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9100000032

第32章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人生一世,究竟在追求什么?为何而活?如何才能快活?纷繁世界,事事烦扰。做事则烦,不做亦烦。如何解脱?如果不到“水穷”之地,是否还能逍遥自在?其实,“水穷”之地不在天边,也不在山巅,它在我们的心里。悟到“水穷”之地,自然能够活得洒脱,一切缘起缘灭皆随浮云飘去。

正如佛语,“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什么是世间呢?世间就是四大五阴,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如果离开了这个世间,要求觉悟,是悟不到的。只有在世间的各种烦恼的因缘里面去探究它,在各种爱嗔及不爱不嗔的活动中去体会它,才会觉悟。

既不悟空,又不着相,便能见本性。

一位修道多年的女道士虔诚地问赵州道:“佛门最深的法意是什么呢?”

赵州于是面向女道士用手掐了她一下,轻松地说道:“就是这个。”

女道士语有怒气地说道:“没想到您的心中还有这个。”

赵州不紧不慢地说道:“不,是您的心中还有这个呀。”

对于一个人的内心,如若口中总是念着空,就永远不会做到万物皆空,这就好比那位女道士一样。

对于“空”的理解,其真正的悟在于修行。在自己的内心上直接把这个空感受到,不需要在道理上说长道短。正如赵州只是轻轻地掐了女道士一下,道士心中便起了杂念,又怎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空呢?

所以,佛法中讲究“缘起性空”。缘,就是关系或条件。缘起,说的是事物的起因,起原,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起的。也就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互相依存的关系和它的一定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关系和条件,那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无法生起的。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这是缘起的定义。比如种子和芽,因为过去有了种子,所以现在才能有芽的生起,正因为现在有芽生起,过去的种子,才能叫做种子,这就是异时互相存在关系的道理。从另一方面看,种子灭的时候,也正是芽生的时候,芽生的时候,也正是种子灭的时候。这就证明芽和种子的生灭现象,又是一种同时互相存在的关系。

世间上的一切者因缘生起,都离不开因果法则。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缘。

性空,就是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即指一切现象因为都是缘起,所以没有固定的本体,唯一真正的性质是空性,也就是一切现象都归于寂灭。

性空本身就是佛的法身,也是我们每个人所具有的佛性,每个人都有,这是佛教中最究竟的道理。正所谓: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是六祖慧能禅师的经典名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主要在于打破修持中对身心的执着。神秀禅师将染净、圣凡绝对地对立起来,要求人们“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但在慧能禅师看来,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染净、圣凡关键在于自心一念,心生善端即为善,心生恶念即为恶。心性自然,本来清净。故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们从辛弃疾的人生感悟中也许能够体悟到“性空”后的随缘人生。

辛弃疾《书停云壁》:

万事随缘无所为,

万法皆空无所思。

唯有一条生死路,

古今来往更何疑。

意思是说,万事皆随顺因缘而定,实在无需有太多刻意的作为;了悟世事变化都是暂时的空相,更是无需用力作为。人生就只有一条通往生死的道路,古往今来所有人物都这样经历过,无需太多怀疑。

辛弃疾一生曾有长达十八年的闲居生活,做为一名身怀抱负的读书人,他是力主奋勇抗敌的。然而,时运不济,明主见弃,再有天大的理想亦属枉然。闲居乡间的他,写下许多温婉诗词。这首《书停云壁》便是深具佛法之作。

诗人所谓随缘,是说一切万有皆为因缘所生,缘生则聚,缘灭则散,缘起缘灭之间,如斯自在,来去自如,因此无需罣碍。

一切有为法,都是空性,“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空白”或“没有”,它是指由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之间,不断在变化的空性。每一回的变化都显现它不同的形貌,因此,了悟“万物随缘”与“诸法皆空”的深义,便能自由自在、无所罣碍。诗中出现的两个“无”字,也是同样的道理,它指的是“不要刻意作为”,因此“无所为”与“无所思”,都是指向不要刻意在某件事物上头执着,并非什么作为都不要之意。

