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2200000008

第8章 天安门(1)

承天门

承天门是皇城南面的正门。据《天安门》一书中写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承天门建成,这就是天安门的前身。”那么,最初建成的承天门是什么样子呢?《天安门》一书卑的原文为:

当初的天安门不过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悬“承天门”匾额。承天门之名寓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的含义,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于天,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为尊。

其实,京城中的皇城南面的正门,其名之所以被命名为承天门是与紫禁城的北门的玄武门一样,也是深受唐古都长安城宫城之门命名的影响。《中国古代都城概况》一书里记载的有关原文为:

宫城 宫城是皇帝和皇族居住的地方,也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场所。宫城包括太极宫(又称西内)、东宫和掖庭宫三部分;三宫都位于长安城内最北部,官城的北墙是外郭城墙的一部分。宫城东西四里,南北二里二百七十步,周长一十三里一百八十步,高三丈五尺。

宫城南面有五个门,正中是承天门,东侧是长乐门,再东为永春门;西侧为广运门,再西为永安门。

北面有两个门:正门为玄武门,其东为至德门。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就是在正北门,它是北军重地。南军重地是承天门。

承天门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后因遭受火灾,被火焚毁了。并且承天门被毁的这一年,其灾难的出现是一个接一个正如生活中,人们说的祸不单行。在《北京历史纪年》一书里写到:

一四五七年,丁丑明景泰八年,英宗天顺元年正月,代宗病。议立皇太子即位,英宗与太监曹吉祥、亲信大臣石亨策划,乘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辟,改元天顺,杀兵部尚书于谦。

于谦于土木之变后,整顿京营军制,创立团营,加强训练,以卫京师。是月,以“谋逆罪”死。

二月,景帝死。葬金山,位今颐和园西。

六月,大雨雹,令顺天府于大兴、宛平两县各立养济院一所。收容灾民。……

七月,承天门灾(指失火,承天门被毁)。

那么,英宗天顺元年,“七月,承天门灾”(指失火,承天门被毁),后来,究竟在哪年由哪位皇帝下谕旨,命哪位工部尚书来主持重建承天门的呢?

从英宗元年的七月,承天门失火被毁以后,从时间上来说,就是在八年后,到了成化元年(1465年),明宪宗朱见深皇帝下谕旨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承天门。但这次重建后承天门就不是原来那座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了,重建的承天门是扩大为九开间的规模宏大的城门楼式建筑。由此始,这就形成了今日北京天安门城楼的建筑形制。(或曰“形式”)。

重建的九开间的城门楼式的承天门,后来虽然经过多次修建,但都未作较大的变动。直到清代,顺治帝下令再次大规模修建承天门,修好后,将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并且一直被沿用至今。《天安门》一书里写到其原文为:

……此后明180年间虽屡有修建,都未作较大改动。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四日,李白成率领农民军攻占北京城,十几天后清兵入关,农民军兵败退出北京。在此次的攻守战中,承天门又毁于战火。满清皇室入主紫禁城后,很重视这个表示帝王尊严和社稷江山的城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大规模重建承天门,并更名承天门为“天安门”。

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希望在他们统治期间,长治久安,天下太平。因此,这就广泛运用在建筑方面。将“安”与“和”二字都运用在承天门上,便命名为“天安门”,而且还将三大殿分别更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仅如此,而且将皇城东西两侧和北面的门,皆取一个“安”字,分别命名为东安门、西安门和地安门了。

其实,老北京的外城,有的城门,其命名亦是突出一个“安”字,其意以示封建统治者不仅希望“长治久安”,还希望“外安内和”。例如,老北京的外城,其南面的正门,就是名为“永定门”;其东西两侧,东边的就叫做“左安门”,西边的叫做“右安门”;其京城亦称“内城”,其北面的东侧之门,就叫做“安定门”。

雄伟壮丽的北京天安门城楼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精华。那么,天安门的设计者是谁呢?《天安门》一书写到:

布局巧妙,建筑精湛的天安门以及附属建筑,凝聚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表现了广大的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然而,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笔下,绝大多数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都被埋没了,能在零星史料中见到踪影的也只是那些后来进入仕途的人。其中,首先应该提起的是天安门的设计者蒯祥。

蒯祥,是明初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生于明初洪武年间,他的父亲是当时很有名气的工匠。蒯祥深受其父的影响,30多岁就已成为造诣很高的木工了。明成祖朱棣重建北京城时,蒯祥同大批工匠一起被征集到北京。由于他技术超群,品格高,很受主持工程的建筑师蔡信、杨青等人的重视,并充分发挥了他的建筑技艺和设计才能。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皇宫宫殿落成,蒯祥便被提升为工部营缮所丞。

