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过去你要断、舍、离
回忆过去,难免有切肤的伤痛和难忘的遗憾,那些不能拥有的东西一再出现在梦中,让人无法平静。但要记住的是,过去无法改变,现实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切断伤痛,抛离不甘,舍弃遗憾,过去已经过去,我们正在走向明天。
将过去留在过去,用遗忘换取平静
■
唐莉的姐姐唐晴去年因为车祸去世。唐家姐妹年龄只差一岁,从小感情就特别好,从小学到大学,她们读的都是同一个学校,整天形影不离。即使各自交了男朋友,她们没事也要凑在一起谈天说地。突然失去姐姐,唐莉受的打击可想而知。
有段时间,唐莉不停地对身边的人说起自己的姐姐,说起她们身后的姐妹感情,说自己如何伤心如何痛苦。直到有一天,母亲对她说:“看到你,我就像是看到你姐姐又死了一次。”唐莉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但反复地伤害自己,也刺激着身边的人。死者已矣,活着的人理应好好生活。
姐姐过世后,唐莉一直沉湎在悲伤之中,直到有一天,唐莉的妈妈劝她不要再反复伤害自己,伤害还活着的人。唐莉终于意识到长久以来自己的误区:她因为悲伤,忘记了周围的亲友,忘记了他们的感受。想通了的唐莉决定振作起来,活着的人好好生活,逝者才会安息。
亲人离世给人的打击是巨大的,与我们血脉相连的人,从此不能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们一起生活,陪伴我们成长的人不能陪伴我们今后的道路,对于我们来说,这是莫大的遗憾和悲伤。不止是亲人,朋友去世也有同样的影响。民间故事中,俞伯牙为钟子期终身不再弹琴,就是因为失去知音,弹琴再也没有意义。还有曾经给予我们帮助的师长,同甘共苦过的同事,曾经有恩德恩人,当然还有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爱人……死亡总是出其不意地带走我们在乎的人,留下难以平复的遗憾和思念。我们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实,悲观逃避,甚至一蹶不振,恨不得一切都是假的。
从生到死是自然界的规律,每个人都要面对失去。当珍视的花朵在自己眼前凋零,眼泪并不能令它重生,只有在心中默默记住它的美丽。死去的人倘若能够说话,他们最希望活着的人不要太过悲伤,要代替他们更好地生活,完成他们来不及做的事。悲伤是真情,坚强也同样是真情。死者已矣,不要因过去的失去增加今天的遗憾,很多事等待着你去做,你的人生还在继续。从这个意义上,忘记过去并不等于背叛。
一位王子即将登基,他的老师——这个国家最有智慧的高僧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很快,你就会成为这个国家的国王,为你自己争得光荣,给你的臣民带来幸福,你还会带领军队和入侵者交战,保卫国家、取得胜利。但是,你一定要记得,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只有牢记这一点,你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王子还很年轻,不能理解老师说的话,但他的确如老师所说,成了一个励精图治的国王,他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没想到,十几年后,他的王位被亲信大臣篡夺。在军队的追捕下,他好不容易逃得性命,前往邻国请求帮助。他化装成乞丐躲避搜寻,当他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想起自己在皇宫里的锦衣玉食,这次明白老师说的话:“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既然幸福可以成为过去,伤痛也一样。这样想着,国王振作起来,靠着邻国军队的帮助重新夺回了自己的王位。
聪明肯干的王子即将登基,他的老师告诫他一切都会过去,不要迷恋虚无的现状,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的人、幸福的人。王子起初不明白老师讲的道理,当他拥有强大的国家时,他不相信“一切会过去”。当他失去王位后,又切身感受到“一切都已成为过去”。这个时候,只有强者才能正视现状,不沉浸在失去的悲哀中,夺回曾有的国家。
时光流逝,一切都会成为过去,人们喜欢回忆昨天,童年时总有开心的回忆,年少时的爱情让人心动不已,年轻时的干劲让人热血沸腾,这些似乎已经都成为过去。但过去真的有那么好吗?童年时我们也会哭泣,年少时我们不懂珍惜爱情,年轻时我们不懂深思熟虑,过去有好有坏,不论想着好的还是坏的,都无法改变,一味留恋就是扼杀了未来的机会。
