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9000000018

第18章 睡觉前的反省

南方有一句名言:上半夜替自己想想,下半夜替别人想想。临睡前的思索是有必要的。我们假如能在静下来的时候,想到自己在做事或待人方面有疏忽有亏欠的地方,自然就能冷静地总结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由于明白了自己的过失而得到一些警惕,以后将不会再犯同样的过错。

老子曾说:治理国家之道与烹调小鱼之道可以共通比拟。

小鱼体小而脆弱,所以烹调的时候不能力道太猛,也不能随意翻动,须小火慢烹,多加观察,细心调制,办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必须顺其自然,不能违反规律蛮干,否则事情也一定办不好。

人们做事一定要学会顺其自然。违背规律去办事,就会步步艰难,而学会顺应规律,就会得心应手,一路坦途。

佛语云:“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说的无非是让我们勤于自省,多加改正自身的不足,才能有长足的进步。老子曾说过的:“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与此观点不谋而合,发人深省。

在老子的智慧里还有一个忠告:要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对这些不足加以防范和改正,才有利于长远发展。

1984年,一群苏联专家来华传播“巡回展览画派”的绘画艺术。我们负责接待的同志热情地用“勤劳、智慧”等词语称赞俄罗斯民族,但苏联专家却摇头笑了,并毫不掩饰地说:“俄罗斯民族是智慧的,但它是懒惰的。”由此而看,俄罗斯人是可贵的,他们敢正视自己的缺点。这使他们在二战后变得强大,与美国成为竞争对手。而清朝末期,中国由于不把敌人放在眼里,骄傲自居,结果被外国打得支离破碎。实践证明,只有知道差距不足,才有可能进步!

有弱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弱点了却愚昧地不能正视自己的弱点,那样才真的毁了自己。

人生在世,不能自我陶醉,要经常性地、客观地与别人作下比较,找出不足。继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克服,而不是讳疾忌医。这点我们就应该多向西汉的郑庄多学习学习了。

西汉景帝在位时,郑庄还年轻,官也小,只做到了“太子舍人”的官职。在当时来说,郑庄的才学并不高,但是他却喜欢卖弄。他常对别人夸口说:“现在是太平盛世,我的才学没有用处。如果不是生不逢时,那么我的职位是绝不会这样低的。”

郑庄只叹怀才不遇,便不再精研学问,人们在背后都讥笑他。一次,郑庄的朋友带他参加一个宴会,座上都是高才大儒。郑庄在旁听他们谈论学问,很多都是他闻所未闻的,他一下惊呆了。

郑庄越听越惊,他向朋友说:“这些人其貌不扬,想不到有如此才能,他们都是高官吗?”

朋友神秘道:“他们是朝中大儒,平日难得一见,我们只管多听多看好了。”

郑庄参加完宴会,神情一下严峻起来。他对朋友说:“想起我从前自夸己能,真是太无知了。和那些人相比,我不过是个孩童罢了。”

朋友安慰他说:“那些人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你不必自卑了。你我都还年轻,以后未必不及他们。”

郑庄认真道:“同样为人,我不能和他们差距太大,我要努力的地方太多了。”郑庄从此发奋苦学,一有时间,他便拜访名儒,虚心地请教学问。他常常通宵达旦地接待有才能的人。

一次,郑庄招待宾客,宾客夸他年纪轻轻便学问了得。郑庄苦笑说:“在下从前不知天高地厚,以至耽误修习,虚度不少时光,今日想来犹有愧疚,先生就不要夸我了。”宾客感叹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不要自责太过,有些事还需自我安慰才是。”

郑庄送走宾客,自语道:“明知自己不足,就该迎头赶上,否则就是终生遗憾了。”

郑庄如此求进,学问和声望都日渐提高。汉武帝即位后,有人便推荐他,说:“郑庄求学不止,从没有满足的时候,他这样的人是不可久居下位的,否则便埋没了人才,对国家也是损失。”

汉武帝曾当面考问郑庄的学问,郑庄一一作答,没有一点错处。汉武帝夸赞他,郑庄急忙道:“臣的学问浅陋,不值得陛下夸奖,陛下所问恰是臣所知道的,臣能回答无误不过是侥幸而已。”

汉武帝欢喜道:“你能如此谦虚,足见你还有更大的上升空间,联对你十分期待。”

郑庄先后担任了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直至升任了九卿之一的右内史。

郑庄位居显官,也是谦恭如常,他对家人告诫说:“有些人一旦有了权势,便要飞扬跋扈,结果招来大祸,这是因为他们太自满了,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啊。我虽为高官,但比我强的人还有很多,我们不可高傲示人,更不可做出违法的事来。”

郑庄从不直呼小吏之名,和下属谈话,他也用词谨慎,害怕伤了人家的自尊心。他赞誉士人和属下官吏时,总是说:“我不如他们,也许我命好的缘故,才有今日的高位。”人们一致称赞郑庄,把他视为自己学习的典范。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陷并不可怕,也不丢人,关键是你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克服不足、迎头赶上。

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是一枚青橄榄,它给你不尽的回味,无限的遐想。努力正视不足,不断地发现自我、挑战自我,才能完善自己。

