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05500000029

第29章 提升研究生德育绩效的对策(6)

解决思想道德问题,固然离不开德育,但首先要靠制度的约束、引导、不范、激励。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提高德育绩效的必要条件。第一,完善的制度体系,是道德建设保障机制的关键所在。道德要发挥作用,离不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在的教化、引导。主要是社会舆论、道德教育、大众传媒;另一方面是外在的规范、约束,主要是法律及其他社会制度。道德约束机制的建立是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而完善的制度体系是道德社会调控机制形成的要求。由于现实制度的完善存在着杂多、零乱现象,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系统。因为,只有完善的制度系统才能确保道德体系的一贯性、道德建设的有效性。第二,从制度德性和个人德性的关系来看,制度德性是个人德性的前提和基础。罗尔斯说:“离开制度来谈个人道德的修养与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各种严格的道德要求,只是充当一个牧师的角色。即使本人真诚相信和努力尊奉这些要求,充其量只是一个好牧师而已。第三,学校德育制度对于德育实践的影响的全面而深刻的。不仅决定了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规范着德育主体的行为。而且其本身的道德性以及其在生成和变革中内含的价值取向、伦理追求,潜移默化地对受教育者的品德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德育绩效研究中。不能不对学校德育制度进行剖析。

那么,究竟何谓德育制度?概而言之,它是指有关学校德育的规范体系,它既对学校德育工作做出规定,也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和道德面貌做出规定。有论者认为按其规范和调整的对象分。学校德育制度可以分为学校德育主体行为制度(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包括德育工作规程、班主任职责规范、共青团组织工作规范)、学校德育内容制度(包括德育大纲、课程标准以及各项德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学校德育评估制度(包括对学校德育的评估制度、对教师的德育评估制度和对学生品德的评估制度)、学校德育管理制度(指划分德育管理的权限和职责,以保证各项德育工作顺利展开的制度规定)。

制度作为一个社会“秩序”的保障和前提,对所有社会成员和个人的行为有一种支配作用,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并影响人们的价值理念和道德选择。马克思在阐述道德与宗教对人类精神作用方式的不同时,借用了康德的“自律”和“他律”概念。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里所谓的自律,指的是人类主动为自己立法并自觉遵守的内在自觉性。那么这种内在自觉性从何而来呢?正是从他律转化而来的。道德是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产物,这些先在性、外在性的关系本身对人来说就是一种他律性制约。个人道德自律性的形成,是道德规范内化的结果,而不是天赋的。道德的自律性是道德区别于制度和法律等其他社会规范的最显著特点,是使道德成为人的内在精神需求的魅力之所在。然而,正如人的理性不是绝对的一样,道德自律性的作用也不是无限的。在人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始终会受到私欲的纠缠,私欲无限扩张的本性构成道德自律的最大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于道德的外在约束力量,即道德的外部保障机制和外部支撑体系。构成道德外在约束力量的主要东西,就是制度和法律,其中就内含制度化、法律化的道德。因此可以说。道德的制度化、法律化正是“硬约束”与“软约束”、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在这方面,新加坡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新加坡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明智的思想文化战略起了重要作用,国家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德治与法治并重,既重视对国民尤其是新一代国民进行中华文化与传统德育,又重视法制建设.树立法制的威严。1994年,美国留学生因故意损坏公物,被新加坡当局判处拘禁和鞭刑,后经美国总统亲自出面说情,也仅仅由六鞭减为四鞭,这四鞭对那些故意损坏公物的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震慑。国内一些地方和单位在管理中也逐步加强法律法规的调节作用,加大处罚力度,天津市将随地吐痰视为违反城市法规,上海大学将课堂上手机、BP机发出声响定为二级教学事故。在劝善的同时也在治恶,软调节和硬控制双“管”齐下,相辅相成,可以有效地发挥抑恶扬善的作用,促进社会风气的净化,保证社会的协调发展。借鉴国内外有益的经验,高校德育也应该建构起“内柔外刚”、双“管”齐下的模式,把伦理劝导和制度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能使研究生明确自己应当履行的义务、职责,又有利于研究生养成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同时对推进全社会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均有积极作用。

