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巧克力具有防癌效果,许多人仍认为吃巧克力容易“发胖”、“得蛀牙”。根据最近的研究发现,这两者都只是“一般传说”。巧克力中所含的多酚,能够抵抗与癌症有关的压力,也能够抑制与胃癌有关的幽门螺旋杆菌。但是食用过度,确实容易导致肥胖,所以每天摄取30~50克即可。
20.抗癌排毒——啤酒
啤酒本身具有药力,能够抑制致癌物质的作用。
在古埃及时代,具有制癌作用的啤酒有“液体面包”之称。能够预防及治疗各种疾病,深受人们喜爱。
利用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的弘邦医院(东京·江户川区)的林督元院长说:“啤酒中所含的养分,具有滋养效果。其中的碳酸气能够刺激胃壁,促进胃液分泌,活化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的症状,亦即具有开胃酒的效果。而形成啤酒清爽苦味的啤酒花,也能够促进养分吸收,发挥维持及增强体力的效台昆。”
当然,啤酒中也含有5%的酒精,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酒的效用就是消除压力,而压力是致癌原因之一。既然能够消除压力,当然也能够提升身体的免疫力。
值得注意的是,人体内有会引起动脉硬化而和狭心症、心肌梗塞、脑中风有关的坏胆固醇。啤酒能够增加具有去除坏胆固醇作用的好胆固醇。根据免疫学调查报告显示,在啤酒大国德国,比较喝啤酒和不喝啤酒的人,前者的好胆固醇高了5—15%。
啤酒能够净化血液,预防动脉硬化,但是饮用过量,反而具有致癌的危险性。啤酒可成为药也可成为毒,唯有善加利用,才能够得到其药效。
21.清肝防癌——咖啡
根据日本爱知县癌症研究中心井上真奈美研究员等人所发表的报告显示,一天喝三杯以上咖啡的人不容易罹患直肠癌。这是从1990年至1995年为止,针对在该中心接受治疗的1706名40岁以上的癌症患者,及未罹患癌症的21128人所进行的调查。分析抽烟、喝酒、运动等生活习惯或嗜好等资料,尽量排除咖啡之外的因素,估计咖啡对制癌的影响,结果发现咖啡的效果会出现在直肠。假设不喝咖啡的人罹患直肠癌的危险度为1,则每天喝三杯1~2%咖啡的人危险度为0.46,降低了一半左右。
除了癌症之外,研究也确认咖啡对酒精引起的肝功能障碍有疗效。饮用大量的咖啡之后,成为酒精肝诊断根据的v—GTP值会降低。
想要降低直肠癌、肝功能障碍的危险性,每天最好喝五杯以上的咖啡。这样做不只会降低这两种危险性,早上喝一杯咖啡,还可以活络脑功能,也能活化精神机能、集中力、反应速度等。
不过,还是有需要注意的重点。研究发现一天喝二杯以上咖啡的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进行速度较快。这是因为咖啡的咖啡因与钙结合,和尿一起排出体外,引起钙不足所致。此外,也有报告显示,一天喝五杯咖啡,容易提高罹患心脏病的危险性。因此,整体看来,最好一天以喝二杯为限,并以咖啡加牛奶的方式来摄取。
22.保健佳品——红葡萄酒
全世界最喜欢红葡萄酒(红酒)的国家是日本。一般人都知道红葡萄酒有益健康,但却很难说明其功能。最早注意到红葡萄酒的是法国,其肉类、乳脂肪的消耗量凌驾于欧洲各国,心脏病的死亡率却非常低。这种现象叫做“法国矛盾”,被认为红葡萄酒在免疫学方面具关键作用。
法国的研究发现,让胆固醇(LDL)氧化而形成的氧化胆固醇会引起动脉硬化,而红葡萄酒中所含的多酚能够抑制氧化。
红葡萄酒还能够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心脏病。世界各地广泛进行红葡萄酒的研究,发现可以预防高血脂症和癌症。红葡萄酒具有强力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产生防癌效果。
有关的排毒药物
有许多药物排毒的功效非常神气。
1.金银花
金银花是一味常用中草药。祖国医学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养血止渴等功用,适用于风热感冒、外感发热咳嗽、腮腺炎、菌痢、肠炎、热毒痢、阑尾炎、小儿痱毒、疮疖肿毒、丹毒、农药中毒等症症。每日常用量为9—15克。金银花是中草药中清热解毒的代表药物之一。中医中所说的“热毒”,实际上除包含多种致病微生物外,也包含微生物毒素。
现代医学实验证明,金银花有明显的抗毒、排毒作用,
金银花性寒,故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
2.连翘
连翘是一味常用中草药。祖国医学认为,连翘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散结、通利五淋的功用,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风热感冒、痈疡肿毒、小便淋闭、瘰疬等病症。每日常用量为9——15克。
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连翘有明显的保护肝脏作用,并能使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降低,能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内肝糖原、核糖核酸恢复正常。
3.穿心莲
穿心莲是一味常用的中草药。祖国医学认为,穿心莲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炎、消肿等功用,适用于感冒发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咳嗽、痢疾、脓肿疮疡、小便不利、毒蛇咬伤等病症。每日常用量9—15克。
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穿心莲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抗炎症能力,有明显的抗蛇毒作用及具有抗癌、保护肝脏的功用。
穿心莲性寒、凡脾胃虚弱、气虚体弱者不宜服用。
4.大青叶
大青叶是一味常用中草药。祖国医学认为,大青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斑等功用,适用于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咽喉肿痛、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菌痢、丹毒、矽肺、蜂螫毒、金疮箭毒等病症。每日常用量为9—15克。
