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7800000005

第5章 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

有些交际你要断、舍、离

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要与旁人接触,因为性格、爱好、思考方式、行动目的的不同,难免产生摩擦。事实证明,能够远离是非的人,才能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事。

切断摩擦,抛离偏见,舍弃争执,人与人的关系远没有你想象得那样复杂,那样劳累。

对朋友说“不”,并非不重视友情

小高在国外留学一年,终于有个机会回到国内。只有三天假期的小高希望借这几天时间陪陪父母,好好放松一下。这时,同在国外留学的小赵打来电话,说她想在小高家住几天,希望小高能带她到处走走。小高接到这个电话不知如何是好。

小赵是她在国外结识的好友,为人慷慨,对小高很照顾,但她从小被父母娇惯,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她没想过小高一年没回家,一回家就放下父母陪朋友出去玩,这个行为恰不恰当。何况,小高经过长途飞行也很疲倦,需要好好休息,哪里有精力陪她到处逛?

想到小赵在国外对自己的照顾,小高不知道如何拒绝,但如果不拒绝,不但自己的身体累得受不了,父母也会有意见。小高想破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绝小赵。

一年才回家一次的小高只有三天假期,本来想好好休息一下,陪陪家人,这时候她的好友小赵打电话说要到小高的家里玩,不能兼顾的小高既不想耽误陪父母的时间,又不想拒绝小赵的要求,十分苦恼。她想到在国外小赵对自己的照顾,拒绝的话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但如果答应,好不容易盼来的假期就会彻底泡汤,对方是自己的朋友,怎样才能得体的拒绝?

小高的烦恼,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朋友和朋友之间更需要长久的关怀与支持。但有的时候,特别是自己十分忙碌,又不得不帮人做事的时候,我们宁可朋友是陌生人,至少我们能够很明确地告诉对方:“对不起,这件事我现在做不了。”我们能够拒绝陌生人的要求,却很难拒绝朋友,一来朋友开口,想要尽力帮忙;二来不想得罪朋友,影响两个人的关系;三来拒绝的话觉得自己没面子。思前想后的结果就是为难自己。只有一件事还好说,如果正好赶上好几个朋友同时要求帮忙,被求助的人忙得焦头烂额,也不一定有好结果。

事实证明,不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证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才有闲暇有余力帮助别人,当朋友提出的要求自己恰好不能满足,逞强去做,非但耽误自己,还可能耽误到朋友的安排。所谓的朋友是应该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人,坦率地把难处告诉朋友,真正的朋友都会为你考虑,检讨自己。只有那些不懂人情世故、或者只想占你便宜的人才会真的生气。但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叫做朋友?

飞飞是个善良的女孩,平时很乐于助人。与她相处时间长的人都知道她这一点,所以经常会来找她帮忙。她的好朋友潇潇因为学校离家比较远,所以不得不选择在校住宿。由于学校提供的宿舍条件有限,所以潇潇经常拜托飞飞拿自己的脏衣服回家洗。飞飞本来不想增加妈妈的家务负担,可碍于平日的情分也不好推托。

一个休息日,潇潇非常生气地来到她家,说自己的一件衣服因为清洗时的疏忽被染上了其他颜色。可飞飞清楚地记得她在拿衣服回家洗的时候,潇潇并没有强调这其中有衣服掉色。尽管飞飞一再解释,可潇潇还是认定这是因为清洗时的疏忽造成的。为此飞飞的妈妈也十分的生气。飞飞觉得很后悔,不如最开始就拒绝潇潇的请求,这样也不至于让妈妈受累还遭埋怨了。可尽管如此,飞飞还是不懂得拒绝别人的请求。

一日,同学因为要和女朋友出去约会来向她借用自行车。飞飞是走读生,家离学校又远,没有自行车回家很不方便。可为了朋友的恋爱进展,飞飞还是答应把自行车借给了朋友。结果,在步行回家的途中很不幸的下起了雨来,飞飞被浇了个落汤鸡。回到家里便开始高烧,一连请了好几天的假,不但影响到了不久后的期末考,还错过了学期末的优秀学生评选。

善良的飞飞经常为朋友提供无私的帮助,但她显然少了一点通晓世故的能力。面对别人的要求,她不知道如何拒绝,也不想拒绝,于是就成了一个谁都可以来求她,谁都不会为她考虑的“老好人”。

