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000000003

第3章 不拘一格 兼容并包(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哲人说,世上找不出两片相同的叶子。从某种程度上讲任何东西都是唯一的。所有的叶子之所以叫叶子,是因为它们有共性,而所有的叶子又各具其特点,是因为各具个性。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处理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处置方法,跟在别人后面邯郸学步,吃别人的残羹冷炙,是没有出息的,也是可怜的,有如东施效颦。

《道德经》第二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讲了这个意思。第一,不要把标准当做教条,强调标准一成不变,这样就会僵化,就会窒息事物的发展,也会禁锢自己。第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强调要想事物和谐发展,就必须创设事物自然发展的和谐空间,让事物自由生长。这一章是对第一章的具体补充,是全书的绪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里的“恶”很多研究者认为读“e”,当“丑陋”讲,但我认为应该读“wu”,当“厌恶”讲。因为既然是美,怎么会变成“丑陋”呢?大家都认为是美,都按照这种美的标准去做,只能说是“东施效颦”,使人厌恶,用今天的话说是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我认为理解为“厌恶”比较好一点。

天下人都以某种美为美,那么这种美就令人厌恶,都知道什么是善,那么善就是不善了。这第一句话不仅仅是讨论“美”和“善”的标准问题,它只是借“美”和“善”来说明天下万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变。任何事物都不能人为设置标准,只有没有标准,没有固定模式,事物才会有永远向前发展的空间。一旦有了固定的标准,固定的模式,事物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事物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循规蹈矩。长此以往,其结局就是“物壮则老”。要想事物不断地发展,增强竞争力,就得有勇气打破条条框框,不断创新,创设事物发展的和谐空间。

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今天谈起科举制度,总是对之咬牙切齿,因为大家只认为科举制度摧残、扼杀人才,读了《范进中举》更是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范进中举》是明朝人写的,明朝人对科举制深恶痛绝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全面了解科举制度后就会有新的结论。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它的产生是有进步意义的,其进步意义就是表现在对腐朽、落后的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上。在隋朝以前,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或地方担任高官。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举荐官员,这是我国科举制度的诞生。科举制度的诞生为门第不高的读书人能凭才学做官,开辟了“绿色通道”。第一次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优越性。

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发展、完善,它的发展与完善对促进社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其积极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促进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干部队伍是通过乡试、会试、殿试层层考试选拔出来的。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也促进了士人为官的责任心。其二,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的盛行,封建社会农耕文化的兴起、盛行,就是证明。其三,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唐诗的繁荣也得益于科举制度。

到了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固定为“四书”“五经”,造成死记硬背的读书风气,考试形式为“八股文”,严重扼杀了读书人的才气,应试教育出现了。由此,科举制度种种弊端开始显现,到了清朝无可救药,于1906年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从隋朝科举制度的产生到唐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科举制度无标无本处于创新发展阶段,极具生命力,对社会产生过积极进步意义,到了明朝将其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固定下来,科举制就走进了死胡同。

看看温州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就会更加深信创新是事物发展、成功的至善之道。温州民营经济它是一种市场中成长起来的自发经济体,每一个经济体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它们既不忌讳姓“资”,也不羡慕姓“牡”,他们是没有模式的模式,不受传统体制限制,不断创新,极具生命力,极具竞争力。

一百多年的汽车发展史就更能说明创新是事物发展的至善之道。一百多年前的第一辆汽车只是今天的人力车装上四个轮子然后配上机械动力,与今天的汽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今天的汽车与上海世博会展示的概念车也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概念车现在尽管还只是处于研发阶段,但可以断言,几十年后的汽车肯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这个研发、生产的过程就是无标无本的发展过程。如果当年将汽车的标准固定下来,肯定没有今天百花齐放的汽车产业。

无标无本地创新,是事物发展、成功的至善之道!为什么这样说呢?西方有句谚语,天天穿新衣服的人,没有新衣服过年。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地僵化地对待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是没有前途的。

如何创设事物发展、成功的至善之道呢?在老子看来主要是两点。一是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二是依据规律创设事物生存、发展的和谐环境。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它揭示了事物生发、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提出了对事物好坏,优劣的评价标准,告诫我们对万事万物要有包容胸怀,提醒我们事物产生、发展有因有果,事物形成有先有后,是对“无”与“有”认识论的具体解释,而且怕引起我们误解,老子在后面几章不厌其烦地对此分别作了详细阐述。

“有无相生”,“有和无在相互对立中得以产生”,它的意义是揭示事物产生、形成之“道”,读读《道德经》十一章就会明白这一点。“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就是对“有无相生”的具体解释。“有”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条件与根据,“无”是事物发生变化的空间。事物的变化是“有”与“无”之间的关系转换。蛋是有,鸡是无。蛋接受适当的温度就会孵出鸡,蛋变成鸡后,便从有变成了无,鸡成了有。鸡腹腔有一个空间生殖蛋,当这个空间的蛋下完后,这个空间的有便变成了无。事物的发展变化就是这样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得相互转化。

“难易相成”,“难和易在相互对立中形成”,它揭示事物形成、发展变化之道,它告诫我们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绝对不可破坏这一规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会受到“道”的惩罚。

《老子》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几句话就是对难易相成的具体解释。

事情永远是从易到难,又从难到易的,从易到难我们理解,而从难到易就不好理解了!

