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1700000015

第15章

北柴庄依山而建,就像一个倾斜屋顶上的鸟巢。它交通闭塞且地势陡峭,藏在这里根本不用担心会暴露自己的行踪。在山谷和山石的间隙,村民们种上了板栗、玉米、棉花以及亚麻:此外,他们还喂养鸡、猪、羊和牛,在特别的季节还能够捉到山里的鹌鹑和野鸡。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朴素、自然。日本人不可能发现北柴庄,更不会找到去北柴庄的路。凭经验,在这一场残酷的战争中,日本兵在山间,都不会离开他的大部队太远,因为每一个村民都可能是个勇敢的游击队战士,他们对于侵入自己家园的豺狼,是不会有半点仁慈的。

艾伟德在这个村庄有许多老朋友。她一直深受大家欢迎。在这一特殊时刻,尽管自己家里的粮食都很紧张,村民们依然对他们热情款待,同时也为他们所遭受的轰炸深感同情。他们在北柴庄住了一个多星期后,终于有了新的消息:日本鬼子已经出了阳城,不知去向。

艾伟德决定回去取一些东西。她之前把房子的契约和护照以及一些文件放在一个盒子里,埋在客桟的院子里。她突然觉得把这些东西放在北柴庄会比阳城更安全。

走了几个小时的山路,终于到了阳城。她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城的西门已经封闭,她绕着城墙走着,从一段已经完全倒塌的城墙上爬了进去,然后朝着县衙所在的方向,一直走到东门。许多房屋已完全废弃,一种不祥的宁静笼罩着整个城镇。当她穿过小巷,来到八福客栈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人的影子被夕阳照得很长很长。客栈的门牌依然在风中吱吱作响,看来它需要重新粉刷了:旅馆被炸坏的一角,敞对长空。艾伟德找到一根木棍,开始在后院的一个角落里,挖她埋下的东西。就在她快要挖到东西的时候,直觉告诉她,在后院的进门处有动静。她忙转身来,在门口,发现一个平时老来送水的老头,他的衣服和裤子满是灰尘,头上带了一顶圆型黑帽。艾伟德很清楚这个人,他是一个留山羊胡子的、很狡猾的家伙。艾伟德平时不太喜欢他,因为当地人都说他是一个小偷。她想,这家伙会不会把日本鬼子引来这里呢?可不能让他看见这里埋着的东西,他很可能会抢走的。

“你怎么还不走?”老头用他很刺耳的声音问道。

艾伟德看他一眼:“我为什么要离开?这里是我的家,我要住在这里--不是还有那么多的人都留在这里吗?”

“这里已经没有人了。这地方再也不能住了。”

“那有什么关系?我可以睡院子里。”

她被老头阴阳怪气的态度激怒了。她想,我到哪儿去,我干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谁要你在这儿说三道四?她刨开最下面的泥土,从洞中取出盒子。打开盒子后,她又有一丝犹豫,这些东西还有什么保留意义呢?战争巳经爆发了,没有东西会再有价值。

“日本人快回来了。”老头像是一只雌孔雀一样,咯咯地笑着。

艾伟德冷冷地看着他。

“你是在吓我吗?”她说,“你不是也在这儿吗?”

“他们已经在西门了。”他幸灾乐祸地笑着说。

“那你为什么不走?”艾伟德反驳道。

“他们不会伤害我。他们不会理会一个穷老头。我告诉你,他们就在西门。”

“你自己先去藏起来吧!”艾伟德没好气地说。这句话好像是一种预示,刚说完,一个巨大的爆炸声就突然传了过来,听声音,离八福客栈并不远。艾伟德再也顾不得和老头唇枪舌剑,赶忙扔下盒子,拔腿就跑,刚跑出院门,刺耳的连环爆炸声又响起来。艾伟德加快速度,拼命朝东门跑去,但东门也关了,她只得又找到一截倾塌的城墙,躲在那儿观察着四周。去哪儿藏身呢?沿着大路继续往东走?那无疑是自投罗网,因为它通向泽州,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日本人抓住。北柴庄在西南方向,要去那儿,必须要顺着城墙走,但是,从枪炮的声音就能判断,前方在打仗。容不得多想了,她当即决定,还是去北柴庄,她开始沿着城墙深一脚低一脚地走着,不久,前面就出现了激烈战斗的场面,她不得不停下脚步。

