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4800000002

第2章 生命中的问题与真理(2)

一朵花的美和一个人的美有很大的差别。人的美与花不同,主要取决于内心。西藏有句谤语,“人的精彩在于内,老虎的精彩在于外”。要发现一个人的美,必须透过外表去观察,探索其内在的美,不然就会产生问题。假定有两个人,一位心肠很好,但外表不吸引人;另一位则外表很吸引人但心肠不好。哪一位有真正的美?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外在的美,但很快会从言谈举止中认识到他是否善良。如果我们与外表很美丽但是心肠不好的人相处数月,迟早会发现他有嫉妒嗔怒等负面情绪,这将使我们重新认识他,慢慢地,对他的认识改变了,甚至相处的时间越久,就会发现越多不良品质,原先的美完全消失了,最后,再也不想看到他了。

当我们和好心肠但外表没有吸引力的人相处时,他的内在美会通过善行逐渐显示出来,更仔细地观察后,我们会发现他有一张美丽的脸庞,而且和蔼可亲,我们当然希望常见到他,与之更多交往,最后,发现他是真正美丽的人。培养内在的美非常重要,内在美使世界更美好,生活更有意义。

美不是从外部产生的,它是内心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不幸的是,人们极力装饰外表和措辞,忽视内在美的培养。当我们内心快乐时,会用同样快乐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事物。同样的,如果内心充满嗔恨,就无法看到身边美丽的世界。而看到美丽的事物,总是让我们感到愉悦。所以,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让自己看上去更吸引人,但永远不要忘记,如果我们内心不美,不可能看到美。拥有美丽的心灵,才能感觉到平静,感觉到快乐。

现在有许多种类的洗涤机器,如洗碗机、洗衣机、洗车机等等,但我们其实只需要一个万用的洗涤器,即心灵清洗机。让外在的世界保持干净和整洁没有问题,但要内心世界做到如此就有困难。如果我们无法保持内心的纯净,其他人就无法认为我们是美丽的,我们也无法感知他人的美丽。如果我们无法培养内在的美丽,从平凡心中产生的感觉,将带来不悦和痛苦。西藏谤语道,“水无法迅速渗透石头”,人的善良和美丽也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不可能即刻形成。

当两个人相爱时,电话联系不断,时刻想念对方,寝食不安。人们认为这才是在恋爱。现代人的恋爱方式,不像动物,也不像以往的人类。现在的恋爱方式是,认识时间很短就结婚,不久就离婚。这是由于对美来自于内心的事实缺乏了解。美丽来自内心,没有美丽的心灵,就没有什么是美好的。如果内心是美好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信念

信念是尘世快乐的根本。正确的信念如同钥匙,开启我们在尘世转变、平静、生存之门。有了它,才有可能维持人与人、国家、宗教之间的良好关系。没有它,想要快乐就很难。

快乐能否保持,取决于我们的信念。有正确的信念,我们与他人的互动会圆融和愉快。当信念不存在、不正确,我们会孤独,空虚,不快乐。

信念有不同的级别和种类,有基于虚幻的爱的信念,还有无理由的盲目信念,但这两种信念都不是正见。无知的信念会阻止正确信念的形成,从而使我们不快乐,破坏内心的平静。

基于虚幻的爱的信念是欲望和执着的信念,对人没有帮助。盲目的信念源于习惯,比如,我们所处的国家和家庭会有一些强烈的信念,我们因为与生俱来的接触和适应而持有这些信念,但并没有原因使我们相信它。

这两种信念都是正确信念的敌人。如果不可避免产生了这样的信念,必须要觉察它们,不要把它们当成最后的信念。人们往往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信念,而错误地持有这些信念。必须强调,正确的信念才是持久快乐的源泉。我们似乎也很容易分辨出这两组人:一般老一辈持有强烈的盲目信念,年轻一辈则持有欲望和执着的信念。这两种信念都是错误的。它们不能带来持久真实的结果。

