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800000010

第10章 为政第二(1)

【题解】

此篇共二十四章,皆孔子语或孔子答问之语,有论《诗》、论孝者,有自言生平者,有评论颜回者,有言观人之法者,有论为学及为人处世者,真正与为政治民有关者不过十章。篇名“为政”二字取首章“子曰”以下前二字,实亦体现编者先学而后为政的思想。《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子产曰:“侨闻学而后入政。”故以《为政》次《学而》。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校】

众星拱之,“拱”旧作“共”,从郑玄本改今字。《释文》云:“郑作‘拱’。”

【释】

为政以德:“为政”,处理政事、执政。“以”,用也。“德”,谓恩德。旧释道德,非。为政以德,即以德为政,谓以能给百姓带来好处的方法执政,实行惠民政策。

譬如北辰居其所:“譬如”,犹如、犹同。“北辰”,北极星。“居”,住、坐。“所”,当在之地、位子。

而众星拱之:“众星”,比万民百姓。“拱”,本谓“两手合抱”,引申谓环绕、拥戴。

【训译】

先生说:“用恩德执政,就好比北极星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星星就(自动)环绕它。”

【章旨】

此章为执政者立言。为政以德,百姓得实惠,自然会来环绕拥戴。自民言是为“德”,自为政者言实是“仁”。孟子仁政思想,与此一脉相承。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释】

《诗》三百:谓全部《诗经》。“三百”,指三百篇,省“篇”字。今《诗经》三百零五篇,孔子言大数。

一言以蔽之:“一言”,一句话。 “蔽”,遮蔽,引申谓概括。

思无邪:“思”,思想、念头。“邪”,谓歪邪、不正。按:“思无邪”,本《诗·鲁颂·駉篇》句,孔子借用之。

【训译】

先生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它,叫‘思想没有邪念’。”

【章旨】

此章是孔子对《诗经》的整体评价。此评价极为精辟,符合《诗经》实际。而世有“淫诗”之说,实皆误解诗义。三百篇诗虽时代不同,内容各异,而思想则皆健康纯正,值得传诵学习。孔子言此之意,盖欲说明《诗》可用做教化之具。

2·3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校】

导之以政、导之以德,二“导”字旧皆作“道”,古字,从皇侃、正平等本改今字。

【释】

导之以政:“导”,引导。“之”,指民。“政”,谓行政命令。

齐之以刑:“齐”,整齐、统一。“刑”,刑罚。“齐之以刑”,谓通过刑罚使百姓皆听从其行政命令。

民免而无耻:“免”,与“格”相对。《说文》:“免,兔逸也。”引申为放逸、放纵,以不犯法纪为度。旧释幸免,望文生训。 “无耻”,不知有耻。

导之以德:“德”,指道德。

有耻且格:“格”,借为“恪”,《说文》作“愙”,敬也,谓谨慎、严肃,与“免”相对。

【训译】

先生说:“用政令引导百姓,用刑罚整齐他们的行为,百姓就会放逸而不知有耻;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法统一他们的行为,百姓就能知道有耻而谨慎。

【章旨】

此章言治民大法,说明以政与刑治民不如以德与礼治民的道理,虽有偏颇,但也有可取之处。所谓放逸而不知有耻,就是只要不违法,什么事都干。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校】

十有五而志于学,“于”字汉石经、定州简本、正平本皆作“乎”,与全书合,今不改,以从俗。

【释】

十有五而志于学:“十有五”,十五岁。“志”,谓立志、专心。“学”,学习。

三十而立:“立”,谓立身于世,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四十而不惑:“不惑”,谓凡事不再有迷惑,皆能知之。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自然之数。“知天命”,谓由知人事进而知自然之事。

六十而耳顺:“顺”,不逆。“耳顺”,谓入耳之言皆顺熟,不生涩。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即随心所欲。“逾矩”,犹言越轨。

