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4700000048

第48章 文化神话(12)

“头人阿波呀,你在水里忙前忙后地干什么呀,这样浅的水都害怕,你还怎么带领这么多的部落人呀!”

没有想到,他嘻嘻哈哈的声音惊动了睡在水底的河神。河神晓得他们的字书是件宝贝,就派三个波浪神去抢,河神说道:

“我们只会天天在这水里趟着,安稳得很,你们三个赶紧去把那些书拿来,让我们瞧瞧,也变得聪明起来!”

三个波浪神来到水上,头一个像水牛一样吼着跳着去抢。贝玛见了,发现事情不对,赶紧把字书从背上拿下来,紧紧地抱在胸口,任凭波浪神再吼再跳也不给它摸着。波浪神脚跳酸了,嗓子叫哑了,也没有抢着,只好回去了。

第二个波浪神说:“哼,有这样怪事?”就像老虎一样,一纵老高,“噢噢”地吼着扑过来。贝玛赶紧把字书扛上肩头,用胸膛抵住波浪的手,波浪神跳得脚瘫手软,“呼呼”地喘着粗气,也蔫头耷拉脑地回去了。

第三个波浪神是大哥,力气最大,声音最响,老石崖也耐不住它一捶,吼起来像天上打雷。它见弟兄们抢不着,气得脸发白,手发抖,“轰—”一下飞起来,好像老龙打架一样朝贝玛扑过来。贝玛害怕了,赶紧放大声音问头人:

“阿波,波浪神太厉害了,我怎么办呀?”

头人早已经望见了,急忙对他喊:

“喂,你不会拿嘴咬住字书,两只手和它打嘛!”

贝玛一听有道理,忙把字书咬在嘴里,用两只手和波浪神打起来。他们两个打了七架,一个打不赢一个,打到第八架,贝玛手软脚软了。

波浪神见他没有了力气,就使力扑过来,手刚刚要够着字书,贝玛一急,张开嘴巴,“咕噜”一声,把字书吃进肚子里去了。波浪神气得直叫:“老贝玛,你把字书吐出来!”

“吐出来就被你抢掉了,我会这样傻吗?”

“你不吐,也要叫你吐!”

波浪神伸手一拉,把贝玛拉倒在水里,“咕—咕—咕—”,灌了他一肚子水,波浪神不知道字书被水一泡就会化掉。

这样一来,先祖传下的字书就化在贝玛的肚子里,后世的人再也见不着了。但是天上地下的事情,都装在贝玛的肚子里,他变成了最聪明最能干的人。以后,他把字书里的本领教给后人,使人们也变得聪明起来。但,他们的文字却没有传下来。(哈尼族)

西荫找桑。

在上古黄帝的时期,人们没有衣服穿。那时,天冷了,人们不是围着树叶挡风,就是披着兽皮遮雪。黄帝轩辕和他的王后西荫氏看了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俩想:“自己身为人王,却不能让人们吃饱穿暖,当这个王还有什么用处?”可是,他俩想啊想,总想不出个好法子来解决这穿衣大事。愁得他俩饭吃不下,觉也睡不着。

这天夜里,西荫氏在朦朦胧胧中,忽然,看见一个白胡子老头来到她面前,对她说:

“你如果想让你管辖下的人们穿上好衣裳,就到崂山东海里的扶桑山,去找扶桑大仙,他会帮助你的!”

西荫氏醒来一看,原来自己做了个梦。不过,梦中的老头给她指出了一个解决人们穿衣的好办法。她欢喜地从炕上蹦了下来,一边跑,一边喊:“太好了!太好了!我这就去……”

西荫氏带上一点儿吃的,便朝东海崂山的方向走。她走啊走,爬了七七四十九座山,过了九九八十一条河,翻山越岭走了三个月零十天。腿走肿了,脚磨破了,还是不见扶桑山的影子。

这天,西荫氏来到东海边上,向前一看: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挡住了去路。她不由得喊了起来:

“扶桑山啊,扶桑山!你在哪里呀?”

她一边喊,一边哭,还一边叨念着:

“海神啊,海神,快让我过海去吧,我要去找扶桑大仙!”

这时,一只大雕“嗖”的一声,飞落到她的眼前,对她说:

“你不用发愁,我驮你过海!”

