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53800000551

第551章 冬虫夏草

王旁这么一问赵顼也愣了一下,转头问身边的身边的太监李彦:“李彦,银台司有几个姓孙的啊?”

李彦忙上前说道:“皇上,银台司姓孙的只有孙超一人。”

“对,就这一个!”赵顼笑着说道:“你看我这记性。”

“不是皇上记性不好,皇上手下这么多官员,哪里记得清楚姓什么的有多少个呢?”李彦替赵顼解围说着。

这太监还挺会说话的,王旁看了看他,不过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太监,说话是典型的太监腔。宫里的太监基本没有张的太磕碜的,只不过这李彦看上去面色十分苍白。

赵顼回忆道:“王兄刚刚你这么一问,还真把我卡住了,不过官家到也未必像他说这样。这个孙超我知道,他的父亲是文观殿学士孙固。我没记错的话,几年前他父亲也是银台司的公事。”

“皇上说的是人称百会先生的孙固?”

“我看他啊是百滑先生,那会唐介和吴奎为了弹劾章辟光的事竟然在宣徽院中险些动起手来,这孙固啊就是看着也热闹也不说劝劝,要不是官家刚好经过,那宣徽院能让那两人给拆了。不过话说回来,也就是这孙固在银台司的时间最长,基本熙宁年间他都待在那,也算是个奇迹了。”

王旁知道向来银台司的官员任职的时间都不会太长,而且多是兼着其他官职,一般一个任期或者提升了参政知事,或者仍就本职,像孙固这样的还真不多。王旁立刻想到,刚看孙超直接就能把个提举带到皇上这里,看来银台司的权利还是很大的,这个线索也要查一查。听赵顼的意思,孙固比较圆滑,人未必他会带来,但如果这里有银台司的事儿孙固肯定会知道。

想到这儿王旁笑了笑:“庆历年间,仁宗皇上实行新政不过一年零四个月就夭折了,皇上您实行新政用了十年,这也十个奇迹,相比之下孙固在银台司的时间可是小巫见大巫了。”

赵顼知道王旁是故意拿话挖苦自己,他苦笑着说道:“眨眼十年多年,你又不在朝中你怎么知道官家的苦衷。”一句话先把王旁的话堵住,忙又说道:“现在说说王爷你来见我有什么事了吧?”

要是讨论起变法的事,那可就没完了,王旁也并不想多提便就着赵顼的问话答到:“我是来向皇上辞行的。”

“辞行?你刚刚回来,又要去哪?”

“皇上,您难道忘了我要帮你炼丹采药啊?这药不采怎么不会自己飞来。”

赵顼皱着眉头,他倒不是舍不得王旁,只不过让王旁再外面飘着自己还真有点不放心。

“需要什么药你尽管说就是了,御药房那么多名贵药材,你要用什么随便拿。”

王旁早就知道赵顼会这么说,他一脸严肃的说道:“药材不是越贵越好,历朝历代哪个想延年益寿的君主没有这些好药材,关键是药材要选对的不选贵的,更何况给皇上进宫的药材都要找资质高卖相好的,可偏偏有些药材就难看。”

赵顼质疑的摇摇头。

“冬虫夏草,皇上没听说过吧?”

“什么虫子草的?”

王旁回忆着冬虫夏草始载于吴仪洛(1757年)《本草从新》,他确信赵顼听都没听说过,这才说道:“冬虫和夏草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冬虫是一种昆虫的幼虫,在生长的过程中被夏草的菌种侵入,夏草在冬虫体内生长造成了冬虫的死亡。夏季来临,夏草的子实体长出了冬虫的体外,如同冬虫长成了夏草。”

“吁~”李彦听着差点没吐了。赵顼瞥了他一眼,李彦忙把干呕的半下强咽回去:“王爷说的好恶心,这种东西怎么能让皇上吃呢?”

“你个太监你懂什么?这冬虫夏草要三四年才能长成,而且生长在主产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的上游,中原之地根本没有,要不是为了皇上的龙体,本王才远去蛮夷之地呢!”

赵顼也不懂,但刚刚王旁训斥李彦的话他也听到了,这下反而不好多说什么:“咳,这三江上游已经到了吐蕃回鹘之地,这么说王兄是打算去吐蕃了?”