不懂得说“不”,从不拒绝别人的请求,是老好人们的主要特征。他们固然希望能够帮助他人,更加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他们爱惜自己的面子,总是勉强自己去做一些根本做不到的事,自己为难自己。费力不讨好是老好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他们没有意识到,造成这种结果,他们的责任更大。

想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再做事之前考虑到结果,结果好的话,尽力去做,结果不好的话,找更好的方法或者不要去做。如果不想伤害与朋友间的感情,大可说出自己的为难,帮朋友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的朋友自然会另找途径。一味迎合别人的要求,结果就是对自己不好,对他人也不一定好。何况,朋友需要相互理解,如果一个人一味要求你付出,不体谅你的难处,长久下来,你也很难将他当做朋友。

此外,有些人不但不知道如何拒绝朋友,看到朋友的错误,他们也不好意思指责。以长远眼光看,这么做虽然短时间内不得罪朋友,却会给朋友带来更大的损失。敢于对朋友说“不”,敢于指责朋友错误的人都是有勇气的人,他们真正地考虑过如何维持两个人的关系,他们认为,对朋友既需要尽心尽力,也需要开诚布公,量力而行。

任何时候都不要扫别人面子

一次,英国的一位贵族招待一位亚洲来的外国客人,按照西餐的顺序,上餐前要端上来洗手用的柠檬水。这清亮芳香的柠檬水盛在一个精致的小盆中。客人看到这黄澄澄溢满香味的水,以为是开胃的饮料,竟然端起来一饮而尽。

主人看到这个场景,没有纠正客人的错误,而是按照客人的动作,端起洗手盆,喝光里面的柠檬水,其他客人看到主人的做法,立刻也喝光了面前的柠檬水。一场晚宴下来,宾主尽欢,外国客人没有遭遇尴尬的目光,主人机智的做法也让人由衷敬佩叹服。

有人说,尊重一切国家的一切习俗,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官必须具备的素质。故事里的英国贵族并不是外交官,但是,不论任何人和其他国家的人一起用餐,作为东道主请另一个国家的客人吃饭,他们就不可避免地代表着两种文化。当不了解英国习惯的客人做了不合规矩的事,贵族没有指正,而是将错就错,自己犯同样的错误保全对方的面子。

在公共场合,每个人都是“面子动物”,面子代表了一个人对自己的定位,以及他的形象在旁人眼中的折射,代表一个人的尊严和体面。“要面子”并不代表虚荣,多数时候,要面子代表自重。特别是在重要场合,人们会一直铭记那个给他保存尊严的人,对让他丢脸的人恨之入骨。谁也不希望自己在公共场合被众人嘲笑,给他人留面子,就是维护了他人的尊严,表达了自己的善意。

有时在喧嚷的马路上,会看到有人当街打架。比如,两个同时追求一个男人的女人相遇,她们先用尖利的言语讽刺对方,引来路人围观。吵到最后,两个衣着时尚的女人大打出手。围观的人劝的劝,摇头的摇头。两个美丽的女人变成了当街斗殴的泼妇。倘若她们中间的任何一个愿意给对方留一些面子,给自己留一点余地,就会选择在私下场合解决问题,不论问题摊开、矛盾被合理解决,还是不可避免的大打出手,至少不会变成路人的笑柄,甚至成为认识的人的谈资。

李成和沈亦是大学同学,因为同住一间宿舍所以关系特别好。大学毕业后,沈亦接受李成的邀请加入了李成父亲创办的IT公司。由于大学里的交情,李成十分地信任沈亦,公司里的各种新项目都要找他来参与。虽然李成是公司的少董,沈亦也从不把他当做领导看,彼此还和大学一样称兄道弟。

一次公司与美国的一家大公司进行合作,开发一种新型的软件。李成和沈亦深知这是公司走向世界的一次大好时机,所以非常卖命。然而越是小心就越是容易出错,就在成功在即的时候,李成因为疏忽写错了公式,差点错过了软件问世的时间。幸好沈亦及时发现,并且进行了补救,才使得这次合作圆满结束。

庆功宴上,大家纷纷称赞李成和沈亦在这个合作项目上的卓越功绩。二人一高兴,多喝了几杯,沈亦的话也就多了起来。由于平时和李成从不见外,说话一向是直来直去,于是没有多想的在酒桌上说起了李成弄错公式差点耽误软件完成的事情。李成被人在这么多下属面前揭了短,又加上喝了几杯,自尊心作祟下死不承认这件事。李成这一口否认让沈亦很不痛快,于是和李成争执了起来。几番下来,双方弄得面红耳赤,谁都不肯低头,最后还是在同事的劝说下才平静下来。

