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2500000015

第15章 告别绿岛(1)

31、最后一批囚徒

算起来,戴华光应该是绿岛的“资深居民”了。到了1988年初春,岛上所剩政治犯扳着指头也已足够数的了。

也就在这年的5月,戴华光的弟弟戴国光上岛了,他是保哥哥出狱的。本来,他一个月前就该前往,只因为戴华光10年以来在狱中不太“听话”,屡屡给军宪们制造麻烦,所以,他们故意将刑期一拖再拖。

办完了手续,戴国光才得以仔细地打量哥哥,并给了他一个亲热有力的拥抱。戴华光自打入狱后,戴国光已经有多年未见他了,因为他被捕时,戴国光正在部队里服兵役。兄弟俩肩并肩,一边说着话,一边走出了敬德山庄的大门。

“这日本鬼子建的监狱,真像个堡垒啊。”戴国光打量着敬德山庄,说道。

“是吗?”戴华光冷冷地瞥了一眼高耸的围墙,恶狠狠地说道。“在我眼里,它更像一个棺材。”

戴国光理解哥哥的心情,点了点头,又对哥哥讲道:“不过,说句实话,如果没有监狱的话,绿岛的景色还是蛮不错的。”

“是吗?”戴华光也挺直了高大的身体,四处打量着。戴国光意识到,哥哥虽然是“资深岛民”,但作为囚犯,他是没有欣赏宝岛光景的自由和心情的。

“这样吧,反正也无事可做,不如咱们转转吧。”戴国光提议。

“哈哈,好!要是不好好欣赏一番,枉费了老子在这里的10年时光!”

这时的绿岛,已经开始了由监狱向景点的转型,岛上建起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饭店、酒吧和商铺,戴华光看上去饶有兴趣,在海边一家酒馆跟前,他扭头问弟弟:“那你身上带了多少钱?”

戴国光答道:“大约5000台币吧。”

“好!进去,咱们把它全花光!”说着,戴华光领头大步跨进了酒馆。

兄弟俩选了临窗的雅座,狠狠地点了一大桌海鲜。窗外,是洁白的海滩和蔚蓝的大海。兄弟俩痛痛快快地喝着啤酒、吃着海鲜,戴华光仿佛当了一次神仙。是啊,10年大牢,没有自由,没有享受,他恨不得一下子补过来。坐在对面,看着哥哥的样子,戴国光不仅心生感慨,他问道:“哥,这一关就是10年,你后悔过吗?”

戴华光猛地攥起拳头:“后悔?哼,如若当局仍像当初那么专制,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伸出铁拳,狠狠地砸烂他们!”

他洪亮的大嗓门,吸引了食客的目光,但他却丝毫不放在心上。戴国光被哥哥的豪情感染了,他也坐直了身子,说:“如果当年我没有去当兵,肯定也会加入你的组织的!”

听了这话,戴华光十分受用:“好!本司令又多了一员大将啊,哈哈哈哈!”他眯起眼,举着酒杯与戴国光一碰,一饮而尽。

几盏过后,戴华光无意间扫了一眼窗外,见沙滩边的椰树下,不知何时立了一张桌子,几名宪兵正在那里饮酒作乐。戴华光突然站起来,走到了外面。他是军人出身,一眼就看出那几名宪兵是新上岛的,从军衔看,也不过是一些列兵。当下,戴华光憋足了一口气,用英语大喝一声:“Standup!(起立!)”

戴华光本身嗓门就够大,在绿岛的10年,他又一直修习气功,这聚气一喝,当真是声若洪钟,如雷轰顶。那几名宪兵浑身一震,像受到雷击一般跳了起来,挺胸收腹,一个个站得笔直。

戴华光背着手,威严十足地踱到他们面前,声色俱厉地训斥道:“Didyoueverlearnthearmyregulations?Lookatyourappearance,whatascandal!(你们学过军中条例吗?如此军容不整,成何体统!)”