同类推荐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国内外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综述、“返朴归真”——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价值基础、“道性同构”——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范式、“天人合一”——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终极旨归等。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读老庄之道悟生活智慧

    读老庄之道悟生活智慧

    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老子》与《庄子》占有很重的份量,它们产生的时代,正是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最为发达自由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与《庄子》代表着道家思想,文字境界洒脱、空灵,气势超凡脱俗,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世影响颇深。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却是将自己置身于快节奏的工作和忙碌的生活之中,每天忙于争名逐利,而不是修养自身。然而这样的生活却很难给人们带来幸福,为什么我们不能找回那种从容的幸福,而一定要为着虚浮的假象而碌碌终生呢?
  • 菜根谭(第一卷)

    菜根谭(第一卷)

    《菜根谭》一书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学者洪应明所撰。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理解,并糅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出世和自身生活的体验,形成了这样一套处世为人方式,表现了中国古人对人性、人生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作者从历代文献典籍中摘录了大量的古籍名句,又从民间搜集了口头流传的处世警句、格言、谚语,并在字句上加以整理,读起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全书贯穿着这样的中心思想: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修养,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修养成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韧、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
热门推荐
  • 阴墟咒

    阴墟咒

    阴阳的界律一旦被打破,恐怖就会降临。莫名缺失的记忆,真假莫辩的梦境,身边离奇诡异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出现,一切看似没有联系的事情,又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谁是死人,谁是活人?随着冒险的深入,真相一点一点浮出水面,一切的矛头,都指向一场古老的咒术。
  • 异校园秘典危机

    异校园秘典危机

    似真似幻的超能力,疑团重重的阴谋,神奇浩瀚的谜藏典籍,超越《哈利·波特》,中国首座魔法学校,燃起无敌的青春传说。以战为生,以血证力,在刀尖滑过上的生活,不留一丝痕迹。她是谁,她是看到了他的刀,还是看见了他的心?化解不开的心结,可以从任何一句话爆发。他没有想到,有个更大的阴谋还在等着他……
  • 王爷的小魔妃

    王爷的小魔妃

    21世纪的黑暗女王灵狐又名凤灵曦被恋人背叛,穿越到修仙世界成为婴儿,暗夜表示小女子能伸能屈,她忍。因外公喝醉酒而把她买给了认识不到三天,连名字都不知道的男人做徒弟,某女子表示尊老爱幼,她忍。被无良帅傅坑下人间历练,其实是为他找火灵珠,某个头上冒烟的暗夜表示再忍,权当游山玩水。可看到不知从那冒出来的师兄在爬她的床,暗夜表示,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 谪仙相公:捉妖妻子爱闯祸

    谪仙相公:捉妖妻子爱闯祸

    她一出生便拥有阴阳眼,天生的神通,注定了此生的不平凡。娘亲说: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一个让你心跳加速的男子,那便是你的真爱。现实是——小偷,别跑。一路紧追。她的小心肝都快要跳出来了,这也算是真爱?本文爆笑+宠文+成长=喜欢的亲赶紧来看哦
  • 地下十八层

    地下十八层

    缺德事情做多了,鬼也不会放过你,你也将被肮脏东西纠缠一辈子,死后还将下18层地狱!
  • 重生之狂

    重生之狂

    你知道人生应该怎样活吗?来肆意人生吧!你知道怎样才能随心所欲吗?来肆意人生吧!你知道怎样装逼吗?来肆意人生吧!加群号552654457
  • 天锋

    天锋

    重锋无刃,与天竞命。战人世之间,成无上之尊。唯以此身净苍生。咳咳,这是文艺版的现实版的是这样的:哈哈,就算只是有阉割版的无限流,就算还要跟一大堆有一样金手指的家伙斗。我还是会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成为一霸的。ps:俗话说简介是书的脸。作者本人比较喜欢变脸,所以读者会看到简介时不时的变脸。请不要觉得奇怪,也不要认为作者脑抽了而打120.谢谢各位
  • 不后悔

    不后悔

    本以为不可能的两个人,却爱上了,纠缠,融入对方的世界,爱如初吗?“未来,你还会跟我一起吗?哪怕死?”
  • 岚之女神

    岚之女神

    暴风雨之女神我不敌于你探寻为我埋在心底的东西却无数次曾敬而远之曾承受万千宠爱而育成为何我们会忘却暴风雨後的风是你的馨香走暴风雨的通道回去吧去忙碌的世界之角落若接受的是爱说什么是“原谅”?肯定...不是被给予的、而是给予的为何我祗是光等待呢我想见父亲即便相互分开而生活现如今会说哟真的谢谢未曾见过如此湛蓝的天空去迎接我吧“你回来啦”“在小床上休息吧”
  • 神临我之心

    神临我之心

    一个平凡少年因为一块父母留给自己的石头而崛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