【训译】

先生说:“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学习,三十岁就立身于社会,四十岁就遇事不惑,五十岁就懂得天命,六十岁就听什么都耳熟,到七十岁就(即使)随心所欲也不越轨。”

【章旨】

此章言志于学的好处,告诉人早志于学可以终身受益。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毋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毋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校】

毋违,“毋”字旧作“无“,改从汉石经、定州简本及敦煌三唐写本。

【释】

孟懿子问孝:“孟懿子”,鲁国执政大夫三桓之孟孙(仲孙)氏,名何忌,谥“懿”。

毋违:“毋”,用同“勿”,不要。“违”,指违礼,据后文可知。

樊迟御:“樊迟”,孔子弟子,姓樊名须,字迟,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六岁。“御”,驾车、做驭手。

生事之以礼:“礼”,礼法、礼仪。下同。

【训译】

孟懿子问(怎样才算)孝,先生说:“不要违(礼)。”

(有一天)樊迟给先生驾车,先生告诉他:“孟孙氏向我问孝,我回答说‘不要违(礼)’。”

樊迟问:“(您)说的什么意思?”

先生说:“(就是说)活着要以礼侍奉,死了要以礼安葬、以礼祭祀。”

【章旨】

此章孔子针对孟孙氏的实际而讲孝道,教人事父母当以礼。懿子盖未能以礼事父母,有违逆之行,故孔子答以“毋违”。恐其不明,故又借机向樊迟补说之。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校】

按:此章无误字。《艺文类聚》述《论语》“孟武伯”作“子游”,涉下章误。

【释】

孟武伯:孟懿子之子仲孙彘,谥“武”。

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谓使父母。“之”,犹“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忧”,担忧、担心。或释子唯忧父母之疾,非,子唯忧父母之疾不足为孝。

【训译】

孟武伯问(怎样才算)孝,先生说:“只让父母担心他的疾病(就算孝)。”

【章旨】

此章孔子针对孟武伯的实际而讲孝道,教人莫让父母为其行为而担忧。武伯谥“武”,是其生平勇武、尚武可知。勇武、尚武,则必多生事,父母必常为之担忧,故孔子以此戒之。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

【校】

何以别,“别”后旧有“乎”字,后人所增,今从汉石经、定州简本等删,无“乎”字语气更强烈。

【释】

子游:孔子弟子,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小孔子四十五岁。

是谓能养:“养”,养活。

至于犬马:“至于”,犹言就连。

不敬,何以别:“敬”,尊敬。“何以”,即以何。“别”,区别。

【训译】

子游问(怎样才算)孝,先生说:“如今所谓的‘孝’,这叫做能养。(不过)就连犬马,也都能有人养;(对父母如果只养)不敬,用什么来和养犬马相区别?”

【章旨】

此章是孔子就当时社会上对父母只养不敬的风气提出的批评,其言至切!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餕,曾是以为孝乎?”

【校】

有酒食先生餕,“餕”旧作“馔”,“馔”为“具食”,义不可通,改从郑玄本。《释文》云:“郑作‘餕’,音俊。食余曰餕。”

【释】

子夏问孝:此“孝”据下文当谓孝敬老师。

色难:“色”,容色、脸色。“难”,困难、不易。

有事,弟子服其劳:“事”,劳务之事。“服”,从事。

有酒,食先生: “有酒”,与“有事”相对。“餕”,剩饭。

曾是以为孝乎:“曾”,读增音,竟也。

【训译】

子夏问(弟子怎样才算)孝,先生说:“脸色(和顺)最难。有事,替先生做;有酒,吃先生剩的,(你)竟以为这就是孝吗?”

