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1500000006

第6章 唐代七言绝句诗(1)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称“诗佛”,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20岁便进士及第,一生博学多才,精通佛学,擅长作画、写诗还通晓音乐。王维在边塞、山水诗、绝句等方面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尤其擅长五言律绝。王维在描写自然风景方面,具有独特造诣,描写准确、精炼,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高远。今存诗四百多首。

山居秋暝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叶摆动,渔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游子在秋色中,自可流连徜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居辋川时写的,描绘了秋雨后山居景象,体现了安闲自在的山乡生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第一句点明了当时的季节和环境。在初秋的一个傍晚,空旷寂静的山谷刚刚被新雨洗过,空气变得非常清新。其中一个“新”字用得非常形象生动,此字一出,仿佛闻到了秋雨后清凉而带着山村泥土芳香的空气,令人心神舒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作者看到的景象,天色已暝,皓月当空,月光星星点点点缀在茂密的松林上。山泉清冽,在山石间淙淙流淌,如一条洁白的素练,在月光掩映下发出闪闪星光,这样一个优美安静的自然风光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忽然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喧闹的声音,那是洗衣姑娘们洗衣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在摇动,是那顺流而下的渔舟打破了荷塘的宁静。原来在青松明月、翠竹青莲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淳朴的人们。

作者在这里好像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所以最后他不禁说道:“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本是招隐逸之人出山的意思,而这里作者反用其意,任由春天芳菲凋零,不必介怀,山中景色如此之好,可以把公子挽留。作者觉得“山中”比“朝中”更好。作者用自然洒脱两笔,表明自己洁净纯朴情操,洁身自好不与官场同流合污的志向,表明其归隐之心。

这首五言律诗,用优美的笔触画就了一幅唯美的山中景,作者用笔细腻,刻画景色动静结合,形象生动,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情趣。通过这幅优美画卷起兴,最后抒发作者归隐志趣,情和景完美结合,让人看不出一点雕饰痕迹,自然天成,完美无瑕。最后一句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相思

【原文】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赏析】

《相思》这首诗家喻户晓,广为传颂。作者在此诗中借相思豆抒发相思之情。平淡如叙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红豆生南国”,作者选用了极能代表相思的红豆来寄予相思之情,既点明了诗的主旨,又增强了诗文的相思之情。语言简练、轻快而有形象。接着作者紧承上文,轻轻问道“春来发几枝”,这一问显得亲切而自然。读到这里不由得让我们产生疑问,作者在写相思,怎么却问这样一句和相思全然无关系的话呢?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呢?其实,作者完全是按照看到红豆思友的感情思路来写的,因为红豆表示了思念之情,看到红豆就不禁思念起所思念的人,对红豆的询问,表现的是作者对所思念的人的关怀。这是作者巧妙地寄情于物。

“愿君多采撷”这一句又承接上一句,希望自己思念的那个人多采摘红豆。言在红豆意在怀思,多多采摘红豆,寄托多多的相思之情,表达委婉曲折,而又感情真挚深沉,作者的相思之情不言而喻。最后作者以“此物最相思”作为对“春来发几枝”的回答。同时也呼应了首句中“红豆”,总结全诗,点明主旨,而其“最”字蕴含感情深厚,意味深长。

这首无言绝句,全篇写红豆,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其中相思之情却跃然纸上,言浅而意深,非常称道。该诗语言简朴自然、清新明快、委婉含蓄,格调健康,想象丰富,句式灵活。

渭城曲

【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赏析】

这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写作的一首送别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烘托了送别的环境气氛。清晨里,淅淅沥沥的小雨洗涤了古老的渭城,润湿了轻尘,旅社周围的柳树青青,显得分外新鲜。平日里道路上车马来往不绝,尘土飞扬,而朝雨将路边的垂柳清洗一新了。“浥”形象地写出了新雨后空气清新而滋润的感觉。“新”字用得非常生动,仿若那鲜亮的绿色就在眼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饱含对友人的不舍、关心和担忧等感情,而这所有的感情蕴含在了“劝酒”中。“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朋友深沉的关心和惜别之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朋友你再喝一杯吧,等到出了阳关就没有朋友陪伴你了,安西离这里路途遥远,人烟稀少,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啊。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情真意切,感情真挚,意蕴悠远。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后迁蜀地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酷爱喝酒,其诗作多以醉时所写。

