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1200000016

第16章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2)

对一个人来讲刚强是很重要的,是人身上最可贵的品质,但刚强也要有限度,有了困难和挫折宁折不弯是对的,却可以一味地刚强到底。刚强的人都是心劲足、血性大的,遇到困难耗尽心血,硬撑死撑,直到精血耗尽,没有办法再撑了,一旦折倒就很难再有重新站起的机会。柔者有包容力,柔弱可得长久,能够海纳百川,就是靠兼收并蓄的力量吞吐含纳。但是如果一味柔弱,就会遭到欺凌。俗话说,一个人要是没刚没火,便不知其可。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要是只会软弱,不懂刚强,那么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做人,一定要前思后想,就像行走薄冰,稍不留意就会落入冰窟,生命堪忧。能屈能伸是一个人的胸襟问题,若是达到了屈伸自如的境地,那世界上所有的困难和挫折、厄运和耻辱能在屈伸的转换中化作奋起的力量,创造更大的成功。

患难见知己

【原文】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徐无鬼》

【译文】

从惠子死后,我再也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也没有可以与之辩论的人了!

【解读】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里所说的知己在认识的时候,并不因为富有,也不因为地位的显赫或出众的容貌,而是一种心灵的感应,一种精神世界的沟通。

像庄子这样绝顶聪明的人,确实不容易找到那样的一两个知己啊!庄子平常能够谈得来的朋友,除了惠子,恐怕没有其他人了。他们都喜好辩论,而且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也都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的兴趣相当浓厚。

惠子喜欢倚在树底下高谈阔论,疲倦了就据琴而卧(“倚树而吟,据槁梧而螟”),庄子是看不惯这种态度的,但是,他也常被惠子拉去梧桐树下谈谈学问(“惠子之据梧也……”),或在田野上散步。一个历史上最有名的辩论,便是在他们在散步时发生的:

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小白鱼悠闲地游来游去,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庄子回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了解鱼的快乐?”

惠子辩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以此而推,你既然不是鱼,那么,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明显的了。”

庄子回说:“请把话题从头说起吧!你说,‘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云云,就是你知道了我的意思而问我,那么我在濠水的桥上也就能够知道鱼的快乐了。”

庄子对于外界的认识,常带着观赏的态度。他往往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惠子则不一样,他只站在分析的立场,来分析事理意义下的实在性,因此,他会很自然地怀疑到庄子所说的“真”。

在现实生活上,他们两人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却是庄子生平惟一的契友。在《庄子·徐无鬼》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文字,这也是惠子死后庄子为其所写的纪念词,大意是:

有一个叫“郢”的地方,那里有个人把白垩泥涂抹在他自己的鼻尖上,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然后再让石匠用斧子砍削掉。

石匠挥动斧子,轻松自如地砍削着,鼻尖上的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神态自若。

这件事让宋元君知道了,马上召见石匠,说:“让我来试一试,你削削我鼻尖上的泥如何。”

石匠回答道:“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但是,我砍削的对象已经死去很久了呀。”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交谈辩论的人了。

在这短短的寓言中,看到了纯厚真挚之情的流露出。能写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不是庄子谁能做到呢?

鲁迅曾经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个知己是别人所无法代替的。知己,人生也许只要一个,有的人甚至一生连一个也没有遇到。故清人何瓦琴在《集锲帖字》联曰: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庄子对知己的认识,对于我们交朋友也可带来这样的启发,这就是朋友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交朋友是一个慎重的问题,如果交友不慎,受伤害的终究是自己。古今中外由于交友不慎而深受其害的事例数不胜数,在西方基督教故事中,犹大是耶稣的第十三个弟子,在教规上两个人是师徒关系,但生活中又是亲密的朋友关系,但是耶稣却因被犹大出卖而被钉在了十字架上。

因此交友要慎重,还要有所选择。交友就如同选择邻居,选择好的邻居就是选择好的生活环境,有了好的生活环境才可拥有美好的生活方式;相反,生活将会受到坏邻居的影响,不得安宁,更谈不上自己对于安静祥和生活的追求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交朋友并不在于一时一刻的亲密,而在于相互支持、互相关爱、保持一种长久的关系。

