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25700000254

第254章 舂磨寨的由来

其实此时的黄颖还一直在黄巢军中,不过昔日的那个俏丽的女将不见了,她变得有些精神恍惚。以前那个活泼好动,喜欢开玩笑的黄颖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一脸死气沉沉的忧郁女子。虽然她的相貌没有变,只是消瘦了许多。甚至比以前还白了一些,可这种白是那种没有一丝血色的苍白,让人看上去都感到有些心酸。

黄巢看着女儿日渐消瘦下去,心里把朱温恨的跟什么似的,他发誓如果下一次遇到这个不肖弟子,一定要把他立毙掌下。

可黄巢想想这个入门最短的弟子,却无疑是最有希望继承自己衣钵的弟子。自己数十年来努力练功,最近几年更是把政事都委托给孟楷、尚让、赵璋他们打理,几乎不问世事的情况下才终于在六十岁的时候突破了混元无极心法的第八重的境界。可这个徒弟每天勤于政事,忙于军务,却还能在短短五年之中突破到第六重,假以时日,他超过自己在武学上的成就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黄巢真的感到很可惜,如此一个天生的武学奇才,军事奇才,就这么背叛了自己,到现在他都无法了解朱温为什么会背叛自己。如今孟楷已死,或许只有尚让对此中内幕知道一些蛛丝马迹了。可尚让肯定会把这件事情深深的埋藏在心底,定然不会吧此事告诉黄巢。

黄巢有心去打汴州的治所大梁,可现在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竟然拿不下一个小小的陈州,黄巢不禁很生气。加上跟了黄巢数十年的老兄弟孟楷的惨死,也让黄巢对盘踞在陈州的赵犨兄弟恨之入骨,暗自发誓一定要血洗陈州。

这赵犨也真是对了他这个名字,真的是有点儿“找抽”的意思,没事儿干你惹黄巢声那么大气干什么?抓了孟楷大不了让黄巢出点钱把丫给放了不就完了嘛,还可以利用孟楷给黄巢签订一个用不攻打陈州的盟约,岂不两全其美?如今杀了孟楷可就不那么好玩了,二十万大军围城是什么概念?恐怕想想都能让人心寒。

赵犨不是不知道黄巢的厉害,可他坚信只要自己坚壁清野,用不了多长时间,黄巢没有粮草就不得不撤兵。可让他郁闷的是黄巢已经围城三个月,竟然丝毫没有退兵的打算,这让本来信心十足的赵犨也有点心里发慌了。

可心里慌归慌,可表面上不能表现出来,他知道,自己现在就是陈州城的精神支柱,如果自己倒下的话,陈州必破无疑。一旦城破,自己一家老小数十口死是必然的,就连全城的百姓恐怕也不会有几个人能逃得出去。

想守住陈州城就要调动全城人的齐心协力,这一点赵犨还是知道的,自己在陈州的威望也蛮高的,军中的人齐心协力他能够保证,可保证不了全城的百姓都能够齐心合力,就凭这城中的万把人哪里能够守得住?眼看着人越打越少,他心里很是焦急。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吩咐手下的亲兵在城中散布谣言,说黄巢早已没有军粮了,就在城外河边弄了个作坊叫做“舂磨寨”,专门从附近州县抓来百姓,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杀了做成肉饼来吃。还把骨头用大石舂弄碎,用石磨磨成粉,参上一些人肉,再配上一些杂粮,就成了黄巢军中的军粮。

这些人说的煞有介事,不由的城中的老百姓不信,这一下这些百姓们可就慌了神,本来他们以为无论是什么人占据陈州都是一样的上缴赋税,服差役,受欺压的都是他们,换个主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城破与否与他们关系不大。

现在好了城破的话不但会被杀死,最让他们受不了的是杀了还不算还要被吃掉,这让他们在心理上无论如何承受不了。这消息就像瘟疫一般很快就在城中传了个遍,百姓们纷纷涌到衙门表示愿意当兵,赵犨挑选了五千名健壮的年轻人加入了陈州的守城部队,发给了盔甲和军械,仅仅一天的时间陈州三个月的兵力消耗就补了上来。

