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1500000009

第9章 宋朝寄情言志诗

曾巩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北宋散文家,诗人。宋仁宗时官至中书舍人。他的七言绝句写得有特色,其中不乏清新可喜的好作品。

咏柳

【原文】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

凌乱柳枝刚吐新芽,还没变成嫩黄色,就借着东风狂飞乱舞。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赏析】

这首诗是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柳条不要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等到秋季来临,势必是要枯萎凋零的。诗歌对那些得势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人,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泊船瓜洲

【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春风又把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故乡呢?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对景生情而作。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作者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作者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

第三四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接着作者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表明作者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

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登飞来峰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顶灵隐寺前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赏析】

开篇第一句,作者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作者借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达自己胸怀改革大志以及对前途充满信心,这成为了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则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并告诫人们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全诗思绪连贯,勾连紧密;前后关照,一气呵成。

元日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鞭炮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暖和的春风扑面而来。旭日东升家家户户多明亮,人人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赏析】

这首诗是通过作者对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起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在和煦的春风里,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汉族。北宋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诗人、词人、美食家,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题西林壁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首诗启迪人们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作者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和子由渑池怀旧

【原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译文】

人生在世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觉得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的方向。

老和尚去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你还记得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一直嘶鸣。

【赏析】

这首诗含意丰富,意味隽永,是苏轼七律中的名篇。表达作者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对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

开篇两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作者指出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

但是,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盲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就拿崤山道上,骑着蹇驴,在艰难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经历来说,岂不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财富?所以,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

这事实上是作者整个人生观的一个缩微的展示。既深究人生底蕴,又不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原文】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译文】

黄州城的地面湿热,草木特别茂盛,只有一株海棠花苦苦地孤芳自赏。它美好地开在竹子搭成的篱笆间,漫山遍野的桃李相比之下未免显得粗鄙艳俗。

也许是大自然造物主的深情厚谊吧,故意派遣佳人一般的海棠在这空寂的山谷。天然的雍容出自它天然的风姿,用不着用金盘捧着,献上贵族的华屋高堂才能看出来。

海棠绿叶扶疏,好似喝醉后脸上泛起的红晕,又像是佳人翠袖卷起露出的红肘。由于树林阴暗,迷雾缭绕,清晨似乎来得迟了。春风迟迟,风和日暖,海棠就像春睡初起的贵妇,通体华贵。

雨中的海棠也有几分凄凉堪怜之意,而月下的海棠又像淑女一般。我此时遭贬谪,每天不过问公事,用手抚摸着肚子逍遥自在地散步,走门串户。我寻花问竹,寻找好风景。忽然遇到这株奇树鲜艳夺目光彩照人,使老朽我不禁叹息惊奇拭目端详。

这样简陋的地方怎么能得到这样艳丽的奇花呢?莫非是好事之徒从蜀中移植过来的。很难从千里之外移植海棠,一定是天鹅叼来了它的种子。

我和海棠都是从蜀中流落此地,命运相同,令人感慨不已,为此我们同饮一杯,同唱我写的这首诗吧。明天酒醒后我再独自来此,海棠花纷纷如雪一般飘零,我怎么忍心再相见?

【赏析】

诗作的前半部反复刻画海棠的幽独、高雅、娇艳、多情,其中深深地寓含着作者自己的影子,亦花亦人,耐人寻味。后半段笔锋一转,写自己贬中与花相逢,不禁感慨叹息,后面紧接着把自己和花合在一起,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全篇描写幽艳,兴寄深微,使人读后恍惚迷离,在构思、语言及结构布局上独具一格,不蹈袭前人故辙,受到后人盛赞。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是南宋时期的一代诗坛领袖,一生著作丰富,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有“小李白”之称,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书愤·其一

【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赏析】

“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陆游在写这首诗时,年六十有二,我们都知道这是时不我待的年龄,然而此时,他却被罢黜在家,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作者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整首诗歌,字字是愤,句句是愤。感情沉郁,气韵浑厚。尤其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对仗工整,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也属名句,作者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先贤,实现抱负。

这首诗出自作者的亲身经历,一字一句都饱含着他真实的生活感受,因此才能打动人心,被人传诵,其艺术成就是那些堆砌辞藻的作品根本无法比拟的。

示儿

【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当我死后,万事万物就都和我无关了;但让我最痛心的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等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家祭的时候,千万别忘把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所做,是他的绝笔。作者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嘱咐儿子,如果有一天中原收复了,千万不要忘了告诉我一声。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作者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著和热烈!难怪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就是看不到祖国的统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明作者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朝廷军队必会向北挺进收复中原,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那么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喜讯告诉他。

诗句用笔曲折,表意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语言浑然天成,不加雕琢,全是真情流露,因此比着意雕琢的诗句更加感人。

临安春雨初霁

【原文】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

人情世故这些年来薄得像纱一样,谁让我还要骑着马来客居京华呢?在客栈的小楼上,听了一夜的春雨,第二天早上,深幽的小巷中传来卖杏花的声音。

短小的纸张斜着运笔,闲闲地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看着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来分辨茶的等级。不要兴起风尘会玷污我素衣的感叹,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赏析】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一联是陆游的名句,绵绵的春雨,由作者的听觉中写出;而淡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文笔深致细腻,语言清新隽永。然而细细分析下去,我们会发现,作者在表达春意的表象下面,还有另一层深意。首先“一夜”两字就暗示出陆游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作者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也含着另一层意思,即作者的无限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做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自己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其要表达的悲愤之情是显而易见的。

