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62400000006

第6章 阮玲玉:生如夏花灿烂死若秋叶静美(6)

我死之后,将来一定会有人说你是玩弄女性的恶魔,更加要说我是没有灵魂的女性,但,那时,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

过去的织云,今加的我,明日是谁,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

我死了,我并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妈妈和小囡囡,还有联华欠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请作抚养她们的费用,还请你细心看顾她们,因为她们唯有你可以靠了!

没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事了,我很快乐。

玲玉绝笔。

然后,做完了这一切的阮玲玉,来到床前,看着静静睡着的唐季珊,这个人曾给她多少往事的欢愉,又给她多少现下的悲伤,泾渭交织在一起,经过了现实的淆混,此刻竟不能分明,是欢还是哀,只化作湍湍沸沸的往事的大河,悲凉,痛苦,了无生机,让她恨不能投河自尽。

从一开始遇见,就注定了错!错!错!

从一开始相爱,就注定了莫!莫!莫!

此刻,多姿多彩的人间,如她演了一辈子的黑白片一样,早已经失色,那些曾经的快乐,那些美好的初见,那些深情的相爱,都只是自己一厢情愿作画,画好了,才发现,没有人肯为她着色,给她深红的爱,给她艳黄的希望,给她粉红的快乐,给她青碧的细水长流,给她一生赤橙黄绿青蓝紫,没有,她以为有,但确实没有。她的一生只是一部黑白片,自己一生清白,站在这污黑的人间,此刻,泪流满面,此刻,了无生意。

但是她不甘,人之将死,其言亦善。这个前一日还对她冷冰冰的人,还对她拳脚相加的人,还去沾惹其他女子的人,在她要死了,会不会说爱她呢?

要是他能言爱,是不是自己就可以放下而去,从此就把关于他的一切悲欢都沉在忘川里,而自己常在光明里,不复此生,另作他生?

她推醒了他,问他:“你爱不爱我?”

他迷迷糊糊本能地说:“爱。”

她再问:“是不是真爱?”

他说:“确系真爱!”

她说:“请你给我些安慰(意思是请你吻我一次),因为这是最后一次了!”我要你知道,此刻我是阮玲玉,不是其他任何女子。

此时,唐季珊猛然惊醒,眼前的女子是阮玲玉,不是梦,她的反常让他立刻追问:“你是不是服毒了?”他们之间他把她逼到什么绝路,其实他知道的,他也很怕她会走不归路,所以此刻才会有了这陡然的反应。她等这一天等了许久,而他担心的这一天也担心了许久,终于来了。

两个人的人生都要在此彼此交代,彼此分道扬镳了,从此相隔碧落黄泉的距离,她不会再忆他,他也不会再想她。

阮玲玉听他的追问,却笑说:“未曾。”在我死前,我们就这么静静地相看,至死吧。此刻不泣离别,不诉终殇。

我一个人安然恬淡得上路吧。

我不走这条道,我还有路吗?你又给了我出路吗?这茫茫天下我四顾,却只有举目苍凉恨满胸,这茫茫大地何处去?天寒岁暮路途穷。

你不是我执手于死生契阔的人,你是让我死生不惧的人,为了你,我死变得很快乐!

红尘深处,我应劫而来,此刻,流年浅处,我黯然抽身,已是伤痕累累,当初错信,错信三生石上缘,当初轻许,你轻许了誓言,把千年咒怨都轻湮。此刻,劫尽,此刻,咒浮,我当再回无情身。

一念生离,一念死别,她终究选择了最决绝的死别,一点儿余地不再留,一点儿余情不再有。

人世跌宕,从此不能与君行,急景流年,从此不能与君渡,繁华还在,从此不能与君老。你终究是那个不爱我的人,我终于是那个肯先离你而去的人。如此,甚好。

唐季珊跑到三楼,去叫阮玲玉的母亲的时候,阮玲玉带着人间她最后听到的一个爱字,安然沉睡在了床上,再没醒来。从此,一别不是经年,一别永年,永不再见,苍山负雪,浮生尽歇。