静夜思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仰头观看那窗外明月,低头不禁又思乡联翩。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月夜中思念家乡的情景。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作者作客他乡时在夜里产生的错觉。作者一个人在外漂泊,白日里思乡之情尚还一时能够忘却,但是在这个月夜朗照的夜晚里,不禁让作者思乡心切。作者在夜晚恍惚看到照入屋中的月光,错以为是地上生霜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作者逐渐从恍惚状态中清醒过来,看到疑似霜的东西原来是月光,他自然抬头望着明净的明月,在这个凄冷的夜晚,明月不禁让作者想到了家乡,想着这明月也照着家乡吧。作者想着想着逐渐低下头陷入了思乡的沉思中。“低头”就表现了作者处在沉思状态。“思”字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作者此时在想着什么?想着家乡的人和事,想到了家乡里的一草一木,这个自然的结尾,意味悠远,余味无穷。

秋浦歌

【原文】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译文】

我头上的白发长到三千丈!只因我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对着明亮的镜子,我的头发白得像秋霜。我真不知道哪里弄来这模样!

【赏析】

“白发三千丈”,开头第一句就给人描写了一个触目惊心的画面,一头三千丈的白发。三千丈用现在的长度单位来计量就等于是一万米长。头发哪里有那么长的?这里作者就是用夸张手法,由此可见,作者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和飘逸不羁。

接下来“缘愁似个长”,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豁然明白了作者的用意,作者极言白发之长,是想突出自己的愁之深刻啊。作者的愁闷也如白发一样有三千丈,白发因愁而生,而愁绪让白发越来越长,白发和愁交织在一起,白发就代表着作者的愁苦,而作者的愁苦体现在这三千丈的白发上。两相照应,使“愁”的氛围更加浓重。作者用极为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这个“愁”,极具感染力。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看到这句话我们知道作者是在自己照铜镜的时候,看到头上的斑斑白发才有上面的深刻感受的。这两句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永恒哲理,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而青春已逝的苦闷心情。这两句比开头两句在语气节奏上舒缓了很多,同时感情变得凄怆。

这首五绝短短二十个字,字字都凸显了作者笔力之雄健,感情之深刻,极富感染力。让人读来,不禁为作者悲伤,体现了一种壮烈、悲凉的情怀。

送孟浩然之广陵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边的黄鹤楼;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赏析】

这首诗虽然是送别诗,但是其中却少了凄凉惜别等情绪,反而充满了诗情画意,为什么会这样呢?从作者的经历来看,作者当时刚刚离开四川时间不长,所以他眼中的世界到处都是充满希望的、生机勃勃的,而孟浩然此去的是当时非常繁华的扬州。作者对扬州非常向往,认为去那里一定是很快乐的事情,所以作者心中没有悲痛欲绝,反倒认为朋友此行一定是一段愉快的旅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点明了作者和孟浩然分别的地点以及孟浩然要去的地方,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简单明了。“烟花”二字,既点明了分别的季节是在烟花三月,同时这两个字让读者联想到春风和煦、花儿争芳斗艳的绚烂场景,烘托了作者内心的愉悦,也暗含对扬州的向往。这两句意境优美,文字凝练精美。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写到作者远望朋友行船远去的场景,虽然孟浩然的行船已经走了很远逐渐看不见了,但是作者始终站立在江边远望着朋友。“孤帆远影”终于流露出了作者对朋友的不舍深情。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作者看着长江水好像在天际间奔流,内心也当是像滔滔江水一样,心潮澎湃,一时无法平静。

这首七绝意蕴深远,语言唯美,充满诗情画意。

早发白帝城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只听见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轻快的小舟已经从两旁有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的江面驶过了。

【赏析】

“朝辞白帝彩云间”,写作者在早晨,从彩云缭绕的白帝城离开。“彩云间”三字,既体现了白帝城的地势高,同时也流露了作者内心愉快舒畅的心情。

正因为白帝城地势非常高,所以江水落差大,作者乘舟而下,速度非常快,所以有“千里江陵一日还”之说。这里“千里”空间之远和“一日”时间之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了行程之快,快捷无阻地行舟江上,加上作者刚刚赦免,可想而知,作者行舟江上当是倍感神清气爽。“还”也暗含了作者归心似箭、心情舒畅之感。

接着作者写到了行舟的情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作者在江中不断地听见两岸的猿猴啼叫声,不知不觉间轻快的小舟已经驶过了万重山。这里“啼不住”表明两岸猿啼不断,但是如果船行缓慢,那么猿啼声应该悠长。这里猿啼不断就侧面衬托了行舟的速度之快。一个“轻”字,不仅表现的是船行轻快,也体现了作者历尽艰辛,现在前途开阔的畅快心情。

