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45200000008

第8章

“你放心,妈妈不会给你找新爸爸的。”丁璇伤感地说。

“那我爸爸要是给我找个新妈妈可乍办呢?”

丁璇心里一阵悸动。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孩子。如今的孩子思想太复杂,让父母简直难以应付。唉,都是成天看电视看的。她怨天尤人地想。

“妈妈,你怎么不说话了。”她使劲摇晃着她的肩膀。

“玲玲,你问过爸爸这个问题吗?”她突然问。

“我问过,可爸爸他不告诉我。”玲玲噘起嘴说。

“爸爸平时都跟你说什么?”

“爸爸他总对我说,到幼儿园要听阿姨的话,不要淘气,要做个好孩子。”

“他跟你提起过妈妈没有?”

“好像没有。”

“真的没有?”她很失望地追问。

“让我想一想。”她好像在努力回忆着。

猛然,她兴奋地说,“对了,说过一次。”

“真的?”她有了几分惊喜,“快告诉我,说了什么?”

“我看他在看你编的杂志,就问爸爸从哪儿买的,他说是你妈妈寄过来的。”

丁璇大失所望,心凉了半截,便说:“玲玲,天不早了,睡觉去吧。”

“妈妈,我想爸爸,睡不着。”女儿可怜巴巴地说。

她心里一阵酸楚,便问:“你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候,想过妈妈吗?”

“我天天在想,总担心你不要我了。”玲玲将脸贴在她的怀里,认真地说。

“玲玲,妈妈对不起你。”她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滚了出来。她生怕让孩子看到,赶紧将身子转了过去。

这晚,她翻来覆去睡不着,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如今,许多结婚的男人或女人时常羡慕那些在围城外边徘徊的男人或女人,并不时发出“婚姻是枷锁,我才不愿戴呢”的言论。何野也曾一度这样想过。可一旦失去了这个枷锁,他反倒浑身不自在起来。婚姻存在时,男人是家里的天,女人是家里的地,顶天立地的,当属是孩子了。

婚姻的解体意味着原有的平衡已被打破,天塌了,有女娲来补,可地陷了呢,谁来填补呢?他现在已切切实实地体会到没有女人的家是个什么滋味了。怪不得有那么多对夫妻感情不和,时常打得昏天暗地仍坚持着不离婚,而继续着他们无休无止的“冷战”,呢。婚姻与爱情在许多时候实在是一个结不开的情结。

“复婚吗?”他偶尔也闪现出这个问题,但瞬间又自我否定掉了。他想起友人送给他一句散文诗:“一只梦鸟既然已从自己的天空飞走了,那么,忘却也不失为一种美丽。”

今天中午,丁璇又打来电话,说想让玲玲过去住几天。他爽快地答应了,并让她早点过来,一同吃晚饭。

这一年多来,他们一直保持着这样一种奇特的关系。相互间,依然是彬彬有礼,相敬如宾,只不过变得更客气了。周未时,他们甚至会带着女儿一道去游乐场,看到玲玲那般开心的样子,他的心里也生成几丝欣慰。

在这一点上,他和丁璇的思想是不谋而和的,那就是不能因为离婚而使女儿的心灵再受到伤害。他想,离婚只是一种情感的失落。既然现在不再相爱,也不该反目为仇,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朋友的。

下午,何野恰好没课,便早早地赶到幼儿园将女儿接了回来,顺道还到菜市场买了点菜。

玲玲坐到爸爸的车后座上说:“妈妈是不是要接我去住几天了。”

“你怎么知道的?”他好生奇怪。

“上次妈妈来,你就买了这么多菜。”

“玲玲真聪明。”他慈爱地回过手摸摸女儿的脑袋。

他骑上自行车没走多远,便听身后有个柔细的声音在喊他:“何老师。”

他没回头,便知是谁了,脑海里显现出一个清纯女孩的形象。

“爸爸快走,别理她。”女儿悄悄提醒他。

“说什么呢?没礼貌。“他低声呵斥道。

他停下车,见秋婷快步走了过来,便说:“对不起啊,我刚才没看到你。“

秋婷显然有些不相信,说:“是吗,我还以为您故意没看见呢。“

她说话的时候,白玉般的牙齿整齐地露了出来,小巧的嘴唇给人一种湿漉漉的感觉。天气热,她的鼻尖微微有点汗,她不好意思地笑笑,掏出手绢轻轻地揩着。

“你是想到哪儿去”他见她穿了件新潮的韩式宽松衫,戴着白绿两色绞在一起的发卡,展示出少女飘逸姣美的独特魅力。

“去约会呀。”她调皮地说,“不过都是女性。”

“那你快走吧,别耽误了。”他想匆匆结束谈话。他发现玲玲已经有点不耐烦地在后座上晃起小腿来。

“不急的,何老师。”她连忙说,“我还有几个古代文学方面的问题想请教您呢。”

“换个时间吧,我还有事。”他看了看表说。

“那我们就约个时间,我去您家行吗?”