可还有两三万人都要求当兵,其中甚至还有一些健壮的女人,这让本来愁眉不展的赵犨很是高兴,他告诉乡亲们,现在部队已经满了。你们虽然不是部队,可也有义务帮助守城,比如帮忙给部队做饭呀、洗衣服呀、搬运一些东西呀什么的都可以。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守城,只要能守住城,什么都好说,万一城破了的话,得,大家都做人家的粮食就行了。

这些百姓哪里甘心让别人给当粮食吃掉?当然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忙守城了,这样一来,本已经摇摇欲坠的陈州城又一次注入了新的力量,顽强的抵挡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陈州城的变化让城外的黄巢和尚让很纳闷,他们不知道这陈州城是怎么了,守城的人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顽强,就连普通百姓也纷纷拿起了武器守城,他们还是第一次碰见这么难打的城池。可这同样激起了黄巢天生的一股子倔劲儿,务必要拿下陈州,如若不然何以告祭孟兄弟的在天之灵?有何脸面面对在陈州城外战死的上万兄弟?

就这样黄巢跟赵犨在陈州耗上了,真不知他们能耗到何年何月,黄巢的粮草确实已经不多了,可他不灰心,命尚让和秦宗权四出劫掠,陈州、许州、徐州、亳州、颍州、汴州、郓州、郑州、汝州、唐州、邓州、孟州、曹州、濮州、洛阳……附近几乎没有没被他们抢过的地方,搞的中原大地一片惊慌,哀鸿遍野,生灵涂炭。

这样一来惹恼了附近的各路藩镇,忠武军的周岌、感化军(武宁军)的时溥、宣武军的朱温、天平军的朱瑄……他们一个个都不是好惹的主。

虽然周岌的忠武军有一部分留在了长安,可还是派了五千人马时常阻击那些四处劫掠的齐军。时溥也不甘人后,亲自带领人马主动出击,剿灭了不少落单的劫掠队伍。朱瑄也派出弟弟朱琼和堂弟朱瑾加入了战斗。

朱温由于马上要成亲了,只能派朱珍带领众将保卫汴州和宋州的安宁,如今宣武军四州之地,朱温实际上能够控制的只有汴州和宋州。索性朱温让朱珍担任了宋州刺史,汴州刺史是自己兼任的,大军时常出城巡逻,发现齐军来抢掠就出动大军一举剿灭。这样一来,弄的尚让和秦宗权的抢掠部队都不敢轻易进入汴州境内,除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才行。

这时候中原混战,而在长安风光一时的李克用在长安抢够了金银回雁门关去了,李唐朝廷因李克用收复长安功劳最大(抢的也最多)而任命他为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告别了老父李国昌,并留了万余人马跟老父李国昌留守雁门关,自己去河东太原府上任去了。

河东的治所在太原府,太原府的治所是晋阳城,李克用和郑从谠交割了各项公文之后,郑从谠去了成都的皇上身边依旧当他的宰相去了,李克用就成了河东新的主宰,也让太原府这个北方重镇在各藩镇争霸中名声显赫,成为了历代胡人政权进军中原的一个大本营。也让李克用真正的能够有了逐鹿中原的根本之地。

就连年纪老迈的李国昌都被任命为雁门节度使,治所设在代州。这样一来沙陀族李克用父子据两镇,其实力一时无人可比。

于此同时,杨行密在庐州也站住了脚跟,他这个庐州刺史也的到了朝廷的认可,不然还能怎么样?出兵攻打是不可能的,因为朝廷现在根本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兵力,淮南的高骈又毫无动静,所以既然吕用之承认了他庐州刺史的地位,就表明他就是实际上庐州的主人了。

杨行密在庐州鼓励农桑,招兵买马,一时间合肥城中豪杰云集,倒也很是兴旺。杨行密就等着师父黄巢南下,自己作为一支奇兵迅速占领江淮这一大片富庶之地,那样一来大齐东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