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大青叶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并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因而可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
5.四季青
四季青是一味常用中草药。祖国医学认为,四季青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收敛生肌的功用,适用于肺炎、菌痢、尿路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闭塞性脉管炎,烫伤,溃疡不愈合,外伤出血等病症。每日常用量为15—30克。
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四季青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更强。四季青煎剂能显著降低冠状动脉阻力,增加血流量,故可改善心脏功能。用四季青提取汁制成的四季青药水,能使烫伤创面较快地形成牢固的痂膜,明显减少创面的渗水和水肿,并可促进肿胀的消退,使创面不出现化脓或坏死,因而其对治疗烫伤有明显的疗效。
6.鱼腥草
鱼腥草,俗称蕺菜,农家常以其茎叶泡水当茶来饮防暑热,也是一味常用中草药。祖国医学认为,鱼腥草性微寒、味辛,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用,适用于感冒、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慢性鼻窦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疮痈肿毒、硇中毒等病症。生嚼鱼腥草根能防止冠心病的心绞痛发作。每日常用量为15—30克。
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鱼腥草对卡他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故它有抗菌作用。此外,鱼腥草对治疗肝脏出血有良好的止血疗效,并还有利尿等作用。
鱼腥草不能多食,多食令人气喘,也不能久食,久食使人虚弱,损阳气、耗精髓。古人说,婴幼儿食之,3岁不能行。鱼腥草性微寒,故虚寒症及阳性外疡者忌服。
7.野菊花
野菊花是一味常用中草药。祖国医学认为,野菊花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降压、降血脂的功用,适用于感冒、流感、脑膜炎、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疗疮痈肿等病症。每日常用量为6—18克。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野菊花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抑制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菌类的生长。野菊花水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有明显的抵抗作用。野菊花不仅可使血压降低,并能改善失眠、头胀、头痛、眩晕等症状,还能缓解冠心病的心绞痛,并使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明显降低,因而野菊花还有降压、降血脂的作用。
野菊花性微寒,故脾胃虚寒者慎用。
8.垂盆草
垂盆草是一味保肝中草药。祖国医学认为,垂盆草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保肝等功用,适用于咽喉肿痛、急慢性肝炎、热淋、疮痈肿毒、水火烫伤、毒蛇、毒虫咬伤等病症。每日常用量为9—30克。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垂盆草有明显的保肝作用,还对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福氏痢疾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垂盆草性凉,故脾胃虚寒者慎服。
9.甘草
甘草是一味常用的排毒中草药。祖国医学认为,甘草性平、味甘,具有润肺、和中缓急、解百药毒、调和诸药的功用。可用于咽喉肿痛、消化道溃疡、痈疽疮疡等,并可解药毒及食物中毒;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肺痨咳嗽、劳倦发热、心惊、惊痫等病症。每日常用量为3—9克。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甘草煎剂的解毒作用可能是因其中所含的葡萄糖醛酸所致。甘草还能显著降低组织胺、水合氯醛、乌拉坦、可卡因、苯砷、升汞等毒性。甘草甜素对河豚毒、蛇毒有解毒功效,并能降低白喉毒、破伤风毒素的致死作用。甘草还能通过促进咽喉及支气管分泌细胞的分泌,使痰容易咳出,故有祛痰镇咳的作用。
甘草还能抗病毒,甘草甜素可干扰病毒与细胞的结合,能显著抑制细胞病变的发生率,以保护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甘草还有降低血脂、防治消化道溃疡、抗肿瘤作用。
甘草性平味甘,故腹胀者忌服。
10.忍冬藤
忍冬藤是一味常用中草药。祖国医学认为,忍冬藤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等功用,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菌痢、肠炎、病毒性肝炎、阑尾炎、温病发势、热毒血痢、湿疹、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痈肿疮疡等病症。每日常用量为15—30克。
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忍冬藤能抑制速发型过敏反应,有抵抗过敏介质的作用,对细胞免疫和依赖性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作用。忍冬藤可使痰中酸性粘多糖解聚,即可溶解内粘多糖纤维,故其具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忍冬藤还有降压、降血脂、抗菌等功效。
11.板蓝根
