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4800000029

第29章 颜渊第十二(1)

【题解】

此篇论修身崇德、为政理民,及交友处世之法,旧凡二十四章。今删与《雍也》篇重出之“博学于文”章,另别为二十五章。前篇记人物,此篇复泛论之,故相次。颜渊堪为代表,故以为首章而名篇。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校】

颜渊问仁,赵岐《孟子·万章上》章句所引“仁”上有“为”字,当是,与下二“为仁”同。

【释】

[为]仁:“为”,作、造就。“仁”,指仁的名声,被人称为“仁”,下同。旧释仁德,非。

克己复礼为“仁”:言通过克己复礼来造就“仁”。“克”,克制、约束。“复”,借为“覆”,盖也。“礼”,社会规范。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日”,犹一旦。“天下”,指天下之人、所有的人。“归”,犹“归功”之“归”。“归仁焉”,把“仁”归之于他,即称他“仁”,“焉”为兼词。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由”,自、在。“而”,借为“能”。

目:细目、具体条目。

敏:行动敏捷。释聪明非,聪明与“事”不谐。

请事斯语矣:“请”,请求对方允准,谦敬之词。“事”,从事、实践。

【训译】

颜渊问(怎样)造就“仁”的名声,先生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覆盖礼,就能造就‘仁’的名声。(因为你)一旦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覆盖礼,天下的人就会把‘仁’的称呼归在你身上。(可见)造就‘仁’的名声由自己,能由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具体怎么做?”

先生说:“不合礼法的东西不看,不合礼法的话不听,不合礼法的话不说,不合礼法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做事)不敏捷,也请求实践这话了!”

【章旨】

此章讲造就仁名之法。“勿”,即克己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则视、听、言、动皆覆礼,故以为目。若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则其人必时时处处想着他人,故天下以“仁”归之,可见为“仁”由己不由人。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释】

仁:亦指仁者之名。

如见大宾:“大宾”,贵宾。如见大宾,形容庄重、谦敬。

如承大祭:“承”,当也。“大祭”,重祭也。如承大祭,形容严肃、不苟。

勿施于人:“施”,加也。

无怨:“怨”,谓怨悔。

请事斯语矣:“请”,谦敬之词。

【训译】

仲弓问(怎样才会被人称为)“仁”,先生说:“出门像(去)见贵宾一样(庄重而谦敬),使役百姓像承当大祭一样(严肃而不苟)。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在朝廷做事无怨无悔,在卿大夫家做事无怨无悔。”

仲弓说:“我虽然(做事)不敏捷,也请求实践这话了!”

【章旨】

此章就仲弓而讲造就仁名之法。出门如见大宾则必不为苟且害人之事,使民如承大祭则必不厉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有仁心,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是任劳任怨。如此之人,自得有仁者之名。

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释】

司马牛:名犁,孔子弟子,本姓向,宋司马桓魋之弟,以其兄之职为氏。

讱:音刃,《说文》:“顿也。”谓停顿、突然中断、打磕等、不连贯。释迟钝非。

为之难:“为”,作,指作事。“难”,不易。

【训译】

司马牛问(怎样的人才算)“仁”,先生说:“有仁德的人说话的时候打磕等。”

(司马牛说:)“说话的时候打磕等,就叫做‘仁’了吗?”

先生说:“做起来难,说起来能不打磕等吗?”

【章旨】

此章论仁者。司马牛盖说话如放连珠炮而做事轻描淡写,故孔子以此教之。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释】

不忧不惧:坦荡也。

内省不疚:“内省”,反省自己。“疚”,愧疚。

【训译】

司马牛问(怎样的人才算是)君子,先生说:“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牛说:)“不忧不惧,就算是君子了吗?”

先生说:“问心无愧,那有什么可忧惧的?”

【章旨】

此章论君子。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俗语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司马牛常忧,故如此教。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佚,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校】

君子敬而无佚,“佚”旧讹“失”,从俞樾说改正。

【释】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司马牛之兄弟桓魋等因叛乱而丧亡于外,故曰无。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就司马牛兄弟之死说。

敬而无佚:“敬”,认真。“佚”,淫佚、放荡。

与人恭而有礼:“与人”,对人。

【训译】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

子夏(对他)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运,富贵在于天。君子(只要)认真做事而不放荡,对人恭谨而有礼貌,四海之内(就)都是(他的)兄弟。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章旨】

此章劝人解忧,并讲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道理。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矣!”

