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27000000021

第21章 启智明心(8)

第三层,可以教人的智识。凡学问有一个要件,要能“传与其人”。人类文化所以能成立,全由于一人的智识能传给多数人,一代的智识能传给次代。我费了很大的功夫,得了一种新知识,把他传给别人,别人费比较小的工夫,承受我的知识之全部或一部,同时腾出别的工夫,又去发明新智识,如此教学相长,递相传授,文化内容自然一日一日的扩大。倘若智识不可以教人,无论这项智识怎样的精深博大,也等于“人亡政息”,于社会文化绝无影响。中国凡百学问,都带一种“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神秘性,最足为智识扩大之障碍。例如医学,我不敢说中国几千年没有发明,而且我还信得过确有名医,但总没有法传给别人,所以今日的医学,和扁鹊、仓公时代一样,或者还不如。又如修习禅观的人,所得境界,或者真是圆满庄严,但只好他一个人独享,对于全社会文化竟不发生丝毫关系。中国所有学问的性质,大抵都是如此。这也难怪,中国学问,本来是由几位天才绝特的人“妙手偶得”——本来不是按步就班的,循着一条路去得着,何从把一条应循之路指给别人?科学家恰恰相反,他们一点点智识,都是由艰苦经验得来。他们说一句话,总要举出证据,自然要将证据之如何搜集,如何审定,一概告诉人。他们主张,一件事总要说明理由,理由非能够还原不可,自然要把自己思想经过的路线,顺次详叙。所以别人读他一部书,或听他一回讲义,不惟能够承受他研究所得之结果,而且一并承受他如何能研究得此结果之方法,而且可以用他的方法来批评他的错误。方法普及于社会,人人都可以研究,自然人人都会有发明。这是科学第三件主要精神。

中国学术界,因为缺乏这三种精神,所以生出如下之病证:

一,笼统。标题笼统—有时令人看不出他研究的对象为何物。用语笼统—往往一句话容得几方面解释。思想笼统—最爱说大而无当,不着边际的道理,自己主张的是什么,和别人不同之处在那里,连自己也说不出。

二,武断。立说的人,既不必负找寻证据、说明理由的责任,判断下得容易,自然流于轻率。许多名家着述,不独违反真理,而且违反常识的,往往而有。既已没有讨论学问的公认标准,虽然判断谬误,也没有人能驳他,谬误便日日侵蚀社会人心。

三,虚伪。武断还是无心的过失。既已容许武断,便也容许虚伪。虚伪有二:(1)语句上之虚伪,如隐匿真证,杜撰假证,或曲说理由等等。(2)思想内容之虚伪,本无心得,貌为深秘,欺骗世人。

四,因袭。把批评精神完全消失,而且没有批评能力,所以一味盲从古人,剽窃些绪余过活。所以思想界不能有弹力性随着时代所需求而开拓,倒反留着许多沉淀废质在里头,为营养之障碍。

五,散失。间有一两位思想伟大的人,对于某种学术有新发明,但是没有传授与人的方法,这种发明,便随着本人的生命而中断。所以他的学问,不能成为社会上遗产。

以上五件,虽然不敢说是我们思想界固有的病证,这病最少也自秦、汉以来受了二千年。我们若甘心抛弃文化国民的头衔,那更何话可说!若还舍不得吗?试想!二千年思想界内容贫乏到如此,求学问的途径榛塞到如此,长此下去,何以图存?想救这病,除了提倡科学精神外,没有第二剂良药了。

