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给出的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对于后两条,大家的理解一般都没有问题。“贫贱不能移”,就是说真正的大丈夫不会因为自己生活的困窘、地位的下贱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指的是真正的大丈夫面对威逼和武力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而“富贵不能淫”则容易有歧义,一不留神,就会犯错误,把这句话理解为,真正的大丈夫即使富贵了也不会产生淫荡的念头,不会腐化堕落。这样的错误往往是望文生义引发的。其实,在这句话里,“淫”的意思是“迷惑”。“富贵不能淫”的意思是,不因富贵而迷惑,亦即,富贵也不会扰乱大丈夫的志向。
需要注意的是,在古汉语里,“淫”的词义除了“淫荡”之外,还有别的意思。如“淫威”的“淫”,其意思就是“大”“过分”。
大丈夫的三个标准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是这样的: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转译为白话文就是,孟子说:“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所里,站在天下最正当的位置上,推行天下至高无上的道理。他得志的时候,就和老百姓一同沿正道直行;不得志的时候,就独自坚守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他带来迷惑,贫贱不能使他改变志向,武力威逼不能使他屈服认输。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大丈夫!”
由此可见,“大丈夫”是孟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象征,如果仅仅是“富贵”了不“淫荡”,离孟子对于“大丈夫”的期待还差十万八千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