第二天回公司工作,李成觉得很不自在,他甚至觉得全公司的人都在取笑自己犯的低级错误,而这一切都是沈亦所赐。他越想越气,于是找来人事部负责人,叫他将沈亦分派到了国外的分公司。沈亦走后,李成依然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他不知道沈亦会不会也将这件事在分公司传得沸沸扬扬。为此他甚至想要将沈亦从公司开除,还是在父亲的一番开导下他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沈亦和李成既是大学好朋友,又是下属和上司。在工作中,上司李成出了错误,沈亦及时发现补救,使重要的项目顺利完成,这本是一件美事。可惜在庆功宴上两个人大吵,闹得整个公司都知道了这件事。事后,李成被调到分公司,还差点丢掉了工作。究竟是李成小气,还是沈亦做事太没分寸?

答案恐怕是后者。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情社会,在成人之美的同时,也要善于帮别人掩盖过失,给别人保留面子。就连懂得教育的父母管孩子,也是回到家再训斥,怕在人前伤害孩子的自尊。对小孩子尚且如此,何况此时沈亦已经进入社会,面对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做事不经大脑,扫了别人面子,又怎能怪别人怀恨在心?

还有一种人,明明驳了人家的面子,反倒指责别人“太爱面子、不大方”,这种指责就算不是错的,也让人听着不舒服。有时候“给面子”只是附和一句话,随口说一句赞美或者帮忙圆个无伤大雅、无关大局的谎话,举手之劳,你为什么偏偏要惹别人不高兴?如果真要保持自己的正直,就不要责怪对方“不大方”,事关形象,谁能真正大方?

人与人想要和平共处,首先要做的是相互敬重。很多人遵循这样的人际原则——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尊敬是相互的,你不尊敬别人,别人自然会“回敬”你——让你更加没面子。

不论在什么时候,得罪的人的事能不做就不做。鸟爱惜自己的羽毛,人爱惜自己的名声,保全别人的面子,有时比认死理、争是非更重要,也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

沟通是种艺术,谈话需要策略

两个女人正在抱怨刚刚学会抽烟的儿子,一个说:“彼得只有13岁,竟然和人学抽烟。现在我天天骂他,他表面上装得很听话,今天早上我又看见他偷偷抽烟!”

另一个说:“我家更惨,约翰已经抽了两年烟,我打了他不知多少次,他越抽越凶,以后还不变成一个烟鬼?”听到她们说话的一位老人哈哈一笑,说:“彼得和约翰正处在叛逆期,你们越是打骂,他们越不听话。不如带他们去看看老烟鬼是什么样。他们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思考能力,看到了自然会自己想,不用你们说,他们也会改正这个毛病。”

两个妇女照老人说的,让孩子去和一个老烟鬼谈话,那个人详细地说了自己从初中时就开始吸烟,渐渐上瘾,一直戒不掉,现在不但身体不好,每天唯一想的事就是吸烟。从那以后,彼得很快戒烟,约翰的烟也越抽越少。两位母亲都很感谢那位提意见的老人。

叛逆期的男孩开始抽烟,是每个母亲都会发愁的事。彼得和约翰的母亲选择了一种失败的沟通方法,他们对已经有自尊心的儿子进行打骂,结果儿子们越来越叛逆。直到两个孩子亲眼看到吸烟有害的实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最后没用母亲说什么,自动远离了香烟。

在公共场合,吸烟是一种不受人欢迎却又无法禁止的行为。特别是在办公室这样的小空间,厌恶他人吸烟,如果直接开口指责,有时会发生激烈争执,如果忍下来,又对身体有害,让心情郁闷。这个时候沟通的方法尤为重要,如果冲一杯茶,和声和气地说:“吸烟对您的身体不好,如果觉得闷,来喝杯茶怎么样?”相信拿起烟的人愿意欣然笑纳。用不伤和气的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是有效沟通,否则就是浪费口舌。

任何事都可以成为一门艺术,讲话也是如此。人们大多喜欢听到赞美,不喜欢听批评和恶语,俗话说“言语伤人,胜于刀枪”,一句恶语不但让接受者心里不舒服,也有损自己的形象。批评的话大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说出,虽说良药苦口,但良药包了糖衣,岂不是两全其美,到处受到欢迎?