进而,诗人才说道“唯有一条生死路”。人生这条道路,一头由生而来,另一头则通向死亡,所有人皆行走其上;而如何能够不罣碍、不执着,却是所有人一生都要面对的修行。

所以,辛弃疾此诗的提示是,万事与诸法皆为随缘来去的空相,就如同每一天虽然都是新的一天,但每天所看到的事物,都是因缘暂时和合之相。既如此,则不是恒常不变之相,也就是空相了。

面对大千世界中的种种空相,不是要人们不努力修为,而是提醒人们自在自由地活着,才是最符合生命真义的生活方式。

正如洪应明《菜根谭》:

世人为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意思是说,如果心被荣利所缠缚,身边再美的东西也会视而不见。

心生妄念,必然难以入定,不定就无法到达智慧的彼岸。不过,一切禅机皆因一个缘字。

众生世界,有事必有缘,如机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这是禅者的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态度。

据说,自从释迦牟尼佛来到舍卫国为大众说法教化后,全城的人都成为有道德、有礼貌、懂事理的人。他们互相爱护、帮助、和睦相处,舍卫国简直是一块乐土。

当这个消息传到其他国家时,远在罗越祗国的地方,有一个外道,生起钦佩佛陀的威德之心,因此他不辞旅途的艰辛,长途跋涉来到舍卫国,想拜见佛陀,请求教示。可在他还没有见到佛陀时,却遇到一件令他不解之事。

原来,舍卫国是个热带的地方,毒蛇很多,如果被咬伤,立即会丧命,所以,在这个地方,被毒蛇咬死的人很多。当这个外道走到城外的时候,看见两个父子在田里干活,忽然从草丛中蹿出一条毒蛇,把那个儿子咬了一口。不久他就毒发死了。而那个做父亲的,却依旧照常干活,儿子的死,对他并没有很大的影响。

外道觉得很奇怪,就问老人道:“这个年轻人是谁?”“我的儿子。”老人回答。“既然是你的儿子,为什么他被蛇咬死,你却一点悲伤都没有?还有心情继续干活,他不是你的亲生儿子?”

“这有什么好悲伤的,人生总是要死,事物的兴盛与衰败自有它的规律,人既然死了,如果他有善因,自有好报,假如他的恶因成熟,恶报就现于其前,我忧愁啼哭,对死者有什么好处呢?”老人说到这里,看着发呆的外道,又问他,“你是不是要进城去?顺路的话,我拜托你一件事,可以吗?”

外道问什么事,老人又继续说:“你在进城后向右拐弯的第二家,路过时,请对我家人说中午送饭的时候,只送我一个人的就行了,对她说儿子已经被蛇咬死了。”

外道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这个老人一点善心、仁慈心都没有。儿子死在这儿,毫无悲哀,反而不忘自己的午餐,世界上竟有如此冷酷的父亲。

外道进了城,拐了弯,找到老农的家,对老妇人说:“你的儿子被毒蛇咬死了,他的父亲叫我带口信给你,中午只送一个人的饭就好了。”

妇人听了这话,只向来人感谢,并无悲伤。外道奇怪地又问:“老妇人,你难道不怜悯儿子的惨死吗?”

老妇人却很自然地回答道:“这个儿子托生到我家,并不是我去招呼他的,他自己要来的;现在他走了,我也留不住他。正如旅店里住一夜旅客,晚上路过寄宿,天亮各自离开,谁也留不住,其实也无须留。我们母子之间,也是如此,儿子的去来,是随他的业缘,我一点也护救不得。”

外道听完这些话,心里想,这真是一对硬心肠的夫妻,又糊涂又不近人情。

这时里面又走出一个女人,是死者的姐姐,外道好意地问她:“你的弟弟死了,你难过伤心吗?”

“他已经死了,我为什么要伤心呢?我们如同被编成大木筏的木头,在水中航行,一旦遇到大风暴,木筏被冲散了,那木头各自随流水漂散,木头不能永远拴结在一起。我们因为偶尔的因缘而变成了姐弟,同生在一家,但寿命各有长短,生死并没有规定的时间,他既然先走一步,我做姐姐的又有何能力相救?”