“可以,可以。”他不想纠缠,试图尽早结束这场谈话。

秋婷的难缠,他早已领教了。

“何老师,我的毕业论文还想请您指导呢。”她开始得寸进尽了。

“这个,”他犹豫了一下,说,“我建议你还是找别的指导老师,现在找我的学生都五六个了,我恐怕照顾不过来。”

秋婷很失望。她知道何野是在逃避接受她的感情。她不明白,丁璇已经离开了他,他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呢。“师生恋”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像鲁迅和许广平,瞿秋白和王剑虹,不都是如此吗?况且,还为后人留下了一段爱情佳话呢。

她碍于玲玲在旁边,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只是默默投来幽怨的目光。

何野眼中的秋婷是个青春咨肆的独特女孩儿。她单纯娇憨,像一池清澈见底的春水,让人赏心悦目。

她在人前人后丝毫也不隐讳对他的倾慕,实在是让他很尴尬。就他的性格而言,他是不会“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他愿意将秋婷作为自己的女弟子来呵护,而不愿让她成为让人引为话题的老师恋人。

离婚之前,他是这般想的;离婚之后,他仍未改初衷。他觉得他们并不合适,秋婷是个优秀的女孩子,理应在婚姻上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何老师,我有一件事,始终也搞不清楚,您能真实地告诉我吗?”

“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我在您的心目中是不是那种水性扬花的坏女孩儿?”

“你误解了,我从来也没这样认为过。”他连忙说,“相反,我认为你很纯洁。”

“那您为什么总要躲着我呢?”她惆怅地说,眼圈湿润了。

“爸爸,还不快走啊,你不还要给妈妈做饭吗?”玲玲终于憋不住了,瞪了秋婷一眼,大声说。

“哎呀,我还真得走了。”他不好意思地说,“玲玲,跟秋婷姐姐说再见。”

“不,我不愿意。”她冷冷地说。

秋婷很尴尬,但还是大度地说:“玲玲,改日我领你去动物园,那里新进了好多珍奇的动物呢。”

玲玲扭过脸,不理她了。她真怕这个好看的姐姐成了她的新妈妈。路上,何野批评女儿缺乏礼貌。玲玲不服气地说:“我就是不想让她和你好,她是个《西游记》里的白骨精。”

“你小小的年纪从哪儿学的这些话,以后少看点电视。”他一边蹬车,一边大声说,引得周围的人都在看他。

何野上了楼梯,才发现房门已打开了。丁璇已先来了一步,正在厨房烧菜。玲玲飞快地跑过来,抱着妈妈的腿撒娇。他忙过去将女儿抱起来,说:“别给妈妈捣乱。”

饭后,丁璇并没有马上带女儿离开。三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这边看电视,那边聊着天。玲玲手里把个遥控器,不断地换着画面。她喜欢那种有小动物的动画片,搜寻了一圈,才最后定格在市电视台正在播放的《猫咪宝贝》。两个可爱的小猫,度过了一个神奇的草原之夜,激流遇险,几经磨难,在迷途中寻找着光明……

女儿看得十分入迷,兴奋处,她会一下子跳了起来,将沙发当成了蹦蹦床。

何野和丁璇这边倒平和多了。何野像个忠实的听众,悉心听她讲着编辑部里的故事。她告诉说,最近杂志社出了个大新闻。“情感热线”栏目的女编辑川梅居然和她的一个热心读者好上了,令人称奇的是这个名叫西风的男人是个浪浪诗人,还因经济原因坐过两年监狱。为此,她冒着与家里断绝关系的风险,偷偷地去了一趟陕西的黄土高坡,并出资2万元赞助他出了一本诗集《流浪的风》,由她亲自作序,称他为当今中国诗坛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诗人。为了爱情,她甚至做好了辞职,陪他浪迹天涯的精神准备。

“何野,你是不是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她探询道。

“我不这样认为。”他坦率地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爱情的力量。爱一个人是不会有什么理由的。爱一个人就是明知他做错了一件事,也会认为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丁璇听了这话觉得挺别扭的,便说:“这个境界我们谁也没达到。”

