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55100000045

第45章 后记

大约十年前,我为中央电视台撰稿大型电视专题片《话说茶文化》时,其中专门有一集,是专讲当代茶圣吴觉农的。后来也以此稿为基础,写过一些介绍吴觉农先生生平的短文。因为上虞离杭州并不算远,汽车一小时就到,也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专程去过一趟上虞,就住在吴觉农先生的学生老茶人刘祖香先生家中。刘老还专门陪我去了一趟三界茶场,走访了吴觉农先生当年在这里留下的足迹。在吴觉农先生当年居住过的地方的一口井旁留影纪念,又去了刘老当年在吴觉农先生支持下开辟的茶场,在此之前,我还从来没有领略过如此壮观的茶园。吴觉农的生地上虞丰惠镇我是早就去过的,那的确是一个古老的茶乡。归途中,我模模糊糊地想过,如果有可能,我也许会对吴觉农先生事茶的一生做一个较为完整的叙述。

但此念头几乎只是一闪而过,因为我虽然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过,但多年来毕竟从事的还是文学事业。当时正在写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里面即便多处涉及到了吴觉农,但毕竟是从文学角度来解读其人其事的,这和真正的传记有极大的区别。真正要想写一部这样的人物传记,要下的工夫多乎哉。

孰料十年之后,这一选题竟然作为任务落到了我的身上。而我也几乎未加思索就一口答应下来,仿佛这从来就是我的份内事,只待一声呼唤罢了。

最早知道吴觉农先生其人,就是1989年底调入中国茶叶博物馆,参与布展时才听到的名字。茶史厅后期的陈列部分,不但有吴觉农先生的题词,照片,更有吴觉农先生的一尊头像的塑像。那题词,便是著名的“中国茶叶睡狮一般,一朝醒来,决不至于常落人后,愿大家努力罢。”我常常在题词前走来走去,听馆里同志说他刚刚去世不久,是中国当代茶圣。

其时我对茶叶还未有更深入的了解,只是因为要写茶叶专题片,又因为要写有关茶人的小说,在资料室里恶补茶文化方面的知识,这才有了对吴觉农先生的进一步了解。

记得九十年代初期,有机会去北京走访吴觉农先生家,见到了吴觉农先生的夫人陈宣昭和哲嗣吴甲选,对其生平、性格乃至音容笑貌也就了更深的影响。我与茶圣一家,因为茶缘之故,从此建立了一份自然亲切的信任与友情。

在我的小说《茶人三部曲》第一部《南方有嘉木》中,已经有一段涉及到了吴觉农,那是讲的吴觉农求学东瀛之际,很短。但是在第二部《不夜之侯》中,整个序言大部分内容是以吴觉农三十年代的茶事活动展开的。小说写到了抗战期间的以茶易武器,讲到战时的茶叶统购统销政策,讲到了复旦大学茶学专业的建立,甚至还直接引用了一段吴觉农在复旦大学的讲话。记得与此同时,电视连续剧《南方有嘉木》筹备开拍,作为编剧,我还特意设计了一场在日本吴觉农因为茶事与日本人打起来的故事。因为知道生活中的吴觉农是个高个,体育很棒,身手矫健,所以设计他几拳把污辱中国人的日本人打得鼻青眼肿的情节。惜乎导演未用,否则,我们的当代茶圣在荧屏上自有一番风采。

小说第二部清样出来后,我担心有不够准确之处,特意将序寄往北京吴甲选先生处,请他过目,得到他的肯定之后,才同意正式让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五年,我开始陆续发表一组以“爱茶者说”为主题的随笔,写到吴觉农这一篇时,特意又重读一遍《吴觉农选集》。那是一个深夜,读到《中国茶业改革方准》的结尾部分时,突然惊跳起来,恍然大悟,原来我早已背的滚瓜烂熟的吴觉农的题词,却是出自他二十余岁时的这篇重要的茶学论述之中。

在将近半个多世纪之后,为什么吴觉农还会想到要用这一段文字来作为对后人的激励呢?那个夜晚,我的确想的很多,茶史厅最后的陈设板块就是四个字:薪尽火传。就我和吴觉农先生之间而言,不正是这样一种源远流长的关系吗?中国茶叶博物馆正是在吴觉农九十华诞上倡仪建立的,而我也是因为筹建茶叶博物馆才调入其中的,也是因为调入茶博馆、与茶叶的关系密切了,才选择茶人作为题材进行创作的。

