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4900000079

第79章 殖民地(1)

新殖民地建立的目的

欧洲人最初在美洲和西印度建立殖民地的目的,并不像蒙古、希腊、罗马建立殖民地那样明显。

在古希腊,由于各个城邦的邻国都非常好战,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城邦来说,扩大领地都是极其困难的。于是,他们各自都占据着一片极小的领地。当一邦的人口多到本邦土地不能维持的时候,他们便会将一部分人派送到世界上偏远的地方去定居。例如,大部分多利安人多利安人,又译为多利亚人、多里安人,古希腊的四个部族之一,属印欧族的一支。——译者注都移民到了意大利和西西里,在罗马建立以前,这两个地方居住的都是一些野蛮民族;大部分伊沃尼亚人和伊沃利亚人(希腊另外两大部落)都移民到了小亚细亚和爱琴海爱琴海是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大海湾,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希腊(Greece)和土耳其(Turkey)之间。爱琴海岛屿众多,所以爱琴海又有“多岛海”之称。爱琴海是黑海沿岸国家通往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的必经水域,在航运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译者注各岛,这两个地方与意大利和西西里的情况基本相同。

原城邦将这些殖民地视为自己已经“解放”了(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分家)的儿子,虽然一直都对他们施以恩惠和帮助,但并不对其实施直接的统治。殖民地可以自行决定政体、自己制定法律、自主选拔官员,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向邻国宣战或讲和,并不需要得到原城邦的承认或同意。而殖民地也对原城邦感恩戴德。这种殖民地的建立目的实在是太明显不过了。

古罗马也像其他大多数古代共和国一样,建立了一种土地分配法,按一定比例将所有的公有领地分配给各市民。然而人事的变迁,例如结婚、继承、割让等,扰乱了原来的分配,常常使本来由多个家族维持的土地归属到一个人手中。为了解决这种不利情况,他们颁布了新法律,限定各市民占有的土地量不得超过500朱格拉(约合350英亩)。据我所知,这项法律只实施过一两次,而大部分情况下是被人忽视或者回避的,结果是财产分配越来越不平均,大部分市民都没有土地。但是,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没有土地就不能保有自由人的资格。在现代,对于没有土地的贫民来说,如果他有一些财产的话,还可以租耕他人的土地或经营某一种零售业;就算他没有任何财产,他也可以在农村担任雇佣劳动者或技术工人。然而,在古罗马,贫穷的自由人很难成为农民或农村雇佣劳动者,因为富人家里的土地都是由奴隶来耕种(奴隶在监工的监督下工作,当然监工也是奴隶)。所有的商业、制造业,乃至零售业,也都是由奴隶为主人的利益来经营的。对一个贫穷的自由人来讲,他们很难与富人们的财富和权势相竞争。因此,没有土地的市民,除了在每年选举的时候得到候选人的馈赠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生计。

每当护民官想鼓动人们反抗富人时,就会叫人们回想古代的土地分配制度,并且宣扬限制私产的法律是共和国的基本法律。于是人们吵闹着要求土地,但富人们是绝对不会把任何土地分给他们的。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要求,富人们便提议建立新殖民地。但我认为,作为征服者的罗马,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没有必要将市民派送到殖民地去的。原城邦为了很好地掌握市民们定居的地点,就把自己征服的土地分配给了市民们。市民们在那里不能建立任何独立的共和国,最多只能形成一种自治团体。并且,这种自治团体必须接受和遵守原城邦的统治和法律,虽然他们也有一定的制定地方法律的权利。

就性质和作用来说,这种殖民地的建立满足了一部分市民的要求,并且,由于一个新地方被征服,殖民地基本上都设置了守备军来解决当地人民是否服从的问题。可以看出,罗马殖民地与希腊殖民地无论从性质还是目的上比较,都是完全不一样的。用以表示这种制度的同一个词,却具有不相同的意义。拉丁语Colona表示殖民;而在希腊语中,则是离家、离乡、出门的意思。罗马殖民地与希腊殖民地虽然在许多方面都有不同,但它们建立的动机都是显而易见的,即因为无奈的选择或受某种显著利益的驱使。

然而,欧洲人在美洲及西印度建立殖民地并不是因为必要,虽然他们在那里获得了很大的利益,但利益也并不是那么显著。在殖民地建立之初,没有人知道会获得这种利益,因为并不是这种利益驱使人们去发现和建立殖民地的。直到现在,大部分人都没有很好地理解这种利益的性质、范围及界限。

在14、15世纪期间,威尼斯人从事着一种非常有利的贸易。他们在埃及购买香料及其他东印度货物,然后向欧洲其他国家出售。埃及当时由高加索高加索在亚欧大陆黑海、亚速海同里海之间,气候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锰、铅等矿产资源。——译者注军人统治。高加索军人和威尼斯人都是土耳其人的敌人。这种一致的利害关系,以及威尼斯的货币援助,使得高加索军人和威尼斯人勾结起来,从而使威尼斯人享受到了一种垄断贸易的利益。