同类推荐
  •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是作者个人创作的古典诗词与歌词的结集。分上下两编。上编《忍寒庐吟稿》作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八年,下编《葵倾室吟稿》作于一九五二至一九六六年。作者藉助诗词这一文学形式咪事味物,抒发个人的感情襟怀。此外,作者还借鉴古典诗词在文字及韵律方面的规律,创作新体歌词以适应时代需要。
  • 古文观止鉴赏

    古文观止鉴赏

    在社会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科技的车轮正以惊人的速度横扫世界,终日在电脑和千奇百怪的机器前忙碌的现代人,用电线、轨道、或航线,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
  • 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

    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

    本书讲述一位从海军陆战队走出来的政法记者,第一卧底记者为正义而战的真实记录。作者以冷静的笔端将自己经历的一次次卧底暗访的历险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包括“从民工到流浪记者”、“广东最大谋杀案的新闻背后”等15章。
  • 网络文学大事件100

    网络文学大事件100

    本书以大事件为视角切入网络文学发展史,全面清理网络文学兴起以来的各种事件,仔细甄别,归类整合,并按编年史的形式排列组合。在此基础上,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一事一评,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和影响、意义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以期对每个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对其在网络文学甚至整个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和价值有一个合理的理论观照。即通过点评,把事件背后的“思想”提炼和挖掘出来。
  •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废女逆天:王爷可一战

    废女逆天:王爷可一战

    一场算计,一场背叛,让她堂堂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失去了一切。在机缘巧合下,她的亡魂穿越到了一个异世大陆上。竟成了废物?某女冷笑,身怀上古血脉,神器信手沾来,神兽送上门来,踩白莲,踹渣男,虐继母,打毒父。上一世她懦弱无能,这一世她霸气宣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却误惹了一只妖孽美男,天天缠着她。“娘子,还想要谁死,为夫帮你。”某男把某女禁锢在怀中。“你!”某女咬牙,拼命挣扎。“娘子这可是谋杀亲夫啊。没了我谁替你撑腰?”某男将某女压在身下。某女怒道“老娘能手撕千军万马,何需你撑腰。”“是吗?”瞬间某男把某女吃抹干净?(一对一,身心干净,放心入坑。)
  • 夜铭魔法学院的邪魅吸血殿

    夜铭魔法学院的邪魅吸血殿

    她,在人界是一个孤儿,因为一次偶然,到了夜铭魔法学院读书,渐渐地,她发现自己的身份好像没那么简单,沿着线索,一步一步的寻找答案,然而,答案却令她震惊。他,吸血鬼亲王,在一次偶然中遇到她,后来因为一次任务,她成为了他的女仆,渐渐地,他习惯了她在的生活,喜欢上了她,她逃跑,他愤怒与无奈,看他能否捕获这只情商低的家伙,她的身份会不会让他震惊,,,
  • 宠爱成瘾:总裁的呆萌丫头

    宠爱成瘾:总裁的呆萌丫头

    “衣念雪,你以为你装作不认识我就能摆脱我了?我告诉你,门都没有。这辈子只要我后承奕活着一天你都别想离开我的手掌心。”“我只要你给我生孩子。我们的孩子。”高冷总裁大灰狼步步紧逼小白兔,到处设下陷阱,诱饵小白兔。一场追爱大战开始啦。
  • 陌路孤行

    陌路孤行

    成为他人眼中的至强者,这条道路上注定充满孤寂,纵然这条路上危机四伏,但自己选择的路,就算是死,也要风光浩荡的走完。孤苦无依的少年,如何在这个残酷的世界生存,怀疑,背弃,煎熬,充斥着一切。但那又怎样,咽下喉中血,今日,我便是我!
  • 昙枝未落花未素

    昙枝未落花未素

    被至亲之人从崖上推下,却意外来到了一个小世界,异界风云万变,初尝法术,却遇见了那一身白衣惑古今的他,从此年少惊艳,再无入眼之人。但直到后来她才明白那不是爱情,她身边的人从来不是他,原来命中注定,是如此的可怕。
  • 东方不败之影卫

    东方不败之影卫

    当傲娇女王遇上耿直忠犬,且看他们上演怎么样的生活
  • 天上掉下个朱芭芥

    天上掉下个朱芭芥

    蛮国入侵,内贼苟且,一盏火燃凤,玉碎珠沉。再一睁开眼,身处异世。既然老天让她灰烬重生,那么她就要混的风生水起。害她者,诛之;伤她者,她也必伤之。本以为除了疏歌,世上再无真情可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冰霜:嗜血女王完美大复仇

    冰霜:嗜血女王完美大复仇

    她,是万人之上的公主,她还是杀人不眨眼的女王;她也有美好的青春,可自己最爱的朋友和闺蜜联起手来让自己家破人亡!当命运的齿轮开始旋转,当死神的步伐再一次接近,她,霸气回归了!“我曾经尝试过的痛,我要让你们现在十倍的奉还回来!我也要让你们尝试没有亲人的感觉!”她立誓。但,她在复仇的学校里,遇到了他…他如同她一样冰冷,温柔只对她。当她慢慢的陷进去,又突然发现她的目的是复仇…但她的感情又何去何从呢?
  • 致卡夫卡

    致卡夫卡

    诗歌、散文以及一些随笔,不好不坏,希望更多读者喜爱
  • 九剑大陆

    九剑大陆

    一剑分九州。秦飞,蜀山派弟子,因为了封印魔帝而带着紫青双剑穿越到九剑大陆。你有武技,我又蜀山剑法。你有魔法,我有蜀山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