“对不起,是我失言了。”他觉得在前妻面前是不该发出这般感慨的。

“没关系的。你说的是实在话。否则,我们就不会分开了。”她笑着说,但笑得很勉强。

玲玲又在换台了,频道像走马灯似的转来转去。她一边选台,一边说:“妈妈,今天晚上咱俩谁也别走了,就住这儿。我住小屋,你们住大屋。”

何野与丁璇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问题。

“这很难做到吗?”她迷惑不解地问。

她印象里猫妈妈和猫爸爸从来不会分开的,只有猫咪宝贝才是孤单的。

停了好一会儿,丁璇才说:“玲玲,妈妈今天晚上必须回去,我还有几篇稿子没编呢。”她挖空心思,找了这样一个借口,原本想应付过去。

谁知玲玲仍不依不饶地说:“我才不相信呢,妈妈骗人。”

丁璇苦笑着瞟了何野一眼,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判决。

何野走到女儿跟前,拍拍她的脸蛋,说:“玲玲,听妈妈的话,躺在妈妈的怀抱里,你会做个好梦的。

“爸爸不好,爸爸坏。“玲玲一闪身,躲开了,噘起了小嘴。她无法理解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要不,我就陪玲玲住一个晚上。”她的心活了,轻声说。

“这怎么行呢!”他固执地说。

“那好,我这就走。”她深感自尊心受到了伤害,霍地站起来,大声说,“玲玲不愿意走就呆在这儿好了。”

“妈妈,我跟你走。”玲玲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她最听不得女儿哭了,慌忙将她搂在怀里,含着眼泪说:“玲玲,别哭了,都是妈不好,妈这就带你走。”

何野见状,心里也挺难受的。他这会儿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

丁璇带着女儿和伤感走了。

何野拎着女儿换洗衣服的旅行包,将她俩送到大街上,并拦了一辆出租车。

“玲玲,和爸爸再见。”她淡淡地对女儿说。

“爸爸再见。”玲玲眼泪汪汪地晃了晃小手。

他伫立在路旁,目送她们乘车离开。他正欲返身走开,那辆红色夏利却停了下来,丁璇打开车门,走了下来。他莫明其妙地注视着她步履匆匆朝他走来。

“给你。”她从挎包掏出一本杂志,说,“最近的一期,刚才忘拿出来了。”

“谢谢。”他感动地说。

“好好读读,你会有所收获的。”她意味深长地说。

“有朱批的导读吗?”他印象中,每期目录都有她用红笔勾勒的重点篇目。

“你自己看吧。”她扔下这句话就快步离开了。

何野进屋后,随手将那本《女人时尚》扔在床上。他通常的习惯是临睡觉前看看手头的休闲杂志。

这些天,他正在写一部研究花间词派的文艺理论专着《论花间词派词风》。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其名称是由五代后蜀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而来,代表人物为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花间派词风的评价多为浓艳香软所概括。当代许多学者甚至将它作为古代文学史上的一股浊流加以批判。

何野经过长期的研究,对花间词派产生的历史源流,词的风格都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花间词派在艺术上力求工精,让词的这种创作形式从民间转入作家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正式的,文学体裁,为日后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浓艳香软的词风对宋词中“婉约派”的历史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花间词派”的作品既有浓艳香软的一面,也有清丽疏淡的一面。全盘否定其艺术风格是不正确的。他的这些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古籍出版社也找上门来请他将此写出一本书。

何野送走了丁璇便回到了书房,坐到电脑前开始了写作。屋里静悄悄的,除了敲击键盘的声音之外,没有一点杂音。玲玲在家的时候,可是另外一个样子。如果有她喜欢的电视还好些,她能安静一会儿,若电视节目不中意,那他就什么也别想干了,除非把她哄睡才算作罢。

他对此可谓一点脾气也没有的,常常刚输入几百字,便给女儿打断了,根本出不了什么活,让他心里干着急。好在玲玲这次跟妈妈走了,最少也要呆上一周,他估计可是以完成一个章节的写作。

《花间集》中的词以女人为描写对象,尤以其鼻祖温庭筠为甚。他现存的七十余首,几乎全是写女人相思之类。构成了浓艳的色彩和华丽的辞藻的风格。他这章主要写他的词风对花间派的影响。他自认为写得还算顺手。两个小时,打完了1300字,看看时间已快午夜时分,便存盘,关机了。

他躺在床上,习惯地抓起身旁的那本《女人时尚》,先看目录,有丁璇用红笔提示的三角号,按着页码翻开,是一篇署名红豆的文章《离婚了,还来找我》。他顿时联想到一部名字与之相似,但含义却截然相反的影片,不由自主地笑了,心想:“丁璇啊,丁璇,你什么意思呀!”