李坤是某高校的高材生,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一家一流公司工作,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也娶到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可以说是生活的很幸福。可美中不足的一点是,结婚以来妻子小梅和母亲的相处不甚融洽,可以说不可调和。这让李坤大伤脑筋。

一日,在饭桌上李坤母亲问小梅攒钱买房的计划进展得如何,小梅说:“一直在进行中呢。可以前计划起来简单,真的实行起来就会发觉有很多意料不到的事会发生,经常会有意外的开支。”李坤母亲听了小梅的话十分生气:“你们年轻人就是不会过日子,花钱大手大脚,这样怎么可能攒得住钱!”两个人争来争去,最后争吵起来。

李坤觉得母亲年纪大了,确实像小梅说的,不清楚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圈子,很多开支是根本不能够避免的。妻子小梅为了房子,已经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了。于是,他示意父亲将母亲带离了餐厅。以最快的速度哄好妻子,然后来到了母亲的卧室,递给母亲一杯刚刚沏好的普洱茶,笑笑说:“小梅不懂事,又不会说话,您一番好心,她真不应该跟您吵。”

母亲一听儿子的话,眉头舒展开了不少。

李坤见母亲心情好了一些,赶忙接着说:“其实啊,小梅说的也是实话。您不知道,现在不比以前了,要在社会里摸爬滚打,处处都要花钱。您看这个月,光人情份子我就花了不少钱呢!您这份心是好的,这天底下哪个妈妈不是为孩子好的?可这也没办法,我们也要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啊!”母亲还是有些生气,于是说:“我知道,你们年轻人要在社会里争夺自己的一席之地,需要交际啊,应酬啊,进修啊什么的。可这小梅也不能说我不懂得年轻人的生活,乱计划你们的生活啊!”

李坤笑着拍了拍母亲的后背说:“其实啊,小梅是个很不错的儿媳妇。您看,工作上有拼劲,老板很欣赏她,可以说是连连高升。而且工作之余也从没有不尽妻子和儿媳妇的本分。可以说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啊!您说,这样的媳妇,上哪里找去?”

母亲其实也知道小梅是个难得的好女人,不但工作上有能力,在家里也很贤惠。比起邻居家那个连工作都没有的儿媳妇,可以说是好上了不知多少倍。于是说:“你这么说也是。算了,她年纪小,我也不好和她一般见识。”李坤见母亲总算笑了,呼了一口气说:“这就对了!她呀,在您面前就是一个孩子,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就别跟她生气了!”

经过李坤的一番劝导,母亲和妻子小梅的这场吵架风波总算是平息了下来。后来,母亲再也没有因为买房攒钱的事再与儿媳妇发生争吵,婆媳关系也融洽了不少。

在中国,婆媳最难相处,婆媳关系最难融洽,身为老公和儿子的男人常常两面为难。面对母亲和妻子的争吵,李坤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式,首先对母亲批评妻子的不是,然后再用事实让母亲明白小家庭的难处、妻子的苦心,提醒母亲妻子的优点。这个时候,母亲怒气全消,自然很容易接受李坤的说法。在李坤的巧妙沟通之下,一场激烈的口角得到化解。

人在气头上的时候,难免口气冲,有时还不讲理。这个时候不宜立即争辩,只能先等待对方自己消气,慢慢用言语开导。此外,谈话还要讲究对象,对什么样的人就说什么样的话,不要一概而论。有时候一句话在甲耳朵里是夸奖,到了乙那里就变成了讽刺,说话的艺术需要仔细学习、慢慢磨炼,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事实证明,比起指责和据理力争,温和的语言和设身处地的态度更有利于交流。说话之前想想别人的意见和态度,从别人的角度入手,才能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有人总结过说话的窍门:夸人要真诚而直接;批评人要迂回委婉;对长辈要尊敬;对小辈要慈爱;不要激化矛盾,不要对任何人口出恶言。掌握这些技巧,相信你也能成为一个沟通高手。

不必和所有人亲密无间

卡诺是公司新来的文秘,他的能力很好,精通三国语言,为人还很勤快,上司还没有吩咐,他就能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此外,卡诺的脾气很好,对待同事热情有礼貌,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不可多得的好员工,只有上司达利先生不这么认为。