西荫氏一听,非常高兴。

大雕又说:“你趴在我的脊梁上,把眼睛闭上,我不让你睁眼,你就不要睁。”

西荫氏照大雕说的办法趴在它背上,紧紧地闭上了双眼。那大雕一展翅,驮着她飞了起来。只听耳边“呼呼”的风声和“哗哗”的浪头声。不多一会儿,大雕说:

“睁开眼吧。”

西荫氏睁开眼一看,眼前果然有座大山。山的四面都是水,看不见一间屋,见不到一个人。她急忙转头找大雕,想问问这是什么地方。谁知,那大雕也不见影了。

西荫氏在这座山上,找啊找,找了东边,找西边,东西南北全找遍,还是一个人影没看见。这时,她又累又饿,便想找个地方歇歇;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坡上,有一个山洞,心想:先上这山洞里去吃点饭,喝点水,歇歇再说。

她走到洞口,刚要往里进,看见洞里坐着两个白胡子老头。没等西荫氏问话,一个老头说:

“你到这里干什么?俺这里是不准女人来的,赶紧走吧,不然你就没命了!”

西荫氏说:“老伯伯,俺是轩辕黄帝的王后西荫氏,特地上这山上来找扶桑大仙,求他帮着俺为人们找做衣裳的东西。”

老头听了摇摇头说:“这里没有什么扶桑大仙,你问的事俺不知道。”

西荫氏说:“找不到扶桑大仙,就是死在这里,俺也不回去!”

另一个老头说:“俺这里什么仙也没有,满山遍野只有桑树和吃桑叶的蚕。你老远来了,没别的送你,给你些桑树种子和蚕子吧。”

说着,便用两张大树叶包了一包桑树种子和一包蚕子,递给了她。

西荫氏想:我跑了这么些路,吃了这么多苦,连个扶桑大仙的影子没看着,你给我这么两包东西就叫我走,这怎么能行。正想再求这两个老头,指指找扶桑大仙的路,抬头一看,哪有白胡子老头,就剩下她一个坐在山坡上,面前放着用树叶包的那两包东西。

西荫氏望着这两包东西,水喝不进,饭吃不下,流着泪只叹气。

这时,驮她过海的大雕又飞来站在她的面前,说:

“行了,你要办的事全办完了,回去吧。”

西荫氏忙说:“不!不!我还没到扶桑山,没找着扶桑大仙,不能回去。”

大雕哈哈大笑了起来,说:“这山就是扶桑山。你没见满山上长着桑树吗?刚才和你说话的那两个老人,就是扶桑大仙。他送给你的桑树种子种在地里,明年就会长出桑树来。把蚕子变成蚕虫,养在桑树上,蚕吃了桑叶,长大了,便能做成了蚕茧。把蚕茧抽出丝,织成布,人们就有衣裳穿了。”

西荫氏一听大雕的话,恍然大悟,连忙跪在洞口,不住地磕头、作揖,口里还念叨着:“多谢扶桑大仙!多谢扶桑大仙!”

西荫氏把桑树种和蚕茧,仔细地放在自己围着的兽皮里面,又骑在大雕背上,向老家飞去。飞着,飞着,那包桑树种子和蚕子的树叶破了,桑种和蚕子,一粒粒顺着裂缝撒到地上去。大雕不停地飞,桑种和蚕子也不住地撒。大雕飞到哪里,桑种和蚕子就撒到哪里。就这样,从东海边一直撒到她住的地方。当西荫氏从大雕身上下来,拿出放在兽皮里包的桑叶和蚕子一看:糟了!树叶破了,桑种和蚕子大都撒了,只剩下几粒桑种和几个蚕子,一时急得西荫氏哭了起来。

这时,就听大雕说:“不要急,你把这些桑树种和蚕子撒到土里,放到树上,明年就能长出桑树,生出小蚕来。一年少,两年多,一年年繁衍下去,还愁人们没有蚕丝做衣裳穿吗?”

西荫氏听了,就把剩下的桑树种和蚕子撒到了山坡上。

第二年的春天,西荫氏对大雕说:“咱顺着头年走过的路去看一看,那撒了的桑树种和蚕子长出芽来没有?”

大雕说:“好。你准备准备,明日咱就走。”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大雕驮着西荫氏,沿着头年走过的路,边飞边看。一看,沿路几千里,长出了好多好多绿油油的小桑树,树叶上爬满了刚刚生出来的小蚕。这些小蚕正在大口大口地吃着又嫩又绿的桑树叶子呢!