有的人,朋友很多但都是狐朋狗友;有的人,朋友很少但却知心知己。两类不同的朋友,也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前者如肥肉膏腴,吃时味浓,但很快就会被忘却了味道;后者却如五谷杂粮,吃时味淡,但是却越嚼越香,经久不衰。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显然,真正的友谊不在乎有多少甜言蜜语,而在于心灵相通,精神共鸣。

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擅长击筑(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颈细肩圆,中空,十三弦),荆轲入秦的时候,他在易水之滨和荆轲斗酒,为他击筑送行。荆轲死了以后,高渐离隐姓埋名,在一个富人宋子的家里当帮佣。

有一次,他家主人宴客,酒酣时有客人击筑助兴。高渐离听到筑乐,勾起了他无限心思。他像其他的仆人一样在评论演奏者技艺的长短的时候,被他的主人听到,于是令他表演一番。

高渐离艺惊四座,不久远近的人就都知道宋子家有这样一位音乐大师,消息传到了秦始皇那里,于是秦始皇传他进宫表演,高渐离依然答应了。但是,秦始皇知道高渐离是荆轲的好朋友,于是让人弄瞎他的双眼,从此才放心让他击筑。

高渐离在筑的中空灌铅,使筑既是乐器又成为武器。在秦王听击筑着迷不留意时,高渐离奋起用灌铅的筑击打秦王,最终没有成功而以身殉友。从此,秦王再也不敢使用、接近从前六国诸侯的人了。

荆轲虽然已经死了,但高渐离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老友,甚至于不顾及自己的双眼和性命,去完成好友的愿望,这样的朋友才叫知己。

朋友之间患难见知交,平时无论怎样总是没经过磨难的考验,只有在磨难面前依然携手共勉的才是真正的朋友。有的朋友平日里对你嘘寒问暖,甜言蜜语,好像这个世上只有他最关心你,但是,当大难当头时,最先离你而去的也是他,这样的人不是真朋友,交这样的朋友也算人生最大的败笔。

不攀不比做自我

【原文】

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庄子·逍遥游》

【译文】

彭祖到现在还是以其长寿而闻名于世间,人们与他进行攀比,岂不是很可悲吗?

【解读】

庄子认为,事物间相比就失去了事物原本存在的意义,所以世上万物是不能相比。比如说与清晨的菌类相比,寒蝉是长寿的;与寒蝉相比,大龟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是长寿的;与大龟相比,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是更长寿的。菌类、寒蝉与大龟、古树比较起来都是短命的,但菌类、寒蝉依然活得滋润,活出了“自我”。

所以,庄子认为正确的态度,是不攀不比做自己,不浓不烈自然散发清香,他人夏日怒放的时候我独睡,他人秋日无踪之际我独香。

不攀不比,这是庄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个问题,《庄子·秋水》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夔对炫说:“我用一只脚跳着行走,没有谁能比我更简便了。现在你使用上万只脚行走,结果还不是一样?我哪里会比你差呢?”

炫说:“我只是启动我天生的机能而行走,不过我也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炫对蛇说:“我用很多的脚行走反倒不如你没有脚走得快,这是什么原因呢?”

蛇说:“我只是依靠天生的机能而行动,我怎么用得着脚呢!”

蛇对风说:“我运动我的脊柱和腰肋而行走,还是像有脚行走的样子。如今你呼呼地从北海掀起,又呼呼地驾临南海,却没有留下有足行的形迹,这是为什么呢?”