姐姐说完,身边又一妇女说:“噢,我丈夫死了。”

外道这时已经如坠在云雾中,他问妇女:“你自己的丈夫死了,竟然这样若无其事,毫无悲伤之意?真的无所谓吗?”

死者的妻子平静地说:“我们夫妻的结合,和空中的飞鸟一样,夜间停宿在一起,天一亮,各自去寻求食物,各有各的命运,鸟儿一旦飞开而不能回来,是他的造化。我既代替不了他,也无法为他承担业力,就好比在途中相识的客人一样,相会以后,总要各奔东西。”

外道听了这一家人的话,满心愤怒,甚至后悔自己跑了一趟冤枉路,本来听说这舍卫国的人最有孝道的,以为自己弃邪归正,来此寻找真谛,岂知是这样一般毫无道理没有仁慈心的人。

尽管如此,他还是想见佛陀一面,空手而回,毕竟是遗憾的。因此他来到邸园精舍,求见佛陀。

外道心里充满疑问,拜见佛陀后,默默坐在一边,低着头,并不开口询问。其实他的心思,佛陀早已明白,因而故意问道:“什么事使你如此忧愁?”

“因为希望不能如愿,所遇之事,违背我心,所以忧愁。”外道回答。

“忧愁不能解决问题,有什么失意的,你尽管说。”佛陀慈悲地对他说。

“我从远方慕名而来,是因为崇拜舍卫国有您佛陀的教化,人民都依法奉行,岂知一到这儿,就遇到这么件一点也不近人性的事情……”

外道将碰到老农夫及儿子乃至他一家人的事情告诉佛陀。

佛陀微笑着向他开示道:“话不是这么说的,你所希望看到、听到的是人情、人性的事。而法理是不能顺着人情人性的。把人性净化,与真理相应,那才是最要紧的修行。你所见的那一家人,在道理上,他们并没有错。他们能知道人生无常,人不能永远保持自己的有为的色身生命,这是从古至今,所有的圣凡都是一样的。一个人死了,大家为他大哭大喊,这对于死者有什么益处?况且当人在有生的时候,注定就有死。生喜死悲,这是世俗对于生死的迷惑,所以在生死的流转中,就永远也没有止息的时候。”

外道听了佛陀的开示后,心里顿时开悟,从此,他真正改宗,皈依佛陀,做了一个虔诚精进的比丘。

人生百年,匆匆一瞬,荣华富贵,更是过眼云烟,虚幻不实。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中,一切都是“因缘而起,因缘而灭,缘生则生,缘灭则灭”。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凡事不过度地追求,不留恋过往,从容平淡地应对,随心,随情,随理。在这繁忙的名利场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闲,放松身心,静心体悟,日久功深,便会识得自己放下诸缘后的本来面目:清静无染的菩提觉性。

但是,“随缘”有时常被误解为不为,借此听天由命,逃避问题和困难。其实,随缘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随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对生老病死、情痴情绝、荣辱贵贱的坦然面对。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
  • 寻常禅

    寻常禅

    本书从现实社会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困扰出发,试图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阐释佛陀的智慧,以佛学的理念来提出适合现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对策,帮助世间迷惘的人从心灵的困境中走出。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热门推荐
  • 另一世界定乾坤

    另一世界定乾坤

    主人公因天降异象被雷击中,醒来后发现自己在另一个世界。在主人公经历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后获得了强大的力量,后又遇大师指点并拜为师约会了炼丹术和仙法,大师驾鹤西去后主人公下山入世,认识并结交了志同道合者帮其打天下定江山稳基业。眼看身边亲人和朋友一个个离自己而去而自己却无法陪伴他们而去深受内心折磨,后参透自己活着的意义为世代的皇室稳定江山。国家气数终尽,主人公也化作一缕轻烟羽化而登仙,成为后人膜拜的伟人。
  •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你(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系列)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你(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系列)