有了桑树,有了蚕茧,西荫氏又教人们抽丝、织布、做衣裳。从此,人们便穿上了漂漂亮亮的衣裳,再也不挨冻了。(汉族)

先蚕娘娘。

上古的时候,黄帝与蚩尤发生了一场战争,最后黄帝战败了蚩尤,建立了部落联盟,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这时开始种五谷,制造生产工具,用兽皮制作衣服。这件事便落到了黄帝的正妃嫘祖肩上。

嫘祖在制作衣冠过程中,和黄帝手下三个大臣都有具体分工。胡曹负责做帽子,伯余做衣服,于则做鞋。唯有嫘祖经常带领部落里的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把男人们狩回的各种猎物,凡是能用的皮毛都剥下来,一一进行加工制作。

不长时间,部落里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嫘祖由于劳累过度,终于病倒了,不想吃饭。守护在嫘祖身边的妇女,想尽各种办法,做了很多嫘祖爱吃的东西,嫘祖一看,总是摇摇头。一连三天,嫘祖没有吃任何东西,黄帝和众大臣为此事都很着急。

有一天,嫘祖身边的几个女子,悄悄在一起商量,打算上山摘些鲜果子回来,看嫘祖吃不吃。她们一早就进山,跑遍了山山岭岭,摘了无数的果子,可是用嘴一尝,不是涩,就是酸,总觉很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雪白色小果,她们以为找到了好鲜果,赶忙就摘。摘着说着,谁也没顾得尝一口。等到拿回来,用嘴一咬,根本咬不动,也没啥味。几个女子灰心地站在一起,你看我,我看你,心里都很难过。

这时,走来一位名叫共鼓的大臣,发现嫘祖身边几个女子站在一起直发愣,以为发生了啥事,连忙问怎么回事?女子们把她们为嫘祖摘白色果子的事说了一遍。

共鼓一听,随便说了一句:“现在咱们有火,咬不动就用水煮。”这句话一下子提醒了这些女子,她们连忙把白果倒在水里,架起火就煮。谁知,煮了好一阵,用嘴一咬,还是咬不动。这时,另一个女子拿起一根细木棒,无意在锅里乱搅。搅了一阵,往出一拉,发现木棒上缠着很多像头发丝细的白线。她们边挑边缠,不大工夫,煮在锅里的白色果子全部变成了晶莹柔软的细丝线。她们连忙把这个新鲜事告诉了嫘祖。

嫘祖不听则罢,一听病情好像减轻了大半,立即要看个究竟。

身边人不让她动,把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拿来叫她看。嫘祖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她在协助黄帝制作衣冠时,想了好多办法,克服了无数困难。她仔细端详了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对周围的女子说:

“这不是果子,不能吃,它可大有用处。”

接着,嫘祖就详细询问了果子从哪里摘来,在什么山上,在什么树上。嫘祖听了后,说也怪,第二天病就全好了,开始想吃东西了。她不顾黄帝的劝阻,亲自带领妇女上山要看个究竟。

嫘祖在树林里整整观察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果子,是一条吐细丝的虫子绕织而成,并非树上结的果子,嫘祖回来把这事向黄帝作了详细说明,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所有的桑树林。

从此,栽桑养蚕就在嫘祖带领下开始了。黄帝和大臣以及部落里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先蚕娘娘”。(汉族)

神农尝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老百姓的疾苦,首领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才能给百姓充饥?怎样才能为老百姓治病呢?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止,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

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蹿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

“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能回吗?”

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头,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去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

神农摇摇头,说:

“不能回去!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能回吗?”

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望望,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忽然,他看见有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

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他尝的结果详细地记载了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是热的,哪些是凉的,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儿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

臣民们慌忙把那棵红灵芝放到神农的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吧。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能回去吗?”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豆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

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庭去了。(汉族)

神医砍树。

古时候,有个药匠名叫侍司懿,本事很大,啥病都治得好。吃他的药,不光治病,还能延年益寿。那时候的人,都能活到几千岁几百岁。世上没人不知他的能耐,都称他为神医,连天上也闻他的名。

侍司懿这个人很好学,他有那么高明的医术还不满足。他见天上的玉当玉母、太上老君、太白星君这些人,不但不会生病,而且也不会死。他想,天上一定会有不病不死的药。

于是,侍司懿决定上天采药去!这一去就是三十多天,天上的一日,就是地上的一年。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还有不少人早就死了。怎么死的?害瘟疫死的。有少数人骨瘦如柴,也快要死了,他便救活了这些人。对早已死去的妻子儿女和别的人,那就没法救了。因为他们的筋肉和内脏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个骨架。

侍司懿仰天叹道:“唉!原来医生只能医活着的人,不能医死了的人,这算啥本事呀!”