板蓝根是一味常用的抗病毒中草药。祖国医学认为,板蓝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等功用,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口腔溃疡、急性肾炎、带状疱疹、湿毒发斑、腮腺炎、丹毒、痈肿等病症。每日常用量为9——15克。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板蓝根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流感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钩端螺旋体等,并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临床运用板蓝根可治疗重型乙型脑炎、病毒性脑炎、秋季病毒性腹泻、病毒性皮肤病等。
板蓝根生寒,故气虚、脾胃虚寒者忌服。
12.山豆根
山豆根是一味常用的中草药。祖国医学认为,山豆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解诸药毒的功用,适用于咽喉肿痛、慢性咽喉炎、哮喘、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痢疾、痔疮、热肿、秃疮、疥癣、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宫颈糜烂、钩端螺旋体等病症。每日常用量为3—9克。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山豆根有抗肿瘤作用,其所含的槐果碱还具有明显镇咳平喘作用,其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主要通过兴奋中枢—肾上腺素受体,激活腺苦酸环化酶,使脑中抑喘中枢兴奋度升高而达到平喘效果。此外,山豆根还有保肝、抗溃疡、解痉、抗菌等作用。
山豆根性寒、故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
13.肿节风
肿节风是一味常用的中草药。祖国医学认为,肿节风性凉、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等功用,适用于咽喉肿痛、风热感冒、胃溃疡、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热毒下痢、风湿痹痛、骨折、癌症等。每日常用量9—15克。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肿节风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使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或使肿块缩小。肿节风还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临床用其多种制剂治疗多种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病症。实验表明,肿节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流感杆菌及猪丹毒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
另外,肿节风还有抗胃溃疡、促进骨折愈合及一定的祛痰平喘作用。
14.北豆根
北豆根是一味常用的中草药。祖国医学认为,北豆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等功用,适用于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肠炎、痢疾、风湿痹痛、心律失常、高血压、痔疮、肛裂等病症。每日常用量为3—9克。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北豆根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及缓解心肌梗塞的作用,还可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因而,对急性心肌梗塞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另外,北豆根还有降压、抗炎、镇痛等作用。
15.藏茴香和臭前胡
藏茴香和臭前胡等植物的种子,对于舒缓消化不良的问题很有帮助,包括腹部绞痛、胃肠胀气、打嗝和腹部胀气等症状都有明显的疗效。这两种植物种都含有柠檬油精,能刺激排毒酵素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16.胡荽子
传统中医认为,胡荽子的温性作用可以提升“胃气”的循环。它们能帮助身体消化碳水化合物,而且所具有的抗痉挛性质,对于消除胀气和排气很有帮助。
17.百里香
在传统中医中,百里香是振奋心灵及提振情绪的重要药草,对于精神层面的保护也有强化作用;同时还能使呼吸变得深沉,并强化“防御气(能量)”的功能。
在生理层面上,百里香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还具有化痰的特性,因此是相当理想的肺部净化物质。百里香的芳香气味可随时用于烹调,以增添食物风味。此外,药草学家也建议可用百里香冲泡成茶饮,可以有效舒缓便秘问题。
18.荷兰芹
荷兰芹是一种抗氧化性药草,内含有铁、钙、锰及维生素A和C。荷兰芹含有丰富的钾,有利尿功效,可以帮助肾脏将毒素和酸排出到尿液中。此外,荷兰芹也具有强化消化器官(包括肝脏)的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含有植物性化学物质香豆素和柠檬油精之故。
应该注意,荷兰芹用于烹调虽然没有安全之虞,但是孕妇或肾脏发炎的病患切勿食用荷兰芹种子。
19.迷迭香
迷迭香含有鼠尾草苦内脂、迷迭香酚和柠檬油精等多种抗氧化物质,因此可以将这种芳香性的药草纳入排毒疗程的日常饮食中。
迷迭香可以促进肝脏和胆囊功能,并刺激胆汁分泌,因此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当成利尿剂使用时,可以支援肾脏的运作功能,增加尿液量。这种药草对于循环系统也很有帮助。
20.郁金
郁金所含的类姜黄素是一种抗氧化和抗发炎的物质。这种药草通常用来去除肝脏淤塞、促进胆汁流动、溶解胆石以及强化消化作用,还能强化肝脏对抗毒素和自由基的功能。
研究显示,郁金可以抑制平均70%的化学性引发的细胞伤害,也能促进肝脏排毒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