    单身女孩在背叛、劈腿横行的年代,你该如何寻找真爱?孤单,是你自找的;美好姻缘,也是你自找的。单身再快乐,永远无法取代相爱的幸福……你可以不要男人,自信地走完人生;你可以不要家累,享受时尚和品味;你可以不受拘束,高喊自由万岁。然而,你永远无法用单身的快乐,来取代两人相爱时的幸福和甜美。你不是注定孤独,只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每个女人都有终结孤单的权利,却不见得都懂得如何拥抱幸福。看清爱情的现实面,别跟幸福呕气,做一个快乐的好命女。
  • 你是我的天使我的梦

    你是我的天使我的梦

    她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子,为了给母亲治病,整日为钱奔波,最终还是为了母亲她卖掉了自己。他有着天使般的面孔却有着恶魔般的性格,虽然孤独,但却可以过着平静的属于他自己的生活。他英俊多金,本以为离婚后可以过自己的生活,却不知道对爱他早已在劫难逃,尴尬的身份让他痛苦万分。他学识渊博,温文尔雅经,社会名流,然而他却爱上一个二十岁的有夫之妇.....他,人称心狠手里啊,人情淡薄,纵横黑白两道,但面对她时,他狠不上来,他既不缺钱,也不缺女人,但却缺少家的温暖,是她给了他家的感觉......
  • 我在天庭当月老

    我在天庭当月老

    一梦醒来,许诺成为天庭新任月老(原因竟然是前任月老辞职不干了!)。玉皇大帝:“许老弟,帮我跟几位仙女牵个线,本帝赐给你一座仙宫”。斗战胜佛:“许兄,替俺老孙找几个漂亮母猴,俺教你七十二变。”,面对这些无礼要求,许诺一气之下,将几十位仙女的红线牵向了自己。自此之后,王母春心萌动,嫦娥芳心暗许,众多仙女竞相入怀…………(ps:喜欢本书的朋友请加群512808584,另一本签约作品《吞天神主》也请多支持!)
  • 九星乾坤

    九星乾坤

    苍穹之上,九转乾坤,沧海桑田,遨游世间,吾之命,由我不由天,如若阻吾,自曲指一弹,任天翻地覆,焚寂天地苍穹!
  • 见鬼男

    见鬼男

    鹿高朋不但活见鬼了,而且发现他被什么样的鬼魂附身就拥有了这个鬼魂的能力,说出去也没人信,怎么办?凉拌!
  • 少女心事之花蕊初成

    少女心事之花蕊初成

    家有少女初长成,生活潦倒,默无闻。我的心里,住着好多好多个我,许多许多,悲哀的欢乐的故事,都由自己来不停歇地消化掉,有的时候,消化了,有的时候,只是因为世界纷繁浮华的风景,所以,只是暂时选择性遗忘而已。某些突然落寞,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一个荒凉或者宁静到窒息的地方,一个人窒息。
  • 魔生神疼之不要抛下我

    魔生神疼之不要抛下我

    她还是那无情的魔神,他却不顾冷眼蜚语誓死不弃!“这么多年了,你快忘记我了吗?”“不记得了吧,太久了,活了太久了”他:那一天的回眸一笑,竟已过了千年呀!你忘记了我还深深的刻在骨子里!她:谁都会忘记,就是不可能会忘记你,可。。。。我是魔,你是神啊!用心的痛,爱恨仍无情。魂飞的心,为你而动。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来世,若你不是魔,我不是神,多好~其实今世就可以!
  • 我们像葵花

    我们像葵花

    冯建军、刘建国、李跃进等是在“文革”中长大的孩子,他们自以为“我们像葵花”,怀抱着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梦幻和浪漫。但在汹涌而来的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他们的人格和命运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是一群没有什么资本但仍然不肯放弃理想,在社会底层奋斗的人们的生活与心灵的现场写真。
  • 霸道王子VS泼辣公主

    霸道王子VS泼辣公主

    辉煌两大家族,煌家的四位公主带着各自的会说话的宠物今天刚从北太平洋回国,而辉家的四位少爷也从美回来了,下飞机时谁知四位公主和四位少爷第初次见面所以四位公主以礼相代四位公子,第二次四位公主又和四位少爷见面怯素(是)凶狠手辣,当四位公主与四位少爷第二次见面时更四无法想象………同时也发生了许多好笑天真的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