这是一篇说不上是虚构还是真实的故事。

一对郎才女貌,事业有成的年轻夫妻,由于一次偶然的误会,造成误解,而闹了离婚。女方想找一个比前夫更有才华的丈夫,男方想找一个比前妻更漂亮的妻子。他们都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报复对方,使其抱憾终生。可是他们在人海中苦苦寻觅了许多年,都没能找到自己那份真爱。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日日夜夜在折磨着他们的心。他们都大病一场,躺在了床上在床榻上,男人给女人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坦露了他的心迹。女人是在医院里见到家人捎来的这封信的。她一眼便从信封中认出了那熟悉的笔体,顿时泪如泉涌。信中说:钱钟书说,婚姻是围城,这并没有错,我想说的是,人呆在围城里,虽然没有外面世界的精彩,但是有起码的安全感。一旦出了围城,我便发现,不但我在流浪,我的心也在流浪,总有一种随时遭到打劫的感觉。我想寻找打开围城的大门,但我的钥匙丢了,你能帮我一把吗?如果你的也丢了的话,就请你踩着我的肩膀爬上去,然后,你再从里边将大门打开。信的最后说,让我们重铸围城,好吗?女人抽泣着读完了这封信,急不可待地拨通了男人的电话。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你的钥匙并没有丢,而是掉在心里了。请你赶快从心中取出这把钥匙,再来找我好吗?”

何野看完这篇文章,锁紧眉峰,心情反倒凝重起来。丁璇的用心良苦是显而易见的。复婚这个问题,他也考虑过。不过,他已经不想破镜重圆了。时值今日,他仍对丁璇对他的伤害耿耿于怀。他尽管在外表上宽容了她,但在内心深处,他并没有宽容她。维系他们之间交往的仅仅是女儿。他不愿在婚姻的问题上,任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婚姻上,他有权利说:不!

这时,床头柜上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他拿起电话,听出是秋婷打来的。他此时心正烦着呢,便冷冷地说:“这么晚了,怎么还打电话。”

“何老师,我睡不着,就跑到卫生间里打手机了,我想,我的论文还得由您来指导,您千万别拒绝我。”她恳切地说。

何野想像得出她现在的样子,一定是可怜兮兮的。唉,这个秋婷又来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小把戏。自从他离婚后,她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情感攻势,让他防不胜防。看来,在他的单身局面打破之前,她是不会放弃最后努力的。

“秋婷,我已经睡了,有话明天说吧。”他不待对方反应,便挂机了。

同类推荐
  • 山花勿烂漫

    山花勿烂漫

    我工作了几十年一直跟女人打交道。中国的人多,女人也多,女人的故事更多。我工作的年代里,关于女人的故事可多得数不胜数。许多幽默的朋友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专搞妇女的人”。其实并非我臭名远扬,是他们故意忽略“工作”二字,才使我有了近乎流氓的称谓。我非但不计较他们,相反还感到高兴,因为这个外号为我的工作产生了广告效应。
  • 诅咒(蔡骏作品)

    诅咒(蔡骏作品)

    年轻的考古学家江河自古楼兰考古归来后,性情大变,三周后猝死。留给未婚妻白璧的唯一线索,是一串神秘的钥匙。白璧试图借此解开疑团,事件却愈发扑朔迷离。此后的一个月内,考古研究所接连发生五起离奇死亡。警官叶萧接手此案展开调查,却意外揭开了一个绵延千年之久的秘密。古老而永恒的诅咒,不仅令一座城市就此消亡,更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轨迹……
  • 考古密档

    考古密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考古学家乔纳森教授在加拿大北部的冻土层中发现了一具汉代女尸,身体不腐,衣物完整,美艳绝伦,为了弄清这具女尸的真相,他来到了中国,与中国的考古所合作,对新野的血将军庙进行考察。在血将军庙的考察中,考古者们的学识、体魄和神经强度都经受了残酷的考验。体弱者死于莫名袭击,胆怯者发疯而死,匪夷所思的事件接踵而至……惊险恐怖,扑朔迷离,真相到底在哪里?
  • 永不回头

