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9000000016

第16章 客观地给自己打分

客观地给自己打分。这一点看似简单,其实很多人很难做到。本来是连长的水平,硬是把自己拔成团长,甚至师长,这是我们最常犯的毛病。本来是一个好项目,由于过高地拔高了自己的水平,不仅没拿到团长的待遇,就连连长的待遇也给泡汤了。

老子认为,将脚跟离地用脚尖站立的人,是站得不稳的(企者不立、;将胯部打开的人,是无法走路的(跨者不行、。这一论断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忠告--人可以拥有梦想,但这个梦想应该建立在对自身正确的定位之上,千万不能好高骛远,贻害终生。

在水生动物中,螃蟹是横着走路的,河虾倒退着走路。它们怪异的行走方式引来了不少嘲笑和讥讽。一天,敏捷矫健的银鱼嘲笑说:“螃蟹你真笨!横着走路!如果旁边有障碍物你怎么走啊?”聪明的章鱼也插嘴讥讽道:“河虾更傻,向前走多顺啊,可你偏偏倒着走,何时才能到头啊?”螃蟹和河虾听见了,只是淡淡一笑。它们心里知道,选择什么样的行走方式,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决定的。只要自己把握好方向和目标,给自己定好位,横着走或者倒着走,都是一种前进的姿态。

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是人们常犯的大错,由此而导致的后患是十分严重的。特别是弱者,如果盲目自恃,势必会做出许多不切实际的事来。正如,杯子是杯子,打火机是打火机一样:打火机的功能就是打出火来,杯子的功能就是装水、茶等。它们的自身条件不同,使用功能也不同。倘若杯子若是想做打火机,或者打火机想做杯子,那将是它们人生噩梦的开始。

有理想固然是值得褒扬的品质,但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一个有理想的蚂蚁,是把自己变成最优秀的蚂蚁;一个有理想的狮子,是把自己变成最优秀的狮子。蚂蚁想变成狮子,那便是好高骛远了、痴心妄想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这句浅显易懂的话向我们展示了极其深奥的道理。老子强调指出能够理解判断外人和外物的人,只能称其为拥有世间的庸俗智慧,而通过外事外物反观自己,从而悟出生命的本来面目的人,才配称为有大智慧,也就是明。

要做一个“明”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找准自己的位置。当然,位置的高下有时也是相对的。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后面,那么你肯定是一直在向前看;如果一直觉得自己在前面,那么你肯定是一直在向后看。

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永远因为目光而不同。关键是,无论我们处于一个确定的位置上,目光却仍然可以投往任何一个方向。

只要我们安心于自己的位置,那么周围的一切就会以我们为中心,或是离我们而去,或是冲我们而来,或是绕着我们旋转,或是对着我们静默;如果我们惶惶不可终日,始终感到没有一个合适的位置,那么周围的一切就都会变成主人。我们得跑前跑后地侍候着,我们得忽左忽右地奉承着,我们得上蹿下跳地迎合着,我们得内揣外度地恭维着。

位置本身没有多少差别,但不同位置上的人在审视同一个物体时却往往会有不同的印象。

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便想去一个新的地方,生命大抵如此。正是因为太熟悉了,也便忽略了它的美。当我们到了对岸,才知道原来我们待着的地方,也是那样的美丽。

大道理说得再多,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么简单,命运就在你的手中,前提是,你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找准自己的位置,自知者明!

老子对于人们的行为有过这样的告诫:“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老子在这里所说的“轻”指的是轻浮,而“躁”是浮躁的意思。很明显,老子在为人处事方面更多的是建议人们要谦虚、稳重。

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大都具备虚怀若谷及稳重谦卑的态度,很少有骄傲自负、狂妄自大或目空一切的习惯。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不断地继续努力,不停地探讨钻研,发掘创造、永远不以已有的成就感到自满。俗语说:满招损,谦受益。唯有谦逊卑下的态度才能使人变得更有成就。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几乎莫不如此。

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向世人表示,他并非一般人所称赞颂扬的科学奇才。他说:“我常觉得自己不过是像一个无知的小孩,在海滨上游玩,偶然发现一些发亮的贝壳,由于好奇心的作祟,而加以观察一番而己,事实上,整个宇宙的奥秘,就像那浩瀚的海洋内部一样,是我们无能为力的。”

但历史上也不乏有一些人自身有一定的天分,却因为他们的狂妄、轻浮而一败涂地,遗憾终身。

西汉成帝时,着名大儒刘向受成帝的指派,率领儿子刘歆和一大批学者整理藏书。

刘向治学严谨,为人正直,他告诫儿子刘歆说:“我们读书人有个毛病,一旦书读多了,便以为无所不知了,浑身染上傲气,你一定要自律啊!”

