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3400000032

第32章 2005抗天歌(2)

6月10日,对于沙兰人来说是一个永远也抹不掉的黑色日子,这一天,暴雨、泥石流突袭小镇,猝不及防的人们惊慌失措,105名小学生和12名群众被无情的洪水卷走……

沙兰在哭泣!沙兰在呼救!

牡丹江武警支队接到抢险命令,200余名武警官兵立即赶赴救灾现场。

现场一片狼藉:洪水将小镇淹没,1500间房屋倒塌,20000亩良田绝收,上百人死亡与失踪,上千人无家可归。

洪水过后的当天晚上,沙兰镇停水断电,一片漆黑,搜救工作在黑暗中进行。

搜救的重点区域是沙兰小学,105名小学生被洪水卷走,不知去向。失去孩子的家长们哭天抢地,搜救现场笼罩在极度的悲痛之中。

学校的院子积了半米多深的淤泥,每一块淤泥的下面都可能会有遇难者的尸体。没有工具,官兵们只能用手扒泥用脚探路,不少人手脚被磨破被扎伤,可没有一个人离开救灾现场。站在抢险救灾队伍里的战士张家洋,他的家就在沙兰镇,家里同样是房倒屋塌。张家洋在沙兰抢险5天5夜,却没有回过一趟家。

突如其来的灾难,使沙兰镇上百个家庭失去亲人,给群众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稳定群众情绪成为抢险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

支队长赵和在组织部队清淤时,一位中年男子走过来,指着身边的水塘说,他的儿子失踪,想请部队再搜索一遍这个池塘。实际上,这个水塘官兵们已经搜索过,为了让这位失去儿子的父亲心灵得到安慰,他二话没说,带领8名战士跳入水中,重又搜索了一遍。

15日,沙兰小学复课,这一天,小学生每人收到一个新书包,这是前来救灾的官兵们捐赠的。

23日,部队完成救灾任务撤离灾区,村民们聚集在村口,含泪和武警官兵告别。那面赠送给抢险官兵的锦旗上写着:武警,沙兰不会忘记!

江西永修县马口镇,是潦河下游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岛,这里水利资源丰富,岛上的百姓以种稻捕鱼为生,祖祖辈辈过着安闲舒适的太平日子,然而,岛上的人谁也不曾想到,在一天早上,这个造福百姓的潦河突然发起威来,汹涌的洪水如脱缰之马直扑村镇,万名群众被洪水包围,生命危在旦夕。

2005年9月4日凌晨,人们还在甜蜜的睡梦之中,村子里的狗突然狂吠起来。“不好了!决堤了!”最早发现灾情的人们奋力呼喊着。犬吠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睡梦中的人们被惊醒,惊慌失措地跑出家门。

“潦河大堤决口,堤内12000名群众被大水围困,情况十分危急,请求武警部队救援。”凌晨5时许,九江市武警支队值班室接到市汛防办打来的求援电话,党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一边向总队报告险情,一边紧急部署兵力。

支队长周勇、政委刘金梅亲自披挂上阵,一线指挥,副支队长周太华、参谋长邹宏斌带领200名官兵火速赶赴救灾现场。

祸从天降,一个短短的瞬间,良田不见了,渔场不见了,肆虐的洪水漫过了门窗,无处逃生的人们被困在圩内,马口镇真的成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孤岛。

受灾群众多,救生设备少,抢救工作在争分夺秒地展开。

时间紧,任务重,一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战斗在风口浪尖上摆开战场。

“武警来了!救星来了!”冲锋舟在风雨中穿梭,所到之处,看到的是挥舞的手臂,听到的是救命的呼唤。

老人妇女和儿童优先,重灾区的灾民优先,每一座民宅都要搜寻,把死亡人数降到最低限度。一线指挥部制订了抢险原则,抢险工作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我爷爷的腿不能走路,快来救命啊!”一位少年儿童趴在二层楼的窗口对着驶来的冲锋舟呼喊。听到呼救声,冲锋舟靠了上去,官兵们将这位瘫痪在床的老人背上冲锋舟,紧接着,老人全家七口一起登上橄榄绿的“诺亚方舟”。

一位老妇人艰难地爬上屋顶,拼命地向着冲锋舟挥手,她嘶哑的呼救声被风浪声淹没。她坚信,救星已经来到眼前,她看到了冲锋舟,看到了冲锋舟上穿橄榄绿的救护神。冲锋舟缓缓驶近,救援的官兵破窗而入,先将一位刚出生的婴儿抱出来,接着两名战士将产妇抬上冲锋舟。半小时后,冲锋舟将这家人送到安全地带,看到全家人安然无恙,老妇人突然双膝跪地,叩头谢恩。