【校】

肤受之诉,“诉”旧作“愬”,改今字。

可谓明也矣、可谓远也矣,二句“矣”前旧皆有“已”字,于此不可通,当是后人不知“已”同“矣”而复增“矣”字,今从《汉书·五行志》及《群书治要》所引删“已”字。

【释】

明:英明、明智。

浸润之谮:“浸润”,逐渐渗透,喻心受,与肤受相对,指使身心受苦。“譖”,音怎去声,毁谤之言。

肤受之诉:“肤受”,肌肤所受,指使肌肤受苦。“诉”,诉讼。

不行焉:不行于他。旧或释为在他身上行不通,非。

远:指看得远。

【训译】

子张问(怎样才算)英明,先生说:“使身心受苦的毁谤和使肌肤受(苦)的诉讼不在他身上出现,可以算是英明了呀!使身心受苦的毁谤、使肌肤受苦的诉讼不在他身上出现,可以算是看得远了呀!”

【章旨】

此章论“明”与“远”,戒人一生不要受人毁谤或被人诉讼。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使民信之。”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校】

使民信之,旧作“民信之矣”,从正平等本增“使”字(皇本作“令”)删“矣”字。

【释】

政:政事,此指怎样治理国政。

足食、足兵:“足”,动词,谓备足。“兵”,指兵器。

信之:“信”,信任。“之”,指为政者。

去:去掉。

斯:此也。

无信不立:“无信”,不信。“不立”,指政不立。

【训译】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政,先生说:“备足粮食,备足兵器,使百姓信任他。”

子贡说:“万不得已要去掉一项,这三项里面先去掉哪一项?”

先生说:“去掉兵器。”

(子贡又)问:“万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这两项里面先去掉哪一项?”

先生说:“去掉粮食。(因为)人自古以来都要死,(而)百姓不信任,(政令)就不能成立。”

【章旨】

此章论为政之法。政令不能立,何以为政?故民信最重。

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矣。”

【校】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矣,旧无“矣”字;皇本、正平本“矣”作“也”,音之误,今从改。

【释】

棘子成:卫大夫。《汉书·古今人表》作“革子成”,古音同。

质而已矣:“质”,质朴。

何以文为:“文为”,装饰使有文采。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惜”,可惜。“夫子”,指棘成子。

驷不及舌:“驷”,四马所驾之车。“及”,赶上。

:音扩,《说文》:“去毛皮也。”按:郭声字有外、大义,如外城谓之“廓”。“鞟()”从郭声,不应为去毛皮,疑本作“未去毛皮”,脱“未”字。《说文》:“革,兽皮治去其毛曰革。”若“鞟”为去毛皮,则与“革”无异。

【训译】

棘子成说:“君子质就够了,为什么还要有文?”

子贡说:“可惜呀,老先生说君子说错了!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人的舌头。如果文等于质、质等于文,那老虎豹子的皮就等于狗皮羊皮了!”

【章旨】

此章论文、质有别,君子之文不可少。所谓驷不及舌,意为舌头在人嘴里,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连四马快车也赶不上,以批评棘子成之信口开河。今或释为一言既出四马难追,非,此无追悔之义。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释】

年饥:年成不好,有饥荒。

有若:即有子,见1·2注。

盍彻乎:“盍”,何不。“彻”,一种税法,抽取收入的十分之一。郑玄曰:“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彻。彻,通也,为天下之通法也。”

二:十分之二。

孰与:即与谁、和谁。

【训译】

鲁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成不好,国用不足,(该)怎么办?”

有若回答说:“何不按十分之一(的比例)征税?”

(哀公)说:“(征)十分之二我尚且不足,怎么能(只)征十分之一呢?”

(有若)回答说:“百姓(如果)足,君和谁不足?百姓(如果)不足,君和谁足?”

【章旨】

此章论君民一体。“彻”、“二”旧有异说,不可尽考,姑从众。

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从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校】

从义,“从”旧讹作“徙”,从俞樾说改正。

章末旧有“诚不以富,亦祇以异”二句,为《季氏篇》“齐景公有马”章(16·12)错简衍文,今删移于彼。参彼校。

【释】

崇德:“崇”,高也,使动用法。崇德,即提高道德修养。

辨惑:“辨”,辨析,弄明白。“惑”,迷惑。

主忠信:以忠、信为主人。参1·8注。

从义:跟着义走。

【训译】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辨析迷惑,先生说:“以忠、信为主人,跟着义走,就是提高道德修养。喜欢他(就)想让他活着,讨厌他(就)想让他死;既想让他活,又想让他死,这就是迷惑。”

