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7400000001

第1章 序

巴陵李谷虚

几度折腾之后,中国社会终于步入了拨乱反正的和谐时代。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无不溢于言表,更欲形诸笔墨在亲友间互相传递。于是中华传统诗词遂应运而复苏。

初起时,这些诗词创作大都是举笔速成的“四言八句”,但情真意切,语意明快,有韵有辙,琅琅上口,作者不计报酬,传者义务劳累(古时创作原本如此)。这种发自群众内心的文化活动,很快就演化为一种自发的文学春潮,并以不可阻挡之势漫卷神州:各地诗社崛起,诗刊林立,诗旌迎风摇曳,诗人万万千千。其情、其义、其气、其势,远胜于从前单调的万岁声。尤其是曾经背诵过《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的老同志,更是一发不收,欲把多年积压心头的喜怒哀乐,尽情倾吐,自费印刷、互相交流的诗集,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漫山遍野,百态千姿,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人民文学的春天就这样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飞入寻常百姓家”,绽放出千红万紫……

但是,作为一种文学事业,种了树就须要培植、除害。有根深才有叶茂,有繁花才有硕果。光有普及而没有提高,就会昙花一现,连已有的成果也会冰消云散的。试看大跃进歌谣,昔日何其荣耀!而今残余几许?我们要使传统诗词这株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参天大树能再度枯木逢春,重放异彩,甚至比肩唐宋、继踵风骚,就必须要作深层研究,壮其根、强其干、茂其叶、艳其花,从而使行家戏谑的“老干体”再上层楼,成为更加完整的、成熟的文学作品,能多层次多侧面地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全貌。

这是一项艰巨的研究工作。不仅要求研究专家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要求有丰富的实践体验。张德良先生的《传统诗词要论解析》一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动笔撰写的。

德良先生向来好学如痴,理论功底深厚,喜文学又爱哲学,长期教哲学、心理学,也研究文学。当新时期文学春潮涌动之际,他也是弄潮儿之一,以传统诗词的形式创作了不少通俗易懂而又含义深刻的诗词,并且在北京当地诗社中为诗词爱好者作过多次诗词理论辅导,为学诗新手解答各种疑难。其中,就对中华传统诗词的源流及其理论要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旁征博引,鉴古析今,并于众说纷纭的各家学说中去伪存真,力排杂议,旗帜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让人有所依从。诸如“诗言志”、“诗缘情”、“诗三训”,诗在教民化俗中的作用以及汉字的独特形体对中华传统诗词的形式建构美和音乐韵律美的特殊影响等等,都有详细的论述,能使人们对传统诗词的“传统”渊源有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研究传统,当然意在指导创作。要使传统诗词既写得中规中矩,符合格律音韵要求,又要在意象营造和意境创设方面有所建树,这是当前格律诗词作者面临的艰难问题,是提高当代诗词质量的关键问题。时下一些报刊上发表的好些诗词,标名“七律”、“五绝”、“浪淘沙”等等,初看像是格律诗词,其实不是格律诗词,而是评论家常说的“似诗非诗”。之所以被批评为“非诗”,是因为用一些陈词滥调拼合而成的东西,不是真正的诗词。没有形象、意境、个性、创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套用旧框,滥用陈词,不能给人以启迪,更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失去了诗的灵魂,当然也就不成其为诗了。

德良先生的《传统诗词要论解析》一书问世,正好是雪中送炭。此书对于诗词的韵律、意象营造和意境创设等问题,既有一般常识的介绍,也有许多深层性问题的阐释,有浅有深,由浅入深,因诗析理,雅俗皆宜,无论对初学诗词写作的作者还是进行深层研究的学者,都会大有裨益。对于传统诗词理论的研究也会有推动作用。

2010年11月11日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传统诗词要论解析》读后感

黄永庆

张德良先生是我就读大学时期的班主任,1970年奉调回梓北京。2005年,他携带家眷度假厦门,阔别35年后的重逢,彼此都兴奋不已。在叙旧话新中,得知他在研究传统诗词,并已撰写了几篇有关文章在网上发表。我虽为风骚雅韵所燃情,但终究尚属临渊羡鱼而唏嘘者。当我知道老师所长,实在喜出望外,思想的土壤里,萌动着求学的胚芽。2009年,张老师应邀出席诏安同学会,在浓烈的情谊氛围中,我以《奉酒敬张德良老师》的吟哦,叩开了求教的大门。兹此,我俩在现代通讯的电子邮箱中出现了“请教”与“赐教”的往来邮件。

