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4300000001

第1章 良心是做人第一法则

良心不是人生中的一个虚词,而是直接关系到成败的一个关键词。假如你失去良心,可能会为达到了某一种目的而窃喜,但绝对会留下骂名。或许你又觉得骂名有什么可怕呢,难道能骂倒自己吗?你的这种思路误区,就决定了你一生必走小人之路。小人能做成大事吗?选择决定成败

“义”就是个人的良心,天下的公理。一言以蔽之,是给予而非掠夺。求利是对的,但要用义来求利。无义之利就像没有源头的水流不长,讲义的人必有大利,细水长流。

从前有两个人做生意,一个斤斤计较,另一个不较得失,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只要大头,不要小头”。如果他志在赚1万元,实际赚了8000或5000元,他也认为很好。而那位斤斤计较的人如果要赚1万元就一定要赚1万元,少一分都不行,于是他很在意每个环节,力保万无一失。

这两个人谁获利最多?

当然是“不较得失”的那个人获利多。那个斤斤计较的人则赚少赔多。

你苦心求利,反而无利。

你一切无所谓,反而有利。

事情就这么神奇。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包含两个规律:

一、事情本身的规律。二、人做事的规律。人们往往只看到人做事的规律,没有看到事情本身的规律。任何事情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有生命,在变化,而且会终结。但人们通常认为事情是死的,永远可以做,永远不过时,无疑这大错特错。

有的事情只能做一次,稍纵即失,一次就过时。有的事情意义有限,不能产生你期望的东西。有的事情虽好,但一做就糟,因为它本身是拒绝人的。

可以这么说,绝大部分事情都是无利的,只会耗人精力,不会给人好处。在此情况下,我们强迫自己去做事,当然没什么利了。

因此高明者往往不言利,他只希望把自己做好。他当然也积极做事,但并不在乎结果,他做事只是好奇,只是想看看自己能做出几分成绩,仅此而已。

他洒脱,所以多收获。

他不抓住什么,所以不失去什么。他一切无所谓,所以能进入一切。他不求利,因此获利最多。

这其中的诀窍在于他尊重事情本身,并且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因此他不做明知做不到的事。如《易经》所言,“不妄作”,他在自然与一切事面前保持谦逊,所以能获得自然的更多青睐与赏赐,于是他以空虚换取丰盈,利大如斯。

从《孔子做人绝学》一书中,我们知道了孔子之学的重点是“人生以快乐为主要目的”,那么我们可以从孟子身上获得什么?答案......当然是无所利!

你想获利,就不会有利。

想从孟子身上获利的人必将无所得,无所利。想从某人身上获利是一种掠夺行为,注定不会得逞。你要尊重他,与他交心交朋友,要谈心,不要谈利。

孔孟皆圣人也,他给我们的是心灵的愉悦与智慧的启迪,除此以外他们不会给你任何好处--傻瓜!他们已给你最大的好处,你难道还想得到什么别的好处?

不,没有。孟子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意思就是说他很难再说什么。

因为,他已经山历海,可以给你一座山、一片海,但他不能给你一块石头或一杯水。

他只给你大,不能给你小。他就是这么庞大,他随手一指都是一大片风景,他不会特意为你指出一棵树。当然,他给的里面什么都有,而且很现成,只要你去拣。

路上有一颗珍珠,你去拣,就变成了两颗珍珠,因为你弯下腰来也很像一颗珍珠。

弯腰是重要的。

人在大道面前要永远谦逊。

这样,我们才能自豪。我们的自豪得之于天,并非得之于人。因此,一个“充充满满”的人必会时刻体悟自然,妙察善道,必能从容为人,活出气势来。

孟子是先秦诸子中最狂的一个,孔子与庄子都不敢做的事,孟子敢做。他敢当面指着某个国君说“你是暴君”,也敢向世人宣称“愿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非常阳刚!非常阳光!

孟子的这种气势得之于道,因为他不为世俗利益所累,所以能给世人指出更大的利来,那就是“义”,天下人的公理。有了“义”,大利必生焉,何必再去顾及些蝇头小利?

孔子重“仁”,启迪世人快乐。孟子重“义”,指出世间公理。二者都是在作一番道的言说,都意在惠我世人,传播真道。仁就是义,孔子就是孟子。

稍微有点不同的是,孔子快乐,孟子自豪。孔子的快乐是自得其乐,孟子是面对天下人而觉得自豪。

孔子内敛,孟子外放。孔子勇敢,孟子刚烈。孔子是个硬汉,早年带兵打过仗,在鲁国为官时多次与齐人作战,在周游列国时又常与追杀的人相搏。史书关于孟子没有类似的记载,孟子没有做过官。因此,孟子的反叛更彻底,根本不顾及帝王将相的脸面,火力十足,火药味十足,专门教训那些国君该怎样做人。