威尼斯人获得的巨大利润诱惑了葡萄牙人。在15世纪中叶,葡萄牙人致力于寻找一条通过埃及(摩尔人跨过沙漠给他们带来象牙和金砂的地方)的海道。逐渐地,葡萄牙人发现了马德拉群岛、卡内利群岛、亚逊尔群岛、佛得角群岛佛得角位于非洲西岸的大西洋岛。——译者注、几内亚海岸、卢安果、刚果刚果位于非洲西部,比邻几内亚湾。——译者注、安哥拉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西滨大西洋,北及东北邻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邻纳米比亚,东南邻赞比亚。——译者注、本格拉本格拉是安哥拉中西部省份,濒大西洋,面积31 788平方米。——译者注各海岸,最后又发现了好望角。葡萄牙人早就想要分享威尼斯人的利益,好望角的发现为他们分享利益提供了可能性。1497年,瓦斯科·达·迦马从里斯本里斯本港:里斯本港是葡萄牙的一个河口海港,是葡萄牙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软木输出港。港开航,带领4只船的船队经过11个月航行,到达了印度斯坦海岸。一个世纪以来所进行的这种发现工作,在坚毅的决心和不断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

多年以前,在欧洲人对葡萄牙的计划是否能成功表示质疑时,有个热那亚舵手提出了更大胆的计划,即从西边航行到达东印度。在当时,欧洲对东印度各国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也许是出于无知,少数欧洲旅行家一直夸大这些地方的距离,使那些不能计量距离的人觉得这些地方非常遥远。当然,我认为那些旅行家们也许只是为了炫耀自己敢于冒险去这么远的地方,而故意夸大这些距离的。哥伦布哥伦布,意大利航海家,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他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 000多公里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译者注说得非常有道理,那就是如果向东走这段路程越远,那么向西走就越近。于是,他建议向西走,认为这是最近且最稳当的。幸运的是,他说服了克斯梯的伊萨伯拉,使她相信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

1492年8月,大约比瓦斯科·达·迦马从葡萄牙出发的时候早5年,哥伦布从帕罗斯帕罗斯岛是在爱琴海中部基克拉迪群岛的一个希腊岛屿。它位于纳克索斯岛的西部,两岛只相隔8公里宽的海峡。帕罗斯岛离比雷埃夫斯港东南部约185公里(100海里)。——译者注港出发,经过了两三个月,他首先发现了小巴哈马群岛——卢克原群岛中的若干小岛,接着发现了圣多明各大岛。然而,他这次航海以及以后各次航海所发现的地方,与他本来想要到达的地方并不一致。并且,他所发现的地方和马可·波罗马可·波罗(1254—1324),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4年多到达蒙古帝国。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到威尼斯之后,他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译者注所描述的地方也并不一致。他发现了一个被裸体野蛮人占据的未开垦的丛林,却没有发现中国和印度的财富、农业以及稠密的人口。马可·波罗是第一个到过中国和东印度的欧洲人,也是第一个将当地情况描写下来的人。当哥伦布发现圣多明各西巴奥山的名字与马可·波罗所提到的西潘各的名字有点相似时,就以为那是他想要到达的地方(虽然有明显的证据证明那并不是)。在他给裴迪南和伊萨伯拉的信中,他把自己所发现的地方叫作印度。他坚信那就是马可·波罗所描写的与恒河距离不远的地方的一端,它离亚历山大征服的地方也不远。就算后来证明了那是另外一个地方,他仍然认为那里离那些富庶国家不远。因此,在后来的一次航行中,他还沿着火地岛海岸向达利安地峡航行,去寻找那些国家。

从那以后,那些国家一直被叫作印度,就是因为哥伦布的错误。最后,由于发现了新印度与老印度完全不相同,所以把前者叫作西印度,后者叫作东印度。然而,在哥伦布看来,无论发现的是怎样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应当向西班牙宫廷表明他所发现的是极为重要的地方(虽然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我们都知道,各国都将土地上生产的动植物作为真实财富,而那个地方所生产的动植物,并没什么财富可说。科里是当时圣多明各最大的哺乳类四脚兽,它是介于鼠与兔之间的一种动物(布丰认为,它和巴西的阿帕里亚是同类的动物)。听人说,西班牙人的犬和猫,几乎把这种动物以及躯体比它小的其他动物都吃掉了,因此这种动物从来就不多。然而,这种动物,和所谓伊外诺的那一类大蜥蜴,却是当地所能提供的最主要的动物性食物了。

在那些地方,由于农业不发达,居民的植物性食物并不多,主要为玉米、芋、薯、香蕉等,不过不像动物性食物那么少。欧洲人虽然以前并不知道那些食物,但他们并不认为那些植物和欧洲生产的一般谷豆有同等的营养力。

