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9100000025

第25章 自在人生就在忍

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又有哪个人不苦呢?说苦是因为他不能堪忍!愈是不能忍受的人,愈是痛苦。只有堪得起忍耐,才有办法在人世间生存得更自在。忍不是最高的人生境界,但能够达到堪忍,则会觉得一切逆境都是很自然的事。

《四十二章经》中讲:“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意识是说,僧人问佛:什么样的人有大势力?什么样的人最聪明?佛说:能够忍辱的人有大势力,因为他不怀恶心,而且安然健康。能够忍辱的人没有恶念,一定被人尊敬。心中尘垢灭尽,清净没有瑕疵污秽,这样的人最聪明。从没有天地时开始,直到现在,十方世界中的一切,没有未见过的,没有不知道的,没有没听说过的。得到了无所不知的认识(一切智),这样的可称得上是聪明的了。

正如寒山禅师的《忍辱护真心》:

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忍辱是制怒的一部分,在面对一些无理取闹之人的讽刺与侮辱时,能够释放于心外才能制怒。

拿破仑·希尔曾经这样说:“我发现,凡是一个情绪比较浮躁的人,都不能作出正确的决定。在成功人士之中,基本上都比较理智。所以,我认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就要控制自己浮躁的情绪。”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很多人为了一点很小的事情而怒容满面,甚至与其他人大打出手,这是欲成大事者的大忌。我们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动怒,愤怒情绪是人生的一大误区,是一种心理病毒。克制愤怒是人生的必修课,那些怒火横冲直撞而不加抑制的人是难成大器的。

我们分析一下明朝几经沉浮官员李三才的失败的根源,就不难发现这点。

明神宗时,曾官至户部尚书的李三才可以说是一位好官。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他曾经极力主张罢除天下矿税,减轻民众负担。而且他嫉恶如仇,不愿与那些贪官同流合污,甚至不愿与那些人为伍。但是他“忍”上的造诣却太差。

有次上朝,他居然对明神宗说:“皇上爱财,也该让老百姓得到温饱。皇上为了私利而盘剥百姓,有害国家之本,这样做是不行的。”李三才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说话也不客气的行为激怒了明神宗,他也因此被罢了官。

后来李三才东山再起,有许多朋友都担心他的处境,于是劝他说:“你嫉恶如仇,恨不得把奸人铲除,也不能喜怒挂在脸上,让人一看便知啊。和小人对抗不能只凭愤怒,你应该巧妙行事。”李三才则不以为然,反而认为那样做是可耻的,他说:“我就是这样,和小人没有必要和和气气的。小人都是欺软怕硬的家伙,要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没过多久,李三才又被罢了官。

回到老家后,李三才的麻烦还是不断。朝中奸臣担心他再被重新起用,于是继续攻击他,想把他彻底搞臭。御史刘光复诬陷他盗窃皇木,营建私宅,还一口咬定李三才勾结朝官,任用私人,应该严加治罪。李三才愤怒异常,不停地写奏书为自己辩护,揭露奸臣们的阴谋。

他对皇上也有了怨气,居然毫不掩饰愤怒情绪,对皇上说:“我这个人是忠是奸,皇上应该知道的。皇上不能只听谗言。如果是这样,皇上就对我有失公平了,而得意的是奸贼。”

最后,明神宗再也受不了他了,便下旨夺去了先前给他的一切封赏,并严词责问他,于是李三才彻底失败了。

古人常说“喜怒不形于色”,而李三才却不明白此点,不分场合、不分对象随意发怒,自然只能产生失败的后果了。

“忍”的内涵除了制怒,还有一点就是戒嚣张。嚣张是由傲气引起的,因此戒嚣张的根源就在戒除傲气上--戒除了傲气就戒除了嚣张。

有一个傲气十足的富商腆着个大肚子来到寺院,站在财神面前说:“你有什么?还不是依靠我的供品,你才能活下去”。

禅师听到后很生气,就把富商带到窗前说:“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许多人。”富商说。

禅师又把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道:“你看到了什么?”

“只看见我自己。”富商回答。

禅师说:“玻璃镜和玻璃窗的区别只在于那一层薄薄的银子,这一点点可怜的银子,就叫有的人只看见他自己,而看不见别人了。”

富商面带愧色地离去。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世人皆知,因此我们唯有谦逊己身,才能让人进步。“忍”虽然博大精深,但只要做到制怒与戒嚣张,便不难领悟其中的真谛。

“事临头,三思为妙,一忍最高。”你应当提高自己控制浮躁情绪的能力,时时提醒自己,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绪的波动。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指责别人,喜怒无常。改掉这些坏毛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容易接受别人和被人接受、性格随和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大事。

忍能使我们消除愤怒,一个人倘若充满憎恨心,缺乏忍的涵养,就会产生愤怒。具备忍的涵养,就不会有愤怒了,对于别人的伤害你能心平气和,和颜相向,就很难树立怨仇,因而忍的涵养又能使彼此和谐,内心安详。

佛陀因此常常警惕弟子,即使自己智慧圆融,更应含蓄谦虚,像稻穗一样,因为米粒愈饱满垂得愈低。真正的智慧人生,必定要有诚意谦虚的态度;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修行最主要的目标即是无我。因为你能缩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别人,别人也一定会来尊重你,接受你。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缩小自己,要能缩到对方的眼睛里,耳朵里。既不伤害他,还要能嵌在对方的心头上。