时至中午,数百名被救脱险的群众集聚在大堤上,吃的是武警部队送来的午餐。当他们知道,参加抢险救灾的武警官兵同样是粒米未进,而他们吃掉的是武警战士们的午餐时,心里格外感动。

下午5时许,连续作战的官兵粒米未进,身体极度疲劳。这时,抢险指挥部接到村民牟万春的求救电话,称妻子难产在送往医院途中遭遇洪水,被困在潦河大桥。大桥已被洪水冲断,产妇危在旦夕。

奉新县中队接受救灾任务后,指导员带领4名战士飞奔救灾现场。

雨大风急,心里恐慌,加之产妇在水中被困时间较长,羊水破裂,多次昏迷,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桥头河面狭窄,洪水流速增大,洪水打着旋涡奔涌。冲锋舟一次又一次靠近目标,又一次次失败而返。无奈之际,班长余新芳想了一个主意,把自己的身体绑在船上,把救生衣穿在孕妇身上,冒着被洪水卷走的危险,强行推舟前进,把孕妇接到船上。由于营救及时,孕妇在医院安全产下一女婴。

当那个婴儿的啼哭声传来的时候,抢险救灾的战士又转移到新的战场。

经过27小时的奋力营救,一万多名被大水围困的群众安全转移。

2005年8月2日凌晨,一场特大暴风雨袭击皖北。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引发了宿州有史以来最大的山洪暴发。滚滚洪魔扑向“烧鸡之乡”--符离集古镇,扑向投资百亿元正在建设之中的宿州电厂和油库。

符离集在告急!电厂和油库在告急!

支队长刘长涛率领宿州市180名官兵连夜开赴抗洪抢险一线。

安徽总队直属支队26名官兵7艘冲锋舟紧急驰援。

蚌埠市支队9名官兵2艘冲锋舟协同作战。

军警民组成的抗洪抢险大军迅速动员、集结,一场人定胜天的家园保卫战拉开战幕。

暴雨在倾泻,山洪在奔涌。武警官兵顶风冒雨,涉水踏浪,经过一小时急行军,赶到救灾现场。

抢险部队兵分两路,一路由支队长带领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父老乡亲,另一路由参谋长带领保卫电厂和油库。

参谋长带领30名官兵赶到油库现场时,油库的围墙已有三处断裂,洪水从决口处直往院子里灌,院子里的积水已达一米多深。

“装运沙石,封堵决口!”参谋长杨德宏率先跳下深水,用身体挡住洪流。

“参谋长,危险!”有战士在大声呼喊。

“快传沙袋!越快越好!”杨参谋长似乎没有听到官兵们的提醒,果断地指挥战斗。官兵们闻令而动,迅速站成一排,在洪水中形成一道橄榄绿色的传送带。官兵们手抬肩扛,用最原始的劳动的工具,用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毅力,堵住了决口,保住了油库。

油库抢险的官兵刚刚松了一口气,意外情况发生了。符离镇党委书记蔡玉昊拖着疲惫的身体涉水来油库视察灾情,就在这时,一排巨浪迎面打来,蔡书记被卷进激流,顿时不见踪影……

“蔡书记,蔡书记!”眼睁睁地看着蔡书记被洪水卷走,在场的干部、群众大声地呼唤着,回答他们的只是风浪的呼啸声。

搜救工作立即展开。30名武警官兵激流飞舟,在深水区打捞。浅水区,当地群众“一字形”排开,一步一步向前搜索。6个小时过去了,战士们打捞出来的只是蔡书记穿过的一只雨靴。

夜幕降临了,暴雨仍在倾泻,山洪仍在咆哮。“为了避免更大的牺牲,武警部队必须撤下来。”晚九点半,抢险指挥部下令停止搜救。

次日早晨,30名官兵继续搜救。官兵们站在冲锋舟上,望着滔滔的洪水,一遍遍呼唤着英雄的名字。

中午时分,蔡书记的遗体找到了,官兵们跳下水,把蔡书记的遗体抬上冲锋舟,默默地向这位牺牲在抗洪一线的父母官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抗风篇

麦莎,海棠,泰利……多么好听的名字,然而,它们全都是十足的恶魔。

“海棠”率先登陆,“麦莎”、“泰利”、“龙王”随之而来,一个比一个凶猛,一次比一次强