过去留给我们的只有回忆,这回忆或好或坏,或悲或喜,都是我们生命中的珍贵财富,值得我们回味。但一味留恋过去,就会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让我们的心灵得不到安宁,因为过去无法追回,一遍一遍的回忆只能让今日的灵魂承担双倍的重量。我们不能长久地沉浸在过去,我们必须睁开双眼看向前方。
有一首歌叫《明天会更好》,过去总有好的一面让我们怀念,但明天却是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暂时遗忘过去,才能换回空明平静的心灵,将更多更好的东西放进去,丰富自己的生命。昨日是死的,明天却是初生的,是陪伴一具死尸,还是培育一个有灵魂的婴儿,这并不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放下属于过去的悲伤和困扰,过去没有你想得那么好,只要你愿意,未来会比过去更好。
在泥泞的道路上才能留下脚印
■
一位老师对一群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测试,在学校门口有一条路,你们谁能在上面留下自己的脚印,谁就能得到奖励。”
为了得到奖励,孩子们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有的人在鞋底涂上白灰,有的人在路上使劲跳跃。白灰很快被风吹走,孩子也不可能把地面踩出印子,他们的努力没有任何结果。
下午下了一场大雨,街道变得泥泞,一个聪明的孩子灵机一动,跑到那条路上,结果,泥路上清楚地留下了他的一连串脚印。老师满意的说:“你们一定要记住,风雨并不可怕,因为只有在泥泞的道路上,才能真正留下自己的脚印。”
老师正在给学生上一堂特别的人生课,他说每个人都想留下足迹供人怀念,平坦的大路人来人往,想留下脚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而一场大雨过后,在泥泞的道路上,却很容易留下痕迹,因为这个人已经遭遇了足够的挫折,付出了足够的努力,甚至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翻看历史,就会发现挫折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只是成就人生必须经过的磨难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比如春秋时期重耳是晋国公子,因遭受迫害离开自己的国家,几经颠簸,尝尽心酸,离开自己的国家长达十九年。十九年的逃亡过程中,一个纨绔公子磨炼出坚忍的心性,结识了有才能的大臣,修炼了为人君的气度。最后,重耳重回晋国夺得王位,并在一批能臣的辅佐下成为中原霸主,晋国也一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由此可见,挫折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说,命运有时会把挫折和辛苦作为礼物一股脑送给你,不管你愿不愿意要,都要拆封。命运的礼物自然有它的深意,磨炼让人成长,挫折让人成熟。当一个人经过足够多的磨难,他与成功仅有一步之遥。这个时候,他应该感谢曾经的磨难,也应该告诉自己失败是成功之母,再跨一步,他就是胜利者。
一个刚刚开始学小提琴的女孩正在对妈妈诉苦,她说她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她的老师每天都要求她练习高难度的曲谱,这个拉起琴来还偶尔发出“锯木头”声音的女孩吃不消。但那位老师很严格,总是严厉地批评她指法上的错误。女孩压力大,每次去上课前都心惊胆战,还有好几次被老师骂哭。
她将这些委屈全部告诉母亲,问母亲自己能不能不再练习小提琴,或者换一个老师,母亲却笑了一笑,缓慢却坚定地摇摇头说:“严师出高徒,你是可造之材,老师才这样要求你,你一定要努力让他满意。”
无奈的女孩依旧战战兢兢地去上音乐课,经常被老师骂哭,直到有一天她去参加一个音乐比赛,初试指定的题目都是有难度的名曲,很多参赛选手无法顺利完成,女孩的演奏却如行云流水,感动了不少评委。那一刻,女孩才终于明白老师的苦心。
学小提琴的女孩每天要做大量练习,她因此对自己的老师产生不满。直到她去参加一次比赛,发现自己比任何一个人都更优秀,这时她才明白平日的勤学苦练,是提高自己的唯一途径。想在人才济济的音乐界获得立足之地,除了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还能有什么办法?