达利先生起初很满意卡诺的表现,很快他就发现卡诺总是喜欢纠正上司的错误。有时候达利先生说话用错一个句子,卡诺就会当场将正确的句子说出来,弄得达利先生很没面子,在场的其他人也很尴尬。

而且,卡诺对达利先生就像对待自家兄弟,一点也不客套,见了面甚至直接叫名字。达利先生的不满日益增加,卡诺被炒了鱿鱼,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能力一流的秘书卡诺不明白老板达利先生为何辞退他。老板不会说出辞退卡诺的真实原因仅仅在于卡诺对他太亲密。不论何时,老板就是老板,不是你的朋友或者兄弟,任何时候都要对他表示出下属的恭谨,才能满足老板的虚荣心。像卡诺这样动不动就指出老板的错误,直呼老板的姓名,老板可以直接送他一个评价——不识抬举。

下属和上司不能亲密无间,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单纯,下属是上司渴望得到业绩的人,上司是下属倚仗获得收入的人,他们之间是一种明确的利益关系。何况,下属还是上司的潜在竞争者,上司很难与下属交心,相反,他们要防备下属可能超越他们的地位。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疏远、普通、亲密三种。对厌恶的人,人们会下意识的疏远,对朋友亲人,人们会表示亲近。还有一些人生性单纯或太过热情,他们对所有人都亲密,但是,当人和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这种亲密只能是暂时的、虚假的,一旦相信,就有可能害了自己。亲朋好友之间尚有隔阂,何况是和自己没有深厚感情的人?

唐女士是A公司很有声望的高级主管,不但业务熟练,对上级恭敬,对下属关心爱护,自己业绩好,还懂得为他人着想。她总是说在社会上不能那么世故,应该以诚待人。每到午休时,她就会和同事们聊聊家庭,聊聊生活,大家看上去十分开心。

有一次,唐女士的公公和母亲同时生病,她两边奔波照顾,每天都很疲倦,闲暇时和同事抱怨几句如今的医院挂号如何困难,没想到,公司在第二天就知道了这件事,以唐女士精力不够为理由,把一个本由唐女士负责的大项目交给了另一位主管。另一位主管并不是背后传小话的人,她很尴尬地请唐女士吃饭,向唐女士解释自己并没有在她背后做手脚。

看到对方一脸无奈,唐女士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她,同时也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多话,让整个办公室的人都知道。是不是她一直以来的做事方法都存在问题?她又想起上级曾隐隐约约暗示过她,不要在办公室讲太多私人的事,有些人中午需要休息,却不得不强打精神听她说话。唐女士决定,为了杜绝这种情况,今后再也不在工作场合谈论私事。

已经成为主管的唐女士犯了一个新人才会犯的错误——在工作场合大谈自己的私事,她谈到最近公公和自己的母亲同时生病,很快,好事的人就把这个情况告诉给公司高层,公司取消了唐女士负责的项目。唐女士当天就检讨自己对人太过亲密,把同事当成朋友,随随便便透露自己的信息,自然会给有心人以可乘之机。

很多大公司明文禁止在办公时间和办公场合谈论私事,一来办公室不是菜市场,吵吵嚷嚷会影响其他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二来工作上的事一旦牵扯到私交,就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让管理者头疼,所以,管理者希望员工们保持合作者的关系,而不是朋友。

对于我们来说,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合作者,有同学,有校友,有同事,有上司……这些人和自己有相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地做同一件事,为此会彼此关怀,彼此帮助。但是,合作者毕竟不是朋友,朋友间的着眼点是感情,为了这份感情,人们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合作者的着眼点则是共同目标,即共同利益。为了利益,人们才有条件地付出感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所要学习的第一堂人际课,就是不要轻信于人,更不要与所有人亲密无间,要理智地区分什么样的人适合做朋友,什么样的人仅仅是合作者,对合作者,要有所保留,有所顾虑,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尊重他人。

改善人际关系第一步:为他人着想

一个农夫赶着一匹马和一只驴去城里,它们背上都驮着沉重的包袱,里面装满各种货物。马对驴说:“兄弟,我昨天干活的时候脚受了点伤,你能不能多帮我驮一点?回去我一定好好谢你。”驴冷冷地说:“我背上的东西已经够多了,不管脚有没有受伤,你都应该完成你的工作。”马没办法,只好继续走。