老子说:“知不知,上。知不知,病。”意思是知道自己的无知是高明的,而强不知以为知就是弊病了。老子针对当时的人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病态提出了严厉的控诉。他在对这些病态的人作了剖析之后,又将圣人的“不病”摆在了世人的面前,以此进行对照,结果不说自明了。圣人怎样呢?“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老子说圣人没有毛病的原因是圣人能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努力加以改正,长此以往他也就没有什么毛病了。

圣人贵在能承认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所以圣人日益完善,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生存,都和他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生活在大集体中的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首先我们必须克服自以为是的弱点。

可是生命中总不乏这样的人,他们不懂装懂,刚刚了解了一些事物的皮毛,就以为掌握了宇宙变化与发展的规律;还有些人没有什么知识,而是凭借权力地位,招摇过市,便摆出一副智者的架势,用大话、假话欺人、蒙人。对于这些人,老子大不以为然,并且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老子看来,真正领会“道”之精髓的圣人,不会轻易下断语,即使是对已知的事物,也不会妄自臆断,而是把已知当做未知,这是虚心的求学态度。只有这个态度,才能使人不断地探求真理。

所以,老子认为,“知不知”,才是最高明的。在古今社会生活中,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人并不少见。这些人缺乏自知之明,刚刚学到一点儿知识,就以为了不起,从而目中无人,目空一切,甚至把自己的老师也不放在眼中。这些人肆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这说到底,如果不是道德品质问题,那就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知人不易,自知更难。老子认为能识别他人只是机智,而能认识自己才算高明。

做人难不仅难在要能认清别人,更难在能清楚自己。怎样才能既不盲目骄傲又不妄自菲薄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广泛的社会交往,人也和任何事物一样,是在相互比较中时时自省,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和长处。如有人谈到自己的能力时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一认识就是通过比较得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广泛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修正对自己的认识。

我们自己看不清自己的主要原因,就和身在庐山反而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是一个道理。要有自知之明,还得让自己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分析和评价自己。反省就是自己把自己作为对象进行审视,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审判官。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我有时解剖别人,但常常更严格地解剖自己。这样才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古人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实在有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健康的情感、不良的生活习惯,甚至还有一些见不得人的欲望。如果成了这些情感、欲望、习惯的俘虏,我们就会变得放荡、荒淫、自私、贪婪、怯懦、粗野,那样,什么坏事和丑事都干得出来,我们就成了披着人皮的野兽,任何一件有价值的工作也做不好。因为成就一番事业,要“破山中贼”,首先就得破心中贼,就得时时自省。

如果经常在反省中扪心自问: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哪些东西对自己最为重要?自己能否把每一件事做得更好,这样的心路历程将会成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质疑自己的思路和锻炼自己的判断力的最好方法。经过了这种方法的考验,一个人会变得更强大、更自信,他的人生目标也会更加明确。

每个人都会有错误或缺点,只有认真反省才不会在错误和失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个道理简单至极,可还是有许多人不愿意这么做。

之所以有很多人拒绝承认错误,就是因为他们害怕别人因此而看轻自己,但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说,这种想法都不过是在自欺欺人。一个人所犯的错误首先会被别人看到,而且在别人眼中,问题会显得更加客观和透彻。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己见只会给人留下不自觉、太清高、太爱面子的糟糕印象,这不但有损自己的声誉,也会伤害那些原本打算善意劝谏的师友。为了小小的面子问题而不愿承认错误、不愿改进自己,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自省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做自我批评,就是用超我、自我来战胜本我,把卑鄙的念头和冲动压下去。

子夏有一天去拜访曾子,他们曾一起在孔子门下读书,过去同窗时关系很要好。曾子一见子夏就说:“老兄,几年不见,你看起来发福多了。”

子夏回答说:“我自己战胜了自己,所以长胖了。”

曾子大惑不解地问道:“你的话我一点也不明白。”

子夏说:“以前我在书房里读到那些描写圣贤的高风亮节就非常敬仰,出门看到别人享受荣华富贵又很羡慕,既想做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又想贪图眼前的利禄富贵。这两种力量在心里相持不下,长期不分胜负,所以人越来越消瘦。现在圣贤的道德战胜了享受的要求,崇高镇住了卑劣,见到别人大把大把花钱也不眼红,心里感到非常平静,生活清贫也很快乐,这样下去怎么会不胖呢?”