“我打算去趟高丽。”

这下赵顼有点糊涂,本来以为王旁要去吐蕃,自己正因为吐蕃近来不好约束的事烦心。所以刚刚王旁说的时候,赵顼忽然对王旁有了一丝戒心,却不料他根本不去那边。“不是要找冬虫夏草吗?怎么又要去高丽呢?”

“我只是那这冬虫夏草当个例子,但采药不在一时,皇上的龙体也得先调理再延年,所以我先采为皇上调理的用药。”

赵顼心里疑惑不定,王旁要是直接说去吐蕃,他便会多想。可王旁不去吐蕃,赵顼又觉得嘀咕:“这样啊!要不王兄你还是先去找那冬虫夏草,官家也想看看新鲜。”

“不是吧?!那么远,而且听说吐蕃现在乱的很,不去不去!”

王旁越是这么说,赵顼反而越想让他去:“就因为乱,才需要王兄你去的嘛?那吐蕃董毡的义子又是王兄的结拜兄弟,你就当去看看兄弟,顺便给官家找药材。”

“皇上,您别蒙我了,我在永乐城的时候就知道,王韶死了以后咱们朝廷跟吐蕃的关系一直不好。要不然怎么西夏攻打永乐成,吐蕃都没人来帮咱们呢?!我不去!”

赵顼沉下脸来,在王旁面子自己一点皇上的威严都没有。“你不去,如何帮官家采药?”

“等吐蕃的事解决好了我在去!”

“那你去给官家解决不就是了?”

“我是给皇上采药,再说了咱们有言在先,本王不参与政事,说了现在不去就不去!”

“嘿,官家还支派不动你了!”赵顼一拍龙书案。

王旁也不客气一拍椅子扶手:“君无戏言,我坚决不去是维护皇上的圣谕,不然前段还说我不参与政事,现在又派我去吐蕃,人家会说皇上朝令夕改太嬗变!”

这句话隐隐的带着刺儿就扎向了赵顼,这十多年自己朝令夕改的事多了,尤其那件熙宁十年的变法一朝一夕来来回回多少次。

人越是强调什么,说明他越怕什么,越怕什么越想证明自己不是这样。就比如说眼下,赵顼最怕朝令夕改这四个字,所以王旁这么激他反而没辙了。

李彦左看右看的十分的诧异,自己入宫快十年了,在皇上身边也有个三四年了,头一次看见有人跟皇上对着拍的。这会看王旁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根本没有半点退让。再看赵顼,拍完了桌子手还在上面身子僵着看着王旁,看着看着赵顼忽然绵了下来。“官家怎么会朝令夕改呢?!我这也是信任王兄你,这吐蕃现在就好像不受朝廷控制一样,官家一时又想不起来比王爷你更能干的人。要是这问题解决不了,你说不去那药如何采呢?”

李彦心理明白了,皇上这是想药想疯了。

再看王旁不紧不慢的说道:“吐蕃的事有什么可着急的,这些年要是一直用王韶的平戎策打也好,拉拢也好早该见到成绩了。可关键是没坚持,所以才是这样跟吐蕃忽冷忽热的。”

“王兄,你就别说风凉话了,我这可不是要王兄参讨政事啊!我这是咱们兄弟之间聊天说话,你说像你三弟那样的?我这你的皇弟该如何应对呢?”

赵顼把话说的跟家常似的,也的确够跌份的。王旁当然知道不能把赵顼逼的太紧,自己不参政那是给外人看的,要是什么事都不知道以后怎么争取属于自己的那部分?

“皇上,这事您别着急,现在董毡不还在吗?吐蕃这些年疏远朝廷我觉得我那三弟肯定是心里有想法,您想想这吐蕃的事内外都是阿里骨在打理,董毡年迈病重。可如果咱们大宋朝不承认阿里骨,他不管做什么将来都会吐蕃人所指责,你不支持他,他能挺你吗?”

赵顼好像听出点门道:“王兄的意思是?加封阿里骨?”