这首七绝诗风格轻松明快,清新俊朗,充满动感,流畅飘逸。感情饱满充沛,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历尽艰辛后的轻松快感。

赠汪伦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比不过汪伦送别我的一片真情。

【赏析】

天宝十四年(755年),李白从秋浦出发,去泾县桃花潭游玩,居住在桃花潭畔的汪伦常酿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临走时,他又亲自送行。于是,李白写下这首诗赠别,诗中表达了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李白乘舟将欲行”,首句挥笔而就,语言自然洒脱。主要叙述了自己即将离开桃花潭的场景。就在作者要上船的时候,“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作者没有见到其人先听到了热情的歌声,就知道是汪伦来送行了,其中流露出作者的惊喜之情。这一句写得自然随和,体现了两人都是不拘礼节、潇洒自如、放荡不羁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最后这两句作者直接赞美汪伦,写得彼此情深意重,感情浓厚。作者将对汪伦的情谊和桃花潭水作比较,诗中写到桃花潭水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这个鲜明生动的比较,将整首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后人称为“诗圣”,又与李白并称为“李杜”。现留诗一千四百多首。杜甫的诗全面反映了当时政治、社会、军事等各个方面内容,所以有“诗史”之称。

春夜喜雨

【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这一场雨好像选好了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

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灯火独独明亮。要是早晨起来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

【赏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作者的笔下,春雨如此的善知人意,体贴入微,在人们需要的时候飘然而下,滋润万物。这两句语言委婉,意境优美,在点题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对春雨急切期盼的心情。

接下来作者从听觉的角度来进一步描写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在暗夜里顺着春风悄然而至,默默地润泽万物,不吵人,不伤物。“潜”字拟人化,突出了春雨的无声无息、无影无踪的情态,写得非常有情趣。“润”字则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默无声息的特点,非常精妙。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紧承上一联,作者在惊喜中睡意全无,于是下床出门,远望江中风景,平日里清晰可见的田野小径现在也和天空的乌云一样笼罩在漆黑的夜色中。唯有江上渔船的灯火透着明亮的光。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想象。作者看着繁密的春雨,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到处都开满万紫千红的鲜花,心中非常喜悦。

这五律诗,处处流露着“喜”字,作者从盼雨到听雨、看雨接着最后写想雨,用细腻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可亲可爱的春雨形象,情趣盎然,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文结构清楚,承接自然。诗中细节的捕捉和描绘非常精当,用字凝练优美。

赠花卿

【原文】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译文】

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皇宫里才有,平常百姓家哪里能听见几回?

【赏析】

同类推荐
  • 这世界,我只喜欢你

    这世界,我只喜欢你

    爱的世界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有一种爱只能在文字里相守。行走岁月感受世间冷暖,在时光的交错中看芸芸众生的爱恨情仇,聚散离合的悲喜是尘世中无法避开的伤口。那些隐藏在微笑的背后的沧桑不为人知,只能用柔软的笔触去抒发一个人的坚强。爱情、旅途都是一个人的地老天荒,这些孤独的吟唱在你捧起的手心勾起如烟的往事……
  • 东明札记

    东明札记

    东明有山,古道宁杭,古木参天,郁郁苍苍。朝登金山顶,遥对钱塘江;夜宿东明寺,梵响透清霜――当生活节奏加快到仿佛没有了生活,当争分夺秒到似乎虚度了岁月,不妨放下身段,只带上一颗亲近山林尚友古人的心,沿着寂寞的宁杭古道追寻一段悠悠往昔岁月。
  • 众说钟叔河

    众说钟叔河

    本书收录了1981—2014年间评介钟叔河出版成就及创作成果的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共分为四辑。辑一“先行者并不孤独”,多为综合性文章,纵论钟叔河其人其书;或集中一件事情,一项话题,一次见面,一点印象。辑二“现代读书人的胸襟与眼界”,主要谈钟先生所编书籍。辑三“青灯有味忆当年”,偏重于钟先生自己的著作。辑四“温和的意义”,专收商榷、批评、讨论类文章,力图呈示全貌,保全“众说”况味及“百家争鸣”之追求。钱钟书、杨绛、张中行、黄裳、朱正等大家云集,字间行里,时间深处,诉说钟叔河先生的文人本色、编著成果,以及不绝如缕之文化回响,极具可读性与史料价值。
  • 书海泛舟记