那时绿岛的在押犯,都穿着军便服,几名宪兵见戴华光高鼻白发,还留着卷曲的胡须,以为他是美国来的顾问,都吓得不敢吭声,只有一个胆子稍微大点的士兵问道:“Sir,pleasequoteyournameandrank.(长官,请报出你的姓名和职务。)”

戴华光却威风八面地大声说道:“Gotoyourmilitaryofficertoaskformynameandrank!(我的姓名和职务,去找你们长官问!)”

接着,他发号施令:“Turnright,run!Runaroundthebeachtentimes!(向右转,跑步走!绕沙滩10圈!)”

几名宪兵不敢违抗,只得喊着号子跑开了,坐在窗前的戴国光见到这一场景,笑得眼泪差点流出来。他也走出来,对戴华光说:“哥啊,我是真服了你了!不过,如果他们的长官来了怎么办?”

戴华光满不在乎地说:“他来了,得请我喝酒!我这是帮他整顿军纪!”

戴国光又哈哈大笑:“别说,你背着手往前一站,还真像个美国大兵!”

戴华光洋洋得意地捋捋胡须:“那是,当年我可是少尉排长啊!”

……

绿岛最后的一位囚徒,的确让监狱方头疼。他原来是无党无派的激进分子,被判了无期徒刑。总教官一早就通知他,让他找人保他出狱,他却说:“我已经在这里关了38年,孤老头子一个,去哪里找保人啊?”

总教官无奈,只得替他找来一个保人,但是,任凭总教官好言相劝也好,恶语威逼也罢,那位囚徒就是不肯出狱,他倔强地死死把着牢房的铁门,苦苦哀求道:“我年近古稀,没本事养活自己了,而外面,也早已无依无靠,你们把我赶出去,就相当于判我死刑啊!”

总教官不耐烦地说道:“我的职责就是让绿岛关押的所有政治犯都重获自由,自由有什么不好?这不是囚犯梦寐以求的事情吗?”

见这名囚徒迟迟不从,总教官找来了六名军宪。囚徒却拼命相抵,六名军宪干脆将他抬了起来,往大门走去。苍老佝偻的囚徒被举在半空,绝望地挣扎着,一声接一声凄惨地喊道:“救命啊,救命啊……”

32、百艘渔船战“东洋”

8000余政治犯陆续释放后,除少数远渡重洋、辗转大陆之外,大部分流向了台湾岛内,其中5000余人涌入了台北。

台北也就是那么大,5000余政治犯的进驻,对市政当局来说确实是一件揪心事。为此,台北警备司令部和市警察局联合成立了“绿岛难民负责中心”,加强了对出狱政治犯的登记管理,他们以就业培训、民情调查等名义,对出狱政治犯不断渗透,随时掌控。为了不让出狱政治犯形成势力,市政部门利用掌控的舆论工具,经常贬低和诽谤出狱政治犯,继而达到孤立和冷落他们的目的。但是,市政部门的一番心思,化作了东流之水,政治释放犯在生存和就业中尽管受到了种种歧视,遇到了许多困难,但由于普遍信仰坚定、能艺超强、品质优良,加之历尽坎坷、不屈不挠,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很快就脱颖而出,崭露头角。伴随着他们的活跃和真正“新生”,“绿岛派”已成为引人注目的代名词,到目前,台湾180余产生影响的政治团体中,党务骨干的三分之一竟来自“绿岛派”及其子女,台湾的知名教授、资深记者和有影响的作家,“绿岛派”也占据了一定的份额,非但如此,在每一期重大事件中,“绿岛派”总是卓尔不群,引人注目。