一个人是否具有反省能力对其为人很重要。自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和机缘。它在任何人身上,都会发生大效用。因为自省所带来的不只是智慧,更是夜以继日的精进态度和前所未有的干劲。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过忧患和磨难,才能逐渐迈向成功。在年轻的时候,多把自己放在逆境中,不仅会磨炼敲打出许多美好的品性,也增强了生活的能力,扩展了视野,掌握了很多技能。

做人,与其低着头埋怨错误,不如昂起头纠正错误;与其在自省中衰颓,不如在自省中奋起。自省之后,心灵得到净化,人性真正流露,这时不论你做什么,都会有前所未有的热情。

南方有一句名言:上半夜替自己想想,下半夜替别人想想。临睡前的思索是有必要的。我们假如常能在静下来的时候,想到自己在做事或待人方面有疏忽有亏欠的地方,自然就能冷静地总结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也同时由于明白了自己的过失而得到一些警惕,以后将不致再犯同样的过错。

同类推荐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 曾国藩冰鉴(第八卷)

    曾国藩冰鉴(第八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不过是向死而生

    不过是向死而生

    死亡令人恐惧,死亡的思考扣人心弦。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必经的“生命最后的成长”。在死亡深处,这个世界的“意义”才开始像泉水一样向我们涌现。柏拉图将哲学称为“死亡的练习”,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师对死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思考。在这个物欲横流、自我迷失的年代如何权衡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如何面对人生的得与失、如何应对命运的无常、如何把握近在咫尺的幸福、如何坦然的面对生与死的考验。迷茫之时思想上得以净化与升华、灵魂得以慰藉。
  •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热门推荐
  • 3-4年级,孩子成长与定型的关键期

    3-4年级,孩子成长与定型的关键期

    培养孩子最关键的就是儿童时期,尤其是孩子在读3-4年级的时候。无数事实证明,孩子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3-4年级是个非常重要的坎,不管是孩子的学习还是孩子的道德观念,家长的教育在这一时期都起着基础的、广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飞

    一切从美丽的草原开始,一切又在美丽的草原上结束了!飞走了!带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带者自己渴求自由幸福的梦想!去了太阳神殿,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一个灵魂被放逐是一种堕落,一个生命被放逐是一种追求,一个理想被放逐是一种升华,一种自由被放逐,换来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恒久不变,一种源远流长,一种不管用何种方式表达的精神。飞是为自己而飞,更是为理想而飞。
  • tfboys之无法抑制的心动

    tfboys之无法抑制的心动

    女主恩熙与三只的缘分,一次不情愿的转学没想到到了自己男神的班
  • 星河域神

    星河域神

    星河无垠,种族林立,天才万千,百世争雄。俯览大千星河,真神争霸,众帝纷乱。少年踏步星河之巅,万世为尊,成星河域神练气、筑基、紫府、真灵(九变)、王侯、大贤、神皇、仙帝(九转)、界主、大界主(界主巅峰)、界王、界王神、大界王神(界王巅峰)、域主、域王、域皇、域帝、域神(星河巅峰)
  • 后宫雅妃传

    后宫雅妃传

    旧梦依稀在眼前,往事迷离春花秋月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飘来飘去无所依,君来有声,君去无语,翻云覆雨宫墙深。
  • 尊女倾城:倾世九天

    尊女倾城:倾世九天

    某倒霉女宅收个快递都能穿越到未知的国度。她强势来袭风雨无阻,翻手即云覆手即雨;弑亲?呵呵,不就是把人家按进了轮回隧道顺手改写个命格嘛,那都是“小四儿”,这样的亲人再多杀几个也无妨;虐得渣男亲爹娘都不认识,俊男、美女那都是她旗下的;某些不长眼的还敢调戏她?那么就用你的肉先把她的宠物喂饱再好好聊聊。上位教师年轻腻害,什么八重天九重天的想去就去,什么奇珍异宝,什么神兵利器在她眼里从来都是过眼云烟......任世间风华万千,唯与汝平步青云。
  • 不生病的中老年生活

    不生病的中老年生活

    年纪大了,怎样让自己更健康的生活成为头等大事,很多中老年朋友为此伤透了脑筋。其实健康的生活,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中老年朋友只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就能达到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目的。全书分别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睡眠、心理等方面做了具体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怎样吃最健康,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运动,有没有不适合午睡的人等问题。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中老年人健康的知识,不妨打开这本书,走进中老年人的健康生活。
  • 寡人不好色

    寡人不好色

    恋恋风尘...像风一样自由...-------------------“世上真有天使?”“没有!”瓜仁斩钉截铁地回答,转身,泪下...------------------霸气的纹身姐姐对我的一次间接接吻之后,一场青春大戏开始上演......
  • 江湖学园如何

    江湖学园如何

    一个身世谜团,一个青清纯少女,一个全国闻名不良学校。学校里,人人戴着学生的面具,面具的下面,究竟是怎样的神秘?一个母亲,为何要尽全力守住一个秘密?一个少女,为何要如此探索所有的谜团?与其每天的提心吊胆,不如安静的度过一生。在幽冥鬼学园里,真正的学生,还有几个?灵异古怪的身世与世界之间,纠缠不清的还有什么。为情所困,一段校园恋情,和一个称霸江湖,谁能决定?一堆逗比的空白大脑,填充的又是个啥。见证一个生存在两个世界中的少女的一生,从我做起!
  • 血蝠

    血蝠

    夫天地造化,盖谓混沌之明,蒙昧未分,日月含其辉,天地混其体,廓然既变,清浊乃陈。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然天地万物,皆有其相,众生相,寿者相,以为众生故,心生三毒三惧三恐怖,不可久矣。天象无刑,道裹无名,是故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即达光明。持一正道,内体自性,天地以本心者也。故动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见也。故无实无虚也。故天地任自然也,无为无造也。故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