    永不回头

    这是一个关于负罪与自我救赎的真实故事,主要描述刑满释放人员这一边缘人群回归社会,重新直面现实,直面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生活全景,真实再现这一社会弱势人群所面临的种种困惑、消沉、自立、感恩以及获得新生的快乐。这些被忽视的人群不但有理想有抱负,还能用爱回报别人,回报社会,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的生活。
  • 封魂罐

    封魂罐

    古玩浪子卷入考古谜案,一个战国封魂罐。牵扯各路人物,共赴千年古迹闵王台。手足兄弟离奇失踪,却留下当年父亲的一本日记和一串神秘数字87201,触摸封魂罐之人相继人间蒸发。散发异光的鱼鳞,诡异邪毒的小虫。辟邪血沁的玉器……事件愈演愈烈,而线索扑朔迷离,仿佛有幽魂暗中操控一切。所有人深陷重重悬案。不能自拔,阴魂频频托梦,是真是假?是中邪还是阴谋?
热门推荐
  • 我的男友是半尸

    我的男友是半尸

    作为一个心理老师,一个无神论者,可是在昨天所发生的事情,却叫我的观念彻底颠覆——我差点被一只鬼掐死。这个长相一般,却永远面瘫,像是欠他几个亿的男人真讨厌,遇到他就从来没有过好事。啊喂,那个谁,你比鬼可怕多了你造吗?能不能离我远点?什么,离开你我就活不成了?什么,你居然还是一只半尸?老天,能不能不要这样玩我。
  • 纵横千世:绝色幻灵师

    纵横千世:绝色幻灵师

    “我要退货!”女子咬牙切齿地说道,她明明订的是一个高冷如冰山,霸气如狂海的男人,怎么到货查看,发现是一个腹黑如毒蝎,温柔如清水的男人呢?根本对不上号!男人听后,一把搂住女子纤细的腰,在她额上落下一个吻,“货是对的,只是,本君就想对小幽儿你一人温柔,就愿意拱手江山讨你欢。”女子撅起嘴,“哼,我才不信你这些花言巧语呢?”男子当即把女子扑倒,“不信来战。”
  • 周天易书

    周天易书

    盘古开天地,女娲创人族,三清教化人,玉帝掌世事。上古大神为何突然消失无踪,道教为何衰微至此,人族未来何去何从,究竟传说中的境界还能否到达,墨白可以走到大道的终点带领人族走向振么?
  • 俗人修仙

    俗人修仙

    一个无灵根的小人物,本以为修仙无望,却不知道他有着极大的仙缘,默默无闻中,他慢慢成长了起来,仙界离他越来越近仙道在他的世界里并不单调,修仙之路多姿多彩人生就要这样无悔!
  • 陌涵

    陌涵

    你可知,倾国不是我的本意?白莲瞬间血染成红她,只是一个在仇恨里,寻找一丝爱情和希望的女人!
  • 玄皇战神

    玄皇战神

    废柴身体因缘际会得到噬魔戒修为激增,家族比赛初露锋芒,但这只是个小小的开始,吞噬天地陨石修炼玄气,承受八荒雷电淬炼体魄,我要的就是称霸天下傲视苍穹。
  • 我的专属狐宠

    我的专属狐宠

    这一夜,洛可可的脑子是麻木的,空白的。她喝醉了,摇摇晃晃地走在黑暗无人的小巷里。然后,就遇见了负伤而倒在地上的他......
  • 体香恋

    体香恋

    简单说是女人和六个男人的情爱故事,你想到什么?嘿嘿,我知道,你那脑袋瓜一定想到乱爱,七角恋,想知道是什么,去看看
  • 听澜笑

    听澜笑

    是背叛,让她学会了反击;是欺骗,让她学会了现实。是你们,让我改变!后悔吗。现在的我,不顾旧情,是非分明的我。这是机会,复仇,一切重新开始的机会。某灿“娘子息怒,为夫替你收拾他们!”新的她,浴火重生,一颦一笑,独特无华。温柔俏皮,惹人欢喜的她。再也,不会再看负她之人------一眼!
  • 处理问题能力培训教程

    处理问题能力培训教程

    对每个人来说,活着就需要处理问题,活着就有无数问题等着处理,活着就要不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生活中,有的人潇潇洒洒,谈笑间问题迎刃而解;有的人忙忙碌碌,到头来还是问题成堆;所以然者何?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同而已矣!本书科学地阐释了提高处理问题能力的基本原则和实战技巧,介绍了古今中外200多个实际问题的处理案例,以供读者在今后处理问题时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