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9500000082

第82章 白氏印天(1)

原来,清泉寺和高唐村的积怨由来已久,已知的恐怕就要追溯到一百年前。

按理说清泉寺是个镇,高唐只是其下辖的一个村,并没有对抗的资本。但由于它们都在河这头儿,天高皇帝远的,所以就算掐起架来,上面想管都管不到。更何况这里接近塞外,民风彪悍,上面也多是以安抚为主,只要不出乱子,其他的事情能内部自行解决最好。

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则,多少年下来,清泉寺和高唐看似互不来往,还算和睦,但暗地里早就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

而他们之所以会有今天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祖坟山”问题。

清泉寺镇下辖的只有三个村,高唐是最远的一个,出了镇子,往正北偏东一些,走三十里才能到。

但最要命的一点就是,这个所谓的“祖坟山”,刚巧就在清泉寺和高唐的中间位置。

祖坟山其实原来也有它的名字,但是千百年来,由于说是什么龙脉,人们为了沾沾皇家的光,就都把先人葬在那里,久而久之,原本的名字都不叫了,只称其做“祖坟山”。

早前时候,往祖坟山葬人的,只有高唐一个地方。他们自称是白狄人,那下面是其祖先皇陵,高唐人几乎都姓白,除了婚娶,几乎不与外界来往,世世代代的任务就是保护先祖神灵不受侵犯。

但不知从清末什么时候开始,社会动荡,这里又是去关外的一条重要通路,许多难民来到清泉寺镇后,不是病死就是饿死,那没办法,死人了得埋啊。逐渐地,清泉寺自己的墓葬区就塞得满满当当,开始慢慢往那祖坟山靠去。

当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那里地势高,日照时间长,风水又没得说,是个下葬的好地方。

于是在不久之后,高唐的人们发现了这一情况,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居然出了狠招,一夜之间连掘二十多处清泉寺镇人的墓穴,将遗体都运回去摆放在镇子口,第二天清晨,镇上的人们才发现。

这下等于是结下了大梁子,高唐为了保护自己的祖坟山并没有错,但是擅掘别人坟墓,后果可想而知,紧接着两个地方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其实说大也不大,据称就一百多人,但在当时,已经是两个地方所有青壮劳力的总和了。)

这种大规模群架往往都是不了了之,双方各有损伤,不过从这之后,一村一镇算是结下了世仇,清泉寺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的想不开,明知道高唐不让葬,可死了人还照样往那儿埋,宁愿天天晚上在山这一侧派人把守,也绝不妥协,争的就是一口子气。

不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民国,那时候从高唐村出来一个人,叫白印天,也不知道哪里习得一身本事,成为了黄河边上的一个小筏子客。

那年头,筏子客是最低贱的一种营生,黄河号称天险,在这里跑漕运,可以说是在阎王爷嘴里抢饭吃。但就是这样一个情况,白印天凭着极佳的人缘、天赋、和敢于为同行们出头的魄力,渐渐笼络起一群筏子客,进而整顿当时黄河中上游陕北段的水路运输(也就是前文讲到的那种大型的,可一次性载货二十吨左右的超大号羊皮筏),随着实力一点点扩大,不到十年,白印天就几乎掌控了黄河中上游陕甘宁蒙四省的漕运。据说当时还起了一个现在听起来挺土的名字--船哥会。

掌控了漕运后,白印天等于说是已经可以在黄河流域呼风唤雨了,因为甭管谁的货,他说拉就拉,说不拉,谁都不敢拉,说收多少钱,就得多少钱!

……这得多牛掰啊?有人又该问了,为什么那些筏子客就肯听他的?

