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叶叶的情况则更糟,她自从回来以后就经常失眠,总感到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掐着她的脖子,脖子上的抓痕印也好多天都没有减退的迹象。为此,叶叶也去找很多医生看过,但他们都只是说,这不是简单的皮肤病,却说不出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叶叶拿了医生给开具的药膏回去涂抹,但依旧没有多大的效果,这种状况令她感到苦恼不已。
叶叶将她们一行人的这段夜宿风门村的经历发布到网上之后,又掀起了一股探索那座神秘无人村的热浪。不久后,另外一位名叫肖楠的网友也发布了一张他在风门村拍摄到的灵异照片,并向网友们讲述了他自己的离奇经历。
肖楠是一个旅行团队的领队,他常常组织驴友穿梭在各地的山川之间。自从网上疯传风门村的灵异事件开始,就有越来越多的驴友要求他带队去那里探险。所以,肖楠已经带领团队数次去过风门村了。
第一次去风门村的时候,肖楠记得特别清楚。那是一个大雨天,他们一行人行走在逍遥河谷时,路过了一座叫做“大月寺”的寺庙。于是,便进去稍作休息。寺里的一位居士询问他们要往哪里去,一位队友回答说想去风门村看看。
“千万别去那里。”居士听了他的话之后立即说道。
“为什么?”那位队友问。
“那里邪门的很。”居士回答。
“怎么邪门了?”肖楠凑上前去好奇地问道。
居士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这个地方方圆也没有多大,但却有三座庙围绕在风门村的周围,分别是我们大月寺、小月寺和中月寺,想想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镇住风门村的邪气。”
又在寺中停留了片刻,肖楠便带领着队员重新出发了。临走时,那位居士将他们送出了寺门,并一再嘱咐他们,千万别去风门村。
听了老居士的话,好些队员开始打退堂鼓了,最后,在大家的商议之下,他们决定绕过风门村,前往其它地方。然而,当到达一个三岔路口时,他们随时携带的指南针居然失灵了。没办法,他们只能凭借着判断和感觉来走了。面前的三条路,其中两条都是杂草丛生,基本看不到路,而另外一条则相对比较平坦。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走那条平坦一些的路。
由于是雨天,为了让大家少走冤枉路,肖楠带了三名体力较好的队员前去探路。在行进的过程中,肖楠一直都走在最前面。走到一段比较陡峭的路段时,他下意识地回头去看最后一名队员的情况,却猛然发现那位队员的身后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发光体。起初,肖楠还以为是自己眼睛花了。但是,当他看第二眼、第三眼的时候,他完全相信了自己的所见。为了不引起恐慌和焦虑,肖楠并没有将这件事告诉随行的队员。他只希望可以尽快顺利地离开这个诡异的地方。
当天渐渐暗下来的时候,一座小村子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进村查看了一番之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居然鬼使神差地来到了无人居住的风门村。
但是由于天色已晚,他们只能选择在这个村子里扎营。一会过后,大部队也赶了上来。大家觉得既然来了,就要去村子里见识一番。于是,他们结队在村子里逛了起来。在一所屋子的一层客厅,他们看到了那把传说中的太师椅。据说,凡是坐上太师椅的人就要倒霉,所以大家都敬而远之。之后,他们又在另一幢房子里发现了一口空棺材。
晚上,大家回到宿营地之后,开始讨论起了关于风门村的事情。
“这么大的一所村子,看起来建筑之类都很漂亮,为什么会没人居住了呢?”肖楠最先发出了疑问。
那天随行的人中刚好有一位驴友曾在沁阳县工作过,他从当地人的口中听说过关于风门村的传说,他们说风门村之前一直有人居住,直到1982年,村子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突然开始相继死去,村民比较恐慌,就从那里搬了出来。
当天晚上,肖楠一夜都没有睡着,因为他总听到帐篷外有一种奇怪的声音,听起来有点像小孩的哭声。但当第二天他向其他队友询问的时候,大家却说什么声音都没有听到。那天下午,他们便返回了家中。
肖楠第二次去风门村是在三个月之后,但令他感到惊奇的是,他第一次去的时候看见的那口空棺材竟然消失不见了。
当天晚上,一位驴友说想去村里转转,并且带了相机,开玩笑说:“没准晚上会拍到什么奇怪的东西。”随后,他们便随便拍摄了一些照片。
第二天返回家中的时候,肖楠居然莫名其妙地发起了高烧。他一向很少得病,而这一次居然突然发烧了,而且是在夏天。
