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000000024

第24章 致虚守静与格物致知(1)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我们经常喜欢讲一句话,我心里静不下来!心里为什么静不下来呢?就是心里有事,心里有事就是心里不是空寂宁静的,甚至乱成一团麻,理不出头绪来,越理越乱,越剪越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唐后主因为心里有国愁家恨。离愁别恨,所以心里无法平静下来。而我们经常用来劝解别人解脱痛苦时喜欢用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去想它。这不要去想它,就是清淤,让淤积在心里不痛快的事排泄出去,使它忘记。忘记了就从心里排泄出去了。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经历的事情。

我们还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什么当局者是迷惑的,而旁观者又是清醒的?就是当局者心里有事,而且是难以排解的揪心事。对弈双方太看重输赢了,彼此挖空心思,算计对方。旁观者超脱双方厮杀之外,输赢对旁观者来说是过眼烟云,心里无任何负担,所以旁观者是清醒的。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犯的错误就是自己心里有事或者是先入为主,或者是无暇他顾,致使自己被各种现象蒙蔽,不能对各种现象进行深刻认识,不能作出准确研判,才导致自己产生主观失误。由此,老子告诫我们要准确认识客观世界,就必须做到:“致虚寂,守静笃”。为了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致虚寂,守静笃”的意思,我们有必要温习《道德经》十六章内容。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追求“虚”达到了极点,坚守“静”达到了至诚。万物都在蓬勃地生长,我从中观察到了它们复归的规律,世间万物纷繁成长,各自又复归于它们的原来的根底。复归根底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原本性,复原本性就叫做常理,通晓常理叫做明白。不了解常理,为所欲为必有凶险。通晓常理就会宽容,宽容才能大公无私,大公无私才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才会合乎自然,合乎自然才能归于正道,归于正道才能保持长久,至死都不会有危险。

《道德经》十六章内容,与《大学》开篇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围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面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段话的内容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止才能定,定才能静,静才能安,安才能虑,虑才能得,得就是致知,而致知又在于格物,格物才能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而“致虚寂,守静笃”就是讲认知事物要知止,知定,知静,止后能定。定后而静,静而后有得,“万物并作”就是讲的由静而虑,由虑而得,由得而致知。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讲“格物”的过程。

“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就是讲由“格物”而“知至”的过程。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就是讲由“格物”而“知至”,由“知至”而不犯错误,没有危险。

《三国演义》里魏延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刘备始终将魏延当做青年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并委以重任。在刘备夺取荆州,让关羽守荆州后,又夺取了汉中。在夺取汉中后,大家都以为汉中太守非张飞莫属,张飞自己也这样认为,殊不知刘备将汉中太守授予魏延,而张飞仅授以领阆中牧,由此可见刘备对魏延的重用。

而诸葛亮却视魏延为祸水,认为魏延在他死后必定反汉,所以他生前就设计,让马岱在他死后加害魏延。

刘备与诸葛亮在对待魏延的态度上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差呢?这是由两人具体认识方法上所产生的差异所至,分析这样一个事例,对于我们理解《道德经》十六章内容有极大帮助,特别是认知事物。

为什么对认知事物有极大帮助?因为“致虚寂,守静笃”是认知事物的最基本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去认知事物,能较好地保证认知事物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刘备对魏延最初的认识就是运用“致虚寂,守静笃”的认识方法。他对魏延的认知是始于零,在认识魏延之前,他对魏延没有任何印象,是虚寂、守静的状态。他的识人标准,一是有才干,二是忠诚。当魏延杀了长沙太守韩玄,从刀斧手下救出黄忠,与黄忠一起投奔刘备时,刘备也许只是把魏延当做希望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有志青年看待。在刘备进军西川时,为攻雒城,魏延与黄忠争功,破坏了刘备的作战部署,使战斗失利,不是黄忠及时赶到,魏延几乎死在邓贤刀下。魏延后又因能知错自责,勇于将功补过,失败不失志,不气馁,在乱军之中,伏击冷苞。在黄忠呼吁刘备要整治战场纪律,以违军令之罪,惩治魏延时,在这肃杀气氛中,刘备也仅仅是轻描淡写说了几句不关痛痒的话,而结论却是功过相抵,不予追究,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包容。要知道刘备在后来刘封的事件中表现的是大义灭亲。由于刘封见关羽之死而不救,刘备对此是恨不得食其肉的,况且刘封还是刘备的义子,后来事实证明刘封是受人离间才一时糊涂,而对刘备的忠诚是日月可鉴的。