2005年6月8日上午,台湾宜兰县一艘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被日本巡逻艇撞翻,宜兰县渔业协会理事长林月英闻讯,即刻下达动员令,号召全县船只紧急大集合,以还击蛮横无理的日本巡逻艇。年近花甲的林月英曾干过海军机炮长,当年因不满国民党对美国的卑躬屈膝,被关押在绿岛达12年之久。深谙海战的林月英清楚,单凭民间的一腔热血是对付不了现代化的日本战舰的,于是,他找到了驻守本地的台湾苏澳“海巡队”队长李源昌,请他给予支援,李源昌生性秉直,只因言语过失,在绿岛服刑五年。李源昌之所以帮林月英的忙,除了难兄难弟的情分,更重要的是他看不贯日本巡逻艇的蛮横霸道,因为每年都有台湾渔船遭受日舰袭扰,台湾军民早已义愤填膺。在林月英的率队指挥下,台湾宜兰、基隆以及澎湖的一百余艘渔船,浩浩荡荡驶往钓鱼台附近海域,将正在那里游弋的一艘800吨级的日本巡逻艇团团包围。日舰装备现代,一会儿用高压水枪,一会儿释放催泪瓦斯,企图冲出重围,英勇果敢的台湾渔民岂能相让,他们冒着船翻人亡的危险,乘风破浪,奋勇向前,被堵截的日舰急了,发出了开枪动炮的警告,紧急时光,威武的苏澳“海巡队”驶来了,三艘战舰一字布阵,枪炮上膛,警笛长鸣。迫于台湾军民的强大威力,日本战舰只好放弃了硬碰硬的策略,派员与台湾渔民对话。一个小时后,台湾“海巡署”的指挥艇赶到,与日本达成了协议,然后又说服台湾渔民,这样,日本战舰才灰溜溜地逃离了现场。

台湾百艘渔船勇斗日本战舰的事情传开后,不但振奋了两岸三地的民心,还震动了世界舆论,美联社、路透社和法新社等各大媒体,都曾大量报道这一事件,就连日新社也载文说:“从台湾百艘渔船围截日本巡逻艇的气势上来看,中华帝国的民心和实力是不可低估的。”

相关链接:《厦门日报》2005年6月10日报道:台湾渔民因不满日本片面扩张海域,无理驱离查扣台湾渔船,8日晚出动百艘渔船一度包围了日本海事厅船只,日本巡逻艇闻风而逃。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8日7时,一艘台湾渔船被四五艘日本水产厅巡逻艇驱赶,不得不割掉10多万元的渔具才摆脱日本巡艇。当天上午9时,又有四艘台湾渔船被日本水产厅巡艇驱逐。由于该海域距离台湾岛很近,渔民认为日方欺人太甚,因此在被驱逐后并未回航,继续留在该海域要与日艇拼命,在附近作业的10多艘渔船闻讯纷纷加入集结,20多艘在港内的渔船获悉,也同仇敌忾,陆续加满油出海声援。当天中午,连基隆、澎湖的渔船也赶来支援。当晚7时,渔船一度包围日本水产厅巡逻艇,双方僵持近1个小时。最后台湾“海巡署”派舰艇到现场调停,这起冲突才告结束。

台湾苏澳区渔会理事长陈建忠表示,这是一次渔民对日本的“宣战行动”,如果日本继续蛮横驱赶台湾渔船,将有上千艘渔船前来拼命。苏澳地区延绳钓协会理事长林光辉表示,这次由渔民自发性的抗议活动代表渔民长久以来的不满与怨气,希望台湾当局在暂定执法线内加强护渔,同时也希望当局与日方及早针对重叠经济海域进行协商谈判。

33、婚姻突击

绿岛的囚徒浩浩荡荡出狱了,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那就是他们的婚姻问题。

初登绿岛时,他们大部分情窦初开,风华正茂,然而,无情的监狱,抹杀了他们的青春,摧残了他们的年少,出狱后,他们对情感与婚姻固然渴望,却又无不心存茫然。据统计,绿岛囚徒登岛时平均年龄就已经30岁了,且大部分单身,等到他们出狱时,都已青春不再,有的风烛残年,有的双鬓斑白,他们的婚事,确实是一道难解之题。尤其是大批的男囚,上哪去找到与之配对的妻子啊!绿岛虽有女囚,但毕竟仅仅百余名呀。制约出岛囚徒婚姻的另外因素就是,他们虽然都有坚定的理想,不屈的性格和一定的文化,可多数是外省人,在台湾举目无亲,没有亲人和家庭帮助,同时,他们都有“不良记录”,职业也不稳定,这也为择偶增添了一些障碍。所以,他们的婚姻大事还真的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大事。可谁又来关心他们呢?