风说:“是呀,我呼呼地从北海刮到南海。可是人们用手来阻挡我,或者用腿脚来踢踏我而我也无能为力。但是,折断大树、掀翻高大的房屋,却是我的拿手好戏,而这就是在细小的方面不求胜利而求获得大的胜利。获取大的胜利,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做到自己,就是这最大的胜利。夔羡慕炫,炫又羡慕蛇,蛇又羡慕风,风羡慕眼睛,眼睛羡慕心灵,这些都是不对的。没有必要羡慕他人,我们自身是最好的。人比人,气死人。不必攀比,我们自己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无以伦比独一无二的。

如果要比,就自己与自己相比。用现在的我比昨天的我,用今天的大我比昨天的小我,用开心的我比不开心的我,你就会发现自己真的进步了,现在的我真的是最好的。

“明天会更好”这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但是现在才是最好的。

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虚荣心”和深刻的“自我”意识。在这些因素的引导下,一些人追求“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结果将自己推向了一种相互攀比的风气中。一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别人的老公(老婆)怎么好,再看看自己家的这位,那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久而久之,好脾气变成了坏脾气,性情温柔、善解人意的人也将变得暴躁、苛刻。

归咎罪恶的根源就在于“攀比”,而“攀比”与竞争之间似乎有着某种联系,但它是一种不正常的竞争心态,必须加以克制。消费上的攀比会导致奢侈浪费,名声上的攀比能让我们心浮气躁,财富上的攀比使我们失去人生方向。为此,我们要明辨攀比,培养自己不不攀比的心态。

第一,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东西。有些人,他们在攀比的过程中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境地,是因为他们始终没有明确自己需要什么,结果只能迷失自我。

第二,利用好攀比心态,使它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事实上,人人都有一定的攀比心理,我们要善于引导,比如在学习上比成绩,在工作中比业绩,都是很好的选择。

第三,当面对明显的对比反差时,请勿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应从大局出发,有效地用理智控制感情,平和心态,这样有助于避免不良心态的滋生和蔓延。在明显不公的情况下,只要胸怀大局,个人待遇上的一些差别就会显得微不足道,心态就会恢复平和,在言行上就能做出得体的选择。

第四,如果非要比,就向下比较。有人说,你这是在教我们学阿Q。是的,但把人生幸福和阿Q混在一起,可以使你获得一个更好的心情。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不想当船长的水手不是一个好水手。但很遗憾,只有一个人能当船长,你要想当船长只有把别人都扔到海里去。大家都这样想的结局只有一个,就是船上只剩下一个人,但可能还不是你。

慎思明辨而后行

【原文】

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庄子·列御寇》

【译文】

你见过那些准备作祭祀用的牛吗?牛身上披着织有花纹的锦锻,给它吃上等的草料和豆子,等到被人牵着进入太庙被杀掉用于祭祀的时候,它即使想要做个没人照看的小牛,还能够实现吗?

【解读】

庄子认为,一时的好与坏都只是暂时的,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才是关键。如果像那只用作祭祀的牛一样,不知道给它披锦绣,吃上等的草料和豆子,仅仅是为了牵进太庙杀掉用于祭祀,那么结果就太过悲惨了。

所以,我们在看待任何问题、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必须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为了阐明这个道理,我们来看《庄子·列御寇》中所讲的这个故事。

有一个人去拜会宋襄王,他得到车马十乘的赏赐。此人依仗这些车马,在庄子面前炫耀。

庄子对他说:“河岸边住着一户靠编织苇席为生的人家,他们很贫穷。有一天,这家的孩子潜入深渊,得到一枚价值千金的宝珠,父亲对儿子说:‘这是货真价实的宝贝啊,一定出自深深的潭底黑龙的下巴下面,你能轻而易举地获得这样的宝珠,一定是赶上黑龙睡着了。假如黑龙醒过来,你还想活着回来么?’现在,宋国的险恶,比深潭还要甚之;而宋王的凶残,也远甚于黑龙。你能从宋王那里获得十乘车马,也一定是遇上宋王糊涂了。一旦宋王清醒过来,你也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原本看似没有危险的地方,其实隐藏着更大的危险;看似安全的地方,背后往往有很多支暗箭对着你,谁又能知道这些呢?