高烧退去之后,肖楠开始整理那天晚上拍到的照片。他发现在一张木门的照片上居然拍到了一张五官能够分辨出来的女人的脸。肖楠没法解释这种现象,所有的一切都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叶叶和肖楠的经历不仅吸引了很多网友的目光,同时也有专家开始关注起了风门村的问题。按照他们所说的来看,风门村确实是一个相当神秘的地方。而叶叶和肖楠所说的情况是否属实也就成为了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
为了弄清这个让众多人疑惑的谜题,一个考察小组带着叶叶亲自前往风门村去了解那里的真实情况。
那一天,太下着大雪,气温很低。到了风门村之后,考察小组发现那里的地理环境和景物与叶叶所说的基本相符。村中确实有一颗很大的古树,周围也确实有三座古寺,而那个没有头的仕女像和那把太师椅也的确存在。
此外,让考察队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风门村”的三座庙宇中的一座竟然敬奉着一对身着官装的男女石雕像,雕像呈坐姿,显现威严端庄。其左边为一怒目圆睁的武将,右边中间端立的是一位文官,文官左边矗立的是一个夜叉像,右边是一尊侍女像。从其着装上推测,应属于宋、明年代的装扮。
TIPS:宋、明两代服饰特点。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都爱穿着直领,对襟的衣服,因为既舒适得体,又显得典雅大方。
宋朝的男装一般是黑白两种颜色,样式上大体沿袭唐代。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裤色以驼黄、棕、褐为主色。
宋代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仍以衫、襦、袄、背子、裙、袍、褂、深衣为主,都是命妇之服。但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较之唐代有所加强。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
明代的服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颠倒。唐装多为上衣短下裳长,而明装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最突出的特点是前襟普遍镶上了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
明代男装以方巾圆领为代表形式,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儒生所着襕衫与当今舞台上京剧书生的服饰极为相似。
明代文武官员服饰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赐服等。另外还有特赐的蟒袍,蟒袍不在官服之列,是皇上的特赐的一种荣宠的象征。
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露裙二、三寸。裙装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裙褶十分盛行,有细密褶纹,也有大褶纹。还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霞帔很长,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由于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
但因雕像历史久远,破损比较严重,已经无法判断人物的身份。只能隐约看到正中矗立的雕像着官服和官帽,而且胸前有文案,可以判断这大概是一对官员夫妇的照片。但是,为什么“风门村”居民不敬奉神仙却敬奉这样一对夫妻呢?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宗庙祭祀才有的形式。
不过据资料记载,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山西境内的一些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逃到了这里繁衍生息。那么,这里所供奉的石像很可能就是最先在这里居住的祖先的神像。
当晚,考察小组依旧扎营村外。考察小组中的一位女工作人员被安排与叶叶同住在一个帐篷里。为了证明叶叶和肖楠听到的声音是否来自动物,考察组还特意将一部分食物放在了帐篷的外边。
一夜无事。
第二天早上,令所有人都震惊的事情发生了:放在帐篷外边的食品没有一点被动过的迹象,而叶叶的脖子上居然又出现了三条向上次一样的抓痕印。唯一不同的是,上次的抓痕印是在左边,而这一次的却是在右边。
这是怎么回事?和叶叶同住在一个屋里的工作人员也觉得莫名其妙。她整个晚上什么动静都没有听到,可眼前的景象令她无法解释。叶叶更是觉得既恐惧又惊奇,难道自己真的是撞到鬼了吗?