呵呵,为什么不呢?筏子客们多少年来都干着最危险的活,从事着最卑贱的工作,整天被人呼来喝去。但自从有了白印天,他们终于发现,只要拧成一股绳,乞丐也能变大爷。当那些昨日的“大爷”们睡了一觉起来,发现原本的苦力们突然间都撂挑子不干了,他们为了货物的准时运达,也不得不装孙子,对着那些苦力挨个叫大爷才行。

这种心理上的优势,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现在是给多少钱也不换的。所以,白印天自然就成了他们的大哥、领袖、甚至是偶像。

势力大了,就要有组织机构,于是白印天就开始考虑船哥会的总舵定在哪里?当然,前提是必须靠着黄河,水路陆路都得通才行。

有人提议把总舵放在兰州,那里毕竟地方大,铁路发达,接单拉货什么的都方便。也有人建议放在银川,那里是船哥会整个势力的中心地带,无论上下游哪里有事情,前后接应起来速度快。

但是谁都没想到,白印天居然力排众议,执意把总舵放在了清泉寺镇。

有人觉得可能白印天家在清泉寺,所以他要放在那;也有知情人说,白印天是高唐人,清泉寺和高唐只见掐了百十年的架,他把总舵放在那儿,主要目的还是想起一个威慑作用,从而一举压下这么多年来清泉寺的气势,帮高唐一把。

自从这个消息传出后,清泉寺人人自危,都纷纷打听白印天出来前,他家里有没有和镇上的谁家有瓜葛,有的话就赶紧跑吧!不然,这黄河最大帮派的总把头要是真想寻仇,那还能有的活么?

选址、盖楼,搬进来,直到又过了大半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白印天非但没有为难过一个清泉寺镇上的人,还严厉约束手下,不得仗势欺人,平日里如果谁家困难,船哥会不但送粮送钱,甚至还能安排家里孩子跟着一起出去跑活,也算是帮着给谋了条生路。

不过自从船哥会笼络了这黄河上的筏子客后,漕运价钱升了不少,在当时可以说,如果家中谁在船哥会里干,那是相当有面子的一件事!

起初人们都摸不透这白印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清泉寺和高唐的世仇,他非但放着不管,反而倒是帮了镇上不少人的忙。虽然已经有少数人觉得,白印天是个好人,但大多数的清泉寺人还是认为,这家伙现下的一副嘴脸,只不过是迷惑人们,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酝酿着巨大的阴谋,要一举将清泉寺掀翻在地,永世不得翻身。

毕竟高唐的白家是非常团结且高傲的一个氏族,对他们来说,族群的荣誉高于一切,甚至是个人的身家性命!

船哥会成立不久,抗日战争就爆发了。阴谋论者纷纷认为,如果白印天要对清泉寺发难,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当时的国民政府疲于应付各方势力,压根儿没有精力去顾及这些,而且随着长年的军阀割据,枪支泛滥,白印天的手底下虽然看似是一帮筏子客,但真要组织起来,绝对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武装力量。到那时别说要荡平一个清泉寺镇了,就是趁机掌控整个陕北地区,都可谓轻而易举。

但白印天就是白印天,他的决定再一次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抗战爆发后,白印天的第一道把头令就规定:凡船哥会陕甘宁蒙分舵,只要是接到抗日武装的货运业务请求,不问距离,不问派系,不问货物内容,一律无偿接单,由此给各分舵造成的损失,总舵一力承担!

这就是抗战初期,黄河流域名噪一时的“三不问”漕运原则。

这道把头令一直持续到建国后,船哥会在八年抗日战争,四年国内战争中,对陕甘宁边区各根据地的建立,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国民党,从未停止过对白印天的暗杀,好几次都眼见得手,却因为意外情况功亏一篑。白印天就好像是有高人在背后保护似的,虽然一生惊险无数,却一直活到了八十多岁,寿终正寝。

也有人计算过,单是这一条把头令,十几年来,白印天的直接经济损失,按银元算,就数以百万计!可以说,船哥会凭一帮之力,托起了大半黄河流域的敌后漕运任务,为整个北方,乃至全中国的解放,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直到这时,所有人才终于明白,白印天真不是他们想的那样,这是一个有血性、有抱负、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真汉子!真英雄!