我们都知道,棉花是一种重要的制造业原料。在当时,欧洲人也认为那是岛上最有价值的植物性作物了。不过,当时的欧洲人并不怎么重视这种产物,虽然在15世纪末,欧洲各地都较为重视东印度的软棉布及其他棉织品,但欧洲却没有棉织制造业。

由于那些新大陆上的动植物都无法证明这些地方有多重要,于是哥伦布就将视线转移到了矿物上。他认为,动植物产物的匮乏可以用矿产物的富足来弥补。他看到当地居民的服装上挂着小金片,并且听说这些金片常常可以从山上流下的溪流或急流中发现。因此,他完全相信,那里的大山必然藏有富饶的金矿。最后,无论是如今的偏见还是当时的偏见,圣多明各就被说成了是金矿丰饶的国家,被认为是西班牙国王及其国家取之不尽的财富源泉。于是,哥伦布首次航海回国时,被克斯梯和亚拉冈国王接见。国王举行了凯旋仪式,并动用了隆重的仪仗队来迎接当时所发现的各国主要生产物。实际上,有价值的部分就只是小金发带、金腕环及其他各种金饰品,还有几捆棉花。新奇的是,有六七个肤色和相貌奇怪的土著人参加了这次展览。其他东西就是一些令当时的普通人觉得珍奇的东西,例如几株极大的芦苇、几只羽毛极美的鸟、几张大鳄鱼和大海牛的皮。

基于哥伦布的描述,克斯梯议会决定占领这些国家。显然,它们的人民没有反抗的能力。而这种非正义的计划,由于打着传播基督教这个神圣的旗号,也变成了神圣的事业。但实际上,这个计划的唯一目的,只是希望发现这些地方的宝藏。哥伦布为了突出这种目的,甚至提议国王可以拥有那里所发现的金的一半。当然,这种提议也被议会接受了。

冒险家运进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黄金,最开始都是用非常容易的方法获得的,如掠夺无抵抗能力的土著人。因此,就算要缴纳重税,他们也毫不在意。然而,在土著人拥有的黄金被搜刮完之后,他们就只能从矿中挖掘黄金,从而也就无力承担这样的重税了。而事实上,在圣多明各及哥伦布发现的其他地方,黄金不到6年或8年就被搜刮完了。据说,征收这种重税,曾导致圣多明各的矿山几乎全部停止了开采。因此,金税在不久之后就下降到金矿总生产额的1/3,再到1/5、1/10,最后减到了1/20。而且,银税在长时间内,都保持在总生产额的1/5,直到本世纪才降到1/10。其实,最初的冒险家认为,比金低贱的东西不值得他们关注,因此他们并不太关注银。

那些去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的目的,和哥伦布一样,也是为了获取黄金。出于对黄金的强烈渴望,奥伊达、尼克萨、瓦斯科·努格尼斯·德·巴尔博到了达利安地峡即巴拿马。——译者注,科特兹到达了墨西哥,亚尔马格罗和皮查罗到达了智利和秘鲁。当他们到达一个陌生的海岸时,首先关注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然后依此决定他们的去留。

与其他容易导致破产的事业相比,探索新金银矿山耗费极其巨大、成就极为不确定,更容易使人破产。它就好像是世界上利益最少的彩票,有奖票很少、无奖票很多,且每一张票的普通价格相当于一个极有钱人的全部财产,因此中奖者所获得的利益远远不能补偿落奖者的损失。与此相同,开矿的计划,不但不能补偿开矿的成本并提供利润,还会损失大部分成本和利润。因此,英明的立法者最不愿意对这种计划予以特别鼓励,也不愿意为违反资本流入规律的这种计划投入大部分资本。然而,人们总是对运气抱有不合理的信念,认为有些行业只要有一丝成功的可能,就会吸引大量资本的自行流入。

同类推荐
  • 巧学出纳有窍门

    巧学出纳有窍门

    本书共分为7章,讲解了出纳工作必备的会计知识、出纳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并通过实例阐述了现金的收支及管理,介绍了管理银行账户和进行银行结算,以及企业相关的工商税务实务问题。
  •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微观的贸易理论与宏观的国际收支理论这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微观部分主要介绍各种各样的贸易理论,包括作为古典贸易理论起源的重商主义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各种新贸易理论,作为自由贸易理论之反论的贸易保护理论,以及有政府干预的战略性贸易理论等,对各种新贸易理论的评介是本教程的重点所在。宏观部分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流量核算体系为其分析的理论起点,然后依次从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以及货币因素的影响等角度介绍了多种有关国际收支调节的理论。
  • 人文旅游(第3辑)

    人文旅游(第3辑)