以前的学者认为孟子游说诸王是在教诸王怎样“治世”,其实孟子像孔子一样是不治世的,他们决不那么虚妄,说那么远,而是旨在解决当下的问题。孟子与孔子一样,只是在讲如何“做人”。

《孟子》全书所讲,就是一个“义”字。“义”就是公理,就是天下人、每一个人的公义。大道赋人形,人人生而平等、自由、共享生存权、发展权与其他各项权利。而诸王要掠夺。因此就产生了孟子的伟大人文思想“义”。这个“义”,就是后世王阳明讲的“良知”。

说白了,“义”就是良心。

一切都要摸着良心说话,摸着良心做事。良心是本能,良心是善。有良心就不失本能,与道相合,必定快乐成功。有良心就有善心,就不会为恶,伤人伤己。

这就是最大的“利”了。“义”就是“利”,大利,最大的利。孟子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喂,老头,你不远千里而来,对我有什么利?”

孟子说:“大王何必谈利呢?有仁义就足够了。一国之君总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国?大夫总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家族?平民总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自己?这样,上下相互取利而导致国家危险。”

“万乘之国里杀君王的是那些千乘之家,千乘之国里杀君王的是百乘之家。万乘之国被千乘之家夺取,千乘之国被百乘之家夺取,这样的事例太多了。”

“如果人人都以利益为先,仁义为后,那么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仁义的人不抛弃他的亲人,仁义的人为他人着急,这样就对了。大王只需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说利。”

孟子指出:大家都求利,必然会利益冲突。大家都不求利,都讲仁义,自然会有大利供双方享用。

仁义有大利。

这是因为:仁义之人谦让,而谦让就可以生利。一般的利是争出来的,最大的利是让出来的。

争利不如让利。越让越有利。这是一种大境界。孟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丈夫,我们读孟子,容易误以为他什么都斗争。其实,孟子首先是无争之人,孟子不懂老子、不懂孔子,必不能成孟子。有了这个不争,才有必争。这一点必须知道,再大的丈夫在他的家人面前都应该是温柔的。他不在家里装大,才能在外面争大。这个家就是我们的心灵。

孟子是个宁静的智者,其次才是大丈夫。我们学习孟子的大丈夫之道,首先要懂他的宁静。

有宁静才有力量。

孟子是个怒目金刚,比如在对梁惠王时就针锋相对。怒目金刚的重点不是怒目,而是金刚。金刚是一种佛,佛是智慧的。有多少智慧,就有多少力量。

利从智生,智从心出。

求利本是智者的所为,但真正的智者求的是大利,即自身的完美。他不因妄求而丧失,不因贪求而亏欠。

这样他才能从本来无利的地方发现大利。

不求利的人获利最多,因为他的心是宁静的心,不是功利心,所以能让各种各样的利自动浮现眼前,供他如意拣选,自由支配。我们首先要做自己的义人,然后做天下的义人。

王阳明梦见孟子

王阳明做了大官,平叛”乱民“、杀人无数,自以为功大。后来又被皇帝贬官到贵州深山老林中一个叫龙场驿的地方,失意得要死。

这天晚上他望着窗外的月亮,翻来覆去睡不着。朦朦胧胧看见一个伟丈夫出现了,不由得精神振奋。

王阳明问:“君为何人?”伟丈夫说:“我是孟轲。”王阳明说:“原来是亚圣。”孟子说:“我见你似有心事。”王阳明长叹:“壮志难酬。”孟子又问:“你有什么壮志?”

王阳明说:“我严格按照孔圣人与您的圣训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笑了:“你杀了那么多人,还跟我谈这些。”王阳明争辩:“不杀人无法治国。”

孟子启发他:“修、齐、治、平本是一理。照你这么说,不杀人无法修身了?”

王阳明明白了:“我错了。”孟子问:“错在哪里?”

王阳明说:“我好杀,功利心太重。”

孟子点头:“你找到你的反面,那就是你的真实。”王阳明大悟:“为善?”

孟子点头:“那就是"义",个人的良心,天下的公理。一言以蔽之,是给予而非掠夺。”

有了这个梦,王阳明从此以后弃杀从善,以良心做人,发展了一套“致良知”的著名学说,继承了孟子的衣钵。

同类推荐
  • 忠武定国:韩世忠

    忠武定国:韩世忠

    本书介绍了韩世忠一生传奇经历,还介绍了宋朝内忧外患的形势,岳飞、刘锜等将领的抗金斗争。具体包括动荡年代、青年韩世忠、女真崛起、靖康之耻、名将岳飞等内容。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2)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描述作者是怎样从一个高尔夫球童成长为一个著名投资公司基金经理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作者传奇的13年投资生涯,第三部分则从作者的传奇人生中跳出来,把他一生的投资经验加以总结。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既可以作为证券投资者的参考教材,也适用于普通大众投资者,尤其对中国的股民和基民来说,更具实用性。
  • 才高八斗——曹植

