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55100000021

第21章 茶学教育(1)

1940年秋天,抗日战争烽烟遍地,吴觉农回重庆时,他同复旦大学教务长孙寒冰在香港讨论过的一个重要议题终于摆到了桌面。议题的中心思想就是:如何建立中国的茶学高等教育学科的问题,因为要振兴茶叶,中国必须要有大量杰出的茶叶人才。可以说,建立中国茶学高等教育体系,是他毕生的指导思想。

创建中国自己的茶学高等教育体系,这是吴觉农从年轻时代就开始酝酿呼吁的一个重大的课题。早在1922年写就的《中国茶业改革方准》中,就有一个章节,是专门谈茶业人才的,其具体措施涉及到五个方面:第一是在中国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福建和广东等地设立茶业专科学校,聘请东西洋专门技师来教授茶树栽培、茶叶加工、茶叶化学及其它应用科学;第二是派遣留学学生装去印度和日本等国学习新技术,去欧、非、南美等国家考察需求情况;第三是增设巡回教师,奔赴各茶区推广茶树栽培等一切有关茶叶的工艺拔术,传播茶业知识;第四是设立茶业传习班,就相当于专业培训班,学制一到二年;第五是在甲乙种农校增加茶业课程,使学生毕业之后在茶区能有用武之地。1931年他又在和范和钧和著的《中国茶业问题》中提出“在各地学校及大学及农学院设立茶科”。1935年在他与胡浩川合著的《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中,他又再次提出:由省区农学院设立茶业系,招收受过基本训练的专科学生实行专业训练。”

吴觉农历来注重人才培养,在上海、在香港和各产茶省都举办过多种短期、中期茶叶业务技术训练班,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茶业工作方面起骨干作用的茶业工作者,大部分是吴觉农直接培养出来的。至于间接培养人才者,那就更加不可胜数了。但他始终认为应大学院校中创办有正规的课程设置和系统的教学机制的茶叶系科。

而当值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茶业事业,也已经到了茶学高等教育应运而生的时刻了。1939年,正当吴觉农在香港从事抗日茶叶贸易时,孙寒冰到香港公出。吴觉农就同这位当时的复旦大学教授、法学院院长孙寒冰商谈。孙寒冰非常同意吴觉农的这一见解。吴觉农一返回重庆,就旧事重提,也同时得到了《共产党宣言》首译本的翻译者陈望道教授的大力支持,并由孙寒冰立刻就向复旦校长吴南轩作了汇报,报教育部核准。

同时,吴觉农在这一头也征得了贸易委员会和中国茶叶公司的同意,由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教务长孙寒冰,农学院院长李亮恭、中国茶叶公司经理寿毅成和协理、技术处长吴觉农等人组成了茶叶教育委员会。春天时,由贸易委员会拨款,在复旦大学农学院筹设了四年本科的茶叶系和二年制的茶叶专修科,秋季开始招收新生七、八十人,这是中国高等院校最早创建的茶叶专业系科,对发展中国茶叶的高等教育、培养造就人才和恢复振兴华茶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1940年秋季,在重庆,湖南衡阳、浙江丽水三地同时招生,共招收新生70名,茶叶系40名,茶叶专科30名。四年制茶叶系按志愿从大学三年级分产制、贸易两组。产制组的课程设置除茶叶栽培制造外,加修土壤肥料学,生化分析检验及遗传育种、统计学等。贸易组主修工商经营管理,出口销售及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市场学、统计学等,茶叶专合适科的两年课程为大学基础课和茶叶生产技术专业。

除系科外,又设茶叶研究室,提供图书资料、仪器设备为师生教学研究服务,一为生产部从事生产制造与研究,二为化验部化学分析与利用,三为经济部,从事茶叶经济的调查研究。另外,结合教学实习,还附设实验茶场与实验茶厂,除学校正式安排的课程外,常有系科领导通过茶叶公司外聘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因此当时的茶叶系在复旦的各院系中,教学内容充实,教育经费比较雄厚,系科都设有奖金,金额也较高,因此,一个系科的一个班级,能招到30-40名的学生并保持到毕业,这在当时的大学里也是不多见的。

茶叶系成立之后,吴觉农兼任系主任,毕相辉任研究室主任。师资阵容也很强。毕相辉留学日本帝国大学,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授王兆澄是留日的化学专家,多年任浙江大学教授,曾是当年闻名企业天厨味精厂的总工程师。范和钧、王泽农都是从法国、比利时学成归来的青年教授。罗绳武、韩德单则是资深的社会科学教授。其他如张志澄、庄任、许裕圻都是有丰富学识又具有茶叶实践经验的青年讲师。此外,还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陆,曾参加以清政府道台郑世璜为首的中国第一个茶叶出国考察团,到印度、锡兰考察,并留下过历史性的考察报告。光绪34年,也就是1908年,他还在南京江南商务所植茶公所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茶叶改良场,他的执着献身茶业的精神,也使当时的学生很受教育。