【章旨】

此章言崇德、辨惑的方法。好恶无常,乃惑之由。

同类推荐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 谁是你的霞光

    谁是你的霞光

    刘霞把自己的生活心得视为思想,把思想视为财富,把自己的生活阅历视为人生,把人生视为历史。有意无意中,刚出校门不久的刘霞完成了她的第一部思想随笔集,记录了她自己思想的历史。这是一束照亮人生的思想的霞光。我有缘读到这部思想着的书,因于我的一名学生。那天,我当年中师时期的一名学生送来这部《谁是你的霞光》,说作者是他的学生。我顿感神圣,给学生的学生写序,是一件多么庄重的事情,这庄严感使我迟迟不敢动笔完成任务。待到翻阅书稿之后,我又产生一股由衷的喜悦,刘霞的文笔有一股思想的锐气,青春的朝气,童心的稚气,经典的书卷之气。随笔的清新,人生的颖悟,和思想的胆略,感情的深厚汇聚一书,生气勃勃。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贰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贰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这套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热门推荐
  • 武道人仙

    武道人仙

    神仙好做,人仙难成!气血如龙,粉碎真空。是为人仙!
  • 品牌的力量

    品牌的力量

    品牌的力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体现。纵观太重60年的发展历程,每一次的重大的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都会带来企业的大发展。
  • 矢天为妖

    矢天为妖

    上三界:仙佛神下三界:人鬼妖外三界:道魔尊九界一战,诸天伐妖,妖界六圣尽数陨落,妖界众妖从此生来为奴,备受欺凌。为何妖就要低人一等?我孙空空一定要弑尽诸天,为妖争一片光明!
  • 大明宗室

    大明宗室

    明末宗室起家,做掉晋商饿死建奴,吃饱肚子哪来的末世?劫掠各国……不,这是贸易。这皇帝,还是自己来当比较舒坦……这皇嫂张嫣……一定要好好照顾。
  • 神魔保姆

    神魔保姆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梁封却成为了漫天神佛中的一员。严格来说,是成了神二代。说是二代,并不是说他亲爹糟雷劈渡劫成功凝练金丹升仙了,当然,梁封是个男的,也没干爹。这个二代,指的是第二代真武大帝和地藏王。虽然只是个代理的,但“真藏王”的名号也足够霸气,至于工作内容嘛......照顾一大群神通各异的神魔的吃喝拉撒睡,简称“保姆”。以及,帮助他们完成各种善举:撮合一对情侣,加一分。什么,你自己居然把那妞泡了,扣三分!地狱扫空,圣人成佛?这难度高了点吧,三万分?
  • 玄本清源

    玄本清源

    在星斗流转的浩瀚时空里,存在某一个怪异的平行宇宙,这里充满了一种特殊的原始宇宙能量——太虚之炁,太虚即是本源,太虚之炁在浸润、影响、改变着这个宇宙中的一切!而在这种异样的世界里,教廷和朝廷的纷争,不同信仰的信徒之争,各种不可思议的事情正在不断上演。
  • 废后难驯

    废后难驯

    前世,她隐忍安分,却因一句得良辰者得天下,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筹码,最终爱错了人,落得摔下悬崖,粉身碎骨。别人狸猫换太子,她来个太监换皇后,然后逃之夭夭!冷帝震怒,改头换面,给她银钱,助她逃亡,谋人谋心,却不想朝夕相处间,竟失了那颗冰冷的心!真相大白之时,她怒,他哄,她骂,他听!她说初一,他绝不提十五!陛下成了守妻奴,离不得她半步!将她宠的无法无天!
  • 打个大僵尸

    打个大僵尸

    “欢迎致电地府服务热线:投胎咨询请按1,十八层地狱预约入住请按2,捉鬼服务请按3……”“3”“了解捉鬼收费详情请按1,包年捉鬼业务办理请按2,紧急捉鬼请按3,返回上一级请按#号键。”“3”“游魂请按1,凶灵请按2,恶灵、鬼将及以上请按3。”“3”“正在转人工服务,请稍候。(音乐起)”“快点!它就要过来了!”两分钟后……“对不起,话务忙,请稍候再试。(嘟嘟嘟……)“”……你不要过来,不要过来……救命,救命……啊!“
  • 邪王追妻傲世女帝要逆天

    邪王追妻傲世女帝要逆天

    她是北冥家族的掌权者,却遭到亲人的背叛,一朝穿越,她变成顺安国的暴君。废材,草包,风流是暴君的代言词。传闻暴君从不过问政事,每日在后宫寻欢作乐。当她变成她,风云涌起,必当走向巅峰。不过那些追在她身后的美男,还有一位邪魅的神秘男子又是怎么回事,exm?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呢!(请大家见谅,名字没改过来呢)
  • 六域龙祖

    六域龙祖

    五方大陆,上古时期,东方的一个部落,在各部的围攻下损失惨重,一路从东方撤离到了西北方向的荒原,他们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够重新返回故地,他们将希望给予了下一代,于是一个孤独清瘦的少年勇敢的挑起了这个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