又走了一段路,马疼得全身冒冷汗,又一次向驴求助,驴依然冷漠地拒绝了马。

又走了一段路,农夫终于发现马的身体不对劲,他看到马的腿上出了血,连忙把马身上所有货物都放在驴背上。不肯帮马分担的驴只能驮着所有货物,气喘吁吁地走向集市。

驮货物去集市的驴拒绝帮助受伤的马,它的自私并没有为自己带来轻松。主人发现马受伤后,把所有的货物压在驴身上,自作自受的驴只能驮着沉重的货物走向集市,把自己累得半死不活。自私的人经常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不知道这只驴是否后悔当初没有帮马?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生存、为了竞争、为了自尊等原因,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利益努力,遇事首先会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利益。但为自己考虑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自私,只想着自己,丝毫不为其他人考虑。恰恰相反,只有那些会为别人考虑的人,才能在困难时候得到大家的帮助,渡过难关。因为这个人的善良友好已经被别人牢记,别人受过他的照顾,自然会想在他困难的时候报答他。

我们每个人在小学阶段都曾参与过类似于“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一个好学生和一个差生结成对子,互相帮助。好学生去差学生家里带动对方一起认真学习,而差生也在自己擅长的范围内帮助这个好学生。这样的人大多成为好朋友,他们在帮助对方的同时,既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心灵的高度。长大后我们都很怀念那段时光,然后由衷感激,谁不是在其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下才能健康成长?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帮助自己成长,渡过各种难关,还是开拓事业的助力、幸福生活的保障。在事业上,一张良好的关系网可以让人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资源,通过朋友结识朋友;在生活上,愉悦的人际关系能够减少摩擦,保证自己做事更加顺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人际关系,人们发现想要改善人际关系并不困难,关键在于你会不会为他人着想。

几个老同学在酒店吃饭喝酒,气氛很热络。其中一个最近刚刚做成了一笔生意,得意地向朋友们吹嘘自己如何利用同行的矛盾战胜对手公司,得到了这笔单子。在座其他人难免附和着吹捧他,只有一个人脸色不太好看,喝了几杯就找个借口告辞。

那个人走后,其他朋友忍不住说:“都是老同学,我们说话不用客套,可老高最近生意不好,欠了一大笔债,你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跟他说你生意好?”

尽管人们总是强调人与人应该互相体谅,但常常一高兴就忘记了旁人的心情,一不注意就伤害了别人的自尊。体谅固然不是随时随地看别人的眼色,但那些显而易见需要你迁就、需要你鼓励的人,不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表达一下你的关心,哪怕只有一句话。体谅还有一个最低限度,就是别人挨饿的时候,即使你不能为他送上食物,也不要在他面前吧唧吧唧吃得起劲,这样做的结果不但让对方厌恶,也让旁人看着烦心。

如果每个人都懂得换位思考,愿意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就算不能对别人有所帮助,也能让自己更了解他人,更了解问题的所在,不致因偏见发生错误,因误会产生不和。换位思考是改善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与人相处时,我们需要尽量抛除偏见和不满,努力站在他人的立场,想想他人的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语言就会更温和,态度也会更友好,有时候会放弃自己的一点利益成全别人。这样一来,不但自己心里舒坦,也在他人心中树立了一个可亲可敬的形象,就像一位名人所说:“为你赢得成就的不是你的成功,而是你为别人做了什么和你那颗善良的心。”

同类推荐
  • 只要敢做你就行

    只要敢做你就行

    本书作者是闻名世界的著名牧师、演讲家和作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的色彩,他是他在世时几任美国总统的顾问,获得过里根总统颁发的美国自由勋章——美国公民最高荣誉。却对企业界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他说:只要敢想你就赢。真是了不起的企业家精神,令我不能不敬...
  • 青春永不倒: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勉与自信

    青春永不倒: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勉与自信

    本书帮助青少年正确地面对青春的各种问题,教会青少年学会自勉与自信。全书共六章,内容包括:立志与奋发——志向坚定,努力拼搏计划与行动——周密安排,积极进取激情与创新——乐观向上,勇创佳绩等。
  • 自立:莫待花谢空折枝

    自立:莫待花谢空折枝

    本书将改变青少年的人生,使之成为一名杰出的人,并为之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求友不如求手,自助者方得神助!与其悲叹自己命运,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从来便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谁要是希望自己好,那就得自己关心自己!
  • 决定男人一生的3件大事与36种本领