    才高八斗——曹植

    本书介绍建安时代与建安文学,记录曹植的起伏人生与其文学创作生涯。
  • 汉武帝:铁血雄风大汉天子

    汉武帝:铁血雄风大汉天子

    《汉武帝铁血雄风大汉天子》主要收录了罢黜百家、马邑之围、强盛帝国的到来、卫青出征,直捣龙城、推恩令、收复河朔、张骞出使西域、漠南之战、霍去病收复河西、漠北决战、一代雄主的晚年、李陵战败,司马迁遭刑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花开无音雨落无声

    花开无音雨落无声

    父亲惨死,亲人背叛前一天还是千金公主后一天就无家可归,患有心脑血管的妈妈病情突发冒着雷雨她去找车遇到他;她祈求他帮忙送妈妈去医生他一声不吭驾车离去、五年后她再次遇到他她发誓要复仇爬上了他的床后却发现了意想不到的秘密、、、、五年后再次相遇童沐楠对夏未犹说“你知道心被挖空的感觉吗?我懂就好你不需要承受太多我舍不得你累”
  • 只剩下我们

    只剩下我们

    根据游戏《美国末日》改编,当瘟疫散漫全球。末日时代来临,每一个人将怎样面对,当人类没有了一切道德约束,还怎样生存。
  • 弑神之天神归来

    弑神之天神归来

    人有善恶之分,神有正邪两面。太古圣武战神盘古以正念开辟天地,幻化为世间万物。而邪念则要毁灭一切。邪念被盘古封印与远古异界——修罗界。盘古邪念不为所困,势要冲破封印,统治世间,再将其毁灭。从此,六界有谁可以对抗这圣武战神的邪念。又是如何踏上这传奇的弑神之路.........
  • 逆仙修士

    逆仙修士

    苗杰是一名保险理赔员,因为处理一个车祸现场,意外卷入一个离奇的世界,突然发现自己身边的所有人都变得无法信任,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 武画乾坤

    武画乾坤

    这是一个武者的世界!浩瀚的大陆,强大的武者俯视众生,遨游乾坤,粉碎天地,打破苍穹!这一切的开始就是必须成为一位武者!后天九段—武者—武师—大武师—武灵—武王—武皇—武帝—武尊—武圣—武神
  • 总裁大叔别心急

    总裁大叔别心急

    被老腊肉强吻,老腊肉还霸道地让她嫁给他侄子!这好歹也是嫁入豪门了,可是许晓晓一点都不高兴!“喂,大叔,我可是你侄媳。”顾樊川将她逼到墙角:“是,还是不是,只有我说了算。”“你霸道,你不讲理!”“你第一天认识我?女人,你是我的,你给我记住了!”嘤嘤嘤,这老腊肉也太帅了……许晓晓一把扑倒他,摸着他结实的胸肌贼笑:“那你也不是第一天认识我了,你强吻了我,我得强回来!”
  • 拼却红颜

    拼却红颜

    烽火连天的战乱年代,即使身为无比娇贵的大小姐,在这新式思想与封建传统的矛盾激化中挣扎的她,似乎只能一步一步地按着既定的命运轨迹前进。直到遇见了那一身戎装骑在战马上的少年,英姿勃发充满朝气的他,将要带领她走向什么样的前方?昔日的少年,如今已经成为一个英俊潇洒的男子了,只是,隔着几年的烽烟弥漫,隔着山长水阔,她的心里还有他吗?身负国仇家恨却狠不下心来斩断儿女情长,在战火中浴火而出的他,即使已站上权力的巅峰,百炼钢终化为绕指柔。
  • 最酷宝贝:我老妈是黑界女王

    最酷宝贝:我老妈是黑界女王

    “妈咪我想见爹地”小奶包嘟着小嘴巴,紫眸的大眼睛里满是委屈“可以啊,如果你不想被我卖了的话”摆出招牌的笑容,为原本就绝美的脸蛋上更添上了一丝妩媚当腹黑遇腹黑,交织的火花产生,电光火石碰撞,那还真是宇宙将要毁灭了╮(╯▽╰)╭
  • 轩辕本经

    轩辕本经

    上古时期,轩辕皇帝大战蚩尤,蚩尤坐下大将刑天被黄帝于逐鹿之野斩其首,但其魂不灭,黄帝无法将其杀死便把其首以五行八卦阵封印葬于苍北山底,刑天失去头颅便无法走出逐鹿之野也就不足为虑,蚩尤最后以战败而终,被黄帝所杀,其身葬于殇阳关,其首镇压于不周山,而黄帝以防其日后复活为祸人间更是传下轩辕本经交由后人修炼,代代相传,而黄帝更是以大神通于昆仑山之间以二十八星宿之位建立了一所大殿交由修炼本经之人居住,于此便天下太平,而千百年后的神州大地将又会是怎样呢?
  • 广场

    广场

    娜彧,女作家,南京大学戏剧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省70后签约作家,曾在《收获》《花城》《人民文学》《十月》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部分入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