所以,要慎重对待做任何事情。规劝某人要谨慎做事,慎重地对待所遇到的问题,常说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这不单单是态度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生的智慧。这就要求我们:遇到麻烦首先要审慎,应沉着冷静,而不是慌张无序,鲁莽行事。沉着冷静就给自己赢得了思考的时间,留有想像的余地,进而才能使麻烦的危害性降低,甚至变害为利。要不然,遇到麻烦就阵脚大乱,六神无主,手足无措,就会将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恶化事情的态势,最终导致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其次,不要不经思考就下结论,但这并不说做事情优柔寡断才好。优柔寡断是没有主见的表现,遇事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恰恰是与慎重对立的一种情况。慎重要求处事临危不乱,不要没了主张、优柔寡断,而是应该思考清楚了,当断则断,否则,当断不断必留后患。

再次,分清事情的利害关系,在此前提下所采取有效的途径才能把事情导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最终趋利避害。事情有缓急、轻重之分,怎么做才能使得事情有利于自己呢?要慎重地分析事情所处的环境,注重事情的细枝末节,一点一线都不放过,谨防大而无当和走马观花。

慎重行事的准则关系事情的利害关系。如果一个人分不清事情的利害关系,肯定会自取其辱,自找其害。

一只狮子,因喝水失足落入井中,百般挣扎以后不能逃脱,在井里急得抓耳挠腮。一只羚羊十分口渴,到处找水喝,发现了这口井。羚羊摇摇头问井底的狮子:“水好喝不好喝?”

狮子心中暗喜,觉得机会来了,大声对羚羊说:“这口井的水真是好喝极了,我尝遍了天下所有的井水,都没有这口井的好喝。据说这是天下第一的井水,甜美甘冽,你快下来喝吧!”

羚羊一心只想喝水,它想也未想就跳下井底,咕咚咕咚喝了一个痛快,喝完后,狮子与它商量如何出井的问题。

早就做好了计划的狮子狡猾地说:“羚羊兄弟,喝完水了,我们就得想办法上去啊。这样吧,你扶在井壁上,我踩着你的肩头上去,我到了井上再拉你上去,我们两个不就全上去了么?”

羚羊只得同意了狮子的建议,狮子踩着羚羊的肩头往上用力一窜,跳到了井沿上,狮子上去后就想转身逃离,这时羚羊就在井底大骂狮子:“你不讲信用,不守诺言!”

狮子对羚羊说:“羚羊啊,你枉自有一对优雅的犄角,如果你的智慧也像你的犄角一样漂亮优雅,你一定不会不想如何出来就跳进井里了。”

同类推荐
  • 空空大道:人生幸福的悟空修行课

    空空大道:人生幸福的悟空修行课

    “空”是佛家宣扬的一种空灵、豁达、开阔、清明的境界,同时也是一种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修行者安顿身心,得道出悟。《禅悟人生系列·空空大道:人生幸福的悟空修行课》正是通过悟空之法助世人求得幸福之道。本书秉持“先空身,再空心”的修禅之法,从日常的行禅打坐到修习正念、破除执念,戒贪嗔痴,层层深入地引领读者悟得空的至性,回归生命的本源,拥有内心的安宁和悦,走向人生的幸福大道。
  • 所有苦,因为放不下

    所有苦,因为放不下

    放下,你将解脱烦恼,享受自在人生。放下,你将快乐淡定,心灵刹那花开。现代社会多变、喧嚣、繁忙,在各种忧虑与压力之下,我们的身体与心智都受到重压。我们如何提起?又如何放下?我们要如何来治愈内心深处的忧伤?山水禅修,圆融智慧,《所有苦,因为放不下》带领你走进心灵世界,感悟智慧之光,让你在豁然开朗之际体验身与心的和谐。
  • 女人言行决定男人成败