孤独是缺乏真正的信念所带来的问题。很多人有抑郁症,抑郁症的根源在于孤独,认为世界上没有人和他有联,没有人可以信赖。经常听人说他不能信任任何人,有这样想法的人常常以为自己很友善很沉稳,而问题在于他。他们可以找出他人不可信赖的种种有力的证据,但如果他们不相信他人,实际上证明连自己都是不可信的,这会摧毁我们自己。

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原因在于自己。

如果我们无法产生正面的情绪,和别人相处时出现问题就不奇怪了。为了改变周围的环境,我们必须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正确的信念。

对于凡人而言,掌握正确的信念十分不容易。但我们可以掌握尘世的观念,而通过掌握尘世的观念是帮助我们形成正确信念的唯一的途径。

正确的信念是我们转变的关键,但转变依靠外部条件以及外部条件之间的互动。必须有正念使之互动,不然,什么事都做不成。

不管我们向正面还是负面变化,改变都将依赖外部因素,同时也依赖于心。如果我们不依赖外部因素只依靠自己,就如同砍掉四肢的身体,无法完成任何事情,就像西藏的谤语所说,“不管一个人有多勇敢,对自己的攀登能力多有信心,没有手臂永远无法攀登岩石”。同样,如果我们对自己有信心,但拒绝他人的帮助,也无法成就事业。我们必须依赖与外界的互动。

我们经常希望被别人信任,而自己却不愿意信任别人,这是一个问题。如果认为自己才是唯一能被信任的人,而每个人都这么想,那么在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甚至国家之间就会产生矛盾,也是让我们变得孤独的原因。即使我们有家庭,也会觉得与之格格不入,在自己家里也像一个陌生人。这种问题是由错误的信念所造成的。

理解和培养正确的信念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念是觉知一切事物的根源。正念的保持,将为生活带来幸福。

痛苦

痛苦和快乐相互依存。快乐包含痛苦的种子,痛苦包含快乐的种子。我们观察痛苦和快乐的感觉,认识到它们可以互相转换的实质。从痛苦中会产生快乐,从快乐中也会产生痛苦。一个人体验快乐时,也将很快体验到痛苦,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众生因无明而痛苦,我们经历的情感都源于“自己最重要”的强烈我执,我执只在自己的角度上观察所有的存在。结果是,只考虑到自己的观点而非别人的观点,从而导致执着于自己的观念,而不反映自然状态。这种成见表明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将我们与他人分开。

强烈的我执,使我们感受到快乐和痛苦的情绪。我执是负面的情绪,我执本身就是痛苦。基于我执的快乐,随着时间的消逝会很快变成痛苦。我执是快乐变成痛苦的原因。

为什么我执会造成痛苦?强烈的我执是一种不平衡的情绪,阻止和破坏我们体验内心的平衡,而内心保持平衡才是真正的快乐。如果由于强烈的自我而产生快乐,那么快乐产生的同时就巳经产生了下一刻的痛苦。西藏有句谤语,“当快乐时要控制自己,痛苦时也必须克制”,这个建议会帮助人们检查他们不平衡的情绪。

情绪可以归纳为三类:快乐的、不快乐的和中性的。这三种情绪都有痛苦。我们巳经看到快乐包含痛苦,我们不需要考察痛苦中包含痛苦,让我们来分析中性的情绪如何包含痛苦。

我们定义中性的情绪是痛苦还没有显示、还未被认出或被体验的情绪。普通人也许认为中性的情绪没有痛苦,实际上痛苦的显现只是时间问题。

比如,你坐在椅子上,开始很舒服,时间长了,就感到了痛苦,心想最好站起来散散步。散步使你快乐,但过了一段时间,你从散步的片刻快乐中,感到了固有的痛苦。有人认为放松带来快乐,有人认为积极的态度带来快乐,事实上这些活动都包含了痛苦。如果我们真的相信工作、吃饭、睡眠能带来快乐,那我们为什么不每天一直做这些事?原因之一是,我们知道这些活动中至少一项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当然,这也给我们带来一个幻觉,就是不断地寻求改变,因为我们认为从一项活动跳到另一项活动会带来快乐。

