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9000000006

第6章 庄子的逍遥人生

庄子认为,人生在世,自由是一切幸福的根源。人生多一份自由,便多了一份幸福,而最大的不幸莫过于丧失了自由。你可以看一看那些在田野上奔跑的牛马,饥则食,渴则饮,快乐了就四处奔跑,劳累了就卧下休息,它们是何等的快活!

在先秦诸子中,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都是不错的,他们的身份是“士”。天子、诸侯、大夫、士,士就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了。比如孔子的日子就过得非常好,孔子说他在鲁国做官的时候,俸禄是六万,食不厌精,有很多贵族的风气。

在诸子里面,只有两个人日子过得非常辛苦,一个是墨子,一个是庄子。墨子日子过得那么苦,是墨子的主动选择。墨子是一个大宗师,有很多学生,他这个学派兼有宗教团体和军事团体的性质。墨子的学生在外面做官,拿到的俸禄都是要交给墨子的,墨子过苦日子,是因为墨子有一种观念,认为人只有在艰苦中才能磨炼他的品德,所以他讲究苦行。

庄子日子过得苦,却是不得已。他穷,和他不愿意出去做官有很大的关系。他一直待在乡下。先秦诸子基本上都生活、工作在城市里,但庄子不愿意去做“公务员”,他是“个体户”,所以他日子就过得“吃了上顿没下顿”。

庄子有一次到魏国去见魏王,但庄子一般是不到城市里去的,也不跟诸侯打交道。这次为什么去呢?因为庄子有一个朋友惠施,此时此刻在魏王手下做国相,庄子想看一下老朋友,说不定还想跟老朋友借一点钱。

既然到了魏国,总要见一见魏王。庄子当时的打扮是这样的:“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穿的是布衣(布衣就是麻布,还不如今天的麻袋、,而且这个麻袋还是打着补丁的;鞋子破了,要用绳子捆在脚上。就这样去见一国之君了。

这里传达了两个信息:首先庄子很穷,其次庄子对去见魏王看得不是很重,对魏王毫无敬畏之心。

梁惠王见到庄子就说:“庄先生,你怎么搞得这么狼狈啊?”庄子一听就看不起梁惠王了。庄子说我这个叫贫穷,不叫狼狈,贫穷只是没有钱,狼狈是没有精神。我只是没有钱,但我是有精神的。

但庄子的确穷,穷到严重营养不良。是不是他根本就没有机会来改变呢?不是的。那个时候,士人的地位是很高的,是知识分子的卖方市场,鸡鸣狗盗都能找到工作。

庄子有一天在钓鱼,不是在休闲,可能真的是家里揭不开锅了。这时,来了两个楚国的大夫,请他去当国相:“我们的国君希望把国家大事交给你,让你受累。”

可是庄子仍然握着钓竿在钓鱼,头都没有回地说了一个故事。他说在楚国的田野里有一只乌龟,这个乌龟平时生活艰辛,在污泥浊水里奔波觅食。可是有一天楚王把它请到了宫中,给它吃好的住好的,到要祭祀的时候就把它给杀了,装在精美的盒子里,放在祭坛之上。如果你是乌龟,你是愿意在楚国的祭坛上呢,还是在水田里待着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拒绝了楚王。在庄子看来,政坛比泥水更污秽,也更危险。

所以,庄子可以说是心甘情愿选择了乡下的贫穷生活,在庄子看来,他用物质生活贫穷的代价,换来了精神上的自由。人拥有的物质越多,顾忌就越多,而庄子恰恰是把生活上对物质的要求降到了极限,所以他思想的自由也就升到了极限。

人生最高境界是“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坚决不愿意出去做官,坚决不愿意跟统治者合作,为什么?这跟他对世道的看法有关。在这点上,儒家和道家的区别就很明显:

儒家是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有用的人。我为什么要学习、读书,要不断地磨炼自己?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在道家看来,我是我,我凭什么要中你的用呢?庄子常常在你不经意的地方,突然一句话直抵你心中的痛处。“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你完全没有用也不行,完全没有用会被人瞧不起。怎么办呢?庄子说:“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可是,这样还只是形而下,并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庄子自己又否定了。最后,庄子提出了他的正面主张:“乘道德而浮游。”

庄子的逍遥,指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精神状态。所以,用今天的话来解说逍遥游,就是绝对自由。

常识告诉我们,人只有有所凭借,才能延伸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空间。经验是这样告诉我们的,科学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儒家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但道家不这么想。

我们常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没人会去想--你已经在竿头,你再往上爬,不会摔下来吗?

有限的高度可以依赖竿子,绝对无限的高度不能依赖竿子。任何一个有形之物,本身都是有局限的,如果我们仅仅依赖于他(它、实现自由,我们所依赖的东西的局限性,就会变成我们的局限性。当我们有所依赖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被所依赖之物所束缚,所控制,所局限。

庄子就看到了这一点。这就叫哲学思维,哲学不是给我们提供现实性,哲学给我们提供的是可能性;哲学不是让我们有做事的能力,哲学是让我们有想象力。哲学拓展的是我们的智力空间,不是拓展现实空间。所以,用科学的标准去要求哲学,这是完全没有哲学思维的人才会做的傻事。

读哲学让你有想象力,读哲学让你茅塞顿开,读哲学打通你的智慧,它给你的不仅是知识,是智慧。

《庄子》在中国文学中非常有名。最着名的是第一篇《逍遥游》。

《逍遥游》全篇的内涵都指导着我们的方向。第一个主题,就是人生要“具见”,见地具备,就是普通讲的见解,再普通一点讲,就是眼光、思想。一个没有远见的人,见解都不行,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或是完善一个人生,是不可能的。所以庄子提出来“具见”,具备见地,才能够脚踏实地,从基本做起。因此,后来的禅宗,首先讲一个人一定要“具见”,具备高远的见地,见到道才能够修道,不能见道还修个什么道。假如说我们见到了眼前有一块黄金,然后想办法把它拿起来,你没有看到黄金,在那里瞎想有什么用?所以庄子第一个提出,真正的要见道才能修道。具备了高远的见解以后,就不会被物质的世界所困扰,不会被人生痛苦的环境困惑了。

世界上最高深的道理,同人的最深厚感情一样,语言文字是没有办法表达的。语言文字如果能如实地表达人的思想,那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误会了。譬如怎么表达哭,只有哭了才晓得,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也有最高明的人,不能表达的东西,可以转个弯来表达,那就是用比喻来表达。所以世界上最高明的大宗教家就善于用比喻,释迦牟尼佛最善于用比喻,耶稣也很会用比喻,庄子也常用比喻。

所以《逍遥游》里面有两个大方向,在很多关键的地方用比喻,来告诉我们人生和修养的方法。

第一个方向告诉我们“物化”,这是中国文化中道家的一个大标题。宇宙中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一切外物,都是物理的物象变化,物与物之间互相在变化,所以叫“物化”。譬如我们人也是“物化”变出来的,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彼此有变化,就变了那么多人;人生命活动中所需要的牛奶、面包、米饭、青菜、香肠等,经过肠胃的变化又变成了人;人所排泄的汗、口水,大小便,又变成了肥料;肥料再变成万物;一切万物又互相变化,而且非变不可,没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物化”。在道家的观念里,整个宇宙天地就是一个大化学的锅炉,我们只不过是里面的“化”物,受“化”的一个小分子而已。

第二个方向就告诉我们,真正的变化是什么?人的变化。我们人,可以把自己升华成超人。这个超人怎么变呢?超人就在最平凡中变。我们做到了《逍遥游》这两个要点,才真正达得到逍遥。

其实,人生中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中最宝贵的是自由。庄子不仅追求自由,而且素有一套自己的自由哲学。他认为,人生在世,自由是一切幸福的根源。人生多一份自由,便多了一份幸福,而最大的不幸莫过于丧失了自由。你可以看一看那些在田野上奔跑的牛马,饥则食,渴则饮,快乐了就四处奔跑,劳累了就卧下休息,它们是何等的快活!