    休闲与人的生活品质、生存境界内在相关,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所谓休闲,就是人的自在生命及其自由体验状态,自在、自由、自得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其最基本的规范,人生境界的休闲与社会状态的和谐内在相关。休闲文化即是人的休闲体验、休闲活动、休闲境界,社会的休闲方式、休闲状态、休闲理念所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现象。就广义的层面而言,休闲文化可以涵盖休闲理论和休闲学科;就狭义的层面而言,休闲文化的涵义侧重于社会的、现象的领域,休闲理论侧重于意识的、思辨的领域,休闲学科则侧重于规范的、系统的教育领域。
  • 中国经济:战略、调控与改革

    中国经济:战略、调控与改革

    本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2006-2007年度基本科研专项资金课题优秀成果编辑而成。
  • 富豪游戏:中国民间财富大转移

    富豪游戏:中国民间财富大转移

    他们是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的常客,他们是中国商界家喻户晓的传奇,从地产大亨到IT精英,从零售巨头到电商大佬,在他们谱写各自人生的同时,也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多彩的财富故事。深窥富人圈子,闲看“上流”社会的百态人生:创业之路上,他们也钻空子,拼钱拼爹拼人脉,甚至上演“空白套白狼”的好戏;而现实生活中,他们有的低调内敛,淡然安逸,有的则是灯红酒绿,张狂奢侈,为我们百姓看客上演着一幕幕有钱人生活的浮世绘。
热门推荐
  • 三世情缘:极品毒医倾城

    三世情缘:极品毒医倾城

    她是29世纪的绝代风华毒医却受到了最信任的人的陷害穿越来到了新的大陆他是这片大陆的黑暗之王却无意间救下她且对她一见钟情是缘分还是什么这一世,我守护你。
  • 富爸爸财商培养-B股完全攻略

    富爸爸财商培养-B股完全攻略

    本套丛书共分20册,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从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财商各个方面的要素,以及培养财商各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社会责任感。
  • 噬武

    噬武

    《噬经》武道修炼纲要:“习武修身,炼魂养魄;与化为体,与身合一;性命双修,噬经为基;噬尽万物,破碎虚空;长生住世,我命由我!”一个热衷于武学的乞丐,却因为资质太差而不能拜师修炼,阴差阳错得到一枚珠子,里面有着上古传承下来的邪门功法,一个卑微的他,将会有怎样的成就?
  • 保姆首席的落跑娇妻

    保姆首席的落跑娇妻

    第一次相遇是在酒吧门口,她被混混拦了去路,他站在一边看热闹。第二次相遇是在大马路上,她喝醉了被人调戏,他出手救了她,因此受伤。第N次相遇,在医院里,他只是对她说了五个字,“我们结婚吧!”她需要一个人守护,于是答应了他。当年的阴谋,如今的婚姻,最后她们会怎样?
  • 壮族道公之鬼道人

    壮族道公之鬼道人

    人有好坏鬼有良恶,人间不止有人族,还有鬼族。阴阳有交,有那鬼界与人界相存,在做着看不见的斗争。因为阴阳有交,致使鬼、道互存,鬼道之命与及种种的离奇和宿命,让石头从人变为了一只鬼,又变成一只能够施展道法捉鬼的鬼道人。在寻母的路上,一步一步的揭开鬼道的宿命。
  • 千古红尘

    千古红尘

    一次重生,一次回归,前世颠覆,今日重修。
  • 魂级系统

    魂级系统

    “啊!”陈坤把元青花摔在地上,”不带这样玩人的吧?怎么有机关!难道有夹层不成?“说完,便仔细端详起了元青花。“这气体是?啊~呼!呼!”陈坤醒来时,气体已经消失不见。陈坤感觉自己的意识竟然可以在身体里走路。他来到了一片空白的脑海里。“宿主!”陈坤吓了一跳。发现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系统仆后,瞬间没有了绅士形象······(此处省略陈坤的疯狂状态)“系统,你有什么啊?”“什么都有。”“······““系统,我的积分可以换的东西让我看一看。”随即,陈坤震惊了。“技术,异能,用品?打开个异能给我看看。先搞个透视眼吧。”
  • 小知的脑洞

    小知的脑洞

    生活的感悟与思考,烦恼,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 逆战寻仙

    逆战寻仙

    肩负血海深仇,脚踏四海天地。掌控诡异元素,手握旷世奇兵。天机宝盒现天机,轮回帝珠见光明。成仙之路魔障百出,遮天之途谁与争雄。神迹大陆,妄图修仙,成仙之路,危机四伏。天宽地广,机缘难寻,手持神兵,镇天灭敌。
  • 仙界强兵

    仙界强兵

    一张自己并不了解的婚约,一直在左右着他的命运。幼年时,被送进了私塾。婚约将近时,却突然被送进了军队,出征塞外。塞外风云难测,他想要活命,就必须变得比别人想象的还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