我们总是试图通过改变行为、工作、朋友和外貌来创造快乐。我们寻求快乐的感觉,但持久的快乐无法从这些外部的改变来获得。

我们认为没有痛苦就是快乐,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感觉痛苦。进一步地观察,能使我们更好地发现快乐和痛苦的周期。认为“没有痛苦就是快乐”造成了工业国家的毒品问题,人们用吸食毒品带来的快感对抗痛苦,结果由于毒瘾而造成的痛苦不知道比原来的痛苦增加多少倍。

当感觉到强烈的痛苦时,快乐的感觉就消失了。同样,当快乐产生时,痛苦的感觉就消失了。痛苦不可能被消灭,但可以通过产生另一个强烈的感觉使痛苦减轻,这种强烈的感觉不一定是快乐,一个痛苦的感觉可以被另一个更痛苦的感觉取代。这并没有使痛苦消失,痛苦仍然存在。

假设你很累,感觉不愉快。如何能帮助你摆脱这种痛苦?可以给你讲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创造出良好的感觉来忘记疲劳。也可以使你产生更大的痛苦,比如,讲一个伤心的故事使你落泪,让你忘记疲劳这个比较轻微的痛苦。

快乐和痛苦都是我们思想的产物。我们培养快乐的想法,就会感受到快乐。我们认为万事皆痛苦,就会经历痛苦。因此,当我们快乐和痛苦时都必须当心,因为是我们自己的决定使然。

人的本性是经历痛苦时就想解脱痛苦,而这种想法额外地增加了痛苦。快乐也是如此,我们希望保持住快乐,但这种想法却导致了痛苦。一方面想摆脱痛苦,另一方面又想保持快乐,这些欲望都导致痛苦,其他强烈的欲望也同样如此。

假设我们真的要帮助人,这种信念有可能变成一种强烈的欲望,当我们非常执着于此,就会导致痛苦。在世俗的想法中,帮助人好像就是好事,而不帮助人就不好。但是,想帮助人的欲望却往往基于我执。

人们经常认为,有钱人会少一些痛苦、少一些问题,但这不是事实。有钱人会害怕失去财产而产生痛苦。相反,乞丐不因为担心失去而痛苦,但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东西的欲望也会使乞丐感到痛苦。不管我们是谁,都属于这两类人。我们有时害怕失去,或是希望得到。即使离苦得乐的愿望也会使我们痛苦,每件事包含了痛苦。

人人都追求快乐,但不确定是痛苦的感觉使我们快乐,还是快乐本身使我们快乐。举个例子,茂密的森林着火了,如果火势小,风可以吹灭它;如果火势很大,风可能会助长火势。快乐和痛苦的转换也是同样的道理,它取决于心,如森林中的风。

有句谤语,“坏事可能变成好事”。如果快乐是目标,可以以痛苦为道去达到快乐,当然快乐本身也是一个途径。

离苦得乐是众生的共同目标,这也表明众生都在遭受痛苦。

人们采取许多预防措施来避免痛苦,但痛苦是不可避免的。那些认为人生宝贵、体验快乐十分重要的人,是真正能享受快乐的人。我们只有经历痛苦才能感受到快乐,

痛苦的经验催生了快乐的感觉。

因果报应的原则说:好的因得到好的果,坏的因得到坏的果。但我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有时会对因果报应论产生怀疑,这说明我们对痛苦和快乐还是不了解。不是说不要追求快乐,但这里所说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助人的行为,不是不要帮助人,但有时帮助人也可能是造成痛苦的原因。帮助的一方巳经尽力,但是否真的做了好事?

不管做什么事,最重要的是动机。帮助他人是好是坏不重要,重要的是帮助他人的意图。当帮助他人的心生起时,我们不能肯定是否出于慈悲心,必须要觉知我们的行为大多是被欲望和与欲望相关的想法所支配,很少真的担心别人,往往是由于无法忍受自己的忧虑而导致我们帮助别人。慈悲是快乐的结果,不是出于担心,由于担心而帮助人不能生起慈悲心。