“要封也别光封阿里骨啊,您不如封董毡带着阿里骨,这样既能体现我大宋的宽仁之心,又能顺便提高阿里骨的地位,还能让阿里骨知道皇上的一番深情,说不定那小子明白了,好好称臣上贡,这不是几全都齐美了吗?!”

只会赵顼的手抬起了,高兴的拍了一下书案:“对啊!怎么这事到了王兄这都这么简单了呢?!王兄你看怎么封好?!”

王旁不假思索的说道:“你就下诏册封西蕃邈川大首领董毡为武威郡王,册封董毡养子阿里骨为团练使,董毡的儿子欺丁为刺史。”

赵顼听了嘿嘿一笑,用手指着王旁:“王兄,你也忒坏了。”

阿里骨是封的团练使,相当于地位低于节度使,等同于防御使,是专门负责军事的官职,按宋朝的官职级别来说也就是个八品官;而封董毡儿子欺丁为刺史却是个五品官职。看上去官阶差了三品,但不同的是团练使掌兵权,但刺史却是养闲人的闲职。

“怎么说那也是我三弟,向己不为偏。皇上,你就盼着阿里骨能明白这里的玄机,早日派人来称臣上贡,那时候才是我去吐蕃为皇上采冬虫夏草之时!”

赵顼满意的点点头,看来王旁还是有心,这么一说他对王旁的顾忌猜疑稍稍减了一点点。

同类推荐
  • 明初超越记

    明初超越记

    一个现代人,在明初和现在穿越的故事,[]穿越明初的故事。发现在这是中国的一大盛事。并引导大明的变革。p这是我写的第一本书,我先试着写,以后写修真方面的书。
  • 大明遇上德械师

    大明遇上德械师

    1937年,国民党一支押送军用物资的德械师神秘失踪,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穿越到了明朝末年。楚云:“师座!我们打不了该死的鬼子了!”杨重山:“妈的,打不了鬼子,咱打鞑子!”
  •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德国史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德国史

    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历史上由于欧洲各国对它的忌惮,致使德国常年处于严重分裂状态。以至于歌德在一首诗中呐喊:“德意志,你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德国人在世界史上留下的笔迹总是那么凝重而深刻。两次战败,两次成为废墟,但又两次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跃升为欧洲第一!本书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德国历史画卷。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读者对德意志历史有一个比较明晰、客观的认识,并从中学到德国人独特的处世风度和严谨的工作精神。
  • 特种部队之美国篇

    特种部队之美国篇

    在美国特种部队的篇章里,我们不能不提及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因为就特种部队的领域而言,它的权利实在不小。自诩“统治宇宙的暗物质”,势力超过中央情报局,配备顶尖武器装备,战果累累却又屡屡招惹麻烦,这就是美军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
  • 清末之大帝国崛起

    清末之大帝国崛起

    胡振宇,胡雪岩的唯一侄子,袁世凯和孙中山的拜把兄弟,海外洪门的有力后台,北美共济会的22级成员,与国学大师梁启超学文启蒙,与国术大师黄飞鸿学武强身,成为第一批留美儿童,同时在西点军校辍学,谁知道竟成了温泉学园的学生,创建了51区的历史,在清末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中,为中华之崛起,在不停息的增强着自己。
热门推荐
  • 南风忆相思

    南风忆相思

    林晓晓本是21世纪的医学界权威,更是中医世家林家的继承人,原本注定一世繁华的她,却在一次机难中结束了生命……魂穿异世,身为帝女星的她注定了一生情劫不断。在乞丐堆中醒来,依靠一身医术成为了神风大陆上的鬼手天医,历经10年,筹建起属于自己的势力,从江湖到朝廷,关于她的传说不断涌现,直到亲手解开身世之谜,那一刻世人皆知风华……
  • 正确的见鬼姿势

    正确的见鬼姿势

    姿势一:保持冷静,装作没看到。姿势二:尽量不要答应它们的要求。根据齐小异丰富的见鬼经验来看,姿势一通常会被识破,此时应无缝对接姿势二,理论上就足够应付一般友善的鬼了嗯,当然只是理论上。
  • 大清棋情录