刘歆聪明好学,深得父亲厚爱,他提出疑问说:“父亲学问精深,人所敬仰,难道非要做出谦逊之态吗?和那些无知的俗人相比,父亲用不着自抑啊。”刘向一听大怒,斥责说:“我哪里是什么惺惺作态?我是真的自觉无知啊!你这样狂妄,不知世情,将来要吃大亏的!”

刘歆心中不服,对刘向的话并不放在心上,他对别人说:“我父亲太迂腐了,这只怪他事事不张扬。如果换作他人,就会有更高的官职,这不是太可惜了吗?”刘歆写成一部目录学着作《七略》,在别人的恭贺声中,刘向提醒儿子说:“你写得很好,但我并不想夸赞你。很多人就是在他人的赞颂声中毁灭的,因为这助长了他的傲气。大地如此之大,我们所学所知的实在太少,如果你知道这一点,时刻牢记在心,做事才不敢张狂啊。”

整理图书之中,一批战国以前的典籍浮出水面。刘向对此并不推崇,而刘歆却主张向天下人推行这些典籍。为此,父子二人发生了争论。刘向说服儿子道:“古时典籍固有些道理,但它并不能揭示万物的规律。世事千变万化,一切贵在创新,何必拘泥于古呢?”

刘歆辩论说:“是好是坏,相信人们一看便知,我敢断定,我的意见终会有人赏识的。”

后来,汉平帝继位,王莽掌握了朝廷大权。王莽为了篡权的需要,他召来刘歆,假作诚恳地说:“先生聪明过人,从前主张推行古籍,这实是远见之举啊。我的心意和先生相同,先生的大志可伸了。”

刘歆感激涕零,马上投到了王莽的怀抱。有人提醒他说:“如果事关个人前途、国家命运,那么一切就必须慎重。王莽要重用你,福祸未知,你不能太草率了。”

刘歆自信满满地说:“我一向不甘为人下,今日终有出头之日,可见苍天佑我。以我的智慧,只要王莽纳谏,天下的局面定会焕然一新。”

刘歆自恃己能,频频向王莽进言,建议全面复古,他信誓旦旦地说:“在我看来,世事的变化已被古人全然掌握了,现在只要大胆实行便是。治理天下虽不是易事,但只要多读一些古书,也就了然于胸,化难为易。我看古籍所述完全可行,称得上尽善尽美了。”

刘韵的朋友为他担心,说:“凡事说得容易,但做起来就难了,你不该轻下断言。老实说,你做学问可以,对治国之术就生疏了。纸上谈兵害国害己,怎敢涉足呢?”

刘歆暴跳如雷,大骂朋友是个愚人。朋友说:“我宁肯做一个愚人,这样至少不会招惹祸患。你把自己看得无所不能,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王莽依刘歆所议全面改制,结果遭到了惨败,激起了各地的民变。

刘歆害怕王莽追究,又自作聪明地想要发动宫廷政变,除掉王莽。很快,消息泄漏出去,刘歆绝望之下,无奈自杀了。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从善意的批评中能够吸取很多的经验和教训,能够帮助自己成长与成功,然而还有一些恶意的批评与职责来自于对我们的嫉妒。面对这些批评,我们当然也要从中看到积极的一面,那就是我们自身的价值。

在生活中,也许会有人劝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有人劝你不要白日做梦实在一点。你对此或许根本不屑一顾,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感慨。你或许曾以为自己是鸿鹄、是大鹏,一展翅便能冲上云霄;你或许曾经以为自己是盖世奇才,业绩一定远胜比尔·盖茨、洛克菲勒、李嘉诚……然而,这一切如果不能联系实际情况而定位自己的话,那么这心比天高的理想,更多的会是好高骛远,故而也早已注定了一事无成的结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任何时候都不要高估或者低估自己,得意时往坏处想想,失意时又要往好处想想。实际上,一个知识广博的人,他所知的也很有限,这就决定了人不能自恃聪明,傲视一切。在无穷奥妙的宇宙面前,人应该保持一种谦卑的态度。总有人处处显露精明,玩弄手段,他们自以为这才是聪明人的表现,也能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真正的聪明人是勇于承认自己无知的。