出自慈悲心的行为,永远不会带来不愉快的感觉。不管接受者的反应如何,都不会受影响。如果是出自慈悲心而帮助人,即使他人有负面反应,也不会使自己痛苦,反而能够产生更大的慈悲心。帮助人的行为如同雪花落在海洋中,开始雪花和海洋有区别,随后就融入海洋,和海洋同质;同样,助人和被助人的生命将永远合一,不再有分别。慈悲心的增长使我们产生快乐与平静,所以对别人的负面反应就不在意了。

痛苦的时候,解决痛苦并不是唯一方式。当我们真正生起慈悲心,就会化解痛苦。要生起真正的慈悲心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有许多不愉快的感觉和经历。如果我们得到的不是真正的快乐,那会导致更多痛苦。即使在强烈的快乐中,也常常伴随着害怕失去这种快乐的痛苦。这些担心都是痛苦的原因,这种惧怕表示我们还没有了解真正的快乐。

我们的快乐是很奇怪的,它经常导致痛苦。我们试图在生活中仅仅体验快乐,希望以快乐取代痛苦。当我们经验快乐时,我们马上想,“这就是快乐,我们很快乐,我们巳经得到了快乐!”可是直到现在,人类还没有办法运用适当的方法保持快乐。

现在来讨论追求快乐时所体验到的三种痛苦。第一,我们很难感到快乐,结果是痛苦。第二,我们感到快乐但害怕失去它,结果也是痛苦。第三,我们不知道寻找快乐的方法,结果还是痛苦。

另外,三种痛苦的经验如下:第一种情况,当我们还没感到痛苦时,就努力想避免,最终导致痛苦。第二种情况,我们体验痛苦本身。第三种情况,当我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却担心未来的痛苦,结果产生新的痛苦。

快乐和痛苦的真正区别是什么?这两种感觉都会引发痛苦。我们无法正确地了解快乐,并缺乏达到快乐和保持快乐的正确方法。痛苦也是如此,我们不明白痛苦是什么,我们所描述的痛苦是快乐和痛苦掺和在一起的鸡尾酒。

西藏有这样的说法,“如果无牙就不用担心缺齿”。同样,如果不经历快乐,就没有痛苦。每当我们享受快乐时,痛苦一起免费赠送。只有真正的快乐才不会有痛苦的伴随。

在古代,勇士看到自己身上的伤口和血迹,会鼓起勇气战斗。在现代,人们看到自己的血马上会晕倒。这说明每件事情都取决于如何观察和解读。如果能正确地理解发生的事情,找出好办法,就可以将痛苦转化为快乐,而快乐也仍然能保持。

接受

接受是对治痛苦的最好方法。接受是一种心灵的品质,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都有接受他人的潜质。

我们通常认为,接受外来事物会使自己受到伤害。于是,我们越来越不愿意接受外来事物。但是,如果不接受生活中的事物,我们就无法接受生活。拒绝生活中的事件,是我执的表现,强烈的“自我”将使我们经历许多的负面情绪。

例如,假设你的健康出现严重的问题,你会问“为什么这会发生在我的身上”。这说明你无法接受生病的现实,而你越担心,身体就会越糟。如果你选择只是体验生病的感觉,疾病就不会给你带来额外的痛苦。你的感觉将更加平衡和平静,甚至能够帮助你痊愈。

同类推荐
  • 禅道

    禅道

    禅道是一种自我内心升华的一个方式,是探究博大精深的佛学文化之精髓。茶余饭后,临睡之闲,拥书而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而最能让我们获得心灵享受的是禅的智慧,就像是一杯茗茶,清古幽香,沁入心脾,怡然自得。在阅读禅道故事之前,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禅的来龙去脉,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地去理解,去感悟个中真谛。《禅源诸诠》: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此云思惟修,亦云静虑.悟之名慧,修之定名,定慧通名为禅。禅道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禅悦、禅悟、禅境、禅机、禅趣、禅意、禅行等等。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无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窃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小乘,梵语hina—ydna。亦称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之意。小乘佛教之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觉之道,而异于大乘佛教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
热门推荐
  • 穿越维度

    穿越维度

    新人练手制作、不能说百分之百的原创。如果你是个老书虫你肯定会看到类似的剧情。人艰不拆、!关于这本书。女主会多。但不种马、剧情很多。不会拖拉。偶尔小捏猪脚。总结。爽文一本。最后大家加油提意见,3233126024.
  • 水玉苍穹

