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9900000715

第715章 焦点

中原混战继续,齐、赵、魏、楚等国,在忙着收拾胜利果实,收编降军,镇压当地反抗者,一时间抽不出精力别顾。

秦国忙着安抚西戎各部落,同时巴蜀有动乱,还要派兵去镇压,总之,战国七雄都很忙,自顾无暇。

燕国利用这个契机,大力抓生产和经济,把新法实施到各个领域。

辰凌深知生产力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改善百姓的劳动工具,会增强生产能力,于是,他委任科研院在一些小零件上做出更进,比如制造曲辕犁,在战国时期,农民耕种,还是以石镐,青铜镐刨坑种苗为主,犁杖很少,而且还是简单的直辕犁,费时费力。

曲辕犁机构完备,装有犁壁,便于深耕,配有犁评,可以调节犁铧入土的深浅度,操作灵活省力,便于转弯,可大提高耕作速度和质量。

加上与草原的贸易,更多的牛、羊、驴、骡、马等牲畜被交易到燕国来,由朝廷配给各乡里,牛、驴、骡等家畜,用于耕作,可节省青壮力刨坑,而且速度增快。

以前地广人稀,人口稀少,很多土地无人耕种,都荒芜了,使用牛、骡和犁杖等,可使耕种面积得到扩大,因为效率提高了。

与农业息自己相关的就是水利,在辽东、辽西一带,有肥沃的西辽河平原,被河网交织、西拉木伦河、辽河、大凌河、老哈河,几乎把平原圈在里面,兴修水利,可以避免洪涝灾害,还能灌溉良田,开垦荒地,使土地可耕率、利用率大大提高,量产自然也会增长。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得到缓解,大量储备,才能使民心安定,辰凌借鉴古史、深知所有王朝,最后灭亡的根本原因,都是土地的高度集中,赋税不合理,使最底层的百姓徭役赋税繁重,却又无田可耕,因为大量土地都被地主阶级,豪强贵族,王室公卿们霸占了,剥削百姓太严重,赶上某个皇帝昏庸,无法驾驭大臣,就会导致农民大起义,然后灭国了。

强大的秦国、汉朝、隋唐、宋明老师这种原因,开国时候很强大,但许多社会隐患问题都存在,只不过开国皇帝能驾驭那个局面,使得文武群臣还有四方百姓不敢妄动,一旦开国皇帝死去,社会问题就会逐渐加深、恶化、下一代皇帝又长于宫中,无法知道天下百姓事,久而久之,问题积攒到一定程度,就爆发了。

所以辰凌下死令,燕国土地,不允许买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禁止贵族、官员、王室公卿、地主阶级买卖土地,圈地,一旦触犯,等于斩首之罪,震慑对土地垂涎的豪强贵族!

辰凌与范睢、乐毅、苏秦等人又商议,在燕国五郡内,设置粮仓、建立严密的仓禀制度,形成正仓,太仓、转运仓、军仓、义仓、常平仓等,组成仓禀体系,敛集、储运、分配和调节从各地征收、收购上来的实物,用于储藏,等到灾年或战争时候,统一调配使用。

另外,为了提高燕国文化习俗,燕国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各地乡里,利用农闲的时候,派出夫子对百姓教书识字,宣扬燕国朝廷的优越性、先进性、爱民思想。

并且整个燕国上下,改变一些称呼,比如把‘百姓’改为‘人民’,把‘朝廷’改为‘政府’,灌输一种政府爱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破开狭隘的君权神授思想,被朝廷的舆论引导,成为‘忠君爱国’‘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如果百姓太愚昧,很容易遭受地方割据、豪强的蛊惑,在以后闹起义暴乱。

辰凌要割除一些弊端,同时大力推动燕国文化,比如制瓷业的研究,在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生产出陶瓷,在历史上,直到东汉末年才正式出炉,由于燕王的大力倡导,由科研院进行不断实验,瓷器逐渐产出,虽然不够成熟,但是比起陶器已经是一种进步了。