当然,一个问题两个方面。大批“绿岛光棍汉”的出现,也给三种人带来了希望,一是从菲律宾、马来群岛定期向台湾贩卖人口的“蛇头”,火了他们的生意;二是台湾的一些女性单身俱乐部,积存在那里的一些老处女、老寡妇从中看到了希望;再就是那些苦命的“匪属”。自从台湾实行白色恐怖以来,枪杀了大批的思想进步人士,遗留了许多“匪谍”女眷,她们由于身份问题,过去不敢妄想婚姻,“绿岛派”的出现,使她们似乎看到了曙光。袁美月就是其中一位。

袁美月是台北私立华兴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出生在风雷震荡的三年内战时期。1975年,也就是她结婚的第二年,丈夫因“通共罪”而喋血马场町,这一来,袁美月碍于“匪属”的身份,一直没有再嫁。直到1988年初春,认识了在学校旁边一家小餐馆里做杂工的徐文恒,她的心中才燃起了爱的希望。从交谈中袁美月得知,徐文恒曾是一名新闻记者,与她年龄相仿,1976年因为一篇激进报道,成了绿岛的政治囚徒,一关就是12年。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袁美月对徐文恒的人品和才华颇为欣赏,徐文恒也对袁美月的娴静和品质大有好感,两人经过几个月的相处,爱情之花灿烂开放了。新婚后,徐文恒搬进了袁美月的一间小平房,两人过上了甜美而又温馨的生活。起初,徐文恒迫于生存压力,不想要孩子,他诙谐地对袁美月说:“我们现在白手起家,为了不让你受累,把生儿育女的事儿搁置到外星上吧。”

而袁美月却对他说:“我曾经的丈夫,从事的是与你相近的事业,而我也与你拥有一样的梦想。既然这个梦想是现实的,我们何必把它交给外星呢?”

随着时光的流淌,他们的两儿一女诞生了。这对历经磨难的中年夫妻,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地建设家庭、抚育儿女。辛勤的汗水,沸腾的热血,浇灌出了朵朵灿烂之花。他们的三个儿女中学毕业后,陆续考取了美国名校,这段“一门三进士”的佳话,经各种媒体报道,在台北广为流传。又过几年,他们学信息工程的大儿子跟大陆公司合作,研发成功了IT行业的一项关键技术,打破了美国人在行业领域的垄断地位,为中华子孙赢得了荣誉。

戴华光也是“婚姻突击战”中的一员,但他这个“战士”,起初更像个“逃兵”。心高志远的戴华光出狱时,已经37岁了,美好的年华早已逝去,他对婚姻和爱情也不抱什么希望了。坚韧的性格,非凡的胆识,使他形成了“求则更高”的信念,他坚持婚姻的宁缺毋滥,因此,一段时间,不管别人怎么劝说、如何催促,他总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慵懒心态,对待婚恋毫不积极。一晃香港回归了,伴着这阵喜气,他的“婚恋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那时,戴华光已经回到了河北沧州老家,独自开了一爿面包店,在店铺不远处,有一家小厂,每逢下班时儿,经常会有一个文静、白皙的俊俏女工走来,在戴华光的面包店里,她不疾不徐地挑选着面包,时而还会偷眼瞄一下这位奇特的店主。对于她的小动作,戴华光自然不会熟视无睹。一天,他终于开着玩笑对她说:“你是不是看我长得奇怪呀,我呀,可是正宗的炎黄子孙,不是妖怪!”

那女子听了,“扑哧”一下笑了。从那起,两人时不时的聊上几句,戴华光顺机获悉了她的名字:李燕霞。

有一天,李燕霞神色匆匆地跨进了面包店,开口就向戴华光借两万块钱,声称家里急用,英雄气概的戴华光略一思忖,满足了她的要求。不曾想,没过几日,李燕霞竟把钱还了回来,戴华光奇怪地问:“什么急用呀,这么快就用完了?”