客观地给自己打分。这一点看似简单,其实很多人很难做到。本来是连长的水平,硬是把自己拔成团长,甚至师长,这是我们最常犯的毛病。本来是一个好项目,由于过高地拔高了自己的水平,不仅没拿到团长的待遇,就连连长的待遇也给泡汤了。

同类推荐
  • 张申府张岱年研究集刊(第1辑)

    张申府张岱年研究集刊(第1辑)

    张岱年(1909—2004),河北沧县人,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哲学家。在长达70多年的哲学研究和探索中,张岱年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他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了“兼和”思想,时至今日,影响日益广泛,对“兼和”的研究成为我们洞悉张岱年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论语新读

    论语新读

    本书是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翻译和解读,依《论语》二十篇结集而成。该书力求在现代历史语境下,解读并还原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统治的古代权力-道德型社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又有对当下现实的智性关照。
  • 经典思维50法

    经典思维50法

    本书选择了五十种经典思维方式,阐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强调了正确思维的重要。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有一种智慧叫感恩

    有一种智慧叫感恩

    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它是一种最美的心态,是人生快乐的源泉。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和一帮值得信赖的朋友。
  • 龙吼震天

    龙吼震天

    2222年2月22日,在这个到处充满着2的日里,一款世界同服的超大型MMORPG诞生了,它的名字叫《猎龙》,是一款以猎杀巨龙为主的超大型网游,全球共有付费玩家3000多万人,是当时人数最多的MMORPG游戏。2222年8月88日,原本运行良好的MMORPG《猎龙》,在这一天深夜凌晨时,突然游戏崩溃,并伴随着数十人的暴毙,整个游戏内的数据也与此同时全部消失了。
  • 亘古神皇

    亘古神皇

    一把剑,笑傲沧海永不回。一句诺言,穷尽三生永不变。城外,是危险的世界,人类,在守护山的庇护下生活。跳出去,便是未来。悠悠岁月,是谁,打破这流传下来的魔咒,时间更迭,开辟新的纪元。这是他的纪元,独属于他的亘古传说。
  • 中堂大人早上好

    中堂大人早上好

    佟婉柔以嫡女之身嫁给了富察家的庶子,日子就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幸好,她嫁的这个庶子,是个绝顶出息的。爱情原来就是如此的简单。
  • 繁花凉了流年

    繁花凉了流年

    昔日的师兄妹,最后竟是陌路人,只一句“纵使相逢不相识”,他们刀剑相向,争锋相对。是什么让他们有爱不能爱,有恨不能恨,江湖中的恩怨情仇,是是非非真的阻碍他们两人吗?他们还能对允“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吗?他们还能袖手江湖,结伴走天涯吗?
  • 异界之死亡女骑士

    异界之死亡女骑士

    他,曾经平凡,但这份平凡却再也无法回到他身上,因为他变成了她,不同的身体却拥有着相同的记忆。她的身体曾经已逝去却又被重新唤回,成为了死亡骑士。光明不一定是伙伴,而黑暗却有可能与自己相互扶持,当命运让她遇到‘她们’,死亡骑士当如何抉择。在一个力量代表一切的世界,一个拥有不被世人所认同的身份的她试图去寻找,寻找真正的自己。死亡骑士所拥有的不只是杀戮、黑暗、瘟疫、消逝的灵魂和那把符文剑……
  • 天地主人

    天地主人

    天有九重,地有八荒,这是亘古不变的传说。某一天九天之上的中央至尊界突然破碎,地上的八大荒域也跟着混乱起来,本来亘古不变的传说将要发生怎么样的事情,当少年得到一枚宝珠的时候,他将名扬八荒之地,重铸九天宫阙,成就天地一主!
  • 捡到一个金发王子

    捡到一个金发王子

    金发王子的诱惑,你能抵挡吗?他原本闭着的眼睛张开来,那是一双迷离的蓝眼睛,她一瞬间就迷上那以眼眸了。艳阳之下,他却像黑夜里的月光。
  • 仙陨苍穹

    仙陨苍穹

    大道枯寂,仙途黯淡,真仙难寻。但这并不影响主角对仙道的执念,随主角披荆斩棘逆天成仙,开启盛世繁华。
  • 鹿晗:伴我走过的那些时光

    鹿晗:伴我走过的那些时光

    高二,对于一个贵族学院来说,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高二一班来了个完美(?)的校草,他的到来,会给女主的人生带来多大的转变呢?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