可师父黄巢却没有如他预料中的一样南下,而是在陈州跟赵犨耗上了,二十万大军竟然拿不下一个小小的陈州,这让杨行密十分纳闷儿,有心想去看看,却无论如何脱不开身。

曾经风光一时的天下兵马都监杨复光死了,死在了河中,他麾下的七位大将在鹿晏弘的带领下率军西进,说是要去成都见皇帝,还说什么杨复光临终之前让他们去把皇帝保往长安。这万余人一路西进,没有了杨复光这个老太监的约束,他们一路烧杀抢掠,所过州县掳掠一空,稍有反抗就大肆杀戮。

由于这七员猛将骁勇异常,忠武军的战力又出奇的强大,是以一路上还真没有人能够拦的住他们。就这么让他们一路打向西,在中和三年年底打到了兴元,逐节度使牛勖,鹿晏弘自任山南西道留后,据兴元为己有。

西川的陈敬瑄也不安分,控制了身在成都的李儇,他和弟弟大太监田令孜把持朝政,李儇不得已加封陈敬瑄为中书令,颍川郡王,权势熏天。

升陕州为节镇,以王重荣的弟弟王重盈为节度使。邠宁节度使朱玫也加了平章事的宰相衔,就连凤翔的李昌符都有了一个平章事的虚衔。如今的平章事的官衔满天飞,好多藩镇的节度使都有平章事的虚衔,都成了使相。

可这官衔就像是货物一般,一旦多了就显得不那么金贵了,使相的含金量大大降低。

朱温也加了一个检校右仆射,甚至朱温手下的胡真也弄了一个检校兵部尚书的虚衔挂挂,一时间朝廷大员的虚衔满天飞。

同类推荐
  • 《带着寄奴战天下》

    《带着寄奴战天下》

    一个特种兵宋珺,穿越到东晋,以其出色的才干,创建了一支特战队,吸引了刘裕(刘寄奴)、刘毅等大批优秀人才。在宋珺指挥下,他们南征北战,擒反贼,收琉球,平反叛,诛异邦,定天下,几乎改写东晋历史。在东晋皇室准备禅位之际,宋珺因飓风海啸失踪。刘裕代宋珺受禅。他一反刘邦后裔立国称“汉”的传统,坚持以“宋”为国号,并取“永远如初”之意确定国号“永初”,苦苦等待宋珺。四年后,宋珺归来,物是人非,遂坚决不就帝位,归隐桃花源。
  • 无间天下之皇帝

    无间天下之皇帝

    穿越之前,李烨是个跑龙套的,但是很专业——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当男主角……一次意外中,他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南朝年轻的皇帝在一场和亲阴谋中死于非命,李烨卷入一个更大的窃国阴谋,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扮演起了皇帝。他终于当上男主角了,只不过是没有彩排的人生大舞台。宫廷内外,危机四伏;朝野上下,凶险莫测。他很清楚,要是扮演失败被人识破,他将死无葬身之地;而若能扮演成功,他赢得的,就是整个江山,整个天下……
  • 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故事大全集

    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典籍中,“四书五经”无可争议地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它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包括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内容,由《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总共九部儒家经典著作组成。千百年来“四书五经”启迪了中国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受,启发了华夏儿女的智慧灵根,让一代代中华儿女一生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纵使东风依旧之纳兰容若

    纵使东风依旧之纳兰容若

    康熙二十四年,清初一代词人纳兰容若,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年头。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本文以白描的手法,平实的叙述,记录他生命最后一段时光。他担任御前侍卫,看似风光,却为君王任意驱使,执鞭坠镫,浪费绝世才华。他陪伴君王左右,谈诗论道,却未得真心赏识,如履薄冰,身心俱疲。他身居豪门潭府,妻妾环绕,却仍是千古伤心人,悼亡不绝,孤独难禁。他欲寻红颜知己,醉入柔乡,却终是梦幻一场,劳燕分飞,空花终坠。仲夏时节,集一众好友赏庭前夜合,终成一代词家之绝唱。生而何欢,死而何惧!所幸还有三生知己,肝胆相照。临终之际,最难割舍的,便是这份挚友真情。为更好的塑造人物,重现历史,本文为章回体小说,仿明清白话文写作
  • 飞来的紫禁城

