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2600000046

第46章 佛学辩证法钩沉(2)

为了论证和阐明宇宙万物的空性,龙树提出了著名的“八不说”。“八不说”即不生、不灭(从实体方面说),不常、不断(从时间方面说),不一、不异(从空间方面说),不来、不去(从运动方面说)。龙树在《中论》中说:“一切法性空寂灭相。”又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去)。”意思是说,一切事物都处于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的空无自性的状态,客观事物及其一切现象都是一种相对的实在,不仅变化是相对的,而且运动也是相对。他在《中论·去来品》中写到:“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龙树把运动和静止完全隔离了开来,犯了相对主义的错误,但也不可否认,龙树通过否定生灭、来去等两极来显示空,他的空涉及到了宇宙万象的外在形式的矛盾和对立,同时龙树承认事物的相对性,应该说,龙树的空观包含着辨证思维,在思辩性方面超过了原始佛学。

龙树在阐述空的同时提出了二谛说。龙树认为,佛是用二谛为不同根底的人说法的,为那些覆盖无明的凡夫说俗谛,说俗谛有世界和众生;为那些已经消除无明,洞察真理的人说真谛,说真谛则没有世界和众生,如果不能区别真谛和俗谛,也就没有理解佛法的真义。龙树是为真谛而说俗谛的,是为绝对而说相对的,是为涅槃而说世间的。龙树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实际上就是承认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变化性。龙树的二谛说启发我们,不仅应该辩证的看待人类已有的思维成果,而且应该灵活地传授人类已有的思维成果。

中国佛学以“法界缘起”说和“顿悟”说为代表。“法界缘起”说是中国华严宗的中心教义,它认为“法界”本身就是一个大缘起,宇宙万物是互为缘起的一片“幻相”,是无根无据、无穷无尽的关系之网,没有任何独立的实体。在“法界缘起”说看来,本体(理)与现象(事)、现象与现象(事与事)之间,无不处于“圆融无碍”、“重重无尽”的普遍联系之中。与此相关联的是法藏提出的“六相圆融”说。法藏认为,现象界每一事物,都是“总相”和“别相”、“同相”和“异相”、“成相”和“坏相”的统一,一切事物既矛盾重重,又和谐统一。“顿悟”说是中国禅宗(慧能是其实际上的创始人)的核心观念,“顿悟”说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自心是佛”、“凡夫即佛”、“无念为宗”等等。慧能非常重视“无念”。他认为“无念”是本宗最高的宗旨。如何做到“无念”?首先,要依靠“真心”的自觉。其次,能够“出语尽双,皆取对法”。

中国佛学是外来佛学中国化的产物,它经历了两汉时期的酝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隋唐时期的繁荣和五代以后衰退的历程。中国佛学思想以“法界缘起”说和“顿悟”说为代表。“法界缘起”说是中国华严宗的中心教义,是关于理、事以及理和事、事和事的相互关系的理论。它认为“法界”本身就是一个大缘起,宇宙万物就是互为缘起的一片“幻相”。是一个无根无据、无穷无尽的关系之网,没有任何独立的实体。“法界缘起”说以“一真法界”作为世界第一原理。宗密在《注华严法界观门》中对“一真法界”作了如下的解释:“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尽故。”这就是说,宇宙万有本是一心所缘而起,而当宇宙万有统摄于一个“真心”时,则呈现出四方面的状态。首先,从现象(事)上看,各个事物互相区别,具有差别性;其次从本体(理)上看,则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同一本体的显现,因而具有同一性;第三,从本体(理)与现象(事)的关系上看,则每一事物都体现了本体,任何事物都有体和用、理和事、性和分两个方面,两者是重合的;第四,从各个事物(事与事)之间的关系上看,既然每一事物都在显现同一绝对的本体,则事物之间的相对差别也就消失了。宗密在这里不仅解释了“一真法界”,而且描述了“一真法界”的四种状态,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四种法界。事法界是指千差万别、包罗万象的现象界,是就现象的特殊性、差别性而言的;理法界是指空理的世界,是就一切现象的普遍性、同一性而言的;理事无碍法界是说,理为事的本体,事为理的显现,理和事相即相人,互不相碍,圆融统一;事事无碍法界是说,每一不同的特殊现象都显现同一的空理,事于事之间都通过此理而融通无碍。四法界说反映了华严宗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