综上所述,当时茶叶系教学目标明确,课程内容充实,教育经费来源稳定,奖学金额较高,在复旦的各院系中是比较突出的。当时大学一个班级能招到30-40人,并基本保持到毕业是很少见的。正值国难,师生生活都十分艰苦,但为师呕心沥血,为生的勤奋努力,教学空气非常浓厚。

就在筹建茶学系的日夜中,我们的先驱献出了生命。当时的年仅三十七岁的孙寒冰不但是复旦大学的教授,法学院院长,还是教务长。这是一位教育界的奇才,热心教育,热爱祖国,自五四运动开始就投身于爱国运动。抗日战争开始,他宣传抗日救亡,坚持民主,坚持团结。谁知在一九四零年的五月二十七日,日寇飞机对重庆北碚复旦大学狂轰滥炸,孙寒冰不幸遇难。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吴觉农在重庆纪念周上,发表了他著名的《复旦茶人的使命》的重要讲话。

这是一篇历史性的文献,有必要在这里全部摘录。面对莘莘学子,吴觉农开宗明义地说:中国的茶叶,过去是由知识低浅的贫苦小农和专以剥削度日的商人所经营,把几千年来祖宗辛苦经营的一分产业,几乎弄得奄奄一息,不可终日。自从抗日以后,已从私人的经营变而为国营的事业之一了。我们自然也该用复旦从私立而为国立,同样的信仰他的前途,同样的来一次欢欣鼓舞的庆祝罢。

茶叶在中国,是具有最大的前途的,不要说全世界的茶叶,我们是惟一的母国,而我们生产地域之阔、茶叶种类之多、行销各国之广,以及特殊的品质之佳,是各产茶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然而我们有最大的两个缺点,第一就是缺少科学;第二则是缺少人才。

过去茶叶一年年的衰落,因为别的产茶国家,如印度、锡兰由英国人研究、改良和指导的任务;爪哇和日本,则由荷兰人和日本人自己努力地从事于改造的工作。我们则由勤苦度日、不知科学为何事的老百姓在负责经营,正如以大刀队和低御坦克、用鸟枪防御近代的飞机,无论你如何的勇敢,如何的是神枪手,能抵得过他的火网的利害和炸弹的威胁么?

本校茶业系科同学,人数达七、八十人,有的长于生物学或化学,有的精研会计和贸易,有的从事于栽培,更有的专力于制造。还有其他毕业和未毕业的千万同学们,各本其所长,各尽其所用,将来出而担负茶业和其他方面的工作,我相信不出十年最多二十年罢,中国的茶叶科学,不但在实用上有飞跃的进步,甚至对各国茶业的生产和消费者,必有无穷的贡献。至于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内销数量因战后文化的提高,品质的改善,消费量的增加,更是无庸置疑的。

至于目前为了敌寇的封锁海口,以及交通困难之故,茶销似较黯然,若干机构本身欠健全,人事须调整等等,这是战时以及过渡时代的必然的现象。将来各位同学都能到社会去出膺艰巨,整个的社会都可予以改造,区区恶劣的环境是不旋踵就可予以廓清的,何况我们不是有一件法宝“复旦精神”么?一切都待同学们努力。

这一系科的最先提议设立的为孙寒冰先生。他当初常来香港,他看到我们的事业那时颇有发展,同时也看到沪、汉两地的茶商以及依附于这些茶商为生活的所谓知识分子的捣鬼和横行不法,却为我们的前途担忧。结果在1939年下期以后,沪、汉栈确有借尸还魂的事实,于是1939年冬,兄弟到了重庆,由他商请吴校长特设系科,并嘱兄弟担任系主任以为茶业的未来造就专才。他的待友之城,察事之明,使人永远不会忘记的。但寒冰先生死于敌人炸弹之下了!这是我们复旦茶人所最痛心最不能忘怀的一件事。

希望同学们,我们复旦全体同学,永远纪念着寒冰先生,并须以我们的不断的努力,拿工作和事业的成就,以慰寒冰先生在天之灵。

同类推荐
  • 理学双凤·程颢程颐

    理学双凤·程颢程颐

    千百年来,“二程第一故里”黄陂藏在深闺人未识,这部历史小说首次撩开了神秘的面纱。它从地域文化的视角,以演义的手法,对二程从“双凤投怀”、幼年启蒙、习文练武,到从政、执教、治学、传道等方面进行形象性的艺术概括,再现了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们卷入惊心动魄政治漩涡的前前后后。尤其是那脍炙人口的“鲁台望道”、“孔颜乐处”、“如坐春风”、“程门立雪”等千古佳话的生动铺成,更是韵味无穷。
  • 尼采传

