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55100000014

第14章 农村经济研究会(1)

1933年是吴觉农36岁“六六”大顺之年,但他并没有顺水淌船,而在必要时他还逆水行舟,这一年,在艰险的条件下,他和以陈翰笙为首的一批思想进步的同志一起组成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

在吴先清避居吴家的时候,她带来了一个朋友,名叫顾淑型,她为人落落大方,见多识广,陈宣昭与她谈得很投机,俩人很快就成为了朋友。顾是早年留美学生,后在莫斯科任共产国际和中山大学的翻译,她是陈翰笙的妻子。

说也凑巧,在差不多同时,吴觉农由蔡叔厚介绍认识了一位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就是陈翰笙。初次见面陈翰笙就给了吴觉农极深的印象。这位操着一口无锡口音、毕业于美国波莫纳大学、曾在耶鲁大学任教的名学者和吴觉农同庚,只大两个月(在作者写本书时,陈翰笙还在世,已106岁),当时日本正准备侵占东三省,陈一开始就抨击国民党的反共政策和不抵抗主义。吴觉农并不知道他面前坐有是一个共产党人,只知道他们俩人的政治立场十分一致,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不久,陈翰笙就提出了成立“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设想,吴觉农立刻就投入这件新事业中。从那以后,他们坚定不移地保持了六十多年的友谊,直到生命的尽头。而吴觉农也正是在这一组织中,接识了王寅生、孙冶方、钱俊瑞、薛暮桥,刘瑞生、秦柳方等进步青年和中共地下党员的,这时,一个正在苏州东吴大学读书名叫吴大琨的进步青年,还不到二十岁,就在冯和法的介绍下认识了吴觉农,多年以后,他们二人演绎了一段生死之谊。这些年轻人和吴觉农几乎都保持了一生的友情,在吴觉农的茶学生涯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但都是深刻的印记。

说起来也很巧,1931年,吴觉农工作事业中的两件大事,都和蔡元培父子有关。吴觉农那一年的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参与了当时由蔡元培领导的中央研究院社会活动组工作。如果说,到商检局去是在蔡无忌的直接领导下的话,那么到中央研究院社会组工作,那就是在蔡元培的邀请之下了。

蔡元培是在国民党四、一二政变之后,对蒋介石政府发生根本怀疑的,因此,四、一二政变整整一年之后,也就是在1928年4月,他辞掉了自己几乎在国民党极其政府中的所有职务,就举家迁到了上海,做了中央研究院的院长,决心在自己的晚年,专心从事和发展科学文化事业。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见到了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经济学家,当时已经是中共地下党员的陈翰笙。蔡元培看到他非常高兴,力邀他到中央研究院来工作。到1929年春天,陈翰笙就到了中央研究院的社会科学研究所。正是在陈翰笙的一手努力下,成立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所。

在此有必要把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之所以在那个时代成立的背景作一叙述。

中国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初,中国农村经济的崩溃,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农民因为再也无法在土地下生活,不得不离乡背井,大量逃亡,而国民党政府又一直在进行着所谓的剿匪,兵差,徭役,苛捐杂税,把农村搞得民匮财尽,满目苍荑。

以治国平天下为最高理想中国知识分子,在任何时代都会对天下发出自己的天问,此时也不例外。全国就在这样的时候,相继兴起了不少乡村建设的团体。例如,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办了个平民教育促进会;黄炎培在江苏徐公桥办了个实验区;伍廷在广西办农垦实验区,胡治威在浙江兰溪办实验县。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办乡村建设研究院。

不仅知识分子的个体在纷纷研究农村,当时不少的教育团体,社会组织、政府部分,也纷纷拿农村问题开刀,以期解决中国的危机。其中上海银行在长江流域办合作社,江西省财政厅长文群办了四省农民银行,甚至CC派的重要骨干肖铮也办了一个地政学会。

这一切有关农村经济研究的活动,引起了一个人的关注,那就是以后成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的孙晓村。当时在杭州教书的孙晓村还只有26岁,他与同样年轻的后来成为中共地下党员的吴大琨一起合写几篇关于农村经济的文章,因此引起了陈翰笙的注意,写信来约他商讨。这样1932年秋天,陈翰笙到杭州时,孙晓村就去拜访了他,从此建立了亦师亦友的终生的友谊。

陈翰笙的工作很扎实,他第一步的入手,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来得出第一手的数据材料,从而证实中国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以及中国革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他还在那个时候认识到,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造成社会的基础结构,这是真正的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而中国大部分的生产关系是属于农村的,因此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社会学组的第一步工作,就拿中国农村作为研究对象。