“法界缘起”说有两个要点:一是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现象,均由“清净心”随缘生起,离开“一心”(即“一真法界”)更无别物;二是在此“一心”作用下,本体(理)和现象(事)、现象与现象(即事和事)之间,无不处于“圆融无碍”、“重重无尽”的联系中。在华严宗看来,“理事无碍法界”尚不算是“佛智”的最高认识,“佛智”达到的最高境界,应是“事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和“理事无碍法界”一样,也具有个性和共性两重含义,由于共性融会于事物之中,以致纷繁复杂的事物之间也都融通无间,相即相人,互相反映,互相包含,层层叠叠,无穷无尽,使整个世界出现为一个普遍联系之网。

为了说明和论证“事事无碍法界”,法藏提出“六相圆融”说。“六相圆融”,亦称“六相缘起”,是说明“事事无碍”的相状的。“六相”指“总相”和“别相”、“同相”和“异相”、“成相”和“坏相”三对范畴。用这三对范畴从六个方面说明一切现象虽然各有自性,但又都可以融会无间,完全没有差别,所以称为“六相圆润”。法藏在《华严五教章》卷四中对“六相”作了具体规定:“总相”是事物的整体,“别相”是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同相”是各个部分共同组成为整体的同一性。“异相”是各个部分自身的差异性。各个部分共同组成为整体,则事物成,是“成相”;各个部分不共同组成为整体,只停留为各个部分,则事物坏,是“坏相”。法藏认为,现象界每一事物都是“总相”和“别相”、“同相”和“异相”、“成相”和“坏相”的统一。他对宇宙的万有,先看出它们是全体(总)与部分(别)的关系,又从部分上看出了共同性(同)有差别性(异)的关系,再从差别性上进一步分析出既是相互依持(成)又不能不失个性(坏)的关系。这种认为一切事物既矛盾重重、彼此对立,又互相依存、和谐统一的思想,显然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也大大超越了原始佛学和中观佛学的辩证思维,它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进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顿悟”说是中国禅宗的核心观念。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自心是佛”、“凡夫即佛”、“无念为宗”等等。慧能非常重视“无念”,他认为“无念”是本宗最高的宗旨。所谓“无念”、就是指人们接触外境时,内心不受任何外境的影响。“无念”不是什么也不想,而是说无妄念,即主观上完全不受外界的牵累。要做到“无念”,首先要依靠“真心”的自觉;其次,要能够“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据《坛经·付嘱品》记载,慧能临终时曾对他的十大弟子留下遗嘱:“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於性相,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慧能还以“明”与“暗”的问答为例来说明什么是“出语尽双,皆取对法”。他指出,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暗”你就用“明”与之相对,指出“暗”自身并不存在,只是因为有“明”才有“暗”。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明”,你就用“暗”与之相对,指出“明”自身并不存在,只是因为有“暗”才有“明”。这就叫“出语尽双,皆取对法”。经过这种“明”与“暗”互相界定,最后便可得出“明”与“暗”都不存在的结论。“明”与“暗”这一对法如此,其他三十五对法也都如此,这样,整个世界便都被否定了。世人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以此为此,以彼为彼地执取外界,从而就能做到“无念”。虽然慧能在这里说的是如何做到“无念”,但是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他思想深处的辨证思维,不过,这种辩证思维滑向了相对主义。慧能强调“无念”,教育弟子如何做到“无念”,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论做什么,都不能偏执,而应该灵活圆润。

参考文献

1、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黄心川《东方佛教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3、高楠顺次郎《大正新修大藏经》,日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79年。

4、顾晓鸣《中国智慧大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5、吴为山、王月清《中国佛教文化艺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6、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同类推荐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持一句佛号回家

    持一句佛号回家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 道家智慧一点通

    道家智慧一点通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探寻一个哲学命题——终极拷问。我到底是谁?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宇宙究竟是什么?而这个到底、究竟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在思辨分析中锻炼着我们的思维和大脑,从而使我们产生智慧,这也是道之为道最有趣的地方。不过经过这一番思考追问,虽然没有得到答案;但是你会发现你变得豁达了,轻松了,透亮了。这就是“道”的道理。
  •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中国道家之精神

    道家精神是道家自身在孕育、形成、发展、流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精粹,道家所崇尚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大公无私、不争谦下、法天贵真等品格,不仅影响了古代帝王的施政理念和贤臣良将安民保国的行政方式,而且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
热门推荐
  • 逆凡之巅