刘备对魏延的包容与重用更来自于刘备在长期的实战中对魏延形成的正确认识。由于刘备能正确认识魏延,所以委以守汉中的大任,这就是《道德经》中讲的“知常日明”。

后来魏延在汉中太守位上,一直能尽忠职守,保东川太平,西蜀政权的东大门固若金汤。这就是十六章所讲的“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而诸葛亮对魏延的错误认识同样源自其错误的认识方法。诸葛亮初次见面,就认为魏延脑后有三根反骨,日后必反汉,他先前不曾与魏延谋面,但他已耳闻魏延已先后背叛蔡瑁、韩玄。由此他断言,魏延是不忠不义之徒。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认识方法上的两大错误。

一是宿命论。他看出了魏延脑后的三根反骨,由此断定魏延日后必定反汉。先暂不说其对与错,这推论是否有依据也很难说,单就这推论前提的真实性也无法确定。魏延脑后是否真的有三根反骨,就是真的有三根反骨,诸葛亮能一眼就辨认出来吗?由此可以推测诸葛亮在认人标准上是戴有色眼镜的,这有色眼镜就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有了这有色眼镜,诸葛亮就无法运用“致虚寂,守静笃”的方法认识魏延。

二是从魏延三次背叛主人就推测其不忠,也表现了诸葛亮结论的草率,最少缺少客观、公正。正确地认识魏延可以把以上现象当做参考,而要准确地认识魏延应该将以上两点清除归零,再静止地观察魏延。由于诸葛亮对魏延的认识抱有成见,所以一见面就要将魏延处死,以免生日后之患,在刘备的一再反对下,魏延才得以保住性命。所以在刘备死后,魏延命运急剧变化,诸葛亮先是将魏延调离汉中太守岗位,又在以后的每次战斗中,不能正确使用魏延,由此导致将帅隔阂越来越大,最后是“不知常,妄作凶”。汉中丢失,诸葛亮死后,魏延与杨仪争权,互相诟病,最后魏延中了诸葛亮生前所定下的毒计而被马岱砍死。从此,西蜀政权日薄西山。

如果诸葛亮不戴有色眼镜,不以封建士大夫的忠孝节义的传统人才观来看魏延,把魏延当做希望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热血有志青年看待,把他所犯的错误看做是成长中的错误,是建功立业心切而导致的错误,加以包容与教育,应该会是另一种结果。客观地说魏延是一位武将,武将最原始的欲望就是厮杀疆场,扬名立威。再把他看做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武将,有勇就会想到勇于抢夺头功,有谋在行军布阵上肯定有自己的主见。这些从正面看是优点,是长处。再把他当做一名有抱负的有勇有谋的大将,希望建功立业,希望青史留名。如果这样看魏延,那么一切都是正常的,应该说,魏延的武艺与智谋是不会逊色于五虎将的,最初刘备就将魏延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同列,将魏延排在马超之前,名列第五。只是因为其资历太浅,还要假以时日、予以历练,才从五虎将的位列中退出来。而在魏延守汉中时,五虎将之一的马超仅为其副手,可见魏延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诸葛亮如果能公正地对待魏延,也许北伐中原会以功成名就彪炳史册而画上句号!

诸葛亮在识人、用人的问题上与刘备相比,真可谓是一个徒弟一个师傅。

先讲一个故事。

两个和尚过河,遇到一个小姑娘,小姑娘正在河边犯愁,其意是想过河又怕弄脏衣服。老和尚随手背起小姑娘渡河,来到对岸,放下小姑娘继续赶路。而小和尚见此一直有意见,出家人不是不近女色吗?您师傅怎么能把小姑娘背在身上呢?走了十几里地,终于忍不住还是这样问了。老和尚告诉小和尚,我早就把小姑娘放在河边了,倒是你一直把小姑娘抱着走了十几里地!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本书上篇阐述了在中国精神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毛泽东哲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下篇探寻了毛泽东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哲学意识的关系等。
  •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世界更合理地向前发展。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杂家著作,系统地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主张,但在秦王政统治时期,和崇尚法家的赢政有所冲突,遭罢相而不被重用。但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启发了汉代的统治者,在汉初的几十年里,由于施行“无为”政治,保证了民众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平和稳定。可以说,汉帝国正是吕不韦施政纲领的执行者。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予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以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在逆境中诞生的不朽之作。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深邃博大的思想,《吕氏春秋》配了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你必定也已经知道,孔丘老师早就不满足于旅游教学的形式,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便决定不再到处闲晃,专门开办一所成功学校。这可是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上了他老人家的课,成功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你若还是不信,不妨先去试听两节再下定论。瞧!学校已经打出广告:孔氏成功学校,历史悠久(两千余年),师资优良(圣人亲传),免试入学,欢迎试听!没见过孔子拿西瓜刀砍人?居然还鼓动学生去收保护费?放狗咬客人?率众扁人?有没有搞错,至圣孔子何时成了“极道鲜师?本书彻底颠覆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你深刻领会孔子的微言大义。
  •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不论你是圣哲贤人,还是凡夫俗子,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做人的资本。一个人,如果有了成功的做人资本,就能在生活中扮演各种成功的角色。
热门推荐
  • 刘邦传