2.制度安排与制度伦理

我国最近二十多年的道德实践昭示我们,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制度安排。人们普遍认为,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变量。就其本质而言,有效的制度最终取决于其内在化。而作为内生变量的制度要素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没有制度,就没有良性的社会互动,就没有社会共同体的发展。对于一个高校来说,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就不可能发挥有效的高校德育作用。制度是人们交换活动和发生联系的行为准则,它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选择和决定,反过来又规定着人们的行为。几乎任何一种特定类型的社会活动都有其制度安排或制度结构。

当然,德育制度要发挥教育作用。不是绝对的,而要具备相应的前提条件,即德育制度本身必须是合乎道德的。在传统的德育模式中,德育制度本身的道德性问题是落在德育工作者视野之外的。德育工作者往往把已有的德育规范、德育制度看作是天然合理的,公平公正的;即使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了有不合理之处.需要改造德育制度,也认为那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官员的事情?本人无能为力。因此,必须正视而不是回避德育制度的道德合理性问题。要对学校德育制度进行一次道德合理性“论证”。理性“论证”,应该体现三个原则。一是学生参与原则。让学生参与制订学校德育制度,选择学校德育制度。二是发展为主原则。制订德育制度、德育规范的目的是教学生学会选择,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规范与制度都只是手段。三是服务生活原则。道德、规范、制度既是从生活中来的,也是为生活服务的。对学生来说,德育制度也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为学生的生活服务而不是为他人的生活服务。

这里,理念的转变很有必要。我们常常讲德育改革,今天又提出了德育创新,试想,如果没有问题,一切都很完善,又何需改革呢!而之所以提倡改革与创新,“潜在的”前提是因为存在问题与不足。如果连正视问题的勇气都没有,谈改革、搞创新只能是自欺欺人。这里就涉及到制度伦理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德有赖于体现公平与正义的社会伦理秩序的支撑,当社会中公平与正义被破坏的时候,道德便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它的调节功能也就难以发挥。因此加强法制,把部分道德戒律法律化,这是耻感文化失效后的主要补救措施。把道德戒律法律化的问题,也属于制度伦理建设的范畴。

关于制度伦理,理论界的解说颇有歧异。大致说来,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的是体现在社会基本制度,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中的道德精神和道德理念,强调的是社会基本制度的道德合理性;第二层含义主义是讲道德教育要制度化,指的是从制度方面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具体表现为制定、完善并执行各种符合伦理要求的规则。它是明文规定的、外部化的、带有某种强制作用的制度性道德规范。制度伦理的第一个方面构成了制度(包括其法律形式)的伦理基础亦即道义基础,第二个方面直接构成了制度的组成部分。同时,制度伦理的第一个方面还是道德观念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第二个方面则直接是道德规范体系的一部分。制度伦理的这种双重身份,使它成为贯通和联系制度与道德这两种主要社会规范形式的结合部,无论对社会法制建设,还是对社会道德建设,都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当代著名伦理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论证了制度的重要性。他认为,对制度的道德评价和选择,应当优先于对个人的道德评价和选择。他说:“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预先假定了一种对制度的道德观,因此,在对个人的要求能够提出之前,必须确定正义制度的内容。这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关职责和义务原则应当在对于社会基本结构的原则确定之后再确定。”这就是说,人们总是首先选择用于制度的道德原则,然后才能选择用于个人的道德原则——义务和责任。罗尔斯甚至认为,造成社会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个人品德修养,而是制度的正当性发生了问题或引起社会成员的怀疑乃至否定。

在社会转型期,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出现的道德理念混乱、道德心态扭曲、道德评价错位、德育失当、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表明已经不能单靠传统道德伦理的方法去解决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而制度伦理则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有效措施。因为,制度伦理不仅通过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的道德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而且更注重通过制度约束和引导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这就使道德范畴的结构发生了新的整合,产生出新的力量,道德的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表现出新的特点,有利于形成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约束、调节、激励、引导的新机制。