清泉寺和高唐的恩怨,不是白印天放下了,而是他从来就没有放在心上过。之所以当年要选清泉寺为船哥会总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化解两地百多年来的恩恩怨怨。而这一点,白印天真的做到了!此后几十年,清泉寺镇人顾及他的恩惠和大度,再也没有在高唐的祖坟山上葬过一个人。

建国后,在当地政府的游说下,白印天为大局着想,甚至一度解散了船哥会。但这些筏子客们突然失去了约束,非但不安生讨生意,反而各省各自抱团儿,建立起有利于自己地盘的一系列规定,结果漕运被搞得一塌糊涂,各种“过路费”横生,许多船出了本省,到下一个省就被拦着了,不交钱就别想过。这在以前船哥会时期,是根本不会出现的。

如此放任了三年半,眼见越来越乱,白印天不得已又在上面的默许下,再次出面整治混乱不堪的漕运。好的是他虽然隐退了三年,但大多数筏子客都念着老把头的旧情,一呼百应。但这次白印天又给出了新条令,就是各省建立分舵,推举德高望重的老把式,成立“漕运管理委员会”,总舵不再统一征收和管理各地的营收,主要承担调解矛盾和监督的职能。其实就等于是说,白印天放权了,他这个总把头从今往后只是一个名号,并无实权。

转眼到了一九七八年,国家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白印天也已年近八十,他深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早晚会影响到这种流传了千年的古老运输模式,于是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二年,也是自己八十大寿那年,第二次正式提出,辞去总把头的职务,自己家族这一块的业务,由自己的五儿子接手,这个人正是白舍年。

其实这时,白家的势力已经萎缩到仅限于陕北地区了。而且剩下的这些筏子客,多是以清泉寺镇的人为主。

大约十五年前,白印天寿终正寝。他生前曾留下遗愿,死后只求一副棺材,埋在高唐村的祖坟山上。

由于白印天这么多年来的卓越贡献,整个清泉寺镇都为他送行,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该怎么往祖坟山上葬?

最后,由几个长者讨论出了一个结果,白印天既然是从高唐村出来的,那高唐理应允许他葬在那儿。但为了表示他们的诚意,以及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所以在下葬前,他们还提前派人特意去高唐村告知这一情况。

当送葬的队伍到达了祖坟山下时,派去高唐村知会消息的人刚好回来,但他们把情况说明后,所有的人都不知如何是好--高唐村竟然不允许白印天葬在祖坟山,理由只有一个,他当年是自愿出村的,既然出去了,就不能再算作是高唐人,所以自然不准在祖坟山下葬。

送葬的队伍顷刻间震怒了,他们为了一个有世仇的人举行隆重葬礼,化解仇恨,却没想到对方却根本不领情。正可谓是热脸贴了个冷屁股。

正在这时,白舍年站出来了,既然是父亲的遗愿,那就无论多么难,都要做到!高唐不让葬,那还非葬不可了!于是选了一处风水好的地段,就强行下葬,事后还特意留了二三十人守夜,以防高唐故技重施,趁夜掘坟。

但是直到过了七七,也没有见高唐的人来为难这位劳碌了一辈子的老人,于是也就把守夜的人撤了回来。

之后的十几年,虽然高唐和清泉寺依然没有什么来往,但至少也是互不干扰,相安无事。不过漕运的发展正如白印天当年所认为的那样,国家在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经济,羊皮筏因为速度慢、安全系数差,正逐渐被中小型货轮所取代,如今还存在,只因为这是黄河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仅作为当地的旅游项目罢了。

但是白舍年从小跟着他爹在羊皮筏上长大,他深知如果能够垄断一个行业,甭管漕运还是旅游,其利润都是相当可观的。于是自从白印天去世后不久,白舍年就再次举起船哥会的大旗,希望能够重现当年的辉煌。

只不过此时已经不是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也不再愿意因为一个虚无缥缈的信仰就聚在一起,当初的那种精神,早已不复存在了。

不过好在陕北的这些筏子客都是当年跟着白印天出来的,即使老了,也都会把自己的营生传给孩子,所以白舍年的话,对他们多少还有些影响。至于别的省,可就没这么好相与了。

但即使是改为纯粹旅游项目的羊皮筏,慢慢地也都被当地旅游系统收编,统一管理。白舍年眼看连陕北地区的筏子客都不能有效控制,于是心一狠,开始改变策略,那些肯主动归顺的,许以要职;至于不听话的,砸船、打人,打到你听话为止!