有时候我们觉得付出始终与收获差了一步,这短短的一步却是不可逾越的距离,距离那一边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成功,距离这一边是对现实的失望。我们脚下总有泥泞和杂草,而别人脚下却是红地毯和鲜花。其实,那些踩在红地毯上的鞋虽然华美,但里边的脚却早已长满厚茧,那些比我们成功的人,是经历了更加漫长的跋涉,才走在我们前面。我们需要的不是嫉妒也不是羡慕,而是赶快加紧脚步,才能不被他们落得越来越远。
我们都有泡茶的经历,不论杯中的茶叶如何,一壶滚水灌下去,茶叶沉沉浮浮,顷刻就散开了沁人心脾的清香,但如果倒进杯中的是冷热适宜的温水,茶叶半天都不会舒展,喝到嘴里的茶水也寡淡无味,让人扫兴。如果把人生比做茶叶,那些成功的人都曾在滚烫的水中浸泡,才让自己脱胎换骨,而温水就如一帆风顺的环境,怎样都没有滋味。只有滚水才能冲出香茶,只有历经坎坷才有真滋味。
过去不能重来,那些失败仍然压在我们肩上,即使淡忘,余痛还在。只有从中汲取珍贵的经验,才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失败并不证明你无能,也可以证明你的坚强。跨过失败这道坎,前方总有新的机会。人生如果是一杯茶,不经过沸水的冲泡,如何散发清香?想要品味人生,不妨也泡一杯清茶,看茶叶沉沉浮浮,不正像我们的心灵在挫折和喜悦中起起落落?不必惧怕挫折,达观一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一切都为了今后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别让心灵被一根稻草压垮
■
一支商队行走在沙漠中,他们迷了路,背包里的食物越来越少,他们只剩一只骆驼驮着沉重的行李,艰难地迈着步子。
商队里的一个年轻人突然晃了几下,差点跌倒在沙子上。其他人围了上去,发现他面色潮红,呼吸急促,似乎马上就要晕倒。
“他中暑了!”一个商人叫道。大家七手八脚解下年轻人的背包,压在骆驼身上。给青年人喂水扇风,忙了一阵子,青年人有了好转。突然,那只骆驼摇晃了几下倒在沙子上,发出巨大的声响。人们连忙上前去看骆驼,惊讶地发现,骆驼竟然被脊背上的货物压死了!
“刚才它还能行走,不过多了一个背包……”一位商人不解。
“骆驼的承受能力已经到了极限,即使压上一根稻草,它也会死。”另一个人回答。
一只载重的骆驼竟然被一个背包压死,这看似荒唐的事竟然真的发生在沙漠中。在这个故事中,压死它的并不是最后那个背包,而是长久以来的重负,只要再增加一点,哪怕仅仅是一根稻草,它都会再也支撑不住,倒地身亡。
我们的心灵也像这只不停跋涉的骆驼,它已经走过了漫长的路,步履蹒跚,如果把悲伤、失望、抑郁这些情绪长久压在上面,它渐渐就会透不过气。表面上,我们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甚至能够笑脸迎人,但内心的压迫越来越重,这时候只要再有一点点不如意,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以让我们心理失衡,由悲伤变为暴躁,由失望变为绝望,由抑郁变为歇斯底里,就像又压了一根稻草的骆驼一样,完全不能控制自己。
心灵的健康需要时时呵护,特别是那些容易计较的人,他们的生活往往不如意,所以总是念叨过去的自己如何优秀,曾经有怎样的机会,他们总会说“如果……”“如果……”,这些念叨当然不会有什么结果,他们也只能在自己的空想中越走越远,为那些从来没存在或已经不见的东西伤心不已,他们看什么都是消极的,即使出现一个机会,他们也不会看做救命稻草,而是一根压死自己的稻草。
尽管我们身边有许多亲人朋友,我们困难时,他们愿意向我们伸出双手,我们难过时,他们愿意尽量为我们排解忧郁,但能够拯救心灵的始终是我们自己,因为失去就是失去,不快就是不快,别人的话说得再多,并不能满足我们的心灵。如果自己想不开,再多的关心也只是徒增负担。我们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内心世界,问问它究竟累不累、是不是装得太满,需要休息和放松。我们也要随时将心灵打开一扇大门,让它吹吹清风,晒晒阳光。