制度伦理和伦理制度要区别开来。将某种伦理精神和伦理理念制度化,就是我们所说的伦理制度。它主要是指将某种伦理要求规范化、条例化,从而通过明示的伦理准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伦理制度其实就是制度所承担的伦理功能,包括凝聚功能、演示功能、调节功能、规范功能。

3.提升德育绩效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研究生从小就接受德育。但人性是有缺陷的,人的恣意、自私等缺陷是富有弹性的,仅仅通过道德说教予以规训、改造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法律等制度化的理性力量最大限度地予以刚性的遏制,而制度自身的特点能弥补研究生德育的不足,有利于研究生德育绩效的提升。

一是普遍性。在研究生德育过程中,对研究生所做的思想道德教育即道德约束是一种个体行为。这一个体行为只能依靠每位研究生的理性和自觉性,它只是一种个人选择的可能性,这种个人的选择虽然是“应该”的,但还不是必须的。而制度所标志的;王淑芹,“以德治国”与制度伦理.教学与研究,2002(8)规范,是每个研究生必须做到的,是不以每个研究生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集体理眭”,是每个研究生必须选择的。所以,只有在制度的支撑下,研究生德育才能真正体现出普遍性。

二是稳定性。制度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规范体系。尽管思想家们对制度的界定千奇百态,但他们在制度行为的规律性或稳定的行为模式方面是有共识的。稳定的制度所构成的环境才能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起到“养成”的作用。所谓“养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外在于人的理性和善恶标准不断“内化”的过程,也就是“他律”成为习惯从而形成“自律”的过程。制度建立的规范、惯例和做事程序,在长期的作用下,就会使人们形成行为习惯乃至内化为个人的自我价值取向,从而对人们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因此,制度对人们品行的塑造和匡正是直接的、深刻的。

三是强制性。制度不仅直接规定机构活动范围和界限,而且规定研究生的行为方式和奖惩措施。因为制度在提示人们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同时,也会公开或隐含地告诉人们违反制度将受的惩治和符合制度要求所得到的奖赏。它对相关人员的制约,不以主观意志的偏好和是否接受为前提,而是以外在的强制性凸现其权威性。制度的强制惩戒性使得制度具有使人畏惧和服膺的社会效应,在客观上对违法背德行径的发生具有遏制作用。

四是明确性。无论是社会的根本制度还是各个领域的具体制度乃至各个单位的特殊规章制度,它们都有详细的规范要求和操作程序。它们不仅把人们的社会关系规范化,而且在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之间分明的界限,以及在允许和禁止、鼓励与反对之间鲜明的态度,使制度的价值标准具有明确性和客观化。既便于人们掌握和遵守,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又易于监督和评价,使人们对行为的正误有明确的判断力,从而在客观上可以避免那种做事无立场和无原则的“中立哲学”的泛滥。

制度的上述特点以一种独特的规范功能弥补了研究生德育的不足,这个外在的强制性的“他律”体现了一种保障高校整体利益“集体理陛”。因此,必须合理的安排制度,从而为研究生德育绩效的提升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同类推荐
  • 现代社会保障概论

    现代社会保障概论

    本书阐述了现代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基本理论以及历史演变。分章讨论了社会保障基金及其管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与生育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及社会优抚等基本社保项目。本书在充分介绍和吸收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和理论的同时,还以丰富的资料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改革与创新,问题和前景。本书体系完整、论述详实、内容很新,是这一领域较为完整、较为成熟、较为规范、也较为先进的优秀教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文学艺术家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文学艺术家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大学生幸福心理课

    大学生幸福心理课

    本书以心理健康知识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帮助大学生用更积极阳光的心态去追求幸福人生为目的,紧紧围绕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心理困惑,如自我成长、学习困惑、人际交往、情绪困惑、压力管理等,展开了系统的阐述。本书结合当前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新时代对个体积极心态,以及高心理素质的要求,通过“身边故事”“理论快线”“ 探索自我”“实训操练”“感悟成长”五大模块,突出心理课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环环相扣的内容设置,让大学生在实战体验中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 小学生最想要的故事书:培养小学生爱心的情感故事