    尼采传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1868年,24岁的尼采成为了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辞职,之后他便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的煎熬,直到1900年去世。
  • 蒋介石大败迹

    蒋介石大败迹

    为什么蒋介石屡战屡败?为什么人民军队百战百胜?从《蒋介石大败迹》看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从《蒋介石大败迹》看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 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怀才纳贿“二皇帝”和珅

    本书全方位、多角度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和珅。其实,和珅也是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他也很珍视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感情,也有他善良的一面。
  •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日记

    阎锡山的日记,始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前后近30年。他去世后,由阎氏纪念会整理,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
热门推荐
  • 微凉的雨季

    微凉的雨季

    记得在18岁那年,廖默玲遇见了邱杉晔,那次初见成了他们最美好的回忆,但当他们以为以后再也见不到对方时,奇迹发生了。在1年后,他们上了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班级,成了同桌。这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事,他们竟然能碰到,觉得很奇怪。于是,他们开始交谈,成了朋友,甚至成了男女朋友,很快传遍整个学校。但他们的命运一波三折,父母、同学、老师都投来异样的眼光,他们最后到底能不能走到一起?天意还是厄运?
  • 无敌金身诀

    无敌金身诀

    人族修十三命根,仙人修五花,神人修四柱,圣人得三果,创世、灭世结道种,不灭、涅盘、本分有金身。
  • 小丫头的甜蜜诱惑

    小丫头的甜蜜诱惑

    “哇!这个巧克力慕斯好好吃!辰奕我还要!”林梦雅吃着蛋糕支支吾吾地说。“好,还有更好吃的你要尝尝吗?”说着墨辰奕缓缓靠近。“你要干什么?!唔”
  • 作风高于一切

    作风高于一切

    本书从作风的重要性、作风的培养、组织的作风建设等多方面对“作风”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一本值得机关和企业领导干部集体学习的好教材。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本书精挑细选了五千年来文学发展成就的典范,并配以插图,内容包括: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辽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和近现代文学。
  • 鸟眺望的地方叫作远方

    鸟眺望的地方叫作远方

    本书是一本潘云贵个人作品集,精选了几十篇潘云贵创作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为90后代表性作家,潘云贵的文章着墨于青春,把属于这个年龄的生活的精彩表露无遗,有人说青春是残酷的,但是潘云贵笔下的青春是温暖的,当你感觉青春令人窒息时,不妨读读这些美文,谁让他是最精湛的心灵治愈系高手呢。
  • 非你莫属

    非你莫属

    他是在高校帝国理工学院任职的数学老师,她是人称“迷糊小飞侠”的东航空中乘务员,原本是毫无干系的两条平行线,却因为一堵墙的距离,以“邻居”的身份越来越渗透到彼此的生活中去。她最初胆小而怯懦,更因为一段失败不成熟的初恋而伤神,他始终以最好的耐心陪在她的身边,教会她勇敢,教会她坚强,教会她积极地面对生活、到最后,更教会了她真正怦然心动的感觉。起初她以为,他只是将她当成朋友对待,更因为他的完美而自卑,他用种种诱人的条件,将她引领到他所在的国度后,用最独特的浪漫数学公式——笛卡尔心形线向她郑重证明:于我而言,遇到你,就像遇到了一道数学难题,棘手,却让我如此欲罢不能。爱你,非我莫属。
  • 午后钟情

    午后钟情

    古老钟店,那是他对她一见钟情的地方。当缘分让他们第二次相遇,罗溪终开口与其相识。此后,他们在这家古老钟点买了一对相同的怀表,不知不觉的敞开了前世记忆。“这阵风来得很突然,它刮来的时候,我就已经失手了。”“既然你是无意的,那么就让我帮你带回来。”“但是风走了,就不会回来了。”“我会。”原来,这是早已注定好的,相知、相识、相恋。就在薛柠发现今生所发生的事都与前世相符之时,噩梦也要降临了。在今生,能否化解前世悲剧?梦醒来,我们是陌生人,一切都是最初的模样。“等下!请问你是钟表收藏家吗?”罗溪盖上笔盖,合上了做完标记的《午后钟情》。
  • 灵猫猛犬

    灵猫猛犬

    流浪狗刀疤和它的兄弟们不甘做终日翻垃圾箱、被打狗队追杀的狗,试图做些有意义的事。宠物狗布莱克和伊莲娜莫名成了巨额财产的继承人,被主人的众多子女虎视眈眈,欲谋之而后快。警犬追风执行任务意外受伤,独自漂泊江湖。肉狗大黑为了救自己的女主人咬伤了狗贩子,被主人放生,来到陌生的城市遇到一只大姐大黑猫......它们又会上演怎样的故事呢?
  • 消逝的我已逝去

    消逝的我已逝去

    可以拥有梦想但不能获得自由。我们诞生在规则下所以无法破碎那片天空。突然出现的疾病,让世界无药可救,而我也患上那种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