    女人言行决定男人成败

    最有智慧的女人,就是在男人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能够平心静气地激励男人、安慰男人的女人。其实,男人在社会上打拼搏斗而女人并帮不上什么大忙,但女人却可以唤起男人勇敢面对问题的勇气和日后努力反败为胜的决心及毅力。当男人陷入困境时,遇到只会雪上加霜、冷嘲热讽的女人,他就会立马倒下。困境和敌人只可能暂时阻碍他前进的脚步,但愚昧及刻薄的女人却足以毁掉男人的一生。男人要捧,女人要宠,这是两性相处的一种智慧和艺术。每一个男人都具备成功的潜质,聪明的女人应该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和话语去激发男人身上的巨大潜能!恰到好处地去捧男人,最终受益的还是女人自己!
  • 没有人告诉你的50条权力法则

    没有人告诉你的50条权力法则

    为什么有些人在职场、官场中能最终出类拔萃,占据支配地位,手握权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这并不是因为上司的特别垂青,而是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权力法则。
  • 培根哲理随笔(感悟与求知书坊)

    培根哲理随笔(感悟与求知书坊)

    本书稿辑录了培根的经典哲理随笔,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热门推荐
  • 书立方4-刘邦草根皇帝

    书立方4-刘邦草根皇帝

    他出身草莽,生性喜欢酒和女人。但性情放浪的他却在短短的8年时间内,力挫群雄,成为九五之尊——大汉的开国皇帝。他就是刘邦,中国历史上一个传奇。
  • 羽落天下:倾世大小姐

    羽落天下:倾世大小姐

    她,星世纪叱咤风云的人物,更是黑道中手握生杀予夺之权的女王——冥月!无人知晓,她身怀神秘力量,一念之间便可执掌万物!而选择踏入异世,也只为解开自己的身份之谜。他,暗界皇尊,一身黑袍犹如地狱修罗,冷酷邪魅强势霸道,却伴她左右,宠她如命,以命相护!
  • 星华

    星华

    烽烟四起,战事不断,众生反目,民不聊生。为了一己私欲,可以将任何道义踏于脚下!一种名为变态能量的负能量在世间一切种种中诞生,由此而生异类物种——天罚。这是人类的自罚,是上天的惩罚!悬崖勒马为时不晚,人类再次团结奋起反击。天罚在不断进化,人类的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在数千年的征战中,人类中诞生了一个全新的战斗职业——属性师。天罚是人类的死敌,属性师也是与天罚抗争的最终力量。
  • 东江纵队

    东江纵队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是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
  • 七色暗流

    七色暗流

    宇宙诞生之初,有七种奇异的能量因子,这七种能量因子汇聚、繁衍而成七色暗流,七色暗流中每种能量暗流都有某种功能,不同颜色的暗流融合又会产生另外的功能。传说在蓝色星球上,一位太古大能曾成功融合过六种能量暗流,称霸各大星球……时过境迁,万年过后,在蓝色星球上拥有了现代文明,武校的天才学员吴天被陷害,被逐出武校;跌倒的老奶奶不敢扶,可吴天偏要扶,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开始了。
  • 大唐神建筑师

    大唐神建筑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建房子,修修路,是为建筑师。治治国家,教教人,是为神建筑师。这是一个啥都懂那么点的小建筑师在大唐的发迹史。。。
  • 纵横都市之逍遥人生

    纵横都市之逍遥人生

    厌倦了厮杀的刘熙,重新回到了久违的都市之中,本想平平淡淡的做个普通人,奈何……既然平凡已经成为了一种罪,那便轰轰烈烈的高歌一回。“我要千万年后,史书上还记载着我的大名,在这繁华的都市纵横逍遥一生。”——刘熙
  • 狐妖小红娘之妖道

    狐妖小红娘之妖道

    上古卷轴+炸鸡+萌新=死鸡,这个故事充分的告诉我们,游戏不要太较真了。
  • 恶魔少爷恋上的天使小姐

    恶魔少爷恋上的天使小姐

    家族联姻,巧克力玫瑰花表白。“少爷,不要宠了在宠就上天了”“就算上天本少爷也把天庭建成你喜欢的风格”名义上的前女友半路杀出,孩子没了,半年后媳妇也走了。谁承想再见时两个孩子伴随左右,一个像他一个像她。
  • 三教传人

    三教传人

    古练气士,妖怪,魔族,在九州神土之间自上古流传的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