至于加入以后有什么好处?对不起,按月缴纳会费,会里面给你提供保护。说白了,就是如果不缴纳,保护者就变成了破坏者。

结果,一个当年响当当的组织,一个扶危济困、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船哥会,竟沦落成了这样一个明显带有黑社会色彩的帮派团伙,不禁令人扼腕。

可以说,白舍年走上了一条和他爹完全相反的道路。当然,这陕北船哥会的把式还是以听他话的人居多,因为这这些人多是出自清泉寺镇,多多少少都受过白家的恩惠,更主要的是他们明显高人一等,所以自然也不会受欺负,那就更乐意去欺负别人了。

到后来,白舍年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至少也要把清泉寺这帮人紧紧地团结在自己周围,竟然又找来了老话题--清泉寺和高唐之间的恩怨。而且他故意挑起事端,说老父为了两个地方的和睦,辛劳一生,临终却连个获葬祖坟山的资格都没有。甚至谁家祖上曾经被高唐村的人打过,祖坟被刨过,他都一一做了登记,从每一个细节,来极尽丑化高唐,激起年青一代人对高唐村的仇视,如此就更彰显得他这个“总把式”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看似白舍年是在为其父和相亲讨个公道,但高唐和清泉寺,究竟谁对谁错,早已说不清了。白印天辛苦一生所打造的和平局面,就这么被他轻而易举地打破了。

村里那些见证了这半个多世纪来变迁的老人,都暗地里骂这个白舍年不是东西,但白家人多势众,眼看着他胡作非为,又能怎样?

直到一年前,开始有人说,在镇子东北口,夜里会看到白老爷子,也就是白印天出现。但老先生早就过世十几年了,那是说跑出来就跑出来的?

起初根本没人信,白舍年还把早先两个宣称看到的人打了一顿,结果怪现象非但没停止,反而让越来越多的人瞧见。白舍年总不能把全镇的人都打个遍,没办法,为了证明这是一个谎言,他特意选了个良辰吉日,以挪风水位为名,亲自开棺验尸。

其实他也心里没底,因为看见过白老爷子的人太多了,于是当天还特意封锁现场,省得真没有,那一下就传出去了。

结果打开了棺材一看,还真就没有!除了副空棺材,甚至里面的陪葬品都好好的一个没丢,唯独老爷子的尸首不见了。

虽然当天去的都是船哥会骨干,但风声还是走漏了,老人们都说,是这白舍年坏事做得太多,他老爸实在看不惯,打算出来教训教训这个不孝子。

可白舍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正是一个巩固自己权利的最佳时机,于是干脆开始大肆宣传,说什么高唐到底还是掘了白印天的坟,高唐的人都是没有感情的冷血动物。甚至在一次公开场合,白舍年表示,虽然他们家也是高唐村的,但高唐这么做,着实令人心寒,连他这个高唐人都看不下去了,清泉寺的难道还要忍气吞声吗?

同类推荐
  • 关东乱世

    关东乱世

    小说从“我”的家族秘史讲起,起因则是我爷爷被拜把子兄弟谋害,置办的码头也被奸人所霸占。我奶奶,一个三寸金莲的小脚女人,背着襁褓中的老叔,走上了申冤之路。我老姑为报父仇,上山嫁给了土匪,逐渐历练成手使双枪的女土匪头子。抗战爆发时,她为雪国耻,一跃成为威震东北的抗日勇士。作者用深沉的笔触娓娓道来,讲述的虽然都是小人物的命运,却与国际国内大背景遥相呼应。读者于呼啸的“东北风”中,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鲜活生命气息以及大时代变革的洪流。
  • 孙膑传奇