    水玉苍穹

    异世大陆,有着七块神奇的水玉...网瘾少年偶然之下穿越到异世大陆,却发现自己是废材之身......
  • 重生之嫡女风华惹尘埃

    重生之嫡女风华惹尘埃

    本该是天之娇女,确亲手将自己的一身荣华送与她人,卿卿性命到底是毁于他人,还是自己断送?只可惜当看清一切时已无力还击。幸得上天怜惜,给我重生机会。这一世,我不愿再呆呆傻傻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看我如何毁渣男,虐渣姐,辱庶母,将上一世的屈辱统统讨回。也感谢上天让我遇见你,既相爱,便无悔。
  • 祖域

    祖域

    每个人的脑域深处都有着神秘的祖窍,里面蕴含着一段神秘的祖基因,其中不仅包含了人类进化之初到现在的全部基因,更有着神奇的生命基因,只要解开层层祖锁,就能得到生命基因中的生命源力,强化自身的同时更能踏上高等种族的进化之路,进化在这里叫做祖化。撩人心扉的香巴拉少女,阴暗可怖的虫族,神秘的圣影堂……一一为您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在这个万千高等人种林立的世界,主角只是一名最为低贱的平民,只有成为祖武者才有机会挑选血脉成为高等人种的公民,且看猪脚如何一步步艰辛的踏上生命之极,成就自己的人种血脉。————————————————————————读者群:241403580(请真心支持大文的读者和各位写手加入,大家共同进步)
  • 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

    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娆的皮子女王

    妖娆的皮子女王

    一个绝艳女王的复仇之路,她的出生、一生都是梦幻与艺术的,她的存在,无声却有力的阐述了,女人,她可以像天使,亦可以像妩媚的恶魔,让你含着玫瑰,笑着死去
  • 心尘缘之纵剑无悔

    心尘缘之纵剑无悔

    妖猴乱世,三界大乱,战斗结束后,战争时积累的怨气唤醒了远古沉睡的魔帝蚩尤,三界奋力反击,最终在十五位勇士的牺牲之下成功封印蚩尤。大唐年间无双阁的一名普通弟子剑无缘踏上他人生的征途,可是谁又知道他身上牵扯着怎样的因缘?自己开始知道自己其实不是自己,自己究竟是谁?越是前进,自己积累多年的人生观越是崩溃,在他迷茫之时又有谁能陪在他的身旁?一路前进,亲情,友情,爱情,能得到多少,又会失去多少,最终又有多少真正属于他?这个世界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魔帝蚩尤的出现竟然是每五百年就会有一次的天灾?那一代代的十五位勇士在这场灾害中又代表着什么?如果他们只是棋子,那这盘棋又由谁来执子?
  • 猫王大人的十六岁娇妻

    猫王大人的十六岁娇妻

    【qq群:142095746喜欢这本书的朋友们,可以进来一起讨论玩耍哟!】只想安安静静的读书而已,却屡屡不顺,行侠仗义散播正义,却招惹到恶名昭著的小太妹。寄养在某人的家里,却不料被某人当成垃圾扔掉。莫名其妙的收养了一只流浪猫,没想到他却变成英俊的美少年,趴在自己的被窝里,说要报恩娶自己。等自己爱上了那只猫,他却说自己是卑贱的凡人,不配爱他。她当时就指着他的脑门大喊:“老娘已经有了你的种了,你不爱我,我就带着你的骨肉嫁给别的男人,让你的孩子管别的男人叫爹。”【建国以后不让动物成精,所以里面的小妖精都是建国以前成精的,本文纯素瞎编切勿当真】
  • 节约金点子

    节约金点子

    本书共分为节电、节水、节气、节油、节约打印、节约话费及理财篇、综合篇共八章,编写了大量节约小常识,涉及大众日常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 越过时光

    越过时光

    5岁的女主颜雨墨本在一场车祸中身亡,却意外获得元素能力,获得能力的她为复仇开始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