    逆凡之巅

    帝界初开,一剑自洪荒而来,踏破天地,时空破碎,纪元分裂。由此,少年行,穿梭时空纪元间。他,失魂失命失情牵,问世问道问苍天!多情红尘笑我癫,我笑红尘多情,不识巅!
  • 扉页的约定

    扉页的约定

    高中这个热血沸腾的季节,有多少人许下诺言“我爱你,永远”?可是又有谁去度量过永远有多远呢?上官止水在岁月的长河里默默的等着一个人,坚守着高中的诺言。
  • 水龙

    水龙

    长篇小说《水龙》自重庆开埠、峡江沉船开篇,以主人公郑水龙在滔滔长江搭救了沉船落水女水妹和商人成敬宇,并由此而产生的情爱纠葛为线索,以独具特色的重庆城区和峡江为场景,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清朝末年、民国时期重庆这座古城在风云变幻中人们的大起大落和人生悲欢。念过私塾的主人公郑水龙在长江上出生、长大,从纤夫到船老大到船长,历尽大自然的险恶山水、酷暑风寒和莫测人生的大喜大悲。
  • 无限之英雄联盟

    无限之英雄联盟

    距离当年那场大战过去很多年了,破碎的符文大陆文明渐渐又繁衍出新的武学文明。北方弗雷尔卓德盛极一时,迎来了真正的统治者寒冰公主艾希;南方文明以及实力冠绝大陆的爱欧尼亚和具有海盗风格的水上都市比尔吉沃特,全大陆第一学院战争学院......................罗木是一名大学生,这年暑假,小时候父母留给他的一个小坠子发生了异变........建议交流QQ群:220557180
  • 覆地翻天

    覆地翻天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情仇。适者生存,胜者为王,江湖就一群又一群的平凡人演绎出一段结一段的不平凡事迹。英杰辈出,百家争锋,谁人又将主宰沉浮?人性本贪,欲念无边,尽头等待着的又将是什么?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又将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呢?
  • 宫廷录

    宫廷录

    朱府庶女代替嫡女入宫选秀,意外的进入最不得皇上宠爱的三皇子府沦为侍妾,幸的三皇子疼爱,虽然偶尔被刁难,但朱紫萱都一笑而过。孩子没了,最信任的人背叛,长姐的陷害,朱紫萱又该如何?
  • 都市之我为王者

    都市之我为王者

    简介:叶尘经典语录一:作业、敌人,不存在的……叶尘经典语录二:不高兴,请你原地爆炸……叶尘经典语录三:吃什么,都不能吃亏!……这是一个少年为了报复班主任的嘲笑,而去扮鬼吓唬班主任女儿,途中遭遇流星雨,得到神秘系统,从而开启精彩人生的故事……(已有完成百万字作品,信誉有保障!)
  • 残王毒爱:玖夜宠妾

    残王毒爱:玖夜宠妾

    这本是他新婚的日子,结果,那一夜,月破了云碎了清风也浊了气息我的天真,被最宠我的哥哥,彻底的粉碎了九夜,大哥给了我一年的温存,九夜的宠溺,然后,用那双温柔的微笑的眸子,把我,打入最深的地狱荣亲王府的女儿琉璃和明月,家破后避难于东方王府,机缘巧合,明月成为东方双王最宠爱的小妹妹月牙儿。琉璃却成为最受虐待的一位婢女。所有的当局者都明白内情却没人说破,冷冷的看着这一步让姐妹俩互为制肘的好棋。宠爱和虐待,其实都是同一个目的,同一个秘密!
  • 超级时空特警

    超级时空特警

    这是一个错乱的纪元,亿亿万万的位面出现了交汇点,导致穿越者不计其数。修真者穿越到了亡灵位面,骷髅王踏足仙魔妖界,云中鹤来到了笑傲江湖,祖巫祝融降临魔法位面……在这种大环境下,唐修也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全民大修炼时代的平行位面,一名后天初期的初中生身上。然而刚刚穿越,他就迎来了时空警察局的抓捕,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名时空特警!
  • 魔将之魂

    魔将之魂

    不堪世道里,少年身负魔将之魂,执剑前行,历经爱恨情仇,看遍金戈铁马,力压万千名将,大战各路魔王,最终找到明君,助她一统天下,完成霸业,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的战乱之中。天下动荡,江山八分,英雄辈出,良将济济。中土大陆,妖魔鬼怪占据四方。此间天地之中,飞龙神兽,妖剑神兵,千军万马,名将良臣。凡此种种,尽在此书中。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