我隐约的感觉到,和吴觉农这位当代茶圣的关系,并不会因为我调离中国茶叶博物馆归队文学而结束,我的茶人生涯还会有下文。

就这样,终于到了写吴觉农传的时刻。

撰写这部传记的过程,是我再一次认识吴觉农,再次深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诚如刘修明先生在《茶人、茶品和人品》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成就了他的学术,他的学术又同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合辙。

至少有那么几点认识是我在撰写此书过程中日益深化的。

一是吴觉农何以让中国当代茶人产生高山仰止般的祟敬的原因。吴觉农与许多自然科学家有最大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早年开始茶学起步的同时,也同时是他社会学家起步的同时。他一生都过着一种双管齐下的生活,他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得如此相辅相成,并天才般的形成实践思路,完全地投置于中华民族的茶业事业之中,以艰苦卓绝的努力中所能达到的成就,是单纯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研究的学者绝不能达到的。

这一体会是在我多年来研读《茶经述评》时越来越深地感受到的。《茶经述评》中多层次多角度地体现了吴觉农的大容量。这部书重叠了那么多信息,文化的,文学的,民俗的,政治的,经济的,国际的,国内的,植物学的,生理学的,药物学的,茶学的,那是一个单纯研究茶叶的人绝对到不了的深度和广度。这部书,是当得起“博大精深”这个评价的。我还有一个体会,吴觉农的文字叙述之好,让我这个文学为生的人深深感慨,说实话,如果他当年放下茶学,专心卖文为生,出版为业,他今天也必定是这一行中的大家。

我们知道,一般学者的事业途径,往往是先确立一门学科作为其主攻方向,待取得一定成就、有社会知名度时,往往又开始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以知识分子的立场对社会发言。也有相反的,青年时代投身与社会政治的实践,然后返身于学术,成就一代大家。而如吴觉农那样,从事业起步时就双面开弓,两套武器同时开打,而相互之间不但不是互相干扰,而且是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同时到达高峰,这是很罕见的现象,是值得我们今天的人来认真思考的。

我以为,当今中国茶人中之所以还未有一人能够到达吴觉农先生的高度,正是在于他的那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融会贯通的境界,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到达的。

在撰写此书过程中日益感受到的,还有吴觉农先生与茶相通的那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事像。

吴觉农先生无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但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他的精神品格中的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以及吾浙浙东学派中义利并重、农商皆本的价值观。中国思想史上的浙东学派是有着其深刻的实践意义的,明末黄宗羲就是上虞余姚一带人,浙江的文化传统中因此而有着即知即行、创利为荣的要素。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吴觉农,所以吴觉农的爱国主义并非书本上的爱国主义,口号上的爱国主义,实验室里的爱国主义,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了每一片茶叶身上,每一个茶人心里。

吴觉农是一个有大爱的人,因为有大爱而有大抱负,真是天降奇才于中华茶业。若无此爱,你根本无法想象,在抗日战争爆发的最艰苦的岁月里,华茶的生产和销售不但没有随着战争而凋零,反而达到了新的高度。若无对祖国的大爱,你根本不能想象,他开拓了那么多的新领域:茶学教育,茶学科技,茶叶销售,茶业产地检验,茶文化研究……中国历史上和现代社会里决不乏爱茶之人,但把爱茶与爱国、爱我中华民族完完全全地重叠起来,为之奋斗、呼号、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屡战屡失,屡失屡战,直至看到光明的到来,我以为,当今中国茶人,觉农先生为第一人矣!

