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1700000003

第3章

离开英国本岛后,艾伟德在欧洲大陆的第一站是荷兰的海牙。她必须在海牙转车,然后经过荷兰,穿行德国、波兰,进入俄国境内。在给了帮她搬运行李的小伙子九便士后,她在车厢里找到一个靠窗座位。她面朝火车行进的方向,盖着毛毯,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大地。火车进人俄国后,她着实被自己的所见吓了一大跳:一群群人漠然地站在露天的、显得死气沉沉的站台上,周围胡乱堆放着行李?’站台上还有妇女们在三三两两地劳作。那里竟有这么多贫穷及看起来像难民一样的人,这是她万万没想到的。

终于到了莫斯科。站台上站满了士兵,他们的腋下夹着面包,饿的时候就扯下一块塞进嘴里。艾伟德取出一个鸡蛋,拿出饼干,又在饼干上抹了一些黄油,这就是她一路上的早餐:而后她又放了一块方糖在盛着开水的水壶里,这就是茶点了。站台上那些夹着面包的士兵,随地吐着唾沫,用手不断揉着被风吹得通红的鼻子,这让他们看上去显得怪异而恐怖。后来她在给母亲的信中说道,俄国人并不快乐,这里的人们被蹂躏和践踏着,那些在街道上工作的孩子,面容悲伤。在俄国旅途的所见所闻,深深地触动了她。每天,她都会在车厢的走道上活动活动手脚。偶尔,当车停下来运载一些木柴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乘客都会走下去舒展一下身体,并补足饮用水。

火车离开英国十天后,开始穿越广袤的西伯利亚。一开始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旅程,她立时被这里的雄伟壮阔的景色迷住了:满目尽是高耸的山脉,大片大片的松林,延绵不断的雪原,耀眼的阳光,偶尔也能看见一些独立宏伟的建筑。

当车停靠在一个不知名的乡下车站时,一个男子走进车厢,他能够说一点点英语,看起来像个和善的人,通过他,那些一路上苦于言语不通而渴望问些问题的旅客总算满足了些许好奇心。那个男人很热心地告诉艾伟德,列车员已经明确表示没有火车可以直接开到哈尔滨,而她最好是在连接西伯利亚和曼丘利亚的一个车站下车,然后再转乘其他的火车。如果这番话是真的当然她尽量使自己不去相信它,那么她原计划从哈尔滨直接到大连,再乘轮船到天津就是遥不可及的事了。

随着火车经过一个个乡间小站,站台上的士兵开始越来越多,这让艾伟德不由得害怕起来。现在她的车厢里还坐着两个官员模样的人。他们没有和她说话,仅仅用手势打了个招呼。

他们看上去情绪还不错。火车到达赤塔的时候,车厢里就只剩下艾伟德一个人了。列车员经过时给她作了个奇怪的手势,示意她到站台上去。她不为所动,牢牢地坐在座位上,因为她坚信,每前进一米,离中国就又近了一米。

不久,车厢里上来许多士兵,一下子挤得满满的。几个小时后,天色暗下来,士兵们陆续在一个小站下车,并在站台上列队,随即离开车站。火车的车灯熄灭了,艾伟德在站台上走了一小会儿’重新上车后,她发现这里又只剩下她一个人。突然,一阵冰冷刺骨的寒风刮过,她听到了一种从未听过的声音。是枪声!她马上知道这是枪声,令人不寒而栗的枪声!她把头伸出窗外,看到远处夜空中有一闪一闪的亮光。她开始把自己的行李集中起来,这时她才意识到,伦敦那位旅行代理人说的话是完全正确的,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战争她仿佛又看见那个好心的老人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似的,在柜台后面莫斯科的东正教大教堂训斥着自己:“小姐,我说过了,我们不会让自己的顾客去送死的!”