纺织业、染坊业、酿酒业、制镜业、造纸业等发展,一年之间,燕国人的生活水平丰富多彩起来,不像以前那样寒酸古朴,缺少商品了。

六国商人看到了商机,都争先恐后来到燕国,高价购买这些东西,运往六国,奇货可居,赚到差价,一时间,燕国的名声鹊起,让天下人瞩目。

各地酒肆客栈,驿馆茶道,人们都开始谈论起燕国变法来,天下士子又活跃起来。

“梁兄,听说燕国变法有了成效,发明许多小玩意,对改善百姓生活,起了大作用!”

“是啊,本人也听说了,燕国不拘一各,在各方面进行尝试,除了国治外,还对算术、工匠、农耕、手工、商会等方面进行扶持,比商鞅变法还有详细!”

“哼,变法用在一些小道上,终究不是正途,我觉得不可!”

“宋兄何出此言,这些小道,可都是改善民生的东西,大大有利——”

士子们在一些公众场合,大肆讨论起来,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引经据典,要把对方辩驳下去。

…………

就在六国商贾,士子、百姓、谈论燕国风俗变化,新法得失的时候,又传开一个消息,燕国要迁都了,从暂时的襄平城,迁往新都,燕京城!

八月迁都,中秋之日,燕王并赢取草原公主为王妃,让巨人再次哗然。

娶戎狄胡人为妃,燕王的行径,有些冒天下诸侯之大不违啊!

任谁想得到,辰凌掀起的风波刚刚收敛下去,现在天下人又议论起燕王来?先是赢取墨家圣女为王后,接着燕国变法的成效显著,令天下士子趋之若鹜,现在又要迁都燕京城,并且赢取草原戎狄胡人女子为王妃,一时间,成为话题焦点。

“听说了吗,燕京城刚建成,但是很多城街和外郭还在建设中,规模宏大,比其他六国都城都要大,燕国看来要崛起了啊!”有人赞叹。

“建都大有个啥用,强国是靠硬实力,不是都城的大小!”有人反驳。

“听说没,莘禅和苏沐两大绝世名姬要赶往燕国,举办演出了——”

“那有什么,听说大才女洛语嫣要去燕国采风,还要觐见燕王呢……”

不知不觉中,燕国渐渐成为话题,在摆脱落后的弱国形象。

同类推荐
  • 醒掌大明

    醒掌大明

    从白墙乌瓦间走过,从十里秦淮走过,江南烟雨中他将要去向何方……醒掌天下,醉拥美人……辽东的铁血,朝堂的纷争,江南女子的秀,朝鲜女子的柔,俄国女子的艳,太多人事的纠缠,时间如箭……满天繁星下,历史的走向有无数的可能
  • 少年陆游

    少年陆游

    一位大一的学生在游玩时,机缘巧合误入时光隧道。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山阴陆府的陆家三少爷。他可是南宋鼎鼎大名的大诗人陆游,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这又是一个充满着阴谋的年代,他该怎么办?他能改写历史吗?
  • 1839

    1839

    19世纪,天命扩张,群雄并起。而当时统治中国的满清王朝还在闭关锁国中沉睡。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而永载史册的鸦片战争即将爆发,穿越者在这三千年未有的大时代中将何去何从。
  •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

    本书包括人物春秋、要事回眸、史迹觅踪、典制与文化、历史典故等。
  • 平出记

    平出记

    现代白领穿越日本战国早期,成了武田信玄的邻居诹访平出家的小领主,请看小领主在乱世之中如何出人头地。
热门推荐
  • 正义刺客.科幻脚本

    正义刺客.科幻脚本

    上海最大的“凯旋”集团老总,在远洋大海的大游轮船里惨遭内部人员暗杀,结果使得7岁的儿子和妻子也遭到杀手的追杀,妻子被射杀!儿子(李明德)则穿着救生衣跌入茫茫的大海里,幸运的是,他被大海冲到了一个世人未知的小岛上。被当地的人所救,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所处的地方是一个宽敞的屋子里面。里面站着几个身穿黑色夜行衣,身背长剑的蒙面人。随后从木门里走进了一位老者,他正是救李明德的恩人,开山长老(刺客盟)刺客盟一直在守护着名为“龙之来源”的神水,据说喝了那水会得到无穷的力量.....
  • 我在医校这些年