在梦里,跨过万水千山,峥嵘岁月,她回到了豆蔻的梢头,回到了梦初始的地方,回到了初遇初绽还没有劫后的伤伤重重时。

3月8日凌晨3时,知道阮玲玉服毒的唐季珊与阮母赶紧用车送至她第一次自杀时救治的北四川路的福民医院,据说是唐季珊为避免消息走漏,不就近就医,刻意绕远,在一番奔波到达后,该医院晚间竟无医生值班,而第一次能得到救治是因为白天送医。万不得已,在凌晨4时,欲在北区寻一完善的医院,竟不可得,最后送至一姓周的私人医所,并电召中国疗养院陈达明、陈继尧医生。等他们到时,阮玲玉已昏睡榻上,脂粉犹新,纤指因涂蔻丹,殷红欲滴,了无痛苦状态。

三位医生用最新方法奋力抢救,每十五分钟注射一次,并施以洗胃灌肠手术,昏而复苏者数次然仍无生望,5小时后,8日上午9时,将阮玲玉送至中国疗养院继续灌液洗胃、输氧抢救,还是昏而不苏醒。于是,在11时10分急送中西疗养院,进行人工呼吸、输氧,并将阮玲玉裸体浸入热水浴缸中,但终因施救过迟,回生术尽,阮玲玉还是于8日下午6时38分气绝。在阮玲玉弥留之际,唐季珊、阮母及阮玲玉最要好的同事林楚楚均频频呼唤阮玲玉的名字。阮玲玉不能言,而以目视诸人。众人悲恸欲绝。

据某医生说,若阮玲玉于到达福民医院时即以手术方法救治,当有生望。可惜第一次回生之地,是第二次的必死之所。

3月9日,上海各报都醒目报道着“阮玲玉自杀”的消息,譬如《大公报》以“电影明星阮玲玉自杀”为标题报道说:“素负盛名之中国电影明星阮玲玉,最近被其前夫张达民所控告,刺激甚深,乃于昨晨3时许,突起厌世之心,在私宅中暗服安神药片三瓶自杀。嗣经乃夫唐季珊发觉……于下午6时半殒。”而这一天,关于这个逝者的官司还在继续,原告张达民未出庭,唐季珊和阮母及双方律师都到庭。双方律师唇枪舌剑的激辩的时候,斯人已逝,世间还为此纷争,这是多大的讽刺,眼不见为净,这就是阮玲玉不愿看到的世界。由于原告未到,法院决定延期开庭候审。

张达民是在舞场里听到阮玲玉自杀的消息的。当他听到记者告诉他这个消息时,他起先还以为是说阮玲玉在影片里演的自杀,当确认消息为真时,他脸色大变,赶去万国殡仪馆,只见阮玲玉的尸身,尤见冷艳,他抱着这位被他逼死的爱人,放声痛哭。男人歇斯底里的缠缚,有时就变成了一种杀戮。

他爱她,只是不择手段地爱她,以一种逼人至断崖的决绝紧紧缠着她,无奈,她宁愿一纵而下,化作飞不过沧海死在爱的征途上的蝴蝶,也不愿回头,再与他纠缠。她厌倦了这种作茧缚身的纠缠。

等他起身时,他颈边围着的一幅黑白丝巾,染上了阮玲玉口角里流出的两朵血痕,他认为这两朵鲜血,是阮玲玉留给他的最后的东西,于是就把丝巾永久围在颈间,作为唯一的纪念。

死生一诀,流涕挽袂,终已来不及。

戴着自己逼死爱人的血证,他依然安然活在这个世界上,继续想着如何利用阮玲玉的影响赚钱,这就是他的爱,且爱且杀。

有人问张达民,诉讼是否还要进行?张达民回答说:“余刻下所受之刺激及精神上的痛苦,实在比较死者增加了百倍。方寸之间,很是昏乱,实无精神和君作长谈。但是,一言以蔽之,惭愧我缺乏金钱,和交友的不慎,以致美满的家庭,弄到现在这样的结局,有如《啼笑因缘》中的沈凤喜和樊家树的结果,事实俱在,也不必多说,只有凭社会公论的评判了。我对于这一次诉讼,决不因她一死而停顿,仍要依法进行,对于阮的遗书,细察她的字迹,和她笔迹不符,这事还不能确定,但我对于此事,决心研究,决不能使犯法者逍遥法外。”

张达民3月10日还告诉来访记者,他已三赴殡仪馆哀悼阮玲玉。张达民曾恳求他的兄长资助,想以“张夫人”名义安葬,但张家兄辈们阻止他这样做。

而唐季珊,这个伪君子,自然不敢把阮玲玉写给自己的遗书公之于众,他让他的情妇梁赛珍的妹妹梁赛珊替阮玲玉写了两封遗书公布,一封是写给自己的:

季珊:

我真做梦也想不到这样快,就和你死别,但是不要悲哀,因为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请你千万节哀为要。我很对不住令你为我受罪。现在他虽这样百般的诬害你我,但终有水落石出的一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看他又怎样活着。鸟之将死,其鸣也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死而有灵,将永永远远保护你的。我死之后,请代拿我之余资,来养活我母亲和囡囡,如果不够的话,那就请你费力罢!而且刻刻提防,免她老人家步我后尘,那是我所至望你的。你如果真的爱我,那就请你千万不要负我之所望才好。好了,有缘来生再会!另有公司欠我之人工,请向之收回,用来供养阿妈和囡囡,共二千零五十元,至要至要。另有一封信(按:指《告社会书》),如果外界知我自杀,即登报发表,如不知请即不宣为要。

阮玲玉绝笔。

(民国)廿四,3月7日午夜。

还有那篇著名的“人言可畏”的公开信,让唐季珊把阮玲玉之死推向大众:

我现在一死,人们一定以为我是畏罪。其是(实)我何罪可畏,因为我对于张达民没有一样有对他不住的地方,别的姑且勿论,就拿我和他临别脱离同居的时候,还每月给他一百元。这不是空口说的话,是有凭据和收条的。可是他恩将仇报,以冤(怨)来报德,更加以外界不明,还以为我对他不住。唉,那有什么法子想呢!想了又想,惟有以一死了之罢。唉,我一死何足惜,不过,还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罢了。

阮玲玉绝笔民国廿四年三月七日。

我不死,不能明我冤。我现在死了,总可以如他心愿。你虽不杀伯仁,伯仁因你而死,张达民我看你怎样逃得过这个舆论,你现在总可以不能再诬害唐季珊,因为你已害死了我啊!

而唐季珊则在众人面前扮演着一往情深的样子,曾声情并茂地宣称:“余对玲玉之死,可谓万念俱灰。今生今世,余再不娶妻,愿为鳏夫至死。”

后来梁氏姐妹终究看不过唐季珊虚伪的嘴脸,她们悄悄地把阮玲玉真实的遗书发表在了当时一个内部小报《思明商学报》上,《思明商学报》是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一张内部发行的机关小报,仅发行1500份。报纸在发表这两封遗书的同时,又刊登一篇《真相大白唐季珊伪造遗书》的文章,文中说:“阮玲玉自杀当晚,确写遗书二封,是唐季珊指使梁赛珍的妹妹梁赛珊写的,梁赛珊后为良心所责,说出真情,并将原遗书交出。原遗书极短,文字不甚流畅,而且涂改多处……”

真相静静地躲着,躲在内部刊物里,等着有一天,可以走出去,大白于天下的时候。

而阮玲玉的灵堂里,还摆着她们姐妹给阮玲玉写的挽联:

人言可畏,处境堪悲,是非无定评,投井下石逞私愤,姐若不死,对此恶浊世界,何以为生;

世论尚存,公道未泯,哭声震远近,万人空巷瞻遗容,灵而有知,睹兹热烈感情,能勿伤心。

这对姐妹虽是舞女之身,但后来竟有了波澜壮阔的一生。她们参加了抗日,在新加坡因全力参与抗日募款和策划主办宣传演出的活动,而被日本列入黑名单,开始了四处躲难的生涯,到了1952年,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说,梁赛珍女士目前是南天七彩龙凤舞宫夜总会的总经理兼南天酒店的大股东,而其妹梁赛珠小姐则是该酒店的高层管理人员……

用这一对经历过大风大浪洗礼的姐妹花,来跟阮玲玉比较,只能叹一声:蝴蝶太脆弱。

【哀悼】人世的一切,都已弥散

【哀悼】此刻,最虚伪的东西,对她已无意义,而最纯真的东西,对她也已无意义。要到一个纯粹的世界,只有虚无了自己,那些美丽的,悲伤的,纯洁的,肮脏的,才会如天女散花,溅身而落。如果心中还存有一点对世间美好的感念,那些悲伤的,肮脏的,也会粘身不落,世间至难,在于没有拣择。

