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2600000057

第57章 回鹘——印度历史文化关系三题(2)

婆罗迷文是公元前6世纪左右产生于印度的一种结构比较复杂的音节文字,因地域和时代的不同,婆罗迷文形成了多种变体,其中的西部变体在中亚及我国西域地区影响极大,直接促成了焉耆——龟兹文和于阗文的形成。前者被称为“中亚斜体”或北突厥斯坦体,后者则被命名为“中亚直体”或南突厥斯坦体。当9世纪中叶回鹘迁徙到这里后,也从焉耆、龟兹人那里接受了婆罗迷文之中亚斜体,同时增加了几个新字母,用以拼写自己的语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在吐鲁番的胜金口、高昌故城、木头沟、交河故城等地先后发现了不少与婆罗迷文有关的回鹘语文献。据甄别,可大致确定的这类文献有79件左右。其中,57件是梵一回鹘双语文献,14件文献用婆罗迷文回鹘语书写,7件是以婆罗迷文作注的回鹘语文献,另有1件回鹘语文献中夹杂着梵语词汇。此外,在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尤其是第20窟的说法图和供养像中,我们常可看到婆罗迷文题名或发愿文。

梵语借词也大量地出现于回鹘语言之中,而且对回鹘语言的语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有时候则利用古回鹘书面语中原有的词汇,按照维吾尔语的构词规律创造新词,如以adgu qilin c表示“功德”,以oul yiq表示“因缘”,以buyan awirmak表示“回向文”,以ulur kuluru表示“大乘”,以ati kotrulmi s表示“世尊”,以u c arilik nom itigir表示“三藏”;还有的是在旧词上赋予其新的含义,如ayru ci原意为“谋”,在赋予新义后则变成了“佛教布施的发言人”,nom原为粟特语借词,意为“教义”,而nomlur orvn则有着“菩提道场”之意。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回鹘文佛典中还有一些译自梵文的经典,不过其译成的时代都不早。有两份回鹘文经典的题记称他们是从梵文译过来的,译成于蒙古统治时期。第一件为哈蔡所发表的木版印刷品残片,其中有《佛说决定毗尼经》的部分译文,题记称其为生活于14世纪的必兰纳识里所译。伦敦大英图书馆藏敦煌写本Or.8212~121(旧编号为Ch.00288),存文字39行,字体工整,但残损严重。从现存内容看,可能系净土三部经之一《佛说无量寿经》之摘译本,内容与《大正藏》第12册第265页中的一节内容近似。译者不详,属9~11世纪之遗物。属于该经的回鹘文写本在柏林亦有收藏。1980年,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有该经之回鹘文木刻本,内夹写有不少梵文,说明该经也有可能译自梵文。

三、印度民间文学在回鹘中的传译

在我国古代,有大量的印度典籍被译为汉语,但除了几部与民生有关的医学、天文学、数学著作外,其余差不多都是清一色的佛典,对于外道的著作,中印两国的佛教僧徒都是不大译的,连名扬世界的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都没有译过来,《五卷书》当然也未人翻译之列。有幸的是,倒是国内的几个少数民族却翻译了《五卷书》和《罗摩衍那》。今存柏林的回鹘文《五卷书》、《罗摩衍那》写本即为其中之遗珍。

《五卷书》,梵文作Pancatantra,是印度古代最著名、流传最广的寓言与童话故事集。现知的回鹘文《五卷书》写本残片计有9件,均出自吐鲁番盆地,编号分别为U 182(TⅡD 63)、U 231(TⅡK x 11)、U 1057(TⅡS 32a,NL.12)、U 1796(T Ⅱ S 89 K1)、U1802(T Ⅱ S 89 K2)、Mainz 86(T Ⅱ Y 60e)、Mainz 238(T Ⅰa)、Mainz 657(T Ⅲ M 84—44)、MIK Ⅲ 6324(TⅡY 31),共计272行。其中以MailIz 657(TⅢ M 84—44)篇幅最大,保存也最为完好,兹译录其部分内容如下:

那只雌狐狸……从雄狮那里……尽力想出办法……走向牛棚……它皱着眉头,并……当公牛看到他一脸愁容时,[说道]:“喂!你这个可恶的家伙,为何愁眉苦脸,面带愠色地坐在那里呢?”雌狐答曰:“因为我为你的生命而担忧;[而且]我的生命也难免要受牵连。”公牛说:“究竟是何事啊?请讲清楚!”雌狐说:“别再打听这件事情了!一言难尽。”公牛愈发疑惑,急切地问:“到底出了什么事?何必这样吞吞吐吐?讲清楚点!”雌狐脑袋一转,计上心来,言道:“刚才你的兄长狮子来了,说了你的不少坏话,言称公牛膘肥体壮,[将来可杀掉美餐一顿]……公牛闻听此言,说道:“你这个狂妄的、可恶的家伙!你这番谎言我根本不信。为何?我保护兄长狮子之心,高于我的生命。他也从来不做有损我的事情,不可能有杀我之心……这只不过是你不怀好意的说法。”……雌狐说道:“公牛……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话,那么明天你就自己瞧吧!明天早上,你的兄长狮子从巢穴中出来时会在那里对天长啸。这时你要记住我的话!如果你在此之前不做些准备,那么它肯定在你动手之前就会杀死你。”狮子要袭击你时,会做出如下姿态:它从巢穴中早早走出,然后会发出和往常不一样的吼声,响若雷鸣。[翌日],狮子一走出巢穴,果然仰天长啸。当公牛听见吼声时,感到非常恐惧,自忖道:“他看来是真的要杀死我了。”于是,公牛也声嘶力竭地大吼一声。用尖角搅起浮土,并用蹄子跺地,踩踏泥土。狮子看到这一些。心中想到:“哎呀,果不其然,这头公牛确有谋害我之野心”……读完这段文字,我们不由地就会联想到印度民间故事《五卷书》第1卷的内容——朋友的决裂》。很显然,这只是故事的后半部。

吾人固知,《五卷书》是一部诗文并用,有故事,有教训,用大故事贯串小故事的方式组织编排的。仅第1卷就包括22个小故事,由一个大故事贯串着。大故事讲一公牛随主人外出,不幸陷于泥沼,被主人抛弃。他出来后,与狮子交了朋友。狮子的部下两头豺狼被疏远了。他们定计,挑拨狮牛互相猜忌,让狮子杀死了公牛,豺狼又作了大臣。两个豺狼在定计过程中,彼此讨论,引用了许多小故事以为例证,故事中夹杂着许多教人世故的格言诗。回鹘文写本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就是豺狼挑拨二者关系,最后狮子杀死公牛的情节。前半部虽已残损,但依据《五卷书》之梵文原文,我们可以推定出来。这样,回鹘文本的完整故事情节应是这样的:公牛与狮子交友,疏远了雌狐狸,引起嫉恨。为铲除公牛,雌狐狸在狮子面前进谗言,称公牛有杀死狮子的图谋。狮子不信,雌狐狸诡称,公牛造反的信号是:遇见狮子时,会“声嘶力竭地大吼一声。用尖角搅起浮土,并用蹄子跺地,踩踏泥土。”然后去见公牛,称狮子要吃它,公牛不信,雌狐狸说,狮子要进攻你时,“会做出如下姿态:它从巢穴中早早走出,然后会发出和往常不一样的吼声,响若雷鸣。”翌日,公牛去见狮子时,见“狮子一走出巢穴,果然仰天长啸”,遂断定狮子要进攻自己,于是向其发起进攻,动作恰如雌狐狸所描写的那样。狮子由是断定公牛真的是反了,一怒之下,将公牛杀死。雌狐狸得以官复原位。

回鹘文本与梵文本之故事情节基本一致,但就其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则不难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还是相当大的。首先,故事的主角,在梵文本中是两个豺狼,回鹘文本却将之简化为一个雌狐狸;其次,二豺狼在定计过程中引出的22个小故事,在回鹘文本中无一存留;再次,梵文原本中的诗歌,在回鹘文本中也全然不见了。何以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回鹘文本是不是另有所依呢?带着这一问题,笔者重新审视了750年左右由阿拉伯文人伊本·阿里·穆加发根据《五卷书》改编的《卡里来和笛木乃》。因为在现存的《五卷书》诸本中,时代早于回鹘文本者,除了梵本外,即应推阿拉伯文本了。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回鹘文与阿拉伯文本的距离要比梵文本接近的多。举例说,梵文原本的主角是两个豺狼迦罗叱迦和达摩那伽,阿拉伯文本将之换成两只狐狸,其名音变为卡里来和笛木乃,回鹘文本则进一步简化为一只狐狸;梵文原本中的诗歌,在阿拉伯文本中已被悉数删除,回鹘文本亦然;梵文原本中的22个小故事,在阿拉伯文本中已被简化为13个,而且故事情节的安排,显得也比原来的梵本要简洁明快多了。回鹘文显然受到了后者的影响,干脆全部省略了。这一现象表明,回鹘文本的译者在翻译时,应同时参考了梵文本与阿拉伯文本,但在情节安排上,主要以阿拉伯文本为主。这是因为,阿拉伯文本经过伊本·阿里·穆加发的改编,情节要比梵文本紧凑、简洁得多,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现知的回鹘文《罗摩衍那》写本有2件,其中内容较完整者见于Mainz 734b(TⅡY 47)。现存写本l叶,文字34行,简洁地概述了印度传说中的罗摩故事,并以之宣扬佛教内容。综观整个回鹘文写卷,大致可划分为下列几个层次:

A对原先的罗摩故事进行总结。

1)十头魔王劫走了罗摩所钟爱的妻子悉多;

2)罗摩率领由猴子与熊罴组成的大军,出征营救悉多;

3)为了跨越浩瀚的海洋,罗摩下令建造长桥;

4)圣猴哈奴曼使用计谋,纵火焚毁了楞伽城;

5)罗摩以其英勇的气魄杀死了十头魔王,夺回悉多。

B对罗摩的英雄行为,神人同感欣悦。

C过去的智者为了新年而制定了下列的法令:佛教信徒应对僧人进行施舍,僧人应给信众以精神享受。

D 阐述新年何以被称为ram的理由。

《罗摩衍那》在印度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新疆及敦煌等地亦有比较广泛的传播,除了梵文本之外,还有于阗、吐蕃及吐火罗等多种语文的写卷。

那么,回鹘文本依据的是哪一种文字的底本呢?由于回鹘文写本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只不过是一个简略的概要,故难以确定其真正来源。但从回鹘文写本中的一些用词看,似乎应溯源于吐火罗文。首先,第3行中出现的siza(悉多),在梵文本中写作Sita,而吐火罗文则作Sisa,于阗文作Siysa(y8替代z)。显然,其发音与吐火罗文、于阗文写法接近而与梵文相距较远。再如第12行中的nantasuntu(那罗桥),其中的nanta(那罗)为该桥的建造者。此人在梵文本中写作Nala,但在于阗语文献却转化为Nanda。显然,回鹘文的书写形式来源于此。考虑到这些因素,笔者认为,回鹘文本《罗摩衍那》至少应是参考了于阗文本或吐火罗文本的。值得予以说明的是,回鹘文本将罗摩所渡海峡描述为“八万里深,三万二千里宽”,不知出自何典。吐蕃、于阗、吐火罗文本均不及此,梵文本称那罗桥宽为10由旬,长为100由旬。“由旬”为度量单位,其长度各说不一,比较流行的说法是:1由旬相当于40、30或16里。照每由旬40里计算,海峡长度应为4000里,远不及回鹘文本之载。除此之外,回鹘文本其余内容都与于阗文本最为接近。

综观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9至13世纪间,印度与回鹘之间曾有过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印度文化在回鹘中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对回鹘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值得重视。

同类推荐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原名《金刚经口诀》、《六祖口诀》等,共两卷。为适应当代人的阅读品味,改名为《六祖讲<金刚经>》。《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并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在于缺乏智慧。佛说,有大智慧者,方能得大圆满。佛学博大精深,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佛学中所讲的智慧,除了指聪明、明事理之外,主要是指灭除人生的烦恼和欲望,通过修行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与圆满的方式方法。《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和工作,以佛禅哲理故事的形式,从快乐、平常心、放下、慈悲、无欲、包容、智慧、成功、得道、随缘等十个方面入手,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读这些佛禅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大智慧。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伊斯兰教史

    伊斯兰教史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佛教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产生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世界的广大人口,《伊斯兰教史》对伊斯兰教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将让读者对此教育有个较为全面了解。伊斯兰教是具有国际性、民族性和群众性的宗教,至今影响着世界的广大人口,它的存在和发展,必然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的长期和复杂性,加强对它的研究,着重根据它“借以产生和取得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去说明它的起源和发展”。伊斯兰教产生至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在这斯间,有众多的穆斯林学者,从自身的信仰出发,著书立说,从各方面阐述伊斯兰教。
  • 妙语微言

    妙语微言

    太桥旦增堪布自幼年出家,深喑佛法之道,在多年学习和修行过程中,悟出人生在世的许多道理。本书是作者长时间的心血积累,从人生观、幸福观、金钱名利观、世界观、环境保护、佛教的真谛等等方面阐述了佛教的精髓。将为繁忙聒噪的都市生活,贡献一丝清凉的幽香之气。
热门推荐
  • 帝溯