汤姆先生有一个花园,年老后他行动不便,很难自己打理,只好请来镇上的花匠。他失望地发现,花匠只有一个胳膊,这样的画匠怎么干活?出于同情,汤姆先生决定不论花匠能不能完成任务,他都会按价付钱。
没想到,花匠把院子里的灌木修剪得整齐美丽,树木的除虫也做得很好,花枝的修剪更让汤姆先生赞不绝口。临走的时候,花匠对坐在轮椅上的汤姆先生说:“我耽误了您很多时间,本来一小时可以完成的事,我做了一个半小时,我想要给你打八折作为补偿。”聪明的汤姆先生说:“您不必因为我是一个瘫痪独居的老人就同情我,不过我很感谢你,自从我病倒后,很久没有这么畅快的心情了,看到您我才知道,什么样的生活都可以很美好。”
花匠只有一只胳膊,但他既能用一只胳膊把顾客的花园打理得十分美丽,还能同情瘫痪的顾客,主动要求打折扣。在这样强大的生命面前,顾客汤姆先生感激不已,他感激的不是花匠为自己付出劳动,而是在花匠身上,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疾病和衰老都会造成人的痛苦,特别是没有希望康复的时候,健康成了回忆,只能独自忍受病痛。这个时候就会想到死亡,但人们都爱惜自己的生命,不愿意死,如何才能好好生活下去?只有面对现实,承受痛苦,然后给为自己寻找快乐的机会。这个时候,任何小事也可以成为稻草——稻草既可以是致命的,也可以是救命的。
对待疾病和衰老,要有积极的心态。癌症是不治之症,但得了同样的病,人们的寿命却不尽相同,那些笑口常开的人不把病痛当一回事,该上班就上班,该玩乐就玩乐,几年过去,情况得到好转;那些怨天尤人的整天守在屋子里害怕自己恶化,没过多久就与世长辞。这就是心态的不同导致了结果的不同。你的状态有时可以由自己的心情决定,相信自己是快乐的,你就是快乐的,坚持自己是不幸的,别人说再多也救不了你。
痛苦的时候,心灵会像漂浮在汪洋大海之中,四周都是波涛,心中不安又惧怕,害怕下一秒自己就会沉没。出于求生本能,我们张望着,想要寻找一条让我们渡过难关的船只,多数时候,我们等到的只是一块浮木,一根稻草。在失望的人眼中,它们做不了任何事;在怀有希望的人眼中,这无疑是一种平安的信号。每一件事都可能是心灵的稻草,所以,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都要有积极的心态,不要轻视每一个痛苦,也不要错过每一次快乐的机会。
昨日的伤口不应影响今日的生活
■
宋大爷做完外科手术后,伤口时不时疼痛。他整天闷闷不乐,不想出去散步,也不想多吃饭。几个儿女孝顺,为了让父亲开心,轮流来家里照顾老人,可是老人依然愁眉不展。
一次,大女儿做了一桌好菜,宋大爷只吃了几筷子,就不再动手。女儿问:“爸,菜不好吃吗?你怎么不吃了?”宋大爷愁眉苦脸地说:“我的伤口还在疼,哪有心情吃饭。”女儿说:“就算伤口疼也不能不吃饭,不吃饭的话,伤口不容易愈合,会疼更长时间。这么大岁数的人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愁眉不展不是止痛药,只会加深自己的郁闷,不如干点别的事转移一下注意力,也许伤口好得更快。更确切地说,不管伤口好不好,都不能让它影响当下的生活。
身体上有伤口不是不爱惜自己的借口,正因为身上有伤,才更要好好照顾自己。为了早日康复,要尽快让自己恢复正常的饮食、充足的休息、开朗的心情。如果整天担心伤口不能痊愈,担心疾病恶化,负面情绪会一直作用,影响到治疗的效果。不能积极治疗的人会增加更多的病痛,这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
心灵上的伤口也是如此。肉体上的伤口容易愈合,心灵上的伤口需要加倍呵护。正因为心情不好,才更要告诉自己快乐一下,为了早日走出阴影,要鼓励自己正常工作,正常娱乐,保持向前的目光,如果整天患得患失,只会产生迷茫的情绪,影响今后的发展。
有些人喜欢夸大自己的伤口,也许他们希望别人体贴自己,也许他们想要宣泄压力,他们把自己的伤痛加倍,告诉别人也告诉自己,仿佛那些伤口再也没办法愈合。事实上,影响愈合的正是这种留恋伤口的行为,他们忘不了伤口,也不愿意忽略,宁可把疼痛当做生活的重心,也不寻找方法做一次“伤痛转移”。其实,伤口留下的不过是一道疤,看似严重,早已不碍事,只有对它们念念不忘的人才会一次一次受到伤害。