兴许就是这种机缘,张老夫子将他即将出版的《传统诗词要论解析》下发到我的邮箱垂询。我唯恐懈怠,于是一遍遍读去,心里掠过一片喜悦,留下一片仰叹!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荆公游褒禅山的感悟,实在是超级巨型的逻辑空筐。游览山水风光是这样,探求学问又何尝不是这样!《传统诗词要论解析》,行旅于千里诗词路径,上溯卜辞爻文、风骚雅颂,下探乐府民歌、俚曲俗谣,洋洋洒洒,内容宏博,极具“非常之观”。盖其追溯之远,求思之深所然。尤为可贵者,把所探“险以远”之得,以较为浅近的形式,展现于无缘达远涉险之普通诗词爱好者,使之能一览诗词之“奇伟”、“瑰怪”。顺举几例以兹说明。

观乎谈诗论词者,很少不涉猎于极具特色的传统诗词的艺术表现特点——意境建构和形式建构。对这一问题,书中论述颇多,仅以《传统诗词是汉语文化特有的瑰宝》一篇而论。此篇远溯开启华夏文明的造字法,为诗词所生发的意境找到了“遗传基因”,突显出两者在思维方式上的因果逻辑关系,接着又以汉字的特点阐述了传统诗词表现形式的必然。这是传统诗词的根本特点,从而使我们真正理解了传统诗词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万年也打不倒的道理。

当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精神用之于诗歌内容的研究时,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诗歌内容的变化,取决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引起的“性、情、志、理”的内心世界的变化。由于时间动态性的推移,王朝走马似的兴亡更迭,客观世界日新月异,五光十色。人们的认识不可能永远停滞于某一时代的某一层面。于是,折射缤纷世界的“性、情、志、理”,产生了不可避免的争辩。相互的论争,碰撞出色彩斑斓,摇曳多姿的诗歌文化。这就是“诗言志”、“诗缘情”、“诗三训”所倾其辞力而高度关注的“性、情、志、理”如何左右诗歌变化发展的走向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该书不仅系统地介绍了来龙去脉,而且穷其目力,锲而不舍,将论证从不同的角度推向“人之所罕至焉”的“险以远”之处,着力于从诗歌的地位与功能方面为我们解读了诗歌在教化中具有影响“性、情、志、理”的反作用问题。如此由古及今的系统性与正反两面论述的完整性,深刻地揭示出“性情志理”与诗歌的内蕴、外显相互和谐的统一性与相互作用的互补性。整个论证闪耀着辩证法的辉光。

由于诗歌是“发乎情”的产物,而情又为心旌所摇动。于是文中引入了“心理需求”与“情感体验”等现代心理学知识进行多角度的论证。现代心理学的介入,为传统诗词理论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带来了新的论题与新的理念。

作为理论书籍,除了理论的突破与开拓新的领域外,强而有力的思辨性则是该书的又一显著特点。例如诗本论中一个重要的命题“诗言志”,对于这个诗学中的“开山的纲领”的产生,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根据《尚书·尧典》所载文字,做出错误的判断。为澄清真相,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作者广泛阅读了相关研究文章,吸取了有关成果,对此做了三个层次的论证:一是帝尧时代的历史为传说,不可靠;二是《尚书》为汉人所传,难以为据;三是最早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尚无“诗”字与“志”字,表达方式极简单,不可能有《尧典》那样的叙述方式,殷商时代比帝尧时代要晚得多。从而给“诗言志”“绝非出自尧舜时代”以令人信服的证明。尔后,又以《左传》《国语》《荀子》《庄子》《乐记》及出土书简等有据可考的大量史料文献,明确指出:“诗言志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正是这种理性的思考和求真精神,才能于众家学说中,识辨真伪,取其精华。这种既取之于众家学说又不囿于他人之言而独抒己见的精神,使本书具有解惑释疑的价值。书中这种思辨求真的地方,几乎遍布于各章节论题之枢要处,这里不复赘述。