战斗在西门打响。城墙下面差不多有五十来个身穿深绿色军装的曰本鬼子,依靠岩石作掩体,跳在地上对着城墙开火。城墙上的士兵正在回击,不曰寸地丢下手榴弹,剧烈的爆炸声此起彼伏。艾伟德打量了一下自己周围的地形,一股寒气从她的腹部直逼心脏,原来,她正处在一片墓地里面!她爬到一个坟堆的后面,赌缩着隐蔽下来。抬头看看周围,一想到自己所选择的藏身之地,竟然是一个墓地,她的心里就觉得很不吉利。“我还没有死!”她不断地告诉自己。也只能这样了,要想逃回北柴庄,只能穿过这片战火交加的地区,而且,还不能这样无作为地等待下去,如果天黑了,不仅看不见路,而且,日本军队还很可能会选择在这里扎营。想来想去,与其等待大批日本人的到1坡,顺着环山小路走,那样的话,路途陡峭,而且费时费力。本能地,她想从近路回去。刚走几步,一个念头就闪现在脑海里:“如果日本人派兵来增援,他们肯定会抄近路也从河谷中走,而不会翻山越岭。但是,谁又能保证他们究竟从哪条路走呢?”

她带着惶恐,站在那里犹疑不定。很快,她就明白,现在不是害怕的时候,她必须做出选择,来和命运赌一把,她所需要的,只是坚强的意志。“上帝,你要帮我!”她大声喊道。于是,艾伟德闭上眼睛开始原地打转,她对自己说我停下时,对着哪条路我就走哪条。上帝,你听到了吗?我停下来时对着哪条路,我就走哪条。”她就这么旋转着,不一会儿就感到晕头转向,便停了下来。睁开眼后,她发现自己刚好正对着通往峡谷上方的山路。于是,她知道自己该怎么走了,毅然决然地向山上爬去。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峡谷中充满了寒冷和恐怖的气氛。

差不多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峡谷开始急剧地往左转,此时,从她的前下方传来一些声音’她停脚步听了听,没错’是一支军队的行军声。车轮声、步行声、马蹄声回荡在山谷。她马上趴到地上,顺着崖边往下看。这时,她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安全的路线而感到欣慰。一支日本军队正从下面的河床经过。他们慢慢前行,很长的一个纵队。他们在她下面大约五十米左右,她数了一下人数,有差不多五百人,还有骡群、以及骡车拉的轻型大炮。她想,这肯定是日本人的援兵,这些弹药会很快运到阳城的城墙下。到时又将发生什么情况呢?城门肯定会被炸开,她这样想着,心情十分沮丧。日本兵继续在幽暗的峡谷前行,艾伟德躲过他们的视线,往山上走去。

她顺着环山路走着,忽高忽低,当到达山脊的时候,已经上气不接下气,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心狂跳个不停。此时,夜已深,星星在山顶不住闪烁。艾伟德感到寒风从脸上划过,但是一想到逃过峡谷的日本鬼子,她就觉得特别开心。她顺着山路朝着北柴庄方向前进,这时候她意识到,如果不想走夜路迷失方向,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山间露宿,对她而言,这也不算什么。

第二天一早,她终于安全回到北柴庄。在得知了她在阳城的所见所闻以及死里逃生的经历后,那些当初就认为她不应该去阳城的朋友们,都为她感到担心和庆幸。面对这个混乱的局面,大概也只能如此了,他们又能做些什么呢?躲在北柴庄的人们,每天都派一个人去阳城打探消息,半个月后,终于有人带回一个好消息:阳城的战火平息了,不仅城门四开,而且还有更夫拿着敲打着铜锣四处叫喊大家都回家吧!一起来重建我们的家园!”

