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1500000038

第38章 近现代新派散文(2)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来北平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赏析】

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大受欢迎,使其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在朱自清的散文里,景致描写是一大亮点。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刻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在这篇影响几代人的《背影》里,作者却一改往日细腻深切的写法,用质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父子车站送别的图画。文中用平易的文字描写了父亲爬上站台的动作,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

匆匆

【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呵,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赏析】

《匆匆》是一首散文诗,表现了作者因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流动,全篇格调统一在“轻俏”上,节奏疏隐绵运,轻快流利。句法结构没有多层次的变化,只是“随随便便写来,老老实实写来”,用鲜明生动的口语,把散文诗情不受拘束地表现出来,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自然吻合,使散文诗达到匀称和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作者运用相同的句式将一缕情思牵动活跃而又恬静的画面迅速展开,使读者仿佛真的可以看到时间的流动。

《匆匆》的十一个问句是情绪消长的线索。问而不作答,飘忽而过,既可启迪读者想象,引起深思,又显出散文诗的含蓄美来。

此外,《匆匆》叠字的运用也使它的语言具有节奏美。阳光是“斜斜”的,它“轻轻悄悄”地挪移,它“伶伶俐俐”跨过等,这些叠字的运用,使散文诗不仅达到视觉的真实性,而且达到听觉的真实性,使作者一方面言客观之事,一方面又达主观之情,达到情和景的自然融合。

荷塘月色

【原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纤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州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赏析】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揭露了当时蒋介石社会的统治黑暗。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和一心救国的爱国热情。

《荷塘月色》的语言准确贴切,既抒发出了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又写出了社会黑暗所给作者带来的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文中很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淡淡的”喜悦色彩!

同类推荐
  • 不奴隶,毋宁死?

    不奴隶,毋宁死?

    本书第一回里还提到另外的书名:《情僧录》和《金陵十二钗》。虽有此名,却未见这样的版本。用得最广泛的还是《红楼梦》的书名,所有外文译本都是用这个名称,最多翻译时加个介词,使之类似“梦在红楼”或“红楼之梦”。还有一个名字被坊间采用过:《金玉缘》。我上小学时就读过名为《金玉缘》的《红楼梦》。我拙于考据,拎不清几个名称出现的缘起始末,只想从文学性、书名学的意义上说一说。“金玉缘”云云,向通俗小说方面发展,它突出了薛宝钗的地位,不准确,因为全书一直贯穿着究竟是“金玉良缘”还是“木石前盟”的悖论,困扰、撕裂灵魂的悲剧性矛盾。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下)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下)

    本书拟分上下两册,上册是有关中国现代小说的精选,下册是有关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戏剧戏曲和电影脚本的精选。书中有一些作品是在类似作品选中初次选录,比如近代言情小说,现代戏曲,现代电影剧本等,这些作品的选录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学术发展的新进程,增强了本书的时代感,另一方面也在细微处透露了编选者的学术追求。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卷八)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卷八)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 静静的箬竹江

    静静的箬竹江

    《静静的箬竹江》一书主要讲的是普通人在和平环境中的普通生活。
  • 走在路上

    走在路上

    《走在路上》该书遴录了杜永胜近年来创作的一百余篇散文,描述了作者细腻的人生感悟。
热门推荐
  • 蠢萌狐妖VS炫酷道士

    蠢萌狐妖VS炫酷道士

    百年前,他们曾是世上最强,不料,遭遇车祸,百年后,失忆的他们一步步把江山夺回来……
  • 天启武记

    天启武记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修为破天或拥有一切,亦或一无所有;或入武道巅峰,亦或坠落轮回。我辈其青云直上,我辈其黄泉永坠。
  • 龙魂之逆天诀

    龙魂之逆天诀

    “你别过来,在过来我就叫非礼了”。冰皇女帝带着奸计得逞的微笑道:“你放心我会负责的”。我们悲催猪脚就这样被一个女帝强者逆推了。看我们猪脚怎么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怎么崛起怎么让圣地的圣女投会送抱。
  • 传统手工美食DIY

    传统手工美食DIY

    传统手工美食,说的是家庭手工制作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传统风味的食品。它遍布大街小巷、村落院坝,花色纷繁、独具魅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成为人们一直都喜爱的特色佳肴,是其他饮食品种不可替代的。
  • 异界的彪悍人生

    异界的彪悍人生

    一个普通的铁匠也穿了。。。
  • 一个特种兵的传奇

    一个特种兵的传奇

    都市人说都市事,俏皮诙谐,不入流,但也实在。
  • 史上第一穿越者

    史上第一穿越者

    唉,穿越怎么这么累,又要应付女人,还要提防部下。老是有美女投怀送抱,老是有部下想给我黄袍加身。可是我只是一个历史过客。PS:幼苗需要养护,每一个收藏、每一张推荐、每一个点击都是呵护成长的元素。请大家先收藏养护。
  • The Bible in Spainl

    The Bible in Spain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局痂

    局痂

    想写一个完整的故事,类似童话,可谁的生活里有童话的影子,就算忽略很多很多的不完美,终究平凡的人生能写成的,也不过是一本无人问津的蒙尘故事。大幕拉开,一切就回不去了。在你的故事里你就是主角?可笑,你的故事里你也不过是一个区区配角。光芒这种东西需要太多的努力,也或许与生俱来,太多太多后来是不会拥有的。蒲公英命中注定要随风迁徙,没人会在温室里孕育。它就算倾尽一生也不过是在纷飞的一刻会有人驻足,没人过问它到底想不想,它没有抗拒风的能力,没有表达的能力,或许在有些东西看来它是幸运的,可以随风去看看更远的地方。可它世代沿袭了这么久,大概更想要安定的生活。总是得不到的才会是最想要的,习惯了的总是会麻木厌烦。
  • 天渊苍澜

    天渊苍澜

    一把长枪,自九天之外而来,它有着赤色的枪头,银白色的枪身,通体发着蓝色的光芒。它划破黑夜,打破一切的平静。它沐浴天雷,缠绕着地火,吞吐着万物混沌的气息。……董阳乃是华阳帝国的镇北将军府内的少爷,天性善良,从不与人斗争。究竟是什么,令天性善良的少年,手握神兵,征战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