火车再也走不动了。提着包裹和毯子,艾伟德只好走下车来。站台上有间小房子,四个男人正围在火炉旁,他们是火车的机车师、加料员、车站站长以及那位在赤塔就怂恿她下车的列车员。这些人递给她一杯浓咖啡,并用手势告诉她:火车实际上已经到了终点,因为前面就是战场。

这是一场中国与俄国在东部铁路线上没有公开的战争,并未引起各国媒体的关注。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几周,造成巨大灾难,最终以中方撤回军队而结束。他们说,火车将在这个小站停留几天,甚至几周,直到需要它开动的时候,火车会把那些受伤的士兵运到后方的医院。他们指了指火车开来的方向,说道还是回去吧!”

前线的伤员将艰难地穿过大雪覆盖的树林,钻过隧道,爬过高山,来到这里。那些绵厚而松软的大雪将覆盖在他们身上。在西伯利亚严寒的秋季,冰柱已经悬挂在松针上。现在,对艾伟德来说,唯一的希望就是返回赤塔。

艾伟德出发了。这里离赤塔站并没有多远。西伯利亚的寒风呼啸着,踏着淹没脚踝的积雪,她一只手抱着箱子,另一只手提着水壶和平底锅,肩上搭着毛毯,脚下踩得大雪吱吱作响。在这黑夜里,只能隐约看见一些低矮的树和平滑的覆盖着白雪的坡地。夜空中闪耀着点点繁星。很明显,上帝并不想让她成为野狼的夜宵,因为这雪原和森林里仍有着足够多的食物。偶尔,树上滑下的积雪会发出一声震响,那些不堪承受积雪之重的树枝因折断也发出咔嚓声。每到这时,她就会停下来,仔细看看前面到底出了什么事情,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生。这里有光,但却没有一丝热气:这里除了无尽的孤独,什么也没有。

四小时后,她感觉脚快被冻僵了,便在雪地上坐下来,点燃火炉,煮了点咖啡。她吃了两块苏打蛋糕,但仍然觉得不是很舒服。她想她得睡一下,至少要睡两个小时。她把箱子立在地上,挡住风,用积雪填平地上的坑凹,铺上旧毛毯,躺了下来。好困啊!迷迷糊糊中,她似乎听到远处传来的嚎叫声,仿佛有一个闪着漂亮眼睛的小孩对她说谁把这些大狼狗放出来的,太吵了!”

直到在中国生活了多年后,她才明白她听到的是正在觅食的狼群的声音。

醒来时巳是黎明时分,太阳已爬上山坡。艾伟德又给自己煮了点咖啡,再吃点苏打蛋糕,稍微有了点精神,就整理一下行李,继续沿着铁轨前进。现在,她总算知道中国有多么遥远、其旅程又是多么的艰难。又是一天过去,她依然沿着铁轨往前走着,夜深了,蹒跚前行着的她,并不觉一丝寒冷和疲惫。

终于,她看到铁轨远处来自赤塔的灯在闪烁,这让她精神为之一振。她咬紧牙关,艰难地加快脚步。到达站台时,艾伟德已精疲力竭。在站台上,她把行李堆起来,坐在上面微微喘息着。除此之外,还能干什么呢?同样地,站台上也坐着几群俄国人,看来,他们也是走了不近的路途而来到这里的。

整个晚上,没有一个人来打扰她。艾伟德裹着毛毯,迷迷瞪瞪地打着吨。

第二天清晨,这个在夜晚突然出现的外国人就引起了当地官员的注意,不断地有人来到她面前,但由于没人能说英语,结果他们谁也不明白对方究竟说了些什么,那些人只好在歪着头打量她一番后,带着一脸的迷惘而离去。

搞不清俄国人究竟在说些什么,艾伟德只好继续停留在寒风凛冽的站台上。一个上午,再没有一个俄国人来打扰她,她孤零零地守候在站台上。觉得累了,就躺下来小憩片刻。有时,她感觉自己已经快要冻成一具僵尸。老是露宿在站台上,这可不是个办法啊。她想,在顺利经过西伯利亚丛林的恐怖地带后,如果在这站台上被冻死,那实在是荒唐可笑的事。不行,我得做点什么!在中午的时候,她对自己说。很明显,现在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制造点骚动,以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这时,她看见一个带着顶红帽子的官员模样的人正从站台那边走过来。