艾伟德一行十分开心,他们判断,日本人从阳城撤军,可能是转向攻打泽州。难道就此可以平安地回去?回去“重建家园”?艾伟德有点怀疑,在阳城这么多年来,她还从没有听到过这样特别的口号。

回到阳城后,艾伟德先去了趟县衙。那里已是人声鼎沸,一群人挤在门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什么。她分开众人挤进去,想看看县长在不在,想了解一下官方打算如何处理阳城现在的局面。还好,县长正在那里,不过,看起来满脸愁容。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把那些尸体埋掉。”她对一筹莫展的县长建议道。

县长点头表示同意,同时用瘦弱的手擦了擦额头。其实他和艾伟德一样,也是那天早上听到日本人撤离的消息后,从一直隐藏的小山村赶回来的。他对阳城发生的一切,已经有了耳闻目睹。在日本人第一次骚扰阳城并撤走后,许多逃难的人来到这里,一支一直抵抗日本人的游击队也在周围活动,于是日本人又派部队来围剿,战斗就这样打响了。其实,艾伟德比县长更了解当时的情况,因为她就在现场,目睹了整个战斗的过程。她既感慨游击队的英勇抵抗,又愤怒于日本人的人侵和屠杀。日军在增援部队的支持下,攻人县城,屠杀了城里的每一个人,男子、妇女以及小孩。在过去的数百年中,阳城经历过成吉思汗及其草原骑士的侵略,但是和日本人相比,就连成吉思汗也没有进行过如此无情的杀戮。

在西门外’在埋葬着上次日本人飞机轰炸死难者的墓地旁,大家又挖了一个巨坑,许多死去的人胡乱下葬。在八福客栈的后院,艾伟德又找到三具尸体。她把他们就近埋在山脚下。她一直忙碌着,从早到晚。就在她掩埋完那三具尸体的时候,她突然感到一种巨大的疲劳感,甚至不想站起来,她知道,是这里发生的惨剧让她觉得五脏俱焚。于是,她临时决定不在阳城过夜’

而是马上回北柴庄。她又经过那些哭泣的人们,看着他们将尸体拖到大坑处,心中痛苦万分。

从大山的高处,她回望这个自己一直深爱的家园。太阳正慢慢地下山,寺院的佛塔直直地刺向天空,无家可归的人们在夕阳中渐渐模糊。城墙依然倾斜,和从前一样坚强而优雅。它守望着整个城市,一个偏僻、宁静、由古人的双手修建的美丽山城:但是她知道一切都结束了。她现在能看到的只是大炮和一座空城:短短的两个星期,她深爱的城市消失了。

她也许会回来,并住在那里:她也许会重修旅馆的屋顶:但是,一切和从前都已不同。没有任何的清扫、重建能消除城镇发生的死伤,以及所带来的痛苦和恐惧。和平宁静的时光已经不再。这个偏僻的暴露在风中的小城,现在已经变成一片修罗场。怀着沉重的心情,她继续前进,翻山越岭,再次回到北柴庄。

阳城遭受洗劫巳十天。期间,她一直在北柴庄,和十个妇女及孩子住在一起。和平常一样,她早早地起床,穿过楼厅,顺着石梯来到院子里。在厨房,她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粟子面粥,又喝了一口小瓷碗里滚烫的茶水。在门外,空气很凉,太阳还没有升起,空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味道,她站了一会儿,深深地吸一口气,遥望着山谷,一直望到很远的地方。然后,她来到临时诊所,开始她一天的工作。当她走进山洞时,在那里治疗的十个伤者都抬起头,向她打招呼问候。

她行动敏捷而且很开心,一切就像她小时候记忆中的护士一样。“早安她说昨晚睡得好吗?该吃药了。”

临时诊所所在的山洞,偎依着村庄的围墙。围墙本身就是靠山搭建的,所以在一定的距离你很难区分天然的和人工搭建的巨石。

那个山洞位于山顶和村庄的中间地段,平时,北柴庄的人用它来饲养牲口,在寒冷的大雪天,他们便把所有的牲口都赶到这个遮风挡雨的洞里。在村民的帮助下,艾伟德将它打扫干净,建成一个临时诊所。阳城的遭遇,已使这里成为了一种人道主义援助的地方。许多伤者,要么自己艰难地走到这里,要么被抬到这里,进行简单的医治。艾伟德现在还不知道,但是在未来的几个星期,将会有许多伤者需要照顾。装有机关枪和炸弹的日本巡逻机,在空中随意地飞翔,肆意地对田里和山上的村民进行射击。弗兰西斯--艾伟德收养的一个孩子,遭到了飞机的袭击,他的手被子弹打中,就此失去三根手指。