    孙膑传奇

    本小说稿以秦王嬴政统一六为主线,在征讨燕与齐的战斗时,遇到了以孙膑为首的坚决抵抗。通过对孙膑成仙后下山,为父兄报仇以及与以无当、王翦为首的侵略者的斗智斗勇,描写了孙膑在燕尽孝、齐尽忠的全过程。通过对统一与反统一、侵略与反侵略故事情节的描写,歌颂了老百姓心目中的孙膑。同时,也想以此填补在古典小说中的一项空白。本小说故事精彩,人物众多,场面恢宏,情节起伏跌宕,语言力求与《孙庞演义》保持相近,乐估将在全广大中老年以及青少年中必定会拥有众多的读者。
  • 李白当记者

    李白当记者

    《李白当记者》,书中收录了《爱情瓜来又瓜去》、《诸葛亮泡吧》、《柳下惠坐怀不乱前传》等作品。
  • 格拉长大

    格拉长大

    羊圈里有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这个消息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死气沉沉的村落。人们迅速聚集到羊圈,那个女人还在羊皮下甜甜地睡着。她的脸很脏,不,不对,不是真正让人厌恶的脏,而像戏中人往脸上画的油彩。黑的油彩,灰的油彩。那是一个雪后的早晨,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在干草堆里,在温暖的羊膻味中香甜地睡着,开降神灵般的安详。
  • 露天电影

    露天电影

    秦山原多年前偶然和一个村妇上过床,却不知人家还一直沉迷在这个梦中,结果给他日后惹下了大麻烦……
热门推荐
  • 凡人禁忌

    凡人禁忌

    见义勇为,却被一板砖拍到了异世,成了一个平凡的山村少年,家有娇妹,被人觊觎,却因此阴差阳错踏入修真界!走上修真路,炼灵丹,习九剑,聚塔魂,嬉笑怒骂,只为心向强者。追御姐,戏萝莉,推人妻,只要是美女,年龄不是问题。三界人鬼妖,强者不尽,大能无数,风云际会,谁能傲视群雄?李登丰搓了搓手,吸吸鼻子,一声轻咳,指着自己鼻子道:“哼哼,哥们,在这儿呢,别看我老婆,就是我!”
  • 傲世悍妃,错嫁邪魅王爷

    傲世悍妃,错嫁邪魅王爷

    蒲锦旋心中的座右铭:正妻不狠,地位不稳!小妾不滚,不能容忍!所以成亲那一日,她把她那后花园锦簇的所谓夫君给休了。谁能告诉她,她一个嫡女为何混的连个庶女都不如呢?她的亲娘明明是正妻,为何要偏袒着一个妾室生的庶女呢?整个府中,哥哥,弟弟有祖母疼,庶妹有她娘疼,而她呢?还好有一个好爹爹时不时的还能帮衬着她些,可是这她这个爹爹要不要这么软弱?哥哥为了功名要把她送出去做妾,简直是在做梦,老虎不发威,你拿我当病猫是吗?所以新一轮家斗开始,这也开启了她新的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亚索传

    异界亚索传

    在他从冰封监狱出来之时,他已经找不到了七十年前世界的任何踪影,他所有熟悉的一切都已经消逝。在这个全民游戏的新世界里,他流着泪改造七十年前的老游戏英雄联盟,想要重振七十年之前的辉煌,可是,无法进行身份辨识的他,却在机器的爆炸声中来到了新世界中盛行的异界游戏世界。只属于一个玩家的英雄联盟,可以买下所有装备与所有符文天赋的亚索,在一步一步的杀戮之中,彻彻底底的变成了那个流荡的剑客,疾风剑豪。在杀戮之中获得经验与金币,一步一步走向最高神坛,亚索说道:“我也觉得杀戮是个恶习,可是我似乎再也戒不掉了.....”
  • 腹黑总裁:纯情娇妻别想逃

    腹黑总裁:纯情娇妻别想逃

    他是全国最大集团路氏的年轻总裁,冷血无情,恨她哥入骨,但依然把全部温柔给了她。路人A:“也不知道是那个人宠的,这么笨手笨脚”“我宠的,有意见?”“你是不是和他出去过了一夜。”“那又怎样”“苏倾城我吃醋了”有一天凌楚心问某男:“她那么笨,你喜欢她什么?”路夜白“只有她才能让我笑靥如花”
  • 融化冰山王子:笨丫头,爱我