人类不能没有知识,人类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人类也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常识,我们就靠着这些一直走到今天,我们每一个人做事情,靠经验,靠积累,靠常识,这些都没错,但是庄子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的知识还是人类整体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所以,庄子的《逍遥游》就是想告诉我们另外一个世界,一个经验以外的世界,知识以外的世界,常识以外的世界。

同类推荐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 形而上学之路——永不过时的康德与黑格尔

    形而上学之路——永不过时的康德与黑格尔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热门推荐
  • 神来救救我

    神来救救我

    她是个在普通不过的人,却因为一次意外掉进下水道,遇见了冷血又充满恶趣味的他。为了生存下去,她不得不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完成他口中所谓的任务。
  • 修仙聊天群

    修仙聊天群

    突然有一天,陈不凡在一个QQ群里发现这个世界上竟然真的存在能够移山填海、寿命千年的修仙者!一颗丹药能够提升数十倍的身体素质,全方位的提升哟。没事就帮群里的道友们下载大人看的片,助人为乐嘛。原来真的有《隐身术》这样的修仙秘籍,晚上可以偷看隔壁美女......御剑飞行竟然比火箭还快?不知道群里的道友们去过火星没。道友别冲动,那是白宫,不能随便乱轰,呐呐呐,那个岛国。自从在“仙劫一号群”里开始混之后,陈不凡才发现,原来人生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不可思议,逼格满满,不,一开始我是拒绝装逼的。
  • 苍山雪

    苍山雪

    大梦千年,悠然回首,叶落花凋。周帆凭栏而坐,听着雨声、风声、人声,独饮一坛女儿红,泪流满面。“是莲非荷!”
  • 闲人系统

    闲人系统

    帮个忙,赚个闲人点,兑换个技能,装装逼,这就是我的生活,我就是闲人。
  • The Raven

    The Rav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缠绵的思念

    缠绵的思念

    夜是等待的驿站,悸动的心绪,在夜晚缠绵。纷繁的心绪在黑夜中梳理。窗外,星光灿烂。静夜的风、静夜的雨、静静的夜晚融在守候的希望里!没有你的夜晚,用心听你留在远方的思语,千里万里之外,仍有一首歌为我为你同唱。请和我一起守候在夜里,这是爱的起点也是爱的回归……
  • 等一下,青春

    等一下,青春

    林阿冉,这个学霸,这个可怜的人。她的一生,曲曲折折,好像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家,直到上了高中...
  • 动物世界2

    动物世界2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
  • 极品剑尊

    极品剑尊

    决心靠武道改变命运的坚强少年想要考取天宝国著名的学府,却不料卷入阴谋纷争,逼上风口浪尖,在物竞天择的残酷法则下,在自命不凡的天才贵族子弟打压中,又该如何脱颖而出?借着残缺记忆里万古大能的秘密,却误入魔途,背后忍受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痛苦。但,谁说七尺重剑不能无锋自利,斩苍穹、笑红尘,热血人生、快意恩仇、武破天下!
  • 空间重生之盛世神医大小姐

    空间重生之盛世神医大小姐

    前世的不争,被继妹渣男设计惨死,前世的认人不清,导致哥哥对自己的失望,前世!是她活该!而这一世重生之后不但送了一副好容貌,还送了空间这个重生好福利,让人乐疯的是母亲没有去世。苏梓柠重生后还被改了名字——夏柠叶。她一步一步走向世界巅峰,商业人才,绝世神医,黑道大姐,统统不在话下,继母继妹反被我虐,渣男?虐成渣!当然身边还要有美男,勾勾手指,创世大总裁都拜在了她的石榴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