一粒细沙就扎到脚,一颗小石子就扎到心,面对事情当然就担当不下去。不能低头的人是因为一再回顾过去的成就。看淡自己是般若,看重自己是执着。

众生有烦恼,是因为我执的关系。以“我”的自私心理为中心,以自我为大,不但使自己痛苦,也影响周围的人群跟着争执痛苦。忘我,才能于修身养性中,造就身心的健康以及幸福的人生观。

爱是人间的一份力量,但是只有爱还不够,必须还要有个“忍”--忍辱、忍让、忍耐,能忍则能安。

要做个受他人欢迎的人,做个被他人爱的人,那就必须先照顾好自我的声音和面色。面容、动作、言谈、举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修养忍辱得来的。

做事,一定要秉持着“正”与“诚”的原则;而待人,则要有“宽”与“忍”的态度。要以超然的形态、宽大的心胸来容纳任何人。真正的圣人,既刚强又柔韧。他的强是柔中带刚,刚中带柔。柔能调服众生,刚能坚强己志。

佛陀不但教导众生修“慈忍”行,就是对自己的儿子也教他坚持“慈忍”。佛告诉儿子:“我的一切财产都要留传给你--家的一切财产是有形的,有损减的;而我的财产是慈忍大法,是大觉智慧,可增长你无穷的福因及难量的法财。”人人都能以“慈”、“善”、“宽”、“忍”施行于家庭、于一切众生,人间便会常久散发着“透彻的爱”的光芒。

争,只能“为了善事竞争”、“与时日竞争”--一旦它的对象从自我投射到别人身上的时候,它就成为一个很不安的事,一件很痛苦的事了。所以,不正当手段的竞争,历来为世人所不齿。

竞争孕育了伤害的因子。只要有竞争,就有上下之别、前后之分、得失之念、取舍之难,世事也就不得安宁了。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争了就乱了,乱了就犯了,犯了就败了。要知道,普天之下,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

人们往往就是太执着,而有分别心,是你,是我,划分得清清楚楚,以致我爱的拼命去求、去争、去嫉妒,心胸狭窄,处处都是障碍。

一般人常言:要争这一口气。其实真正有修养的人,是把这口气咽下去。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养来的才是真的。

人,大多数有名利之心,与人争,与事争。如果能与人无争则人安,与世无争则事安;人、事皆无争,则世界亦安。能一字“忍”则无往不利,无事不成。人能“忍”则是非不生;出世之事业能永垂不朽,亦源自一字“忍”。

同类推荐
  •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世风日下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批判。比如“小悦悦”问题折射出的社会失德问题。感召人们向善,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的所有篇章,都是作者构思原创的,不是引经据典的那种。成书之前,其中的部分篇章,已经在《读者》原创版、《青年文摘》、《佛教文摘》、《报刊文摘》、《格言》、《知音》、《思维与智慧》、《语文报》、《语文周报》以及《2011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精选》(苏教版)等报刊教材上广泛传播。毋容置疑,禅是一剂灵丹妙药,救治迷惘失落的心灵。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旨在解除每一个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赠老年人以历经沧桑的从容,让整日奔波的人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无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灵的庙堂。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本书旨在以“通俗佛经”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禅性。
热门推荐
  • 明通鉴

    明通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节约的都是利润

    节约的都是利润

    在市场以及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节约不仅是道德理念和价值观,更是一种核心竞争力。能够节约的企业,会在市场中游刃有余;能够为企业节约的员工,会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 通天杀局

    通天杀局

    高空飞行的飞机上,古董贩子离奇失踪!警员夏大川深入调查,竟发现案件背后隐藏惊天阴谋!死而复生的线人、梦中被虐的母子、电影院惨遭毒手的女观众……迷局抽丝剥茧,诡案顺藤摸瓜!重重迷案竟然指向一个神秘女人!她是谁?终极阴谋又是什么?翻开《通天杀局》,跟着神探一起破解建国以来最大连环悬案!
  • 星神命

    星神命

    看好了这是星神命,不是星辰命。什么你不知道什么是星神命?呵呵
  • 小魔女大冒险

    小魔女大冒险

    她出生在一个平凡的法师家庭,踏上修炼冒险的旅程后,遇到了不同面目的他和分不清好坏的他们。是纠缠还是逃避?她的成长足迹注定她要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大法师,在她了解一切真相后,将作出怎样的选择?
  • 四川文学(2015年第11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11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我本罂粟,适时而开

    我本罂粟,适时而开

    为什么要在意那么多人的言语!为什么不能好好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善待关心爱护自己的人!对于恶意中伤自己的又何必过多在意!花花世界,繁华似锦,保存本心,独养!
  • 倾城言灵师:魔王的杀手妻

    倾城言灵师:魔王的杀手妻

    她是21世纪言灵族的家主,却被自己最信任的属下和未婚夫杀害,魂穿到异世,她是一个在青楼做卧底的杀手,不懂七情六欲,只知道挥刀,抽刀,知道他的到来让她那没有丝毫波澜的心狠狠的颤动了,他最终感动了她,众人本以为她们会一直这样在一起,没想到,有一天他突然对她说,“呵呵,你以为你能成为我的妻子,别想了,你只是一个青楼女子,以为能够配得上我,众然实力高强,也掩盖不了的事实。”他伤了她的心,却又把她囚禁起来,让她看着他与别的女子夜夜笙歌,她终于忍不住离去,再次归来,又是怎样一幅场景?
  • 灵能觉醒者

    灵能觉醒者

    半年前的意外,为了守护妹妹的他,提前觉醒灵能,却没有想到那不是意外!原设计让他沉沦,却被提前觉醒灵能的林浩打乱,看林浩如何在腥风血雨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