越是深入地了解吴觉农先生,越在敬仰之余,不免还感到悲凉。尽管在有关吴觉农先生的资料里面,我并没有找到他内心的片刻的沮丧和那英雄无报国之门的悲凉,但我还是从他的漫长一生的经历中读出了那“无奈”二字。

1949年之前的旧中国,吴觉农的青年时代,是在最水深火热的年代中度过的,当他起初立下茶业救国的志向时,他和那个时代的青年普遍的命运一样,不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一生中最集中最可留恋的事茶岁月,就要算是在上海商检局的那六、七年之中了,他晚年回忆起这段岁月,也以为那是他事茶生涯中较为愉快的时光。即便如此,像吴觉农这样无党无派、没有家庭背景、从农村出来的知识分子,并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反而常常处在受排挤和冷落之中。不说别的,就是中国茶叶公司,是在他的倡导和操持之下才成立起来的,但真正掌权的却是并不真正懂得茶叶的他人。为了抗日,他在香港筹建成了富华公司,但富华公司最终还是被有背景的人所把持;他筹建了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学系,虽然当了系主任,但依旧受到学校右翼势力的排挤。他最终受到国民党当局的怀疑,总算去了武夷山中专心研究茶叶,在取得很大成就之后,抗战胜利,一纸公文,不但研究所解散,连吴觉农自己的职业也失去。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前几年,吴觉农感觉到华茶复兴的时代到来了,他在那几年所做的工作,可以说奠定了新中国茶业事业的基础。但正当他年富立强的时候,又是一纸公文,他的茶叶公司的总经理便被免去了。为什么?我曾就此采访过许多人,大家都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便统归于大环境。把茶作为生命的人,却一刀把他与茶切开,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1956年农业部副部长的任期也到满了,从此连间接地关注一下茶,也要顾忌名不正言不顺了。你要什么,偏偏就给你拿去,有多少中国知识分子在当年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一生夙愿未成。

好在吴觉农长寿,他等到了改革开放时期。八十岁以后的十年中,老茶树吐露出多少芬芳。他一生中的两大重要的茶事就诞生在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一是倡导中国茶叶博物馆建立,一是主编《茶经述评》的出版。晚霞如此灿烂,晚年硕果如此丰盛,这恐怕也是一般人所难以能够达到的后劲吧。若他一生中最年富力强的那段岁月能够始终与茶在一起,依他那充沛的精力,还不知能为茶界绘制多少美好的蓝图呢。

我在撰写这部传记时,最感不足的是我对传主的茶叶天地了解得还不够,我是指的身体力行的那种感受。像吴觉农先生那样生活在制茶人的生命当中,这在我是缺乏的。生产与推销茶叶的茶人,应该是茶人中的核心人群,我虽自以为也算个茶人,但对核心人群而言,我只能算是边缘,这影响了我对传主生平的了解与理解,自然也会给撰写本书带来不足。

我深感不足的另一原因,就是吴觉农自1952年底离开中茶公司之后,实际上他多年来与茶叶无法建立更密切的联系,而他的政协工作,也因为他的年事和当时的特殊情况而显得平淡,这种局面直到四人帮粉碎之后才出现转机。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中,我几乎很难找到资料来进行叙述,以至于这一段经历显得空泛,这是我虽然明白但又一时无法改变的,只能假以时日来弥补了。

在写作过程中,我参考了我们茶人撰写的许多关于吴觉农的文章、无论就史料、就观点,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天下茶人一家,我就在这里一并感谢了。

我曾多次走访吴觉农先生家,拜会过他的夫人和儿女,特别是吴甲选先生,给我提供了有关吴觉农先生的不少资料,在此也一并感谢。

希望喝茶的中国人都能记住吴觉农这个名字,当我们捧起茶杯时,不要忘记,那里面有着他散发的馨香。

2002年8月22日星期四初稿完

2003年1月14日星期二二稿

2003年2月7日星期五三稿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文豪——王安石

    中国十大文豪——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丰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因曾封荆国公,人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
  •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以“人民好公仆”——裴庆生的生命轨迹和工作历程为主线,通过他生前书信、日记、论文和妻子、儿子的笔记等,发掘了大量真实生动、鲜为人知的素材,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了裴庆生同志无私无畏、勤政廉洁的品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反腐倡廉、造福一方的执著追求,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 梁朝伟相信