我最后还要补几句话,我虽然照董事部指定的这个题目讲演,其实科学精神之有无,只能用来横断新旧文化,不能用来纵断东西文化。若说欧、美人是天生成科学的国民,中国人是天生成非科学的国民,我们可绝对的不能承认。拿我们战国时代和欧洲希腊时代比较,彼此都不能说是有现代这种崭新的科学精神,彼此却也没有反科学的精神。秦、汉以后,反科学精神弥漫中国者二千年;罗马帝国以后,反科学精神弥漫于欧洲者也一千多年。两方比较,我们隋唐佛学时代,还有点“准科学的”精神不时发现,只有比他们强,没有比他们弱。我所举五种病证,当他们教会垄断学问时代,件件都有。直到文艺复兴以后,渐渐把思想界的健康恢复转来,所谓科学者,才种下根苗;讲到枝叶扶疏,华实烂漫,不过最近一百年内的事。一百年的先进后进,在历史上值得计较吗?只要我们不讳疾忌医,努力服这剂良药,只怕将来生天成佛未知谁先谁后哩。我祝祷科学社能做到被国民信任的一位医生,我祝祷中国文化添人这有力的新成分,再放异彩。

最苦与最乐

人生甚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病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抄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甚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甚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典没有报答,得罪错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面,睡裹梦裹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甚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家庭,社会,国家,也可当作一个人看。我们都是曾经受过家庭、社会、国家的好处,而且现在还受着他的好处,所以对于他常常有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譬如父母有病,不能算别人伺候,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求医觅药,是我力量能做得到的事。我若不做,便是不尽责任。医药救得转来救不转来,这却不是我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譬如我已经定了主意,要戒烟,从此便负了有不吸烟的责任。我已经定了主意,要着一部书,从此便有着成这部书的责任。这种不是对于别人负责任,却是现在的自己对于过去的自己负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裹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裹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甚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俗语亦说是人到这个“如释重负”,“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不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由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哩!

然则为甚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裹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裹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的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的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同类推荐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1:心宽天地宽

    本书为社会议题探讨,此类别收录了大师八篇言论,包括有大师对环保、经济以及自杀的防治与女性问题等提出的应对之道。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是人类的伟大遗产。而《圣经》原典的庄严肃穆常使人望而生畏。经由房龙通俗有趣的写作手法,将《圣经》转换为概略简要的《圣经的故事》,不仅保留了《圣经》在原典的精神,也使读者轻松进入《圣经》世界。房龙用朴素睿智、宽容的声音讲述古老故事的同时,也演绎出了《圣经》故事背后浩大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
  • 苦才是人生

    苦才是人生

    人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这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满船空载月明归

    满船空载月明归

    书精挑细选了或者有名或者有趣的禅诗,有些禅诗的创意、发想令人拍案叫绝!期望读者在诗偈文学语言中,在美的抚触里,悄悄被禅无声无息溜进你的心里。
  •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在浮躁的世俗社会中,很多人都试图从弘一法师的文字作品中获得智慧,继而获得内心的宁静,找到心灵的归宿,鉴于此,通过对民国时期有关弘一法师的资料的查找甄别,本套从书收集了所有现存的弘一法师的全部文字,《弘一法师全集》由此而诞生。
热门推荐
  • 逆天战神

    逆天战神

    一个与世无争的山村少年,却机遇巧合,在一口枯井中得到了上古大能者的传承,无数顶级法宝和进步神速的功法,让他在修炼的道路上一日千里,突飞猛进,更让他在诸多大赛中占尽风头,脱颖而出。然而名声总是跟随着麻烦一起光顾,贪婪的人们开始把眼光放在了他的法宝上,在各种欲望的驱使下,让那些恶毒的人们一次次不要命的扑向他,可是一切都是浮云,无数的困难非但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越挫越勇,进步神速,然而自己面临的敌人也日渐强大,他是怎样才能从这么多的危险中走向那个传说中的战神境界呢?
  • 栀夏

    栀夏

    小男孩急匆匆的跑来与小女孩告别,阳光下的他笑得特别灿烂,“我要走了。”他的手中拿着青色的柠檬。“恩,再见。”小女孩极力掩饰住心中的难过。但这一切,小男孩都看在眼里,他对小女孩动了心。小男孩失望的垂下头,恍然看见手中的青色柠檬,“青檬!”“恩?”“如果柠檬在夏天不再是青色,我就会回来!”“为什么?”“因为青色的柠檬更酸啊!”小女孩笑而不语,只是在原地看着远处的小男孩和他的爸妈高兴地离开。顾夏,这个夏季,那棵柠檬树上是不是没有青柠了?
  • 一个英雄的诞生