    小学生最想要的故事书:培养小学生爱心的情感故事

    学生时代是个需要故事的时代,尤其是小学阶段,一个个不同时空、不同事物、不同经历、不同结果所组织而成的美好故事,像一阵阵风吹过,不经意闻,触动孩子们的心弦,让智慧和真理在眨眼间变成一个个小精灵。基于这样的创作构想,我们精选了很多感恩故事僠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加工整理,最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于小学生面前。希望能作为一份精美新鲜的小快餐,给孩子们的课外阅读生活增添一份新鲜的感觉和美的享受,在不知不觉中,为他们点燃一盏心灵的的灯。书中的故事紧跟当今社会的步伐,不仅仅局限于一些古老的童话传说,更有鲜活的当代名人轶事以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活小故事,而且这些故事也不会超出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基督山伯爵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基督山伯爵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纪元之网游

    纪元之网游

    高考落榜独自出来闯荡,恰巧遇见第一款游戏头盔的网络游戏《纪元》在“魔法与斗气齐飞,法宝与飞剑共色”的《纪元》里,我们的主角郑识能否真正的完成他的奋斗梦想.....
  • 龙巫神

    龙巫神

    异界大陆,万族并起,强者的激烈碰撞,交织成一幅生命的巨幅篇章!
  • 秦爱纷良

    秦爱纷良

    玫瑰因她的美丽而绽放,他送她千万朵。这其中有泪水有不甘,有蹉跎,有人生。他为她争夺一切却换来她一声“让我离开吧!这里不属于我”他肝肠寸断使尽一切方法只为求得她的回眸,却将她越推越远。她为他放弃一切却换来他的冷淡相对,她想逃离这枷锁,到头来却还是深陷不能自拔。且看他们如何自处,如何为了对方抛弃一切,或......“能得到你是我的幸福”“能得到你是我今生最大的满足”
  • 缘续三生:盛世灵妃

    缘续三生:盛世灵妃

    灵女降世,及为大灾。她是雪谷之中圣洁的灵女,却被视为灾星,受世人唾弃。权倾朝野,手握兵权。他是令皇上也忌惮三分的摄政王,传闻,薄凉至极,无情无欲。一朝为情,缘续三生,她注定是他的劫,他注定是她的归宿。『你能否相信自己几世转身为人,却早已是缘定三生了,只是为了和他相遇,那么在遇到他之前,和所有人的相逢,只能算是邂逅。』
  • 天穹君主

    天穹君主

    号称无情王朝的五域君主之首的无情凌航,因为狂战四域君主而被溃杀,无情凌航发誓如若来生必定剑尖指天穹,狂傲笑芸生,倚着手中剑,指点域界拥佳人。领导一方天域走上王者巅峰。我无情凌航,屠尽天下不顺我者。
  • 正一法文传都功威仪

    正一法文传都功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从未离开

    爱从未离开

    16岁,带着疯狂和纯真,她邂逅了帅气的他。当美韵犹存的后母带着男孩走进她的家时,一阵遭背叛的痛楚刺痛她的心,她发誓,不会再轻信任何人,26岁的她,成熟内敛,而他,气宇非凡,帅气多金,多年的离别,思念,使他深知,他中了她的毒,爱她,哪怕她一直在玩弄他的情感,最后的最后,又是谁流了泪,她不多言,泪水中蕴含着幸福。
  • 释名

    释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王专属宠:宠后太嚣张

    帝王专属宠:宠后太嚣张

    相遇,相识,相爱,是一个既漫长又短暂的过程“君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她笑着对他说“宁负天下人亦不负你”他将她揽入怀中说道“望君能记得今日所言”依偎在他怀中笑靥如花那是女主升级的慢慢情路,但千万不要误会,这不是武侠也不是魔幻。
  • EXO练习之路的爱情

    EXO练习之路的爱情

    某一次去韩国找自家欧巴志龙xi没想到在机场偶遇灿烈,后来机缘巧合在SM当上了练习生,从此苦逼又幸福的练习生生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