为了解开关于风门村的重重谜团,考察组通过寻访找了了一些原先住在风门村里的人们,希望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一点信息。
首先,考察组最想了解的是,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搬离了这所看起来昔日应该很富丽繁华的村子。
一位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的老人说,其实大家都觉得村子不错,并且对于那里有着很深的感情和留恋。但是,后来,村子里流行了一种病,并且这种病的发病率和传染率都很高,很多壮实的青年人也仍受不了病痛而死亡了。村里开始意识到了交通不便和基础设施不齐全而带来的麻烦,孩子们上学也不方便,就有一部分人搬离了那里。但仍有不少老年人愿意留在故乡,而没有搬家。后来,供给村里人生存的水源也渐渐干涸了,他们才不得不从那里搬了出去。
当调查人员问道肖楠提到的棺材为什么会不见的话题时,老人认为,这个也没什么奇怪的。他告诉大家,虽然村里的人们都迁移出去了,但是,许多老人还是留念自己出生的地方,即使过世了,也要后辈们把他们安葬到风门村中。因此,在风门村一带有一习俗,如果家中的高龄的老人有其中一个去世,另一个仍然健在的话。就要将已经去世的这位老人的棺木用黄香等封好后,停放在风门村原先居住的家中数年,等待另一位老人去世时,再一起进行合葬。而肖楠所见到的空棺材,则很可能是村民们事先准备好的停放在家中的“喜木”,以供家中老人过世之后用。
除此之外,考察组还发现,在风门村的地下埋藏着一个较大的铁矿。一般来说,铁矿的存在会扰乱周围的磁场,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指南针会频频失灵的原因了。
就这样,困扰了大家很久的闹鬼传闻总算有了些许眉目,剩下了就是叶叶脖子上的抓痕印了。
为了尽快解开疑团,考察组带着叶叶来到了沁阳市最好的一家皮肤病医院。医生在检查过叶叶的抓痕之后说:“从她的症状和所描述的经历来看,她患上的很可能是‘隐翅虫’皮炎。这个症状是由毒隐翅虫引起的。”
TIPS: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又被称为“影子虫”,因翅膀不可见而得名。类似飞蚂蚁,停下时尾部上下扭动,把翅膀收回。它属于昆虫钢,鞘翅目,自然界中的隐翅虫约有250多种,其中毒隐翅虫对人最有威胁。
毒隐翅虫又被称为“青腰虫”,是一种黑色蚁形小甲虫,体长6-8毫米。毒隐翅虫喜光,平时常栖息于田野草木或石头之间。夜间出来活动时,会围绕灯光飞翔,叮咬人畜。虽然隐翅虫体内没有毒腺体,但虫体内却有一种毒素,当虫在人体皮肤停留时不引起皮炎,而如果人在无意间将它拍打至死或者压碎的话,虫体内所含一种强酸性毒汁就会流露出来,这种毒汁接触到皮肤之后,会在数小时内引起皮炎反应。反应的轻重与接触毒汁的量有关。
毒隐翅虫多见于夏秋两季。隐翅虫皮炎则多发于脸、颈及四肢等暴露部位。临床症状表现为初起时为丘疹,红斑,常很快形成条状或斑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有密集丘疹、疱疹或脓疱疹,排列成条状,单一或多条,长短及方向不一,状如鞭子抽打样。局部有瘙痒、灼热感及疼痛。
被毒隐翅虫爬过后,务必保持患处清洁,一般可以自动痊愈。约1周左右红肿就会渐渐消退、脱屑,但会留下色素沉着。
当医生向考察人员讲述了隐翅虫皮炎的症状后,他们倒是觉得叶叶脖子上的抓痕确实和它比较吻合,这个发现让包括叶叶在内的所有人员都稍稍安了心。
但也有不少网友对这种解释不太满意,特别是很多去过风门村的人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叶叶第二次进入风门村已经是冬天了,在那么寒冷的天气怎么可能会有隐翅虫出现呢?而且,为什么叶叶每次的抓痕印看起来都几乎一模一样,就算这些抓痕印真的是源于那些虫子,也不会有如此巧合的事情吧?
第二,关于风门村胜传的那把太师椅又如何解释。摆放太师椅的房子是唯一座独立南北朝向的房子,在空旷的房子里面除一张太师椅外,没有任何杂物,看起来,似乎这座房子就是为了摆放这把太师椅而建的。那么,这把太师椅到底是什么用途?又是属于谁的?为什么在这样一个空无一人的村子里,椅子上竟然一点灰尘都没有呢?
第三,关于网友们多次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频繁丢失物件的事情又怎么解释呢?
看来,这所荒无一人的风门村还真的存在着很大的谜团。但是,随着逍遥河水库的建成,进入风门村的路线即将被封堵。而那些关于风门村的传说和那些没有解释清楚的问题的秘密,也许就只能永久地被埋藏在这片深山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