同类推荐
  •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因为喜欢唐诗宋词里的文字,所以我在那里邂逅了一场场倾城之恋。待繁华落幕,待经年流尽,爱却仍在唐诗,情也仍在宋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诗里的爱,宋词里的情,一经读过,便深入骨髓,想要忘记,怕是很难了。因为这里的爱和情,是契合到人的心灵深处的。那些诗词里的爱情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山无陵……天地和,乃敢与君绝!”千古传颂着的爱情,让我们读到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优美,也为结局“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而肝肠寸断。
  • 病了的字母

    病了的字母

    不仅有许多文章是反常规的写法,还有一大创新就是用了一百多方各具药理的中草药名来补白这个我看就是很好的表达方式。所以杂文也不光是板着面孔的它是形式多样的它需要良好的方式。让观点和思想插上艺术的翅膀它们的影响自然更大生命力自然更强。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完美收录《每一棵草都会开花》《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低到尘埃里的美好》《向着美好奔跑》等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90篇丁立梅十年经典散文自选集,分为“黄裙子,绿帕子”“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一天就是一辈子”“小扇轻摇的时光”“有美一朵,向晚生香”“风过林梢”“当华美的叶片落尽”“花都开好了”等六辑,完美收录《每一棵草都会开花》《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低到尘埃里的美好》《向着美好奔跑》等丁立梅经典散文和新作90篇。书中文章连续十年被选作中考试题。
  • 梦游人说诗

    梦游人说诗

    本书收录了作者写的《略谈我早年的诗》、《一首诗的故乡》、《诗为什么越写越难》、《普希金没有流派》、《诗绝无虚构》、《谈一首小诗的构思》等八十多篇文章。
热门推荐
  • 大仙你的猫

    大仙你的猫

    一个傲娇但整天“沾花惹草”的千年大仙。一个耍宝但整天被大仙“欺负”的猫妖半仙。他成天以欺负她为乐。她以为他讨厌她,于是她向他请求想要离开他。可是殊不知,在他心里她是她的唯一。一白一粉,永生永世,永不分离。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大仙大仙,你能不能喜欢我啊”“……理由““大仙,你的猫!”
  • 兰谱

    兰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猎魂传奇

    猎魂传奇

    只因车祸换了身体而摇身变成大少一切都变得绚丽但生活会如此一帆风顺吗以前单恋的女孩再换了身体后会爱上这个灵魂吗一切都在默默发生结果如何只在沉默里绽放……本书以情为线战斗为辅助故事跌宕如真的人生不一样的笔法等待你的支持
  • 追捕之神

    追捕之神

    内容简介:特种部队普通成员叶天,通过了一项神秘考核。让他接触到一个他做梦都想不到的圈子。超能力的教官,各种先进的武器,武道馆神秘的老头,传说中的追捕者,初出茅庐的叶天是怎么在一项项任务中成长的呢?“追捕者”SS级别又是一个怎么的实力呢,,,一切尽在追捕之中,,
  • 战舰世界之最强大脑

    战舰世界之最强大脑

    打炮打不准,怎么办?笨啊!用插件。插件被禁了,怎么办?呃...有了,用超脑!(注:大炮巨舰,尽显英雄本色!炮火轰鸣,方知男人浪漫!)
  • 都市奇妖录

    都市奇妖录

    居住在大都市的人们永远也不会发现,或许他身边匆匆而过的一个人其外表下边隐藏着,和我们本质里不相同的身躯。那些被人类看作异类的生物已经居住在了我们身边,他们有着和人类一样的情感,但是他们却见证了人类的一幕幕丑恶……
  • 天人染灯记

    天人染灯记

    什么天人不天人的,她只知道他是这个皇宫里,唯一一个真正关心她的人,她一定会好好抓住他的,即使她现在还是个孩子。可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会因为自己而失去了生命——再次相见,他竟然变成了人人敬仰的神人合体?!老天这个玩笑真的是越开越大了……
  • 浮莲

    浮莲

    姬地净看着一直孤雁飞过,这是他死时看到的最后的景色,姬地净心中所想的是:因为你在这,我才肯被冷世折磨千遍,如今你却先走留下我一个,如有来生,我再也不要七情六欲。
  • 发现孩子的潜能

    发现孩子的潜能

    蒙台梭利在总结了卢梭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利用第一手观察资料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发展的规律。她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具有无穷无尽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能”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
  • 初始系统

    初始系统

    初始,一切的初始,掌控初始变掌控天下,成为万物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