    梁朝伟相信

    别因为这个男人出众的外表和演技,而认为他就是“吃亏”的那一个,你压根就不了解他,甚至都不一定清楚事件的真相。娶刘嘉玲,无论绯闻多么逼真都开口表示始终相信刘嘉玲,为人低调却纵容妻子高调玩乐,这些都是他自己的事。你管不着,真的管不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从居里夫人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她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为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再现了居里夫人坚毅、勇敢、热忱的品质和为科学事业而奋斗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能够真切地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坎坷而的人生历程,铭记她为科学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热门推荐
  • 男人需要懂得,女人需要疼爱

    男人需要懂得,女人需要疼爱

    21世纪女性,应该“你太好”还是“不够好”?多少恨嫁的、逼婚的女人,为配一株狗尾巴草,衣带渐宽……男人如果不想娶,怎样让他们心甘情愿被擒,两性关系学导师艾小羊,用理性的思维剥开爱情的面纱,教你在不可改变的男权世界中,做回真正的女王。
  • 请给我青春最后一场雨

    请给我青春最后一场雨

    这是一篇偏向于自传的故事,其实我并不是很想告诉每个人我的故事,但我想把我的心情,记录下来,故事会从小学就开始讲起,可能会觉得小学生思想幼稚,但是我觉得很真实,我会尽量把自己所记得的,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
  • 豪门囚妻:帝少求放过

    豪门囚妻:帝少求放过

    顾染被陷害,冷若冰误会,一场惊心动魄的复仇计划,削骨,抽脂,打掉孩子,冷若冰囚禁顾染,顾染生不如死,终于,决定誓死也要离开冷若冰,冷若冰发觉自己疏忽了,竟然冤枉了顾染,“老婆,是我错了,求求你快回来吧”某人可怜兮兮的说,所有人晕倒,这是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的冷boss吗
  • 那年的脚步

    那年的脚步

    随着我们那是追逐的脚步,随着那时我们的欢声笑语和那时的哭泣,过了青春我们已经长大了,但就只能写下岁月的脚步。
  • 心冰

    心冰

    原本以为我们再也见不到,谁知我们还有心与心的牵手。
  • 不打自招:闷骚少主的落跑新娘

    不打自招:闷骚少主的落跑新娘

    舒家和陆家原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世家,就是因为一次偶遇让陆梓琛再也忘不了那个嚣张跋扈的小丫头。舒琬,作为舒家唯一继承人却不愿意管理公司,成为了一家医院的实习医生,在接二连三的轰炸式相亲唠叨之后,遇到了她的远房小叔叔,并且这个小叔叔还真看不出来和自己隔了一个辈分。不过,舒琬对这个小叔叔可没有什么好感,原本就已经有男朋友的舒琬被一次次的陷害,算计,失去了自己的初恋,也抛弃了自己的小叔叔,最后竟然成了守旧家族陆家的儿媳妇儿。“你是怎么把我骗到手的?”舒琬愤怒。“就你这智商需要骗吗?”某男邪魅的笑了。
  • 爱你的第520天

    爱你的第520天

    既然你不爱我,那为什么还要心疼我,你只是不知道爱是什么感觉罢了。
  • 傲骄大小姐

    傲骄大小姐

    拜猪队友所赐,晏珂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书上从来没出现过的朝代,不,是另一个世界。她穿越在了另一个和她同名同姓还长得差一样的相府千金身上,她决定此生要活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 功夫村姑:调教城里小坏蛋

    功夫村姑:调教城里小坏蛋

    他美女面前炫富:“一个亿,包养你!”她有原则有志气:“坏人欠揍!”先抽耳光再讲道理。敢不从我!且看小哥泡妞独计。一不小心被人算计,坏人当道,她果断出手,姐不发威,你们当我林黛玉。她来自农村,单纯的有点傻,漂亮的有点萌,善良的有点过,先被初恋男友贱卖,又被土豪小哥羞辱。其实她可以谁都不怕,因为她有着一身精湛的中国功夫。其实她心里很苦,只因她有着不为人知的身世之谜。
  • 安丙之西线危局

    安丙之西线危局

    宁宗开禧元年岁末的一个黄昏,大安军知军安丙结束了一年的工作,准备到镇上新开的金牛酒家小酌两杯,不料一场命案竟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死者临终交给他一封密函,从此将他拉进了一个宏大的历史乱局之中。。。欲知详情,请看正文;欲谈作品,加扣四四七三九五六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