所以,对世间即使有留恋,有可爱的孩子,有繁盛绽放的事业,有那么多喜爱她的人,也唯有罢了罢了,都舍去吧,才能将世间这龌龊肮脏卑鄙无耻的一切一起剔尽。

世间的丑恶,逼得一个美丽的女子,在诺大的被最多人喜欢的世界里,竟没有了立锥之地。

我已经尽了力,只能到这里,那就只到这里吧。

她走在人世间,世间如此寂静而漠然,而她却要在此掘藏而得深爱。终究不得,她惶惶然望向众生,无数的人群从她身前漠然地走过,甚至有恶言于她的,她看得太多世上有很多假情假义,而它们却偏偏总是真的,总是让她一遇再遇,仿佛在世间她遇到的人都是坏的。她站在孤峰顶上,孤独而寂寞,偶尔有人停下来,与她站在一起,共担人世的风雪,有人给她留下,她在世间唯一能看到的真诚的笑靥,而这些,成为了她生命的那一点点温暖,但这些温暖终究抵不住人世的冰冻,留不住她决然而去的身,但至少,把这点点温暖留在了世间。虽然她感受不到了,但有人感受到了,有人与她站在一起的真情,是这些真情带回纯真的初心,让人知道,世界还有星火,温暖行客的眼睛。

阮玲玉去世或,唐季珊在各报纸上刊登告示:“唐季珊夫人(即阮玲玉女士),痛于国历三月八日戌时寿终沪寓,兹择三月十一日申时,在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大殓,择日出丧,谨此讣闻。”

唐季珊还特制珐琅纪念章数千枚,上面刻有“唐夫人阮玲玉女士纪念章”字样,派赠给前来送葬的各界人士。但认为唐季珊是阮玲玉之死的导火索的联华公司同仁将纪念章一一退还,也有当即用小刀将“唐夫人”三字刮去的。

3月11日阮玲玉在万国殡仪馆举行了追悼会。当时阮玲玉身服平时最爱穿的一件蜜色绣花旗袍,足穿黑绣鞋,两耳穿假宝石耳环,左手有一白金结婚戒,双目微闭,头下头发仍旧烫得发如波浪,面上抹着胭脂,尸身上盖着一绸被单,容貌如生,眼眶中尚有不少泪痕。

唐季珊在追悼会上说:“近日外间有谓阮女士与本人之爱,系属追求奢侈生活,实则不然。盖阮女士在联华公司所入月达千元,用以代步者,亦属半旧汽车。试想阮女士之收入,是否能维持此项生活而有余。至谓本人系属富有,亦实不然。祖上所遗于我者,仅三万元而已。且我等之收入支出,各自独立,有凭有据,毋庸讳言,故望来宾及各界广为表白,阮女士与本人之结合,决非因追求奢侈生活者。则阮女士泉下有知,当可稍慰。”

而阮玲玉的母亲在万国殡仪馆里,看见来采访的新闻记者,愤怒地大骂:“都是你们报馆里人,把事情胡言乱语登了出来,害死了我的小女,我要向你们算账呢。”

3月14日,阮玲玉灵柩从万国殡仪馆移往闸北的联义山庄墓地。那天灵车所经之处,沿途夹道送行者多达30万人。美国《纽约时报》驻沪记者见状极为惊奇,特意作了《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哀礼》的报道。文中还配发了一幅插图,送葬行列中有一壮汉,头扎白布,身穿龙袍。其寓意为“倘若中国还有皇帝的话也会前来参加葬礼”。美国《洛杉矶报》报道以《三十万群众送中国女明星之丧》为题目报道了这次葬礼:“仰慕阮女士才艺而专程前往瞻谒遗容者逾十万,悲壮热烈之情形,较范伦铁诺死时,有过之而无不及。此种情形在中国当属空前。”

不过这一天,张达民却不敢参加3月14日的葬礼,数日后才来到墓地献上了一束花。

阮玲玉的遗体入殓后,又举行了公祭。她所在的电影公司“联华”的祭文曰: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 一门忠烈——颜真卿

    一门忠烈——颜真卿

    本书记述了颜真卿忠君爱国、鞠躬尽瘁的一生。内容包括:琅邪望族、盛世危情、首举义旗、名将郭子仪、名将李光弼、刚正不阿、颜真卿的书法艺术等。
  • 邹容陈天华评传

    邹容陈天华评传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即“邹容评传”和“陈天华评传”。邹容与陈天华有着类似的悲剧人生,他们的英年早逝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遗憾。《邹容陈天华评传》通过对他们短暂人生历程的考察,描述了历史时代背景和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他们思想认识和性情特征的影响: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激愤和他们的无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邹容与陈天华的思想集中在二人的政治主张上。《邹容陈天华评传》以邹容与陈天华的民主革命思想为核心,论述了二人在排满革命、建立民主政体、造就近代国民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进步主张。他们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 历史的倒影