消息很快传开了:在北柴庄有艾伟德建立的临时诊所!病员和伤者都聚集过来。大多数人都是受了枪伤。在这里,艾伟德使用最原始但最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她把蓖麻油、硫磺以及含有硫酸钾的高锰酸钾倒进一个很大的金属罐内,这个金属罐还是她在泽州时别人送给她的。注射器简直就和她父亲在花园浇玫瑰花时使用的水壶一样大。

在山洞里,艾伟德还有个助手,她叫常如麦,一个来自泽州、也遭受曰军袭击的信教者,她帮着将水烧开,使药物能够溶化。艾伟德仔细地将金属罐装满药物,然后转向第一个病人。他是阳城附近的一个农夫,敌人的子弹射穿了他的小腿。他微笑着看着艾伟德,然后将他的蓝色棉裤挽了起来,露出受伤的地方。

“把下面的碗拿着。”艾伟德对他说道。

用高锰酸钾给伤口消毒,是她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因为到现在,她只有一个病人死去。死者也是一个农民。敌人的子弹打碎他的肘部后,又射人了他的腹部。艾伟德细心的照料也无法救活他。

那年的春天,对于残暴的日本人而言,他们从山西南下,来到黄河附近,很明显只是为他们即将展开的大规模进攻做准备。刚入秋的时候,他们的先遣军撤到泽州、潞安一带。在战争初期的几个月,他们在北方小范围的进犯,只是为了试探、熟悉那里复杂的地形。从春天到初夏,他们转攻山岭,沿着古山地农民老的商道而行,残暴地消除所遇到的一切抵抗,这种冷酷和残忍,其实在最开始进攻中国的时候,就已在每一个日本士兵的心中生根。在离开阳城后,他们又来到周村。在这里他们抓了很多人,其中包括艾伟德很熟悉的骡夫黑林。日本人的突然到来,让在家里的黑林和他的妻子以及三个孩子惊恐万分。气焰嚣张的日本人将他拉出家门。“这里有一个骡夫,”他们叫喊道如果你帮我们运军火,你和你的家人就能免遭一死’你的明白?”

“我不行呀,”黑林用颤抖的声音回答道,“我是基督徒,我信奉和平。如果我帮你们运军火,我就是在帮你们打仗,我做不到。”

在一个日本军官面前,日本士兵把他绑了起来,黑林重复着他的誓言,坚决不肯帮他们。

“如果那样的话,”日本军官大笑着说,“我就让你看看我们是怎样处置不合作的基督徒的。”

他们把他捆在门外的柱子上,然后将他的妻子儿女锁在家里,最后放火焚烧房子。日本人幸灾乐祸地看着黑林,看着他因为妻子儿女的惨叫而几乎疯狂。在烈火燃烧中日军离开了,黑林依然被绑在那里,日军回到阳城后继续进行他们的大屠杀。深夜,黑林的邻居们从山上悄悄回来,将他松了绑。他绝望得已经彻底崩溃,他知道艾伟德在北柴庄,便进山去找她。

他突然出现在艾伟德面前,此时艾伟德正在为那些伤员准备消炎药。他撕心裂肺几至语无伦次,花了几个小时才将他的遭遇说完,艾伟德静静地听着。她几乎不能为他做什么,但至少她能用基督教的方式,埋葬他的亲人们。

艾伟德带着两个当地农民和孤单的黑林,几个人动身前往周村。在拂晓时,他们下了山,来到已化为灰烬的家园。

艾伟德站在石堆上,稍微比其他人高一点。当她大声念圣经时大家都低下了头。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蔡元培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蔡元培

    蔡元培生活在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直到抗日战争中期。他的生命历程横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穿越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充满了丰富复杂的传奇色彩。他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充满内忧外患、横遭外国侵略者蹂躏的悲愤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前仆后继、勇猛斗争的英雄时代。在他所处的历史时期,古老的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政治舞台风云变幻,错综复杂。在这样一个变化多端的年代里,蔡元培积极投身于时代洪流,在惊涛骇浪的历史大河中,在进步与保守、革命与反动的多次较量中,上下求索,不断实践,走过了光辉灿烂的人生之路。
  •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后加入法国国籍,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研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她也因此被称作“镭的母亲”。
  • 铁血名将·霍去病