蒯祥不仅对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资和审美意识。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并且能将两条龙画得完全一样。营建宫殿楼阁时,他只须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工程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不差分毫,就连明宪宗都非常敬重他,常常称他为“蒯鲁班”。后来蒯祥因为有高超的技术和设计天资被升为工部左侍郎。

蒯祥品格也很出众。他官位大了,仍然不改恭谨俭朴的作风,出门从不坐轿。晚年,他主动辞官隐退,但每当营造工程向他请教时,他还热心指导或亲临现场。蒯祥死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终年84年。

皇帝登金銮殿,考问朝中文武百官的传说这一传说,其内容与皇城南面的正门承天门,后改名为天安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这里有必要说一说。

朝中的文武百官大臣,无论谁一旦触犯龙颜,就会受到廷杖的酷刑。京城的文人墨客,结合明永乐年间,大规模修建北京城一事,而巧妙恰到好处,编造出了顺治皇上登“金銮殿”(即太和殿)戏嬉考问朝中文武百官大臣的传说。

其传说的基本情节,大体上是这样的:文武百官三跪九叩首、三呼万岁之后,顺治皇上用目光向群臣来回扫了一番。此时,金銮殿(即太和殿)内外,相当肃静,真是雅雀无声。群臣听见的,只有顺治皇上一个人在金銮殿宝座上的说话声:“朕来问问你们知道不知道:真龙天子穿的龙袍为何要绣金龙九?”皇上的话音刚落,一位老臣立刻回答说:“请允许老臣禀报皇上:因九为天数,天大地小,故阳数之极——九的天数,格外受崇,以示尊皇,故龙袍绣金龙九。”皇上听了,高兴地说:“回答得好!”接着皇上又问:“朕下谕旨:这些年大规模修建京城,特别是天安门,难道说就没有运用九之天数吗?”群臣听了,互相间你看我,我看你,有的大臣因心里没有底,就开始有点心里打鼓了,有的大臣,因为一点也不懂,心里就更慌了,恐怕让自己回答问题。皇上提问完了,沉闷了一会儿,没有人言语。这时,皇上的龙颜开始流露出有点不高兴了,大声说:“这么多大臣,难道说都不知道吗?”

“禀报皇上,臣想回答,但臣不知从哪儿开头说起合适?”一位大臣,这样向皇上反问了一句。皇上立刻说:“你愿从哪儿说起都行。”

“臣就从京城开始说吧,京城的城门,亦取其天数,为九门;紫禁城屋宇的间数,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亦是取其九之天数;皇城的正门,承天门城楼的间数,为面阔九间,亦是取之九的天数;禀报皇上:我看连城门楼上的门窗,也是用的九的‘天数’,即四九的倍数,为三十六扇。”这位大臣回答到这儿,皇上就不让他往下说了,心想:“这位老臣,朝中的一些事情,看来他都能弄得一清二楚!”于是皇上说:“站在你身旁的那位大臣,现在朕让你来回答问题!”皇上一边说,一边眼睛紧盯住那位大臣。偏巧,这位大臣是个武将,只懂得打仗事,哪懂得承天门城楼建筑上的一些事儿,吓得他心里直打哆嗦。哆嗦也躲不过,皇上问他:“刚才,你听见你身边的老臣说了吧!连五扇门的门扇,也是取九之天数,那么朕来问你:五扇门的门钉是多少枚呢?是不是也取九之天数?”这位武将大臣,被皇上问得张口结舌,只是说:“是,是,是!”说不出个道理来,急得脸上直淌汗。皇上一看他这副模样,生气,即触怒了龙颜,赐他廷杖二十棍,并令文武百官前往午门西墀下观刑,以示打一儆百。

廷杖时,这位武将大臣,身穿囚服被捆绑押送至午门御路的东侧,按倒、俯卧在地,足足打了二十棍,被打得死去活来,吓得群臣个个心里直打哆嗦。

廷杖后,闹得那些不懂建筑的大臣们个个都偷着登上承天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数一数五扇门的门钉,取的是九的天数,即九九的倍数,故门钉为九行九列,为九九八十一枚。

金水桥

据史料记载:从我国历史上来看,先秦时期,人们将桥,称为“梁”或“徒杠”。三国(魏、蜀、吴)时期,仍有把桥称为梁,如三国魏文学家稽康在《琴赋》中载:“乃相与登飞梁”。把桥称之为“徒红”;如《孟子·离娄下》载:“岁十一月,徒红成”。而始见于桥的记载,自《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年,初作河桥。”

