与爱人情感的强烈冲突中,加之以武林争霸的阴谋与野心,在情节上表现得极有戏剧张力,而无论是“兵器谱”中的正邪双方(天机老人、金钱帮主、小李探花、银戟温侯、嵩阳铁剑)或未列兵器谱中的阿飞、荆无命,乃至于女阴谋家林仙儿,都写得有声有色。这部作品运用了相互映照的写法,深刻描摹出一个人光明与黑暗、狂野与温和的性格冲突,是古龙小说中最经得起以心理学理论作品。
  • 诛阴

    诛阴

    自从人类第一位先哲模仿灵兽归纳出灵气吐纳之法,修行道法之人便如过江之鲫。然而修仙者虽众,却苦于人类寿元所限,从古至今,还未曾有人能够得窥仙境。曾有布衣寺得道高僧于即将圆寂时叹曰:“仙路漫渺,人生苦短,非有大智者不能达焉?”于是天资一说,深入人心。大至正派名门,小至山野散修,招徒之时无不以天资高低为限。天资平庸者,虽有向仙之心,不得入其门。而这个故事,便是从一位天资低微的正道弟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