    我在医校这些年

    来到这个学院后,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我这个无神论者开始了我的捉鬼降魔不一样的历程
  • 重生—腹黑千金值万金

    重生—腹黑千金值万金

    赌王?她顾绾绾就是赌的祖宗,就是赌王也要给我乖乖趴下!黑道?她顾绾绾建立世界最大的黑暗势力,玩的就是黑吃黑!权利?她顾绾绾乃是顾家小姐,再嚣张的衙内也要恭恭敬敬!既然上天让她重来一次,那她将不再让人生有一点遗憾!恣意妄为,潇洒一世,她将站在那世界的巅峰,让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名字!
  • 80后的人

    80后的人

    人生的成长与无奈,世态的炎凉,人世的沧桑
  • 九幽魔圣

    九幽魔圣

    亿万年前,天魔席卷大陆,上古妖修圣者以无上神铁,镇守大陆,八荒惊诧!亿万年后,黑月闪现天穹,后世天骄来者铸九天雷霆,杀尽神魔,踏碎天地!何为神?我可为神;何为魔?我亦是魔!九幽魔界尽统一,屠尽天下祭苍生!
  • 世珍拾羽

    世珍拾羽

    我喜欢一切美且好的事物。每天清晨,当我从一夜憨实的睡眠中自然醒来,睁开双眼,透过卧室那半敞的门扉朝门厅望去,目光一定会落在那柴木嵌老花板的柜子上的雕漆剔红花好月圆圆几上,于是,我一天的好心情便宛如圆几上那丰满的牡丹花般灿烂起来。感谢上帝,把这些我心目中美且好的事物送到了我的面前,让我与它们,不,它们与我朝夕相伴,使我这颗曾经和很多人一样的心几乎很少再纠结、挣扎、烦躁、不安。想到它们,我的心便如母亲般柔软,充满温暖和感动,因为,我爱它们。有人说,收藏是件奢侈的事,我从来不觉得,当然,我也从来不觉得自己的这点玩意能算作收藏。细想想,收藏一词多少是有些狭隘的,收到了,藏起来,有什么意思呢?
  • 直冲云霄九万仞

    直冲云霄九万仞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近的落魄少年,如今冲冠一怒,何人敢挡!
  • 天黎尘封录之焚天传

    天黎尘封录之焚天传

    千年之债终将报;踏上巅峰震宵小;邪魔之战震天地;为谁落泪为谁殇!
  • 我好后悔:请原谅我的过错

    我好后悔:请原谅我的过错

    依铃四岁时,寒东已经五岁了,他们家是世家,所以她们俩是青梅竹马,在上高中时,寒冬告白了,可是依铃未接受,她虽然未接受,是因为她的好朋友韩茹.........................出了车祸...
  • 战破长空

    战破长空

    战争永不停息,治与乱,荣与衰,永远交替上演于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会在初春忘记深秋,会于盛夏忘记严冬。当其身处于其中一个时期时,另一个时期,就会变成模糊而不真切的遥远记忆。事实上,所有关于人类的一切,早已于我们诞生之初便刻入了基因与思想中,它们从未远离,并在恰当的时期进行充分的展现。不论是战争抑或和平时期,人们都会找到应有的生活方式,习惯所处的环境,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生活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痛苦和悲悯,往往诞生于那些时代大更替的亲历者,尤其是当置身于漩涡的中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