【章旨】

此章针对子夏的实际而讲孝师之道。旧以为孝父之道,非。子夏盖偶有不敬之色,故孔子借机批评之。以上数章以皆言孝而编联,非皆与为政有关。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HT〗

【释】

吾与回言终日:“回”,谓颜回,孔子弟子,字渊,鲁人,小孔子三十岁。“言”,谈话、讲话。

不违如愚:“不违”,无所违逆,皆依从之。《逸周书·官人》:“因而不知止,曰愚依人也。”

退而省其私:“退”,退离师处。“省”,自省、省察。“私”,个人、自身。“省其私”,谓结合自身实际反思。

亦足以发:“发”,谓发明师说。

【训译】

先生说:“我和颜回讲话,(他)一整天不反问一个问题,好像很愚。(然而他)回去以后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反思,也足以发挥(我所讲的)。颜回不愚呀!”

【章旨】

此章言颜回好学深思,使人学。《先进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又曰:“回也其庶乎屡(娄)空。”皆可与此“终日不违”相发明。

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校】

一本无后“哉”字,非。

【释】

视其所以:“视”,看也。“以”,为也。“所以”,谓所作所为。《大戴礼记·文王官人》作“考其所为”。

观其所由:“观”,观察、粗看。“由”,行也。“所由”,谓所行之道,如正道、邪道之类。

察其所安:“察”,察看、细看。“安”,心所安,喜欢、爱好所在。

人焉廋哉:“人”,指被察之人的本来面目。“焉”,何处、在哪里。“廋”,音搜,隐藏。

【训译】

先生说:“看他所做的事,观他所走的路,察他心安的事,一个人(的真面目)还往哪里藏呢?还往哪里藏呢?”

【章旨】

此章讲察人之法,前三句亦见《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十一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释】

温故而知新:“温”,温习。“故”,旧,指旧学。“而”,借为“能”。“知新”,谓悟出新知,有新发现。

【训译】

先生说:“温习旧的能知道新的,(就)可以做老师了。”

【章旨】

此章讲为师的标准。温旧而能知新,说明其知识面广,能举一反三,多方联系,故每温习一次都能有新发现。若温旧而不能知新,说明其知识尚不丰厚。如此之人为师,只能照猫画虎、照本宣科,所以不可为师。俗话说“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正是这个道理。所以,一个真正的为师者,必须要有温故而知新的能力。

十二

2·12子曰:“君子不器。”

【释】

君子不器:“君子”,指人格在上,即有才德之人。“器”,器皿,有用之物。一器有一器之用,“不器”,谓不像器皿只有一用。

【训译】

先生说:“君子不做器皿(一样的人)。”

【章旨】

此章是孔子对君子所提出的要求。器皿只有一用,换了地就不能用。所以君子不器,而应具备多方面技能。为政,即需有此才能。

十三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从之。”

【校】

其言从之,“从”前旧有“而后”二字,今从定州简本删。旧或读“先行其言,而后从之”,非,既行其言,何所从?

【释】

君子:亦指品格好、有才德之人。

先行:“行”,行动。

其言从之:“从”,随也。

【训译】

子贡问(怎样才算)君子,先生说:“(君子做事,应当)先行动,言语跟在后面。”

【章旨】

此章讲君子行先于言,戒有言无行者。盖子贡常有此过,故夫子戒之,不必人人事事皆当先行后言。

同类推荐
  •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本书是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关系的论文集,书中主要体收录了:《浅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人权与社会主义法治》,《美学视阈下的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管理刍议》,《浅析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解决建议》等文章。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本书主要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对于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学习墨子那种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学习墨子那种兴万民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精神。对我们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
  • 传世名著百部(第23卷):韩非子

    传世名著百部(第23卷):韩非子

    《韩非子》是我国法家思想的著名代表韩非的著作。它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既包括韩非倡导的维护东方专制制度的法、术、势的理论,又包括一些非常经世致用的主张,如农战结合、法治、选贤用人等等。这些丰富的思想和内容使《韩非子》一书在我国历史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于18世纪中叶流传到日本,在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热门推荐
  • 天兽破世

    天兽破世

    一只本该消失的天兽,一个小小宗门的“纨绔”少宗主,命之重叠,缘之牵引,一条注定艰辛的驱逐之路,一人一兽,踏上了,便不曾回头……邪族的狂傲,人类的悲鸣,挣扎中,不平凡者,闯不平凡路!求各种支持,拜谢!
  • 国民媳妇求下嫁