    一个英雄的诞生

    在一个未知的星球,疑似人类的后裔在这里生存。异族入侵,一个小小的巡逻兵冒死报信,却遭意想不到之事,是福是祸?生灵涂炭,身为斥候的他一腔热血,誓要重回家园。然而,在战争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每一个看似普通的人,都有着不可告人的野心。而他的身世血统,也包含着未知的秘密。在一场灾难中,总有一个英雄要诞生。但当这个英雄一步步走向真相的终点,发现关于所有物种的终极秘密,他所要选择的是拯救,还是毁灭?
  • 大陆之我为王者

    大陆之我为王者

    为了争夺唯一的资源大陆,其余的四个大陆开始互相残杀,人性的残暴与贪婪,硝烟和战火中诞生了一位统一五个大陆的王者
  • 倒映向日葵的天

    倒映向日葵的天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相遇的机会。这一切,不会再来,不会再见,只会在时间的流逝去中垂垂老去。从十六岁到二十一岁的青春里,她用大片大片的时光去回忆那些,喜欢徐子默的疼痛。那些疼痛是抹不去的伤疤,是带不走的印记。可是,如果时光可以倒退。她依旧会选择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然后期待着他们的邂逅......
  • 控风小徒

    控风小徒

    他不会机甲,却是整个星域远近闻名的机甲师。他不懂权谋,却是将三大灵族玩弄于鼓掌之中他不明白什么是战争,却一手建立起横跨整个星域的王朝,他本是小小控徒,却在不知不觉间,给整个星域留下了那个名为“控风小徒”的传说....
  • 卧底情人

    卧底情人

    罗晓姿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居然会被一个小混混占了便宜,夺了初吻。如果只是遇见,不能停留,不如不遇。她知道爱上一个与黑社会之嫌分子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但她却还是这样了;当爱情来临时,两人不冷不热的爱恋彼此成为心底互补的缺口;开到热恋的花却因为他的犯罪而残落;五年后,他依然还是不折不扣的古惑仔和赌徒,而她是执法人员。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要调查的对象会是他,为了藉故接近一口答应做他的情人,那颗悸动的心一次又一次的沉沦……有多少的一厢情愿,点缀着两情相悦?烙在心底的,始终无法抹去,依然放下不的总有些恨晚在岁月里扑朔迷离;有些话,何须言说?
  • 魂炼事务所

    魂炼事务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个世界进入了新的世纪!同时,一种新的职业开始悄声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他们可以飞空遁地,可以修炼长生;可以凭空爆燃,可以点水成冰;可以操控世间元素,也可以诵经斩妖除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能力者!神话也开始变为现实,盘古大神并没有身化世界,上帝耶和华也没有荣贵天堂!上古九龙之子传递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尘世巨蟒与天启四骑士同时降临是否宣示着末日的到来?神话在此重新开始,也在此重新消亡!万神为哀,众魂飘渺!万物,在吾归与终焉之后,颤抖服从吧!
  • 粤菜烹调工艺.中册

    粤菜烹调工艺.中册

    本书对果蔬雕刻、点心小吃、像生拼盘三大技能模块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功训练和操作要领等方面加以详尽阐述,以其逼真的造型、精细雨的刀工、鲜艳的色彩及鲜美清新的口味,将具有代表性的品种进行系统性地归类,并配有大量彩色图片、制作步骤图来示意操作的全过程,从制作的最基础环节进行说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以致用。全书体现了传统与创新、北菜南味、中点西做、兼容并蓄、众星拱粤的今日广东食坛的特征。书中内容各章节之间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它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来选择,适应社会各阶层烹饪同行学习、参考,尤其适合高职院校、大中专餐旅专业和旅游酒店培训人员工作教材使用。
  • 凌道心

    凌道心

    古怪的黑莲心,脑海中奇异的画面,一个契机,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