同类推荐
  • 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本书以19世纪末叶以前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演变与类型、主要特征以及特征形成的原因三个方面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两者的相同与相异之处。研究表明,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作为两个独立的建筑体系,在室内空间设计的历史起源、类型分类、形态表现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在室内空间设计的演变、类型、特征以及特征形成的原因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性。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了空间观、自然观、伦理思想、宗教思想、美学思想、科学技术思想等。
  •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中国人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古代建筑是从中国营造学社建立后逐渐展开的。从中国营造学社名称看,其“营造”两字即取自于宋代的《营造法式》,因此也可以说,近代中国人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首先是从关注《营造法式》开始的。中国营造学社所创立的以实物与文献相互印证的科学方法和所取得的大量实证性成果,为中国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虽然作为一个民间学术团体的中国营造学社于1946年无声地消失了,但它影响广泛而深远,其余波至今仍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和文物建筑保护。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多学科的关注和各类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把中国建筑史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
  •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针对农民工从事装饰镶贴工而编写,主要介绍墙体涂装、镶贴饰面、金属装饰、木装饰、玻璃装饰等基本知识、施工要求和技能、技巧。《"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由常用装饰镶贴工具、墙面与顶棚抹底灰、一般抹灰工程罩面施工等十二部分构成。
  • 天水古民居

    天水古民居

    古城是古民居的载体。天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历史久远、独具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距今约38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天水先民已经开始了原始居住活动。约在公元前1100年前,天水地域即出现了先秦西垂邑。西垂即后来的西犬丘,汉西县故址,今秦州区东南一带。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秦州,七年复置,并将秦州州治及天水郡治俱由冀城(今甘肃甘谷县)迁至今天水城区的上郵城,从此开始,上郵城即今天水城区一直作为州、郡治所而成为陇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 建筑文化研究(第4辑)

    建筑文化研究(第4辑)

    本书是建筑学学术论文集,集中反映了建筑文化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沿水准。
热门推荐
  • 错爱素小姐

    错爱素小姐

    一江山丑女,突然转世,谜团?她重生了,从此不再是那个没钱的丑丫鬟了,一切都将是一场梦,身份谜团,却人称素心,素家继承人,她受万人仰慕。是谁?背后捅刀?奸险女孩儿?是身边人?
  • 邪凰妖娆上神快跑

    邪凰妖娆上神快跑

    一朝王牌陨落,一夕废材劈天盖地卷起云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是杀手界的无冕之皇,使的一手扮猪吃虎的绝技,虐的了渣滓,夺的了上古神器,炼魂丹,控妖灵,驯凶兽,外表贤淑,本命纨绔。人前她挽着笑容,巧笑倩兮“这位公子,有双长腿不是你的错,但您把你金贵的玉脚搁在我的脚下,实在不是我的错了。”她踩了他的脚,干脆利落,他面容清淡,墨黑的眼眸遮了深处的讳莫。不想!她竟将责任推的一干二净!五千年清新寡淡抬头,一眼!却在一瞬间…不小心将她记了生生世世…
  • 掌上仙山

    掌上仙山

    漫漫求仙路,取道方寸山。天道无情,变幻莫测。但只要有这一座小山,便可保我道心不灭,前途无忧。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情:夫妻情笃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情:夫妻情笃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大家代代传承。
  • 盛世歌

    盛世歌

    三生烟花予以一世迷离,叹凉笙,葬红颜!凌霄之上,谁能尽一世繁华、盛世歌……
  • 墙生草

    墙生草

    田野,不管有多难都要让所有人知道夜店草根演员有多么不容易的中国新生代作家。夜店里上班打工的没有人会觉得好,都会认为夜店不是好地方,也不会有什么好人!可是真正的你们并不了解...
  • 都市飞仙路

    都市飞仙路

    大龄女偶得空间,神秘的系统,可升级的功法,看平凡女子如何在凡尘俗世走出一条自己的修行路。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德莱塞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德莱塞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无间仙域

    无间仙域

    一颗神秘的青色水滴,一部奇异的魔道功法,造就了一个平凡却又传奇的仙道奇葩。
  • 倾国传

    倾国传

    在皇宫里,你还敢爱么?在权力的漩涡中,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会异化。那个真实的九丈宫墙里,俊美仁慈的少帝,妩媚温柔的宠姬,最终都沦成了拿着刀柄,拼死搏杀的灵魂。段锦织:穿越再穿越,背叛再背叛。她将残存的信任化成对帝王的愚忠。姜奉清:从少年蜕变成一代帝王。他用仁义孝的灵魂交换那无上的权利。沈妆宜:美艳绝伦,聪颖过人。她从头到脚都是权力争夺战中最完美的利器。薛晚晚:开始的希望换来最终的绝望。斗争的见证者啊,帝王,你敢爱么?++++++++++++++++++++++++++++++++++++++++++++++++++++++++++++++++++++点进来的亲们~~就收藏一下好不好~~谢谢看官~~撒花撒花~~~茶话会群:16656383欢迎广大作者读者加入。有兴趣就加下~~阿里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