童丽是个美丽的女孩,自幼学习舞蹈的她,凭借自己姣好的容貌和出色的舞艺考取了一所知名的舞蹈学院,并且多次在专业比赛中夺取奖项。长久以来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童丽觉得十分的满足。可好景不长,一场交通意外摧毁了这个美丽女孩所有的梦想。这场事故使童丽的双腿失去知觉。一个舞者,失去了支撑她站在舞台上的唯一凭借。这对于她来讲简直像是天塌了一样。
从昏迷中醒来的童丽,发疯了似的拍打着自己失去知觉的双腿,泪水奔涌而出。从那天起,童丽再没笑过。她总是坐在窗边,愣愣地看着窗外的天空,眼睛里一片灰色。周围的亲友看到童丽的状况很是着急,多次劝她出去透透气,希望她能够尽快走出人生的低谷。可不论大家怎样说,童丽总是摇摇头,继续望向窗外的天空。
就在大家束手无措的时候,童丽却在一天下午主动要求妈妈带她去她家前面的一个块小空地去。童丽的妈妈觉得很奇怪,却也不敢不听女儿的。到了那里才发现在这块空地上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正在很努力地练习着一段舞蹈,由于缺乏指导,舞步显得有些凌乱。
“挺起胸,左脚踩稳,脚步要轻盈……”童丽情不自禁地指导起那女孩来。自那天起,童丽每天都要在那个时间来到那块小空地指导女孩跳舞。
随着女孩舞艺渐渐成熟,童丽的脸上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笑容。她发现即使不能够站在舞台上,她一样可以投身于自己热爱的舞蹈事业。不论是台前还是幕后,她都可以将自己所有的情感倾注在这翩跹的舞步之中。后来她开始指导一些孩子跳舞,并在几年之后成立了一所舞蹈学校。经过她的培养,这个舞蹈学校涌现出了好多舞蹈界的佼佼者。
车祸使童丽的双腿失去知觉,却夺不走童丽心中飘逸的舞步。不要将自己困锁在失败和挫折之中,没有双腿,灵魂也一样可以快乐的起舞。假如眼睛里只看得到失败的灰色,那么拥有双腿也不能在舞台上转出优美的弧度。
童丽的遭遇让人惋惜不已。当童丽失去了人生意义,眼睛里是一片灰色。直到有一天,她开始指导一个在空地跳舞的小女孩,再后来她开办了一个舞蹈学校。失去舞台的童丽找到了另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她同样美丽,同样精彩。
在人的一生中,比死亡、衰老、疾病更惨重的打击就是失去理想。理想是人们的人生意义所在。为了理想,人们甘愿忍受一切痛苦,如果失去了实现理想的机会,那么一切苦难都变得难以忍受。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患上了耳聋,严重的时候甚至听不到任何声音,一个靠创造美丽声音的人听不到声音,这是最大的打击。贝多芬消沉过,绝望过,甚至写下了遗嘱。最后他还是决定原地站起来,靠着坚强的毅力继续他的创造。
失去并不等于一无所有,人不应该只有一个理想,当原来的那个无法实现,就要寻找下一个,这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昨日的理想不能挽回,明日的理想还未建立,我们需要做的是留心观察,仔细寻找,总会有事情唤起你曾经的激情,让你重新奋发。
别人的错误,你不应该负责
■
一个善良的女人嫁给一个贫穷的青年,陪伴他度过了创业的艰苦岁月。结婚七年后,已经成为富翁的男人另觅新欢,向他提出离婚。女人沉默地搬出了他们共同的家,从此认为天下男人都喜新厌旧,再也不相信婚姻。多年来,她一个人过着寂寞的日子。
很多人为女人着急,劝她再找一个踏实的人,女人却对被抛弃的事念念不忘,不肯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身边的追求者。而那个喜新厌旧的男人并没有回头,他依旧有了新欢忘了旧爱,换了很多情人。女人在痛苦中活了几十年,至今单身。
一个女人被负心的丈夫抛弃,从此封闭了自己,再也不相信爱情和婚姻。她在孤寂和怨恨中过了几十年,而丈夫却游戏人间享尽欢乐。两相对比,我们不禁为这个女人叹息,为了这样一个男人拒绝幸福,这是自讨苦吃。离婚并不是女人的错,那个真正应该承担错误的人逍遥自在,女人却背负他人的错误活得辛苦压抑,是男人太无情,还是女人太执著?