    铁血名将·霍去病

    霍去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年轻的名将,也是国人心中最具传奇性的一代武将,他的故事,为人们所传诵。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听说过他的战绩,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短暂而绚丽的一生。《铁血名将·霍去病》依托史书,以小说的形式再现了这位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传奇而辉煌的一生,带领读者重回那个烽火年代,再次感受霍去病“不破匈奴誓不还”的慷慨与豪迈。
  •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王淦昌传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王淦昌传

    这是一套记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的成长以及他们艰辛的科研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这些大科学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生在战乱年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骨肉同胞饱受欺凌;他们忍辱负重、负笈海外、卧薪尝胆、发奋自强;他们学业有成、毅然归国、隐姓埋名、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科学拓荒,为国家造“争气弹”。以“两弹一星”为标志,他们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大国封锁与孤立,使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站稳了脚跟。世纪人生,百年追梦,爱国奉献,砥砺创新,科技强国,这是大科学家们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值得历史记住的科学英模。
  • 泉·最美:父亲心中的胡海泉

    泉·最美:父亲心中的胡海泉

    一个普通的喜爱文学创作的孩子是怎样成长为著名创作歌手的?他经历过怎样的困境?他面临过怎样的抉择?他如何步出泥泞,走向成功,成为数十万“北漂”青年中的佼佼者?父亲在这个从平凡到卓越的跨越过程中,是助推者,是旁观者,是反思者。诗人胡世宗用最质朴的笔触,从儿子的少年时代开始回忆,记录下胡海泉独特的成长轨迹,“北漂”的心路历程,成名的来龙去脉,创业的跌宕艰辛。这本书既是一个流行音乐家的成长传记,又是一本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开导孩子追逐梦想、走向成功的教科书。
热门推荐
  • 指天为剑

    指天为剑

    颠倒的黑白,错乱的阴阳,枪与剑抉择,光与影的追逐,本与末是逆是顺?
  • 神魔天尊前传

    神魔天尊前传

    神魔天尊,分前1.2.3部,分别写了他在地球的红尘历练。本人处女座,谢谢。
  • 龙虎拜碎锋

    龙虎拜碎锋

    不知从何时起,远古的记忆再度苏醒,一种叫做星魂的东西在人类的生命中苏醒,从星魂苏醒的那一刻起,人类便迎来了新纪元。几千年的时光,星魂已经不是某些人特有的东西了,几乎所有的人在降生的时候都会伴随着星魂的诞生。而星魂在这样一个特别而不特殊的少年身上却出现了不可预知的变化,从此,本就不平静的世界再度因为这位少年的粉墨登场而变得更加精彩。
  • 高考落榜

    高考落榜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居民都被外貌的表相所迷惑。那些生来不是那么美丽的东西,被剥夺了很多权利。如果说,只有长的好看的人才有青春,那么长得不好看的人,剩下的岂不只是一个潘多拉的空盒子,连“希望”也飞了。潘多拉的空盒子系列6。
  • 缱绻与决绝

    缱绻与决绝

    缱绻与决绝,是赵德发的“农民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本部小说正是以土地的变迁为背景,展现了农民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 小说从1972年沂蒙山区天牛庙村首富宁学祥的长女乡乡正欲出嫁写起。
  • 基督吸血鬼

    基督吸血鬼

    因天主教的生化研究而产生的吸血鬼,意外来到了异世界,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崛起,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吸血鬼家族。
  • 快意军阀人生

    快意军阀人生

    谁说屌丝不能逆袭,笑看屌丝穿越,上演横刀立马,快意人生
  • 鹿晗,我们不说再见

    鹿晗,我们不说再见

    说好的不再见却还是放手,是的联姻的确不会出真情,分开之后,你有你的人生,我放弃还不行?为什么重遇后却还要纠缠,求你离开我。。。
  • 补天传说

    补天传说

    一部关于人、神、仙、佛、魔的故事。人挡杀人,仙挡杀仙;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我自成魔,魔临天下。
  • 妖林

    妖林

    妖绿色的长发,额间白菊闪烁,身体内蕴含巨大的秘密与宝藏。忧郁唯美的男子,囚笼内的生存,为了母后的死而复仇的妖族圣帝。他是一条蛇,但是他有血有肉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