此外,探索传统诗词理论,自然离不开千年传统的经典古籍,因而在论点的论证中,作者循古今学者之风,旁征博引,史料极其翔实,积淀着厚重的诗歌历史文化,极具史料价值。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该书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问题。书中不仅介绍了大量普通读者不很熟悉的诗词知识,而且做了较为详细的诠释,使多数读者能懂。对韵律中的平仄、对仗等问题,也抓住要领,细分详解,从而使初学者容易掌握。本书有些地方虽稍显冗赘,但这对初学者,或许还是必要的。总之,读《传统诗词要论解析》无疑是享受一席丰富多彩的诗词理论文化的盛宴。

同类推荐
  • 文坛记忆

    文坛记忆

    周明同志在我国当代文坛,可称是一位特殊的作家,因为他的大部分作品具有特殊的意义。他在《人民文学》编辑部工作三十余载;离开这个编辑部后,先后到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工作也有若干年了。粗略算了一下,可以说,这是他在很长的时间内与全国范围内各“色”(如不同经历、性格,不同成就)的作家交往(包括心灵相会)的工作。周明同志作为作家和他所写的大部分作品,均颇为特殊,这种景象的出现,与他一直和众多的作家交往,与他身处《人民文学》编辑部“所经历的文坛风风雨雨”有关。
  • 一八六七年日记

    一八六七年日记

    这是第一次用俄语出版保存下来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日记的全文:第一本和第三本日记是U.M.波舍曼斯卡娅翻译的,她准确再现了速记原稿的内容。第二本采用的是保存于俄罗斯国立文学艺术档案馆里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以下简称安.格.陀)本人的翻译稿。
  • 游学在台湾

    游学在台湾

    本书作者以一个游学在台湾的学生的视角,生动有趣地记录了在台湾清华大学交流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有台湾大学课堂上的妙趣横生,教授风采,作业、讲座等学习生活,也有课余生活吃穿、游玩、追星、做志愿者的丰富的生活体验;作者用敏锐的目光,游刃游余地流畅自如娓娓道来,对于台湾的老荣民,对于乡情,对于两岸同胞、同根的和平的期许都有情真意切的触觉。有感性的文字,也有理性思考,是大陆生在台湾交流以来比较全面记录游学在台湾生活的第一本书。
  • 人生何处不离人

    人生何处不离人

    是谁撑一把油纸伞,穿过多情的雨季,寻觅江南繁华的旧梦;是谁品一盏清茶,倚栏静静地远眺,等待那朵寂寞的莲开;是谁乘一叶小舟,在明月如水的霜天,打捞匆匆流逝的华年;又是谁折一枝寒梅,书写俊逸风流的诗章?全书收录39篇清新美文,江南婉约派实力作者白落梅全新角度解读唐诗。共分成六辑,每一辑主题不同,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灵享受。在一场文化与历史的盛宴里洗涤心灵,倾注热情,修磨心性,超越美学。在新颖的唐诗与散文完美的交融里,让读者品尝文字的韵味,体悟人生的真理,探索自然的永恒。
  • 北欧现代作家作品评述

    北欧现代作家作品评述

    本书生动介绍了世界各国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力图对世界文学常识作以全面的普及。
热门推荐
  • EXO之葬了那段记忆

    EXO之葬了那段记忆

    千千万万个轮回,不明不白的缘分,他们终究还是会走到一起吗?【HE/ALL白】
  • 男神的独家宠妻:我有诗与远方

    男神的独家宠妻:我有诗与远方

    “如果你与你的男朋友俩个星期没见面,他第一句话会和你说什么?”如果你问黄梓汐这个问题,她会一本正经的回答“你头发怎么变少了?”正准备上高三的黄梓汐却在期末考试退步,父母无奈把她送到培训中心。这世界总有一个人,无论你走怎么的路,都愿意陪你。沈易晨用行动告诉她:现在的路,我们一起走!高三的路,我们一起走!未来的路,我们一起走!文风轻松搞笑,无虐!
  • 霸道总裁征服记