    国民媳妇求下嫁

    有些人的爱,霸道,任性,似一把烈火,轰轰烈烈,到最后却受伤惨重!有些人的爱,温暖,平和,似一泓泉水,平平静静,却能一点一点把你溶化!她走,他将M市翻了个底朝天的寻!她回,他以千万投资低回报率的迎!只因为那个人是她,他才如此。
  • 夜半无声,请开门

    夜半无声,请开门

    一把钥匙,引发一个故事。穷穷的学霸摇身一变成仆人,过上每天伺候人的工作。还要每天被抱着睡觉?天才董子规,腹黑麒麟。宿命对手谁能压制住谁~
  • 小强纵横异界

    小强纵横异界

    【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原名毕礼强,游戏名小强,你要觉得心里寂寞,也可以跪在地上喊一声强哥!】摘自第一章来自星星的女司机本文有一点点颠覆,有一点点玄机,有一点点幽默,有一点点爽,让我们一点点开发体内的洪荒神力吧...再附上一个笑话:说,要把小强放洪荒,总共分几步?三步!第一步,把洪荒之门打开;第二步,把小强放进去;第三步,把洪荒之门关上。关门!放小强!
  • 降龙少年

    降龙少年

    十四岁少年的一次偶然经历,痛失相依为命的母亲。为救最爱的母亲,踏上艰难坎坷的漫漫征途......
  • 大明英图

    大明英图

    明朝初年,政局不稳,尤其是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将朱允炆赶下帝位,朱允炆下落不明,其子孙也散落江湖。为巩固帝位,明成祖朱棣不惜血染江湖,掀起了江湖无数纷争,引起了武林人士的激烈反抗。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江湖纷争中,权谋,利益,爱情,称霸,爱恨交织,勾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江湖画卷,也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胡月儿的千里寻夫,废帝势力的复辟,雪山派的卷土重来,将会有怎样的结局,。。。。。。。
  • 冰山千金恶魔小姐

    冰山千金恶魔小姐

    嗯,亲亲读者们,内容请自看,在这简介有点废话多,所以,我就不多说啦
  • 我的老婆是天仙

    我的老婆是天仙

    八千米高空之上,俩倩影,悬空而立,脸若桃花,有沉鱼之色,落雁之容,衣袖随风而动,飘飘如天仙下凡。青衣容颜娇美少女出声道:“悦儿姐,你这样满着你爹,偷了破空符,压制自己的修为,来这灵气缺乏低等界面找他,值得吗?”容貌更胜青衣女子数倍有余的一身粉嫩装打扮的少女缓缓的道:“就为了他一句‘以后我来保护你。’我就应该来,不管什么代价。”似乎心中有太多的故事一时无法道尽林悦儿又停顿了好一会儿才接着道:“为了能保护我,不惜自己身死道消也要轮回转世在这一界来寻找大机遇,修真界实力为尊,而实力除了要看资质还有就是机遇了,上一世他没有奇遇也没好的资质,不知道这一世又如何......”
  •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是一本军事图书,描写的是古今中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战争案例。《决战——毕其功于一役》向读者展示的是中外战争史上一次次著名的战役,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葛底斯堡战役、上甘岭战役等等。是一本集战役、战略于一体,充满血与泪的战争典籍。通过翔实的历史史实、史料的记载,将读者带入硝烟弥漫、战火纷纷的场景,同时也彰显了古今中外的兵将充满智慧的计谋与策略。《决战——毕其功于一役》旨通过将科学的体例、流畅的文字、精美的图片、新颖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为读者打造了一个良好的阅读空间,并向人们传达战争的弊端以及和平的重要。
  • 武道惟守

    武道惟守

    科技帝国的窥视,古佛的降临。万界都在窥视这座没有神灵的世界。然勇者无畏,战者无阻,大爱无疆。守护是武者之心,力者之源。武道惟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