    帝溯

    自修为低谷,却可至臻巅峰!帝路溯源头,登顶至上太虚!修为低者,诛之无闻。修为强者,崇之无上。九州之下,共有五域。域内乾坤,任我掌控。龙纹在手,心念永恒。势殇归真,风雨如锋。
  • 红尘灭魔录

    红尘灭魔录

    本是尘世中两个王朝之间的战争,却不想其中竟夹杂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隐秘。东渡而来的天魔欲界,为佛陀充当传道者的佛门谛如来,从方外入世的道门弟子,面对着如此复杂的势力纠葛,尘世的帝王们再也掌控不了,一场灭世的大战被充分引燃......他身为王朝将军的儿子,道门支柱的弟子,佛家传人的有缘人,则这红尘中又将何去何从,他的归宿最终又是哪里?请跟随作者一起沿着主角的脚步,去看一看这不为人知的红尘故事把。
  • 阿宝啊阿宝

    阿宝啊阿宝

    没文化没技术还有点笨的快递大叔阿宝,稀里糊涂地卷入创业行列,跟着阿宝无法理解的高大上的海龟和几个怎么看也不靠谱的土鳖年轻人一起,在上海滩展开有血有泪令人心酸令人心痛却无路可退的不屈的征战!以2010-2020年的上海为舞台,通过60后阿宝、70后西京、80后士诚和观花、90后婷婷等人的故事,记录中国伟大复兴的历史片段,用现实主义手法反映人性的美丑,生命的坚毅与脆弱。阿宝啊阿宝!!!
  • 欧罗巴英雄记

    欧罗巴英雄记

    孤儿、武功密笈、武功高强的老师、父仇、女侠、纷乱的时局、可怖的敌人……然而故事却发生在中世纪的欧洲,主人公们依赖的不是真气而是“四液平衡”。欧罗巴英雄记,西方英雄与中国武侠的完美结合……
  • 做梦变成吸血鬼

    做梦变成吸血鬼

    你问我,你做梦变成吸血鬼?是的,一个梦中的日记。如何才能变成吸血鬼?很麻烦,需要一个人先喝掉吸血鬼的血液,之后由这只吸血鬼杀掉,不过,这个人会复活,复活之后他必须吸一次人血,完成转化,才能变成真正的吸血鬼。吸血鬼怕什么?吸血鬼怕木桩插进心脏,吸血鬼怕阳光,吸血鬼怕心脏被掏出来,吸血鬼怕头被扭掉。吸血鬼喜欢孤身一人么?是的!不过在有些时候他们需要聚集在一起。吸血鬼可以生育么?可以,吸血鬼只能和人类生育,生出来的并不是吸血鬼,而是人!你想变成吸血鬼么?不想?想?想的话就请你追随吸血鬼的脚步。去寻找他们!
  • 我的爱情躲在回忆里

    我的爱情躲在回忆里

    苏陌想要的爱情,是最终走向围城,哪怕后来没有了激情,却有她最渴望的安稳。但她没想到,自己曾经一心一意想要皈依的人间烟火,却是海市蜃楼,最终化为泡影。独自一人来到陌生城市,却面对男友不告而别的事实,意外怀孕,倔强的她毅然的要留下这个孩子。假如还能够再遇见,那么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你不幸福。多年后,他再次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爱恨纠缠,她该何去何从?而那唯一的退路是否就在他的怀中?
  • 都市至尊战神

    都市至尊战神

    他,曾经的王牌兵王,他被家族抛弃,他回来了。。。。
  •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战地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战地记者同样也包括文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
  • 诡局迷情:一吻定终身

    诡局迷情:一吻定终身

    她和他素不相识,却在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躺在他的床上,他不曾有过任何解释!她和他的未婚妻正面相逢,他搂着未婚妻的细柳腰肢,莫名其妙的说道:“我和你只是工作上的关系,其他的,你不要去想,也没资格去想!”她和他的初恋意外相遇,他却拉着初恋的手直接离开,将她视作路人,更声称那是他的私事,与她无关!她彻底放弃了他,他却转身说道:“再给我一次机会!”“机会?!我叶云溪被遗弃、被陷害、被小三,如今又被你无视,谁,又给过我机会?!”
  • 穿越之公主是妖孽

    穿越之公主是妖孽

    姐姐我作为一个现代的高智商天才,还斗不过你们几个小杂毛?你们过来,看姐姐咋收拾你们。不过谁可以说说,这个美男是哪里来的,姐姐没有谈过恋爱,我怎么知道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