很多时候我们放不下过去是因为别人,别人的一句恶语使我们长久以来耿耿于怀;别人的一次伤害使我们一直忍受煎熬;别人的一次错误使我们责备自己没有照顾周到……把别人的错误揽在自己的身上,就是选择了一种错误的生活,因为犯错的主体并不是你自己,你无法解决,别人不解决,你就只能背负着自己强加给自己的责任。最后,别人生活得很好,你却终日痛苦,这不是负责,这是犯傻,是想不开。
兰兰也是个被抛弃的女孩,男朋友自从和她分手后,她立志要让男友后悔,她并不做报复男友的行为,而是努力打扮自己,充实自己,没过几年,原本有点土气又没什么能力的兰兰成了一个艳丽的女强人,让前男友后悔不已。兰兰说:“知道他过得没我好,我很开心!”达观的人从不把别人的错误揽在自己身上,他们只负自己该负的那部分责任。生命是自己的,先对自己负责才能对他人负责,如果本末倒置,在自己都没有管好的情况下去承担别人的错,只会让生活一团糟。
飞达公司最近新上市一批肉品切割工具,这款工具经过技术改良,能够分门别类切割牛、羊、猪肉,也有配套组件能够处理鸡、鸭这些禽类。这种工具成本低,既适合超市使用也适合肉制品店。负责企划的人自信满满,相信这种工具一定会占领市场。
上市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配套的禽类切割工具出现了尺寸问题,给用户带来不便,用户表示只希望购买主件。公司为了息事宁人,立刻作出了购买工具价格不变,赠送配套附件的承诺,这也使公司损失了一大笔金钱。
负责人十分自责,每天上班的时候都低着头,不敢看老板的脸色。老板起初很生气,气消了以后反倒安慰负责人说:“谁都有失败的时候,而且这件事你虽然有责任,并不全是你的错。你看那个负责设计的人还充满干劲,你怎么能一直消沉?我知道你是个负责任的人,现在请你负起最大的责任——继续努力工作,想出更完美的企划!”听了老板的鼓励,负责人很快打起精神,联系设计师改良工具,终于在第二年用新产品占领了市场。
企划部负责人负责一个新产品造成了公司一大笔损失,负责人一直打不起精神。精明的老板安慰这位负责人:最大的责任不是检讨过去的错误,而是要挽回这个错误。负责人重新联系设计师,终于在第二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个负责的人当然不会因为主要错误在他人,就将过错全部推给对方,在不被这错误困扰的同时,他们会找到恰当的方法弥补,给自己一个交代,给他人一个机会。这是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有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为别人的错误负责,让我们自己难过,但有的时候,当自己的确有责任,我们仍然需要为人的担当,为自己也为别人将事情扛下。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扛下这件事不是为了为难自己,而是为了事情解决得更好,为了让自己更加优秀。
有时候我们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也许是一次不经意的闪失,也许是长久以来错误的积淀,也许是思路出现偏差的决策失误……不论原因如何,损失已经造成,伤害已经造成,我们能够做的唯有接受它、承认自己的责任,向那些蒙受损失的人表达真诚的歉意。也许我们挽不回过去,却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自己心灵舒畅,这不失为一个利人利己的两全办法。不经意间,我们战胜了昨天,也战胜了自己。
不为他人的错误为难自己,是一种达观。为了他人考虑也为了证明自己而努力,是一种气魄。要对自己宽容,即使是普照万物的太阳,也会产生阴影,何况我们只是普通的人?要对他人宽容,即使那个人伤害过你,这疼痛也促进了你的成长,让你更加坚强。不必在意别人的错误,你要做的是走自己的路。
敢于放弃是一种勇气,善于放弃是一种智慧
■
壁虎妈妈正在给壁虎讲祖先的故事,在世界上还没有人类的时候,动物们占据着森林草地,每只动物都要为生存努力。
壁虎的祖先也是这样的动物,它身子不大,有爬上爬下的本领,同时也有很多天敌。这一天,它被一只猫踩住尾巴,眼看就要丧命。壁虎拼命挣扎,猫狞笑说:“今天你就是我的午餐,别挣扎了,再挣尾巴就要断了。”
壁虎绝望了,它想一只断了尾巴的壁虎是无法活下去的,但出于求生本能,它还是用力一挣,尾巴真的断在猫的爪子下。趁这个机会,壁虎忍住剧痛逃走了。
“我就要死了,我失去尾巴,马上就会流血身亡。”壁虎这样想。可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壁虎什么事也没有,又过了一段时间,它发现自己长出了新的尾巴。