从1929年开始,陈翰笙组织了一个四十多人的调查组,开始对中国农村的现状进行调查。

1933年,陈翰笙推荐孙晓村到新成立的农村复兴委员会工作,任专员,开始了对中国农村现状的进一步调查。然而,在农村调查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以陈翰笙为首的,包括薛暮桥、钱俊瑞、孙冶方、秦柳方、张锡昌等一派,主张对农户进行分类,按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来分。另有一派以金陵大学农学院为代表,主张以地主、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和雇农来分。陈翰笙这一派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武装的,他们坚持认为用自耕农的概念,抹杀了阶级斗争,掩盖了剥削本质。

两派观点吵得誓不两立,而当时的研究院总干事傅斯年并不赞成陈翰笙的理论,这样,在实际工作中,也就出现了诸多不顺。陈翰笙觉得自己在中央研究院是没法呆下去了,就于是年坚决辞职,到上海开始筹备成立农村经济研究会。

陈翰笙的这个举动,得到了吴觉农的坚定地支持,也得到了孙晓村的倾力追随。吴觉农正是在这个时候与同是浙江老乡的差不多比自己小十岁的孙晓村相识。农村经济研究会就这样成立了,陈翰笙当选为主席,这个主席一直当到1951年该会解散。吴觉农担任了该会的副理事长,1934年后陈翰笙在国外期间,这个主席就由吴觉农代理,薛暮桥为行政负责人。在陈翰笙周围团结起了一批思想进步的学生和追随者,如薛暮桥、钱俊瑞、孙冶方、骆耕漠、王寅生、秦柳方、张锡昌、许涤新、陈洪进、徐雪寒等人,还有赞成陈翰笙观点的千家驹、孙晓村、冯和法、吴大琨等。

担任理事的有钱俊瑞,薛暮桥、孙冶方,冯和法、张稼夫、张锡昌、王寅生与孙晓村等人,这些人以后大都成为中国党内党外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这些同气相投的知识分子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绝对的脚踏实地。所以组织一旦成立,很快就决定先办一个刊物,就叫《中国农村》。出版刊物,登记时要有正当职业的人,研究会便推荐孙晓村和冯和法二人出面当了出版发行人。那时办刊物也方便,他们二人到了国民党内政部登记注册,第二年,1934年,杂志就被批准办起来了。《中国农村》的核心成员都进入了吴觉农的交往密切的圈子,成为他终生的知已和同志。无论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都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吴觉农同薛暮桥合译的苏联的《农业经济学》(从日文转译),正是那一时期出版的中国最早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农业经济的一部著作。

没想到《中国农村》月刊出版后,对当时的中国青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影响之大的根本原因是,杂志中文章的宗旨是耕者有其田。它通过实地调查的资料,揭露中国农村种种贫穷、饥饿,流离失所的惨痛事实,批判简单的改良主义,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村的落后制度,改变土地所有权,使土地归农民所有。这个“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无疑是与当时苏区的土地革命遥相响应的,敢在蒋介石统治的辖区内办起这样的杂志,这也算是吃了豹子胆。也正是因为这样,当时的《中国农村》月刊发行量增长很快,各地青年纷纷来信,表示愿意做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会友。

经过几年的茶界实践,吴觉农深感到自己有必要亲自去考察世界各国茶园产地的销茶情况并参考,比较和吸取他人技术的优点,而商检局也确实给他提供了一个可以走出去深入了解世界茶业总面貌的机会。1934年秋天到第二年的11月,整整一年之间,吴觉农受实业部委派,先后到了印度、锡兰,印度尼西来、英国、法国、苏联和日本等国进行考察。

纵观吴觉农一生中,这一年的考察,也算是吴觉农茶学生涯中的黄金时代了。以往,吴觉农虽然在中国农学会担任核心人物,但自从他1922年从日本归国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出国。

这一次长达一年的考察,对吴觉农的茶学生涯而言,实在是太致关重要了。因为考察的项目,主要是对产茶国的生产和销售措施及茶叶的国际市场状况进行较为详尽的了解。一年来的考察,不但证实了吴觉农以往对华茶在国际上的地位的认识是准确的,而且还让他看到了把先进技术引入中国的可能性。他看到了这样一个现像,那就是除了苏联外,这些国家的茶业都是私人性质的。然而,国家依然投入了大量的支持。因此,他深深地感觉到,没有国家的支持,靠个人的力量小大小闹,点点滴滴的做,终究也是做不了什么大事情,改变不了中国茶业的根本面貌的。

同类推荐
  • The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The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本书是介绍NBA篮球明星阿伦?艾弗森的名人传记类图书。人称“答案”的阿伦·艾弗森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汉普顿黑人街区,并不幸福的童年记忆,塑造了他狂放不羁、自由随性的性格。1996年成为NBA选秀状元拉开了阿伦?艾弗森征战NBA的精彩战幕。从贫寒的家庭身世、充满挫折的成长过程、到后来光芒耀目的成功,铸就辉煌的NBA职业生涯经历,这位从入行以来就充满争议的黑人球员,成就了一个美国式的成功梦想,激励着许多热爱体育的年轻人。本书由著名NBA作家张佳玮先生历时一年,倾心写作而成。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翔实的赛事史料和技术数据统计资料,书中收集了上百张艾弗森从高中至今的珍贵图片,对艾弗森生平重要的历史时刻做了完整记录,超强图文展现艾弗森的传奇人生路。
  • 和珅全传