    历史的倒影

    本书收录的30余篇文章,是作者近些年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同舟共进》《国家人文历史》《看历史》以及腾讯“大家”专栏等报刊、网站上的历史随笔。这些历史随笔的特点是从历史的纵深来看历史的渊源和发展、演进的逻辑,给读者提供一个宏大叙事的思考角度。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热门推荐
  • 逆修凡道

    逆修凡道

    乱世虚无,九州飘渺。天若有道,世事无料。什么是道?我也不明白,只知道它很强。人们都说我这样的身体是无法修炼的,就算能修炼,也只是凡人之道。我不甘心!我要打破书中的记载,超越不可能的神话,踏上那巅峰!且看我如何逆修凡道!
  • 欲婚故纵:前夫缠不休

    欲婚故纵:前夫缠不休

    一场意外,一场误会,她成了他的妻子十里红妆,她美艳动人,宛若珍宝,却换不来丈夫的一个眼神深情的眼神。她以为,日子就这样的过下去,却没有想到,他上了她的床。“韩非轩,你卑鄙!”他看着她在自不身体力行,怎么表达爱意?
  • 你是我的魔法师

    你是我的魔法师

    十年前,哥哥离开家的时候,也像我这般年纪,当初的他或许也像我现在这般彷徨吧。这场战争才开始的时候,我才五岁,所以没有被选入莱洛将军西征的队伍,但这场战争带走了我的哥哥,还给我的,却是一位帝国的皇家骑士。
  • 落英缤纷的季节,我们牵手走过

    落英缤纷的季节,我们牵手走过

    美丽的木姿小镇,别样的世外桃源。落英缤纷的季节,单纯的溪水遇见了阳光羞涩的阿飞,情起一份牵手,缘灭一处残阳。值得等待的爱情终将迎来独属于它的结局……
  • 足球公主

    足球公主

    谁说只有男人可以在球场上奔腾!她,苏晓沫,照样可以在赛场上拼搏!足球?篮球?小菜一碟而已!
  • 未来学家之中土乱

    未来学家之中土乱

    在大洋的中心,有一个由三个岛组成的国家,一百多年前由皇李氏同一三岛,新的帝国屹立世界地图中央,故称中土帝国,一百多年后,帝国面临分崩离析,多股势力在三岛角逐。与中土国隔海相望的原夏国,一行人误入中土乱局,在这乱局中寻找着历史的真相……
  • 残缺书生系列:天骄魔女

    残缺书生系列:天骄魔女

    本文由花雨授权夕阳西坠,残霞片片——古道苍茫,绮丽多姿的晚霞,将大地抹上了一层凄凉的色彩……此时,广阔无际的荒野,响起一缕极端凄厉的马嘶声,凝震四野。落日余晖,映照在荒野大地上,只见遥遥的西方像似惊虹闪电般,驰来一匹乌金神驹。奇怪的是,神驹奔驰如电,不时仰颈厉啸,其坐鞍上却不见骑士……
  • 世界文化博览2

    世界文化博览2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感悟亲情

    感悟亲情

    以一颗纯净的心灵感悟人生,在父爱、母爱的亲情环绕下感悟友情、爱情,童年、恩师、故乡、智慧、平常心,不一样的感悟,一样的感动……
  • 重生之末世降临危机

    重生之末世降临危机

    上一世夙倾陌家破人亡,孤身无助,最后被人追杀死在一个破烂的树洞里,她发誓如果有来生一定好好对待那么对她“恩重如山”的人。她回来末日前夕,一切重头开始,她不会在向上一世那么懦弱,那些为保护她而死的人,这一世不惜一代价她会好好的保护她们,一切的一切都将重新洗牌……“小陌陌,听说你的敌人很多?”某男邪魅一笑。“是,那又怎么样?”“我会让小陌陌快乐的。”“怎么让我快乐?”某男欺身而上,“就是这样让你快乐……”夙倾陌暴怒,咬牙道:“你给我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