李燕霞却笑而不答。

戴华光哪里知道,他的博学,他的气质,已经在姑娘心里掀起了波澜,这次借钱,只不过是她接近他、试探他的一个由头。俩人一来二去,心灵逐渐靠拢了。

同类推荐
  • 乡情

    乡情

    隆德是块文脉旺盛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活跃着一批文化艺人,崔继鹏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的这本散文集读后让人回味无穷,质朴、厚重的文字,充满灵性的歌唱,清醒的理性思维,鲜明的生活气息,构成了本书特色。
  • 前世

    前世

    百花洲杂志社编著的《前世(身穿尘埃的字符)》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纪实文学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 沉船

    沉船

    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诗”写作版图上,阿尔丁夫·翼人的长诗写作具有启示录的价值和意义。但似乎有很多专业研究者对他以及他多年来的长诗写作缺乏必备的了解。
  • 井底飞天

    井底飞天

    当知识界相当多的人谈“独立性”,都在号称“独立思考”,以至“独立”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词、口头禅时,你有没有想过“独立”已经异化,恰恰已经随俗了呢……在现今,主张独立的知识分子却在精神上极度依赖于那个规模不小的主张独立的圈子。
热门推荐
  • 侠岚之魔月迷漫

    侠岚之魔月迷漫

    穷奇的复活,破阵统领的牺牲。穷奇的妹妹出现,玖宫岭是否能够经历重重磨难,上古侠岚的出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第十颗神坠呢?(QQ:1648798476)
  • 佛说大鱼事经

    佛说大鱼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彼岸生莲

    彼岸生莲

    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我还是仙门的一个小弟子。为了长生努力着,修炼最是无情,舍弃了太多东西。在别人都朝着仙人的方向努力着,我却踏上了不同的路。所谓正道,所谓魔道,所谓正邪。我只知道,他们叫我大魔君。
  • 驸马妖娆

    驸马妖娆

    她的妖娆美丽让天下第一美人汗颜!于是她们结为姐妹!他的冰冷令她望而生畏!但是他们错结夫妻!想做我的驸马,呵呵!整不死你!花烛下.......等等!此人到底是姐姐还是驸马?!
  • 阿列斯——恶魔游戏

    阿列斯——恶魔游戏

    妹妹卷入失踪事件,作为兄长的时晓自然要找回妹妹。因此,时晓和危险的游戏——阿列斯相遇了。时晓救妹记
  • 呆萌闯江湖:鸾凤颠

    呆萌闯江湖:鸾凤颠

    乖巧清冷的软妹游戏里像牛皮糖一样死粘大神,一个不答应就顺手砍掉砍掉。她是路痴,还老傲娇,而且有个莫名其妙的属性叫败钱。卓尔不群的大神现实里像狗皮膏一样狂追软妹,一个不答应就继续倒贴倒贴。他是话唠,还很狗腿,而且有个泪流满面的技能叫摔倒。
  • 诛仙之玩家文集

    诛仙之玩家文集

    每个章节都是一个小故事,有个很文青的名字叫做文集,这部书呢,估计也没人看吧,随意吧,反正是写着赚取一些游戏的兑换物品的。发觉没上传有些浪费,于是诛仙之玩家文集在此诞生,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吃软饭阶段。恶心吧,想看的人注意了!
  • 形单影只:生活不在童话里

    形单影只:生活不在童话里

    记忆中的小魔王有双冷戾的眼英气的剑眉,高挺的鼻梁嘴角微微上扬痞痞的笑小魔王与人打斗时总是淡定地站在最前方他冷颜冷语一两句话就能挑起对方的怒火对方气急败坏地带着一群人拼了命的去揍他而他他不要命的能打死他们……形单影只,讲述着青春与成长的纯爱故事。
  • 光与影的争锋

    光与影的争锋

    2027年,地球各国已结束了争端,和平降临了人们安居乐业,世界呈现出了和平景象,殊不知黑暗已经蠢蠢欲动,世界各突现异象
  • 为妃作歹

    为妃作歹

    李晴空深信自己身体内伏蛰着一只妖兽,终有一天它会从心底破茧而出。*******************魂穿了,二十八岁的女人,成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尼姑,这时李晴空才发现自己竟然会异能,杀人不用刀,光凭一个眼神能就置人于死地。天啊,为什么会这样????她只想平安的在异世好好生活下去,为什么会有一群男人追着她不放?****************在我懂事起,发现了自己与常人的不同,从此内心处处隔离在这个世界之外,我向上天许愿,希望能在未来的某天遇到自己的同类,我愿为她而生,为她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