    和珅全传

    和坤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各种传奇。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贪官其实也是人,他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其实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一样只是皇帝的奴才,贪官很多时候只是不幸的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一如和坤。《和珅全传》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为你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和珅,不再仅仅是一个贪官的脸谱,而他跌宕起伏,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无疑能让你对历史、对人性有着更多的体会。将门之后,却遭遇家道中落,他靠着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小小的侍卫逐渐成长为皇帝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然后他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顶峰时一切却戛然而止,前朝宠臣成为了新皇帝的阶下囚,生命终结于一条白绫。
  • 困不住的曾国藩

    困不住的曾国藩

    本书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宠。他的成功看似平步青云,一帆风顺,其实,他同样是经历的无数的坎坷、起伏、窘困和险恶。甚至是生死系于一线的人生困局。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曾国藩。领略一代名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全景式展现曾国藩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陈纳德与陈香梅

    陈纳德与陈香梅

    本书讲述了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且年龄相差33岁的陈纳德与陈香梅的跨国婚姻,书中附有珍贵历史图片70幅。
  • 南宋初年名相研究

    南宋初年名相研究

    本书是在坐着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全书通过对南宋初年三位名相李纲、吕颐浩和赵鼎的探讨,主要介绍名宰相的为政思想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措施,论述了李纲、吕颐浩和赵鼎在南宋建国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可供南宋历史研究者参考。
热门推荐
  • 营销九略

    营销九略

    本书主要主要从品牌、价格、市场、客户、竞争、广告、创新、应变等九个方面入手来阐明营销的深刻内涵。
  • 入殓鬼师

    入殓鬼师

    作为一名入殓师,我来说说这些年在殡葬学校发生的诡异事件!不顾家人反对的陈东,毅然上了附近的殡葬学校。从此怪事不断,尘封的画室,破旧的厕所,闹鬼的火葬场,住纸人的阴宅。一切的一切,要从开学的前一天说起,打开本书,我将为您讲述作为一名入殓师这些年见到的诡异事件。
  • 镜剑

    镜剑

    楚溪,天荒四极数的着的天才修者,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却在玄清宗的一次成长试炼中,惨遭黑手,玄功尽皆封存……回返宗门,是夜除夕……“风雪长和殿”之后,杳然无踪……七年沉寂,风云再起。一别经年,当年年少无恙否?
  • 童尸

    童尸

    你知道鬼是什么吗?当你独自一人睡在房间里,抬头看到窗帘上印着巨大的魔影;当你在洗澡时,老觉得有一双绿色的眼睛在背后盯着你看;当你走早夜路上,老感到有脚步声追随在你身后,可回头却什么都没有……这时候你会怎么样?是不是心惊肉跳之后发现只不过是虚惊一场?因此我得出答案,鬼就在你心中!
  • 如果还能再来一次

    如果还能再来一次

    校园常海和大树的生活,历经曲折,是否能成功出人头地
  • 祇园正仪

    祇园正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剑勇者

    天剑勇者

    这是一部非常热血的玄幻小说,而这部玄幻小说的内容,也是非常的热血,但适用男主和女主想想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 镜世三部曲之旭日东升

    镜世三部曲之旭日东升

    公元2034年,一艘来自卡兰的飞船坠毁在了大西洋的中部,大量的『虹晶矿』随之散落。在这个资源枯竭的年代,『虹晶』这一蕴藏奇异能量的晶石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谁掌握了『虹晶』就意味着统治世界!从此,地球陷入了一场长达十六年的虹晶争夺战!天神与人类的战争,自由与信仰的碰撞,双星流转,魂萦梦牵!魔法与科技的较量,白翼与黑羽的交织,明争暗斗,此起彼伏!从东边升起的,是炽阳还是残阳?
  • 虐世情缘之两世不悔

    虐世情缘之两世不悔

    第一世她是修炼尚浅的小妖;他是刚正不阿的凡夫俗子;机缘巧合之下危在旦夕的她遇上了进京赶考的他。鬼灵精怪碰上刚正不阿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第二世废掉全身修为换来的不过是痛彻心扉的一个答案、前世今生,缘起缘落,缘聚缘散,终不过镜花水月
  • 云起尘封

    云起尘封

    李逸云幼年丧母,却也因此拜入绝世高手门下,似乎是因祸得福。但十年后,他却隐藏身份,在一家门可罗雀的客栈做起了店小二……一次次看似巧合的因缘,使他不停的陷入一个又一个谜局,并不得不竭尽全力的从中挣脱……这一切是偶然,还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一切?又或许,不止一只……信誉保证,保证完本,绝不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