“知道吗?在危险的时候,舍弃才是生存的唯一方法!”壁虎妈妈对小壁虎说。
在自然界,壁虎是一种体积小、很容易被吞噬的动物。当它们面对强大的敌人,唯一的自保方法是在被抓到时,主动挣断自己的尾巴,靠自己灵活的动作赶快逃命,以此获得生存的机会。观察壁虎,我们能够得到一种关于生存的智慧:尾巴会再长出来,生命只有一次,不能因为一时的疼痛就放弃生命,所以,敢于放弃是一种勇气。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不断得到一些东西,有些很珍贵,有些是累赘,因为舍不得放手,我们把它们背在肩上,因此脚步越来越慢,错过了很多机会,也损失了很多时间。我们没勇气放下这些东西,因为害怕放下就再也找不回来,所以勉强自己,让自己越来越累。殊不知经过漫长的时间,所有东西都成了负担,成了阻碍。新的事物不断出现,你却没有力气去拿到,即使拿到,承重能力有限,也不能加在自己身上,这就是过分恋旧的遗憾。
对旧事物的长期占有也会造成思维的滞后。在大学里,有很多著名的老教授,但近年来,他们指导的研究生却越来越少,因为考研的学生大多在学校做个调查,他们发现,越是老教授,越容易捧着过时的观念不放,接受不了新思想。相反那些相对年轻的教授虽然声望和老教授相比还不够,却有很多新想法想要尝试,跟着他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哪怕是体会更多的失败,也是一种全方位的成长。
人生应该维持一种“新旧平衡”,保留旧日的好习惯、好经验、好生活是重要的,但一定要记得生活总是不断向前走,当更加有用的事物出现,你要保证自己有空间容纳它,有头脑接受它,而不是抱着旧事物不松手。古董虽然值钱,但一个屋子摆满古董,没有任何新时代的发明,难免让人觉得死气沉沉。如果旧事物与新事物安排得当,既能让人看到深厚的底蕴,又能让人焕发创新的精神。
淘金热盛行的时候,大量美国青年幻想一夜暴富,他们走向西部寻找金矿。约克也是其中一个。他和朋友们带着憧憬走向西部荒原。也许他们的路线出了问题,在他们前方,出现了一条大河。这条大河没有桥也没有船只,最近的村庄也在几千米外。
约克和朋友们望河兴叹,一个朋友说:“我听说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淘到金子,我们也许会无功而返,这条河可能是上帝给我们的警示。不如我们现在就回家吧。”
几个朋友还在犹豫,约克突然说:“这里虽然没有渡河工具,但要从这里去西部的人会越来越多,不如我们买几条渡船带他们过河吧。”朋友们认为约克的提议行得通,他们去遥远的村庄买来工具,亲自伐木造了渡船,每天送淘金客们到对岸。日复一日,淘金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只有约克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成了真正的富翁。
约克和朋友们带着淘金的梦想去了西部,一条大河挡住他们的去路。当有人提议淘金风险太大,不如立刻返回家乡时,约翰却另辟蹊径,提出他们应该就地做渡河生意。后来的事情果然如约克所料,他们靠渡河生意成为富翁。试想如果他们不肯舍弃当初的想法,现在可能在西部流浪,也可能在家乡默默无闻。所以,善于放弃是一种智慧。
据说很多作曲家都有类似的经历:他们正在谱曲,想到了一段非常美丽的旋律,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进手头的曲子里。想要完整的曲子就要放弃这一段美丽的旋律,但艺术家的灵感有限,放掉如此好的旋律又实在可惜。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两全其美,我们经常面对两难的境地。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这些作曲家,想要谱写壮丽的曲子,却必须放弃一段或几段美好的旋律,人人都有遗憾,所以才更要将这首曲子做得完美。
有得必有失,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放弃,想要得到轻松,就要放弃沉重。那些不能拥有的东西是我们最应该放弃的,得不到的未必最好,不必因为得不到对它们恋恋不舍,前方一定会有更适合自己的那一份在等待。唯有如此,才能有一份从容的心态:感谢过去,即使我们不能拥有,却依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