    刘邦传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励志改变命运,读史点亮人生。靠决心屡战屡胜,靠用人适才适所。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异能之士;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本书将告诉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刘邦是怎样走上了成功之路。
  • 君主独宠淡漠妻

    君主独宠淡漠妻

    他,乔氏帝国创造者乔以藤,冷漠果决,不易亲近。殊不知,冷漠总裁也有柔情似水细致入微的一面,但只对她,尹依然。当五岁的他初遇四岁的她,一米阳光,一抹微笑,换的她华丽转身人生逆转更换得他一往情深一世宠爱。十八年来,他默默守护,伴她走过最美的青春岁月。直至大学毕业前夕,她竟离奇失踪,使他判若两人。接手公司,急速扩张。他风生水起,只为站在世界顶端指引她回家的路。三年后,她意外归来。青梅竹马变身亲密夫妻。幸福生活背后,一个掩藏多年的惊天阴谋渐渐揭开…
  • 本源狼王

    本源狼王

    穿越的灵魂俯身在一个兽人身上,意外得到的黑狼戒指成就了一个猥劣少年的巅峰之路。
  • 轰霆剑海录

    轰霆剑海录

    改编自霹雳侠影讲述苦境、天疆、森狱、论剑海的故事。风云回天,论剑海外惊涛浪。森狱崛起,阎王令出群龙荡。一剑惊神,惋红曲下离人殇。白莲再出,名剑银骠破魔障。
  • 狼性总裁的出逃小娇妻

    狼性总裁的出逃小娇妻

    她想逃却逃不出他狩猎的眼神逃不出他的手掌,凶猛有力彻底贯穿她。直到她的身心都沦陷了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万劫不复的轮回冷天擎这一生我与你之间注定纠缠……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诡颜传

    诡颜传

    韶颜本是深宅内的一名普通的大家闺秀,一次大病,再睁开眼睛时,她竟然能看到那些“脏东西”。一次次得惊吓使得她成为惊弓之鸟,再也不敢外出。原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却没想到她表姐的一次喜宴,让她邂逅了那样一个奇妙的人,他的父亲说,这是她的“小叔叔”......
  • 总裁驾到:夫人别想逃

    总裁驾到:夫人别想逃

    他眼角带着邪魅的笑,轻柔的勾住她的下巴,“你,命中注定就是我的女人!”她踮起脚尖,怒气冲冲的瞪着他,“大坏蛋,明明就是你霸王硬上弓。”
  • 去日苦多

    去日苦多

    一本译余随笔,手持杯中物,看闲云飘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闲云野鹤般的闲适自得;如世外高人般的的仙风道骨全部跃然纸上。唯有大师才能带给我们这样的阅读享受。
  • 死后神限

    死后神限

    人死后,灵魂将去何处?人死后,是不是还会不断经历磨难?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没有人有权利篡改这一切;在这个世界里,意志既是力量。******非漫综,非传统无限流。任务可能在现实世界中进行,也可能在异世界中,异世界都是自创的。欢迎大家阅读,有什么不妥说什么!
  • 鬼王独宠冷妃

    鬼王独宠冷妃

    她,现代一个万人之上的血皇意外穿越同名同姓的废物大小姐身上?爹爹不疼姥姥不爱?没关系,反正又不是亲生的!庶妹欺负?没关系,她记着呢!太子退婚?没关系,她也没见过太子啊!栽赃陷害?没…这可有关系了!且看她如何玩转他们于手掌之间。而他!一代鬼王,却唯独对她死皮赖脸,且看他们上演一出怎样的追逐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