    大清棋情录

    倾力打造中国第一部长篇围棋文化言情小说。以江阴“抗清三公”的后人恩怨为线索,叙述大清乾隆年间,中国围棋最强时代的人文传奇故事,善解跨越两个地球的情爱纠缠。水墨江南,情迷棋中,小说家言,专家达人不必深究。
  • 南宫红娘

    南宫红娘

    人人相恋,找南宫红娘啊!妖妖相恋,找南宫红娘啊!仙仙相恋,找南宫红娘啊!啥?人妖不得相恋?不怕,有南宫红娘啊!可是为什么,西方吸血鬼,爱神丘比特,堕天使路西法……你们凑什么热闹?!某女:干啥的?某男:找老婆。某女:她(三)家(界)哪(哪)的?某男:她四海为家。某女:她谁啊?某男:你
  • 江湖之问
  • 大武门

    大武门

    武道一途,乃修身,养性,知天命,断生死,悟轮回,掌大道。唐毅是个非典型的大武者,比如他将一只传说中的异禀级灵宠,起了个很卖萌的名字,小灰灰;比如他将来自天堂的使者,十二翼炽天使,唤作美眉,并且还动手调戏了人家;再比如他还将地狱的婀娜圣女当成了百花殿的当牌花魁,欲要人家三陪自己......小灰灰问道,“老大,这个故事哪吸引读者?”唐毅老神在在的道,“热血,妹子,御姐,异界妹子,御姐......”狂踩异界富二代,纨绔人间我为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书上线,拜求推荐,收藏!!!
  • 一弦一柱思华年之安歌

    一弦一柱思华年之安歌

    戊戌,晟礼三十六年冬,大寒,安王及卫将军谋反,斩首示众,宣玘帝念与安王手足之情,发安王独子孙文书至辽东充军,留其后代,从此安王一派迅速衰败,曾经权倾朝野的安王势力也就此崩塌。
  • 静夜奇谈之莫伤离

    静夜奇谈之莫伤离

    他极为神秘,行踪杳然,却又会随时出现在各地,总是于危难中解救世人,于困境中施以援手,所有得到过他救助的人,都对他感恩戴德奉若神明崇拜敬仰,而所有的媒体都想得到他的第一手资料,拍到他最清晰的身影,奈何他总是高高在上来去如风,没人能真正看清楚他,更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来自哪里,为何要救助世人……这个女孩儿,属于这世上极为稀有的族群,遁迹于闹市,却不惯问世事,身处复杂社会,却始终缥缈出尘,外表柔弱,性格柔顺,目光如水般柔软,语声如细雨般轻柔,少言寡语,与人无争,温柔得让人心化,这样的女子似乎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可是如果一旦出现,那就真是可遇而不可求……花开凡尘,星子婆娑,千年万年,只为这一世的相逢,从此你坠入我心,而我以暗香萦绕你终生……
  • 最后一名记命师

    最后一名记命师

    修真百万年,修士如同过江之鲫,源源不绝。大能修士无所不能,翻江倒海,吞云吐雾,逍遥自在。然,无止境的索取,惹怒了上天,派下无影无形、无物可伤、无眼能见的噬忆兽,能吞人记忆,吃人心神。修士和凡人开始慢慢记不起自身的记忆,忘记所有记忆的那一刻,就是魂飞魄散之时,化为漫天灵力,归于天地,无人可避免。一时间,天地间哀鸿遍野,人们对于失去记忆的恐惧,记不起亲人、好友、子孙后辈,直至忘记自身的一切。有大能不忍天地间人类消散,他们站了出来。他们记天灾地变、画名川大河、录旦夕祸福;他们记天地之变化,亦记众人之一生,他们被称为——记命师。
  • 浙江人的创新思路

    浙江人的创新思路

    1912年经济学家荀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创新行为在历史上长期是一种企业家的个人行为,后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多机构参与的系统行为,因此,20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创新系统的概念和理论。由于创新的系统性以及创新系统的复杂性,人们越来越注意从社会、政治和科技、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企业、企业之外的其他机构在创新系统中的行为和作用。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如果把企业之外的不同机构或者不同社会角色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孤立起来,特别是撇开与企业创新活动的联系,就往往容易把创新这个概念单纯理解为“创造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