    书海泛舟记

    幼读唐诗,吟到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禁不住问父亲:“万卷书有多少?”父亲指着书柜说.“没多少。一部《全唐诗》九百卷,一套二十五史三千七百八十二卷,《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一部小小的《古文观止》还十二卷呢。古人一卷书的篇幅,只相当于现在的一章,万卷书其实并不多。
  • 德国孔夫子的中国日志

    德国孔夫子的中国日志

    本书是德国传教士卫礼贤在青岛一战时期的战时日记,记录了一位战地牧师对战争的直观感受和战争对青岛的破坏,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帝国主义侵华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房神

    房神

    重生为房,是福是祸?租房三十载,一朝变为房!
  • 快穿之复活男主

    快穿之复活男主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其中的一个角色。我虽然说不上多才多艺,但我也是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英语。你知道我是怎么样喜欢上英语的吗?
  • 魔王独宠:至尊狂傲妃

    魔王独宠:至尊狂傲妃

    她,二十九世纪的王牌杀手,代号缪音,她也是隐族的楼兰家少主。她狠戾、孤傲。可惜看错了了人,遭亲近之人背叛,被残忍杀害,一朝身死。她,楼兰幕潇,风遥大陆元瀛楼兰世家的废材二小姐。懦弱无能,虽为嫡女,却如尘土样卑微。爹爹不疼,姨娘更是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置而后快,庶姐妹更以欺负她为乐。一次意外,灵魂易主,当她变成了她,她又会在这异世闯出怎样的神话。他,魔界之主的十八子,拥有天人之姿,冷酷无情,嗜血残忍。当孤傲的她遇上了冷酷的他……【本文纯属虚幻】
  • 说不尽的缘

    说不尽的缘

    关于青春校园有说不尽的美也有说不尽的伤但是一切都是因缘而起许是上一世做的一些事这辈子来偿还也许你会觉得些许无聊但却是激励了人故事情节有些复杂但是还是选择了简单的语言该能愉悦观看谢谢
  • 异世女相师

    异世女相师

    昭元殿上,他对她说:“宁负天下人,也绝不负你!”
  • 恒仙记

    恒仙记

    远古大能转世少年,父母无端身亡!少年为报仇雪恨,阴差阳错踏入修真…且看他如何寻仇!仇人未死,自身却又身陷囹圄!师尊有能力挽救这一切,却又为何不出手?他将如何摆脱困境,手刃仇人,成就伟业?究竟是谁要如此谋害他?父母双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惊天秘闻?他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且看《恒仙记》为您呈现…
  • 我有阴阳眼

    我有阴阳眼

    袁宝最近倒霉,竟然遇到了艳鬼行凶。这可吓坏了袁宝,幸好袁宝得到了张天师第二十八代传人张雪的搭救。可是如果你们以为这个故事这样就完了,那就大错特错,因为没过多久,寻找仇人的漂亮女鬼纪梅也成为了他们的同伴……
  • TFBOYS之与爱相随

    TFBOYS之与爱相随

    陌梦薇得知失散多年的哥哥在中国重庆,就和两个女孩一起前往中国重庆,来到重庆的三个女孩和三个男孩偶然邂逅了,爱情也随知降临到他们身上。“惜雪,或许我无法给你想要的世界,但我的世界,全部给你”——王俊凯“梦薇,我会给你公主般的生活”——王源“紫莜,我一定会向全世界宣布,你是我易烊千玺的新娘”——易烊千玺
  • 阖家欢

    阖家欢

    白手起家,从家徒四壁到钱财满贯。从贫家少女变成皇商夫人。云袖不在乎其中的艰辛,她只在乎,能不能守护好自己的家。以前是,现在也是。曾经以生命为自己的错信付出代价,可是重回这个深宅大院之后,她要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才是当家主母的手段!
  • 部长大人请别走

    部长大人请别走

    他的离开使她丧失爱人的能力。五年后,她鼓起勇气接受追求者的邀约时,却阴差阳错被送到了他的床上。看着她媚态尽显的躺在他床上,他一步步走近……“没想到你会如此堕落”,他吻向她的嫣红。当一切真相大白,她知道了他另一重身份。当准备表白和他在一起时,发现他爱上了别人并即将结婚。面对失踪多年的他,面对藏在心底多年的他,她该何去何从?顾晓清说:“干脆我们直接抢婚。”梅梅说:“将生米煮成熟饭,还怕他不要你。”可可说:“要不你睡了他就走吧。”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