    融化冰山王子:笨丫头,爱我

    第一次见面被小妮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夺走初吻……本少爷吃素的啊!被个黄毛丫头这么欺负!死丫头,惹我你就死定了!论整人,本少爷的手段可多着呢,接招吧!嗯?人家怎么睡在那个冰山男的怀里?这个衰人占我便宜?以为就你长得帅啊,想欺负本小姐,先问问我的美男军团们吧!
  • 爆笑穿越:纨绔女相师

    爆笑穿越:纨绔女相师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被誉为神偷界一枝花的苏九九,一觉醒来,却穿越到了临安国纨绔风流的丞相李漠然身上。御书房伴读的第一日,便与相看两不厌的邪恶太子杠上,从此……“太子、太子,丞相今日举办宴会,把太子您邀请来赏花的大臣,全部都给截去了……”某太子拿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颤,而后淡定的说道:“无妨,随他去吧!”“太子、太子,丞相把您在春风楼包的花魁,给抢回府当小妾了……”某太子眼光微闪,压下了心中的火气,带着几分咬牙切齿的说道:“无妨,随他去吧!”“太子、太子,丞相在皇宫里,把林国夫人给打了……”某太子把手中的茶杯轻轻的往桌上一放,脸色平静的说道:“无妨,随他……什么,你说李断袖把姨母打了,那还不快前边带路……”且看二十一世纪绝色神偷如何化身为异界丞相,公子红妆,祸乱天下……
  • 青木川(孙红雷主演电视剧原著)

    青木川(孙红雷主演电视剧原著)

    孙红雷主演电视剧《一代枭雄》原著小说,比电视剧更精彩!1920年代,陕西西南的青木川贫穷落后。马帮之子何辅堂为报父仇,卧薪尝胆,终于杀了刘庆福,了却家仇。原民团团长魏正先与何辅堂为敌,何辅堂审时度势,假意投奔了巨匪王三春。在多方势力倾轧中,何辅堂独善其身,并阴差阳错地救了魏正先的妻子程立雪,程立雪有感青木川的秀美与落后,决心留在青木川教书,开启民智。然“夺妻之恨”更令魏正先恼羞成怒,他借“剿匪”为名,挑拨正在汉中驻扎的国民党军犯境青木川,何辅堂趁机将巨匪王三春献于民国政府,免除兵燹之灾。魏正先决意孤注一掷,欲将青木川夷为平地。关键时刻,何辅堂毅然投奔解放军,迎来了青木川的和平解放。在何辅堂的努力下,青木川得以在万马齐喑风雨如晦的年代免受战乱之苦。
  • 炎武封神

    炎武封神

    天道封神,万法九界九数封神台上,有一卷金文道书,名为八九玄功玄功凡界九转,大抵对应修仙者九大境界先天,丹鼎,玄妙,天轴,幽空,太虚,无极,九劫,大乘妙书金文记载,八九玄功凡界大乘,梵天九转,号称天道四九,三十六重,下界无敌,硬抗九天仙劫不死玄功神授,故事的起源,还是要从大千世界中,九州之外,一个名为血秦的凡人国度说起............
  • 点击财富

    点击财富

    当代社会如滚滚洪流,竞争激烈,追求卓越,渴望成功是每一个人寻求自我提升的最高境界。胸怀鸿志,不断激励自我,踏寻一条成功的捷径,是每一位成功人士的最终慨言。如何追求卓越,如何走向成功,成功者必备有哪些身心基础与准备,正是本套《成功励志经典》编撰的初衷。成功学历来被人们视为抽象、玄奥的学问,本套丛书从社会礼仪、为人处世、心志心理、感悟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阐述中归纳出最有实用性、最有指导价值,且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定律和成功范例。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 THE AMBASSADORS

    THE AMBASSADO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