    决定男人一生的3件大事与36种本领

    男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幸福。许多男人都梦想做大事、立大业,可实际上成功的人很少,他们或者不善理财,到头来依然生活潦倒;或者不会很好的经营自已的事业,一生都碌碌无为;还有的理不清自己的感情,最终享受不到平和,幸福的家庭生活。身为男人,如果你不能很好的处理好生命中的三件大事:理财、事业、家庭,你的一生不会很幸福。如果你想拥有理想的人生,何不从现在开始努力?
  • 人脉决定命脉全集

    人脉决定命脉全集

    一个人被众人接纳和认可,并不一定是这个人能力超群或者才华横溢,很多时候,一个事业上成功的人背后往往有着一群人在为之付出努力。自古以来,总有不少怀才不遇者,却鲜有善于经营人际关系而找不到出路的人。本书在告诉人们人脉的重要性的同时,教会人们如何去编织、完善、维护和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从而最终为读者追求成功打好基础。
热门推荐
  • 黑篮之白薇花嫁

    黑篮之白薇花嫁

    一直等待,等待着白蔷薇绽放的时节。四月蔷薇,花开花落,却唯独少了你。白色花瓣洒落一地,飘零在你安详的容颜上。泪倾然而下,渲染了你的脸庞。若给你真心一吻,你是否会醒来?美好的童话,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的谎言,若水晶鞋真的合脚,又怎会掉。可幸好,这不是童话,我的睡美人,已悄然醒来。『欢迎加入企鹅群:391860183』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八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八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少爷不乖没糖吃

    少爷不乖没糖吃

    纯傻天真爱幻想,外花内专小怪兽!!!荤元素难得。。。
  • 仙在红尘

    仙在红尘

    一名孤儿,有幸得到一位老道士的恩授,但老道士的心思好像不止是收徒这么简单。一座千年古阵的解封,似乎预示少年的未来已经变得不平凡。平凡才能见证传奇,那名少年似乎享受着弱者这一身份,平凡的见证那些不平凡的事情。但他没有发现的是,站在强者身旁的他,早就变得强大起来。
  • 艰难存活

    艰难存活

    突然爆发的世界末日让我们措手不及我和几个朋友奋力反抗在末日存活。直到从天而降的治愈药让我们重新站在了阳光下。
  • 魂婴剑皇

    魂婴剑皇

    数百年前,茅山术,以其符咒无双,收魔伏妖、炼尸还魂,威震修真界。一代茅山宗师,百年飞升之后,留下《茅山符箓》于世,以期后世门人“为正邪对立,搏斗终生,守正辟邪!”,将茅山门发扬光大。草根柳东,攀崖之后。。。。。。。十大战神之魂附体,绝世体质加身。。。。。
  • 宇宙流浪者

    宇宙流浪者

    如果你得到了一艘飞船。你会交给国家?还是翱翔宇宙呢?不论如何,吴锋的宇宙之旅将带你领略地球外的世界。
  • 游戏制作

    游戏制作

    一个从95年开始的游戏制作人的故事。第一部作品就从战争开始吧。非专业游戏制作。
  • 幸福女人必须远离的10种男人

    幸福女人必须远离的10种男人

    男人能征服千军万马,但不一定能征服一颗平凡的女人心;女人能抵御一切欲望的产生,却难抵御一丝的委屈入侵心头。女人的眼泪,流进男人的心田,能浇灌干枯的原野;男人的怒气,吹进女人的心坎,会摧残参天大树。在五彩缤纷的外部世界,女人占去七分色彩,只留下三分给男人,于是“花姑娘”大大的有;在同样绚烂的内心世界,男人花七分去欣赏别的女人,只留给爱人三分的忠诚,于是“花花公子”感情处处留。本书对坏男人使出杀手锏,提出了10种令女人疏于防范的坏男人类型。在此,我们将关注那些极易走进你生活的男人的各种行为。简单地说,就是那些可能破坏你的心情,打破你生活中的平静,毁灭你自尊的人。
  • 月下光琡,错位三世念

    月下光琡,错位三世念

    一年了,难倒你还是如此?他,曾经倾尽天下的要得到她,她,曾经是他余生最爱的女人。爱恨痴迷,良人佳偶。只能在地府当一对夫妻。究竟为何?要让他们沦落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