    飞来的紫禁城

    “人说老宫殿的故事最迷人,紫禁城的传奇就犹如深贮在地宫银窖中的金苹果,读这本书的人有福。”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神妃

    穿越之神妃

    穿越千年只为那个人,那个前世约定,今生相伴的人,霸道古怪,灵精、怪力的她历经劫难,古灵精怪的她遇见腹黑的他,是情?是劫?浴火重生只为和心爱的人相守一生,爱了就是一切,爱了就是信任,龙凤呈祥,霸气震天,凤鸣龙啸谁与争锋!
  • 魔女的专属温柔:守护天使

    魔女的专属温柔:守护天使

    她是魔族的小公主——而他是许多少女中的王子——因为一次偶遇,他们相识了......(本书作者会尽量写好滴,亲,收藏呗,给个赞呗)
  • 东京食尸鬼猎人雨过天晴

    东京食尸鬼猎人雨过天晴

    我曾以为当我抛弃了那“雨”后我就能得到“晴天”但我得到了“彩虹”它比晴天更绚丽但却更短暂…………食用注意:1.本文慢热,原创人物较多,女主严重兄控2.漫画向3.不定时更,绝对不弃坑,但不保证什么时候能填完坑那么,请用
  • 重生刘彻

    重生刘彻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也是给中华民族建立了千年思想牢笼的帝王。历史对其毁誉参半。当主角穿越到汉武帝身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会怎样选择?又会怎样创造新的汉武盛事?
  • 我和恐怖鬼王

    我和恐怖鬼王

    鬼王选妃,鬼屋人头,神秘祭祀,夜半鬼叫,白发女尸,一个个神秘事件将我推上了皇位之争的阴谋中。我到底身在何处?你又是何人?生与死,爱与恨,我该何去何从?
  • 重生之嫡女凰途

    重生之嫡女凰途

    别人一睁眼,是锦衣华服,她一睁眼,却是牢房和一窝老鼠。大呼:这年头,没有“福”可以,却不能没有“种”。没事喝喝小酒,本想借酒消愁,没曾想却手把手教男人告白小秘密。分分钟“地咚”变“壁咚”再变“床咚”美人本无意,郎君却有情。“念儿,你教我的事情,我还没有学会呢。”他是一代君王,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可是却只爱她的一颦一笑。名门嫡女,却饱受欺凌。爹爹不疼,姨娘歹毒,笑里藏刀。妹妹心狠手辣,张口闭口,“不留活口”。平常人家,也效仿皇宫,“狸猫换太子”。偌大的一个家,处处都是毒烟炮弹。宅斗吗?哼一声,21世纪高材生还怕什么之乎者也。跟她玩酷刑!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谁若动她,她便取谁的心,吃谁的肝。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剪纸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剪纸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K歌女王

    K歌女王

    周艾晴,她只是个追求音乐梦想的女孩儿,却被方氏集团的老板儿子方佟爱上。可她心里始终装着那个从韩国归来的舞蹈老师涵庚。错综复杂的三角恋,不断的错过,接二连三的误会,让原本应该绽放的爱情の花始终无法盛开。他爱着她,她却爱着另一个他,足够老套,足够狗血,可又足够触动人。仅把这篇YY文献给我三个最爱的人。
  • 许世友兵团征战记

    许世友兵团征战记

    从1921年7月23日共产党成立开始,两党就没有停止过或明或暗的斗争。在风云变幻的28年里,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得撼动国民党固若汤金的统治,带领人民夺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又是如何在战争中体现的,本文将向你一一道来。
  • 金权游戏之传奇红顶商人

    金权游戏之传奇红顶商人

    他们不仅仅在商业领域叱咤风云,在政治的漩涡中心也总是如鱼得水,他们是成功的商人,也是成功的政治家,传奇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有了双重的魅力,这些西方和中国历史里卓越的“红顶商人”,向人们提供成功经验的同时,也为历史传奇故事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