    霸道总裁征服记

    他是H市的大佬,年轻有为,金钱无数,她是一介女流,氓,打架无数。无意进入总裁生活却猛然发觉自己身在总裁圈里,三个总裁,一个女流氓,女流氓的征服记。‘我是混混’‘做我的女人’‘你喜欢女人对你有企图吗?’‘不喜欢’‘我有企图,不娶我凭什么做你女人’女流氓混混征服总裁。
  • 万世大典

    万世大典

    始于三河,沉于今朝,茫茫仙界,谁主沉浮。青鸽衔信,游历仙三路,天鼓擂动,万界动荡。万世大典将启,天才崛起,万族林立。大难山,小月村,少年的名字“月重生”,挂着竹篓,拿着鱼竿,抱着石碗,向村里的方向走去,村口有井,农妇洗衣裳。玉竹林立,斜竹歪树纵横交错,透过缝隙,炊烟更甚,心更急。
  • 绝恋新娘

    绝恋新娘

    素素,你好吗?是文风,是我,我终于回来了。如你所愿,我终于学有所成。我大学毕业了,可是我不能忘怀乡土,我更不能忘怀你。我终究选择回来家乡做一名实实在在的山村教师,我要让山里的孩子们都能上大学。你高兴吗?还记得,这一直以来都是你我的心愿,对吧!我们结婚吧……
  • 密婚1314:腹黑总裁求放过

    密婚1314:腹黑总裁求放过

    丈夫告知我他得了绝症,万念俱灰,为了筹集医药费我把自己卖给了曾经的初恋。谁知当初的富二代初恋现在已是腹黑总裁,掌控欲极强的他死死把我玩于鼓掌之中!我想逃,可他奢骨未遂,日日夜夜纠缠不休。这一切几乎摧毁我的意志,而崩溃的真相还在后头!丈夫并未得什么绝症,而是有了婚外情……
  • 神话版大唐

    神话版大唐

    听所有一本神话版三国很火,不知道我这本神话版大唐会不会火!!!!主角穿越到了玄武门之变后的大唐,只是此大唐非彼大唐,李世民不知道怎么搞的成了天下第一的牛人,长孙无垢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成了一个深闺怨妇,长孙无忌变成了天下第一的阵法大师,秦琼变成了天下第一的战神,房玄龄变成了天下第一的道士,……剩下的请君慢品!且看不一样的大唐,不一样的朝堂!也许这就是类似于天庭的一个大唐!只是此天庭非彼天庭!在这里没有祥和,有的这是随着战力飙升所带来的无限欲望!
  • 鬼行契

    鬼行契

    为追寻父母的踪迹,霍雨辰在鬼纹卷轴的诱导下打开了一个清官墓,一本十年前遗留下来的笔记将他们引向一个更古老而神秘的巫师墓,是巧合,还是命运的使然?一场未知的冒险,还是被算计的陷阱?二战遗留的日军建筑,巫术支配的诡异古墓,变异植物占据的古代实验场,一个蓄谋大半个世纪的二战阴谋,隐藏千年的永生秘密即将开启……当科学和阴阳道术交织在一起,故事才真正开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傲域

    傲域

    当季明醒过来的时候,本以为自己已经死了到阴曹地府,当他努力地睁开眼睛的时候,去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随后他脑袋里面出现“轰,轰,轰的声音,突然传来一丝陌生的记忆,才知道自己又重生了?修炼九龙神功,一层风云巨变,二层呼风唤雨,三层风雨雷电.....天域风云,谁与我争锋?
  • 菜鸟也会飞

    菜鸟也会飞

    花花是一个刚出道的侠女,以自创的流星十八式闯荡江湖。因救过两只猫,三条狗、四只鸟而自封为侠女。其人又相当之衰,已经达到喝凉水也要塞牙缝的地步。人衰就不要到处走嘛,可花花却立志走遍大江南北,结果一不小心遇上了江湖第一花花公子流星云。死皮加赖脸的皮上了人家。说什么你叫流星云正好配上我的流星十八,说什么花花公子正好配她的名字花花。可偏偏就有人看上了她,说什么为了拯救她脱离花花公子的魔手愿意一辈子照顾她。难道是世道变了?衰人也有人要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