艾伟德在心里盘算着:要不要把他打倒?然后再摘下他那好玩的帽子?然而,她立即发现自己的计划无异于以卵击石,因为那家伙的后面还跟着三个带枪的士兵。不过,看起来他们显然是冲着自己来的。

来到眼前,那家伙比手划脚地示意:你被捕了!艾伟德长出一口气,在她的一生中,还从未因被捕而如此快乐过。她立即拎上包,跟着他们来到不远处的一个房间里。一位审讯官已坐在那里,看得出,他在努力让艾伟德能够听懂他所说的断断续续的英语,艾伟德也显得很愉快--尽管那些英语仅仅只是一些单词罢了。不过,那人说了许久,艾伟德始终也没听明白她在被捕后接下来要做些什么。一番南辕北辙的对话后’审讯官只好撇下艾伟德,气哼哼地自行离开了。房间里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好在墙边还有一张折叠床。在那些把她关进这里的士兵的注视下,艾伟德很快就有了睡意。

第二天又继续审问。他们检查了她的护照,并花了很长时间围绕着一个问题讨论来讨论去,那就是她的职业一传教士。他们好像正商量着怎样处理这个身材瘦小的英国女人。而且还时不时地暗示着她可能会被留在俄国,因为他们需要像她这样的人。

众所周知,在那个年代,遍及全球的年轻的共产主义者都聚集到了俄国,情绪激昂地扮演着即将建立的无产阶级乌托邦中的角色。有时,艾伟德甚至也认为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立即她又开始为此念头而害怕起来。她急忙颤颤悠悠地取出圣经,那里面有一张彩色插图,她让他们看看圣经时代的场景。这好像起了一点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递给了她一张贴着邮票的纸,那看起来像个新的通行证,也像是能够开始另外一个旅程的火车票。

下午,他们把她送上了车,并尽力让她明白她必须在一个叫尼科苏耶的中转站下车。然后乘车去博尔基亚,再转道中国去哈尔滨。

几小时后她在尼科苏耶下了车。转车去博尔基亚?这里没有人会说英语,也没有人明白她的意思。她试着询问工作人员--那些带着红帽子的男人,然而没人明白她在说些什么。现在已经是晚上,她不得不把行李放在身边,无可奈何地坐了下来,再次准备露宿站台。刺骨的寒风中,她有点担心:

我不会被冻死吧?

第二天清晨,她喝了些用自己的小火炉煮的咖啡,吃了两块已经变硬乃至难以下咽的苏打蛋糕。随后,她把行李放在站台的衣帽间里,四处寻找当地政府的派出机构,她觉得至少在那里能找到一两个会说英语的人。用不了多久,她总算找到一个地方,那儿看起来像个官方机构。然而,还没有人能听懂她的话。最后她被带进一间办公室,一位男子接待了她。艾伟德现在已经习惯动用她的圣经,有时说到激动处,她也会拿出哥哥--拉瑞的照片。照片上的拉瑞穿着军队的制服。用俄国军队制服的标准来衡量,他看上去至少是个高级将领。不管他们是否认为她有一位当高级将领的亲戚,这张照片也还是很及时地发挥了它的作用。终于他们好像突然明白了这位女士到底想干什么。一切似乎都安排妥当了,于是,她先回到衣帽间拿自己的行李,然后再跟着一个人到了一家小旅馆,她在那里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就有人来领着她登上火车。可是,到了车上,意外又出现了,那是一列直接开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火车,他们告诉她,那里也有铁路直通哈尔滨。当她再次穿过西伯利亚地界时,她不禁感谢起他的哥哥拉瑞来。

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站台上,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她。列车员检査了她的车票,指了指车站的出站口。出站后,在一面墙上,爱伟德看见一张小广告:旅行者旅馆。她决定去那里先住下再说。经过一番艰难的打听,艾伟德终于来到旅馆门口。这里离车站并不远,门童把她领了进去。不一会儿,一个长着蒙古人脸庞、身材臃肿的男人走进房间,他穿着一件肥大的没有纽扣的外套。他声称要检查她的护照,并在拿到护照后,顺手装进自己的口袋。艾伟德想,他大概会去找警察吧,看来那个通行证并没有起什么作用。

随后,他把艾伟德领到街边’故作温柔地紧紧贴着她,这让她感到十分尴尬。他说,他想领她看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街景,可艾伟德却觉得,这里的街景可实在不敢恭维:被水冲刷得坑坑洼洼的街道,显得肮脏凌乱:成群结队的乞丐无所事事地站满街角;两旁显得十分简陋的建筑物,看起来像是许久没有粉刷过:街道上行走着三三两两的行人,大多衣服肮脏、破旧;还有那些裹着大衣怀抱小孩的妇女,流露出饥饿及疲惫的眼神。那个下午,他们俩就这样站在街边,漫无目的地看着街面上发生的一切。

这时,一辆电车缓缓驶进了车站,车门打开后,一位身材消瘦的妇女走了上去。艾伟德看着她上车,却怎么也搞不明白为何会发生后面的一幕:她看见车上一群男子指责、威胁着那位妇女,当车再次发动的时候,他们竟然抬起她,把她扔到外面。

那位女人在落地时发出一声闷响,随后滚到旁边的泥水里。艾伟德身边的那家伙也朝着在地上挣扎的女人大声嚷嚷着,似乎是在奚落着什么。那女人慢慢地爬起来,无声地哭着,显得十分痛苦和悲伤。艾伟德在心里感到一阵酸楚,她向那女人走过去,然而,边上的男人却一把拉住她,使她无法前行。那女人自己从地上哆哆嗉嗦地爬起来,低着头,跟在电车后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远去了。她的身型仍然留在泥地里,不过,雨水很快将它冲走了。

记忆中的伤痕永远铭刻在艾伟德的脑海里。对她而言,街道上吹过的一阵阵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正是俄国的缩影。她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里满载着许许多多人的迷茫和无助,她不能把她的情感上升为批评或是责骂,她清楚地知道,想离开这个国家是极其艰难的。

第二天早晨,那个面色苍白、长着蒙古人脸庞的家伙就在卧室门口等着她。艾伟德意识到,他那奸滑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变。当他们下楼时,她问道:

“我很快就可以转车去哈尔滨吗?”那家伙侧过身来,看着她,一脸迷惑地说:

“为什么你想去中国那块贫瘠的土地呢?在我们这个到处都浸透着革命热情的地方,你会更有前途!你还年轻,你可以在这里工作。我们需要你这种有技能的人。”艾伟德直视着前方,尽力让每个肢体的动作都正常和谐--她在掩饰着听到这些言辞的恐慌。“其实我什么也不会做,我只是一个传教士,”

她努力让自己的话听上去很坦白,“另外,我不喜欢俄国。看看你们这里的女人,贫穷、瘦弱、肮脏,甚至还挨饿。”

他转身望着她,一付幸灾乐祸的样子:“那你怎么去中国呢?你也没有钱买车票了呀。”他说。

艾伟德被激怒了!“我在伦敦时就已经付了去天津的所有车费。如果你们的铁路部门还讲点诚信的话,那就应该把我送到那里!”她气愤地说。

“但是你究竟去那儿干啥呢?你也可以在我们这里啊,就像在中国一样。

我们需要像你这种能操作机械的人……”

“机械!我这一生还没有碰过那玩意儿。”

“你应该留在这里,”那家伙依然喋喋不休,“中国太远了。我们会给你所有你想要的。”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3)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作者以生动流利、饱含深情的笔触从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用记事的方式书写了其童年生活、成名经历、辉煌与悲哀的人生、从黑人楷模到苍白怪人等无数经典片段,内容丰富而翔实,重现了其生前一个个生动的瞬间,让一代歌王波澜壮阔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在书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展现。
  •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汇集了从明到清28位皇帝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明清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遥远的过去

    遥远的过去

    本书不仅讲述了契诃夫写作和成名的过程,同时透露了契诃夫漂亮的妹妹(即本书作者)为什么终身未嫁,为什么契诃夫自己的婚姻在去世前几年的41岁才降临,更描绘了契诃夫的极其独特和吸引人的天性。
  • 那些年,我们爱得金戈铁马

    那些年,我们爱得金戈铁马

    阮玲玉、胡蝶、周璇和上官云珠,她们是中国最闪耀的明星,本文以唯美的文笔讲述了在她们这烟花灿烂的背后,各自所遭遇的一段段爱恨足以倾城的感情经历。人人都知烟花灿烂,谁知烟花更寂寞。四个生若夏花的女子,她们的美倾城倾国,而她们的爱更让众人唏嘘不已,倾城倾国以后,爱情无处可长,只有一地断井残垣。所以阮玲玉,为情而死;胡蝶,为情而生;周璇,为情所误;上官云珠,最后都无情可为。她们绽放了一生,但在她们绽放之后那寂然而去留下的身影更让众人唏嘘怅惘。
热门推荐
  • 天生冤家
  • 徐霞客游记(中华国学经典)

    徐霞客游记(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盘古之血

    盘古之血

    武风是一个武者,在面对邪恶的敌人用于向前。但是远古的秘密还有隐藏在暗地里的敌人却远远强过他,该怎么办???面对无尽的挑战。。。是逃避???还是战斗???做为一个武者,该有的精神是什么???该有的选择是什么???那么战吧。。。无穷位面的敌人,不管你们有什么样的阴谋。。。那么战吧。。。隐藏在背后的敌人。。。
  • 枪·轻武器发展史

    枪·轻武器发展史

    本书通过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大量的信息、众多的图片、新颖的形式、介绍了各种轻武器的科学知识,并且对轻武器装备发展史做了追溯,读者阅读本书可以对轻武器装备的发展历史、性能特点、发展水平及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是青少年及兵器爱好者了解世界现代武器最基本的科普读物。
  • 符魔震天

    符魔震天

    一个身负血仇的少年,成为孤儿的那一刻起,就成了世界的叛逆,是贪婪还是欲望?要抗争还是要沉沦?正义如果得不到伸张,那就成魔又如何。
  • 混世邪神

    混世邪神

    他,一个被世人所不耻的地痞,意外得到的绝世神婴,却让他陷入被世人仇视的境地;异域的追杀,冥冥中让他肩负起挽救天下苍生的使命!绝世神婴,天下苍生!欲望掠夺,恩仇情缘!他将如何踏足这条逆境之路,让万人敬仰,让世人诚服……【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如有雷同,皆属巧合】
  • 情到膏肓,首席总裁请住手

    情到膏肓,首席总裁请住手

    六年前,两人各执心结,深陷绝望而天各两边。六年后,两人再度相逢,看似溺宠深陷的迷情,却早已情到膏肓。他已然成了顾氏集团只手遮天的王,而她,早已怀上了别人的孩子,依旧只是一个不能见光的‘狐狸精’。回国后,看着她在Sekaper酒吧被人上下其手,看着爱到撕心裂肺的女人痛苦不堪的模样,从前的记忆就一点一点地涌上了心头。从记事起,他的记忆里,唯有她一个人,也甘愿为了她自毁前程、爱到膏肓,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囚禁她一生一世,只属于他一个人所有。
  • EXO之陌染白故

    EXO之陌染白故

    边伯贤:我们分手吧!苏陌言:为什么,给我一个理由。......那一年,她迷迷糊糊的闯进他的世界。那一年,她的帅气,她的狂妄不羁让他灰黑的世界有一丝亮彩。那一年,他最大的错误就是将她认错,并且还恶言相向。那一年,因为一场误会,让她心死。那一年,她第一次为了他而受伤。
  • 禁术之主

    禁术之主

    这是一个术的世界。姜阳被关入镇魂塔千年之久,受尽生离之痛。破塔而出之日,却只见到妹妹的孤坟在镇魂塔前静静守候千年……生离死别,姜阳一一尝尽。在复仇最后时刻,因为禁术异动,姜阳重生回到了十五岁那年。重生一世,姜阳发誓绝对不会再让前世的悲剧发生,决不再让父亲受冤屈死,决不再让妹妹卖做人奴。对那些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的贱人,唯有一句:“杀无赦!”……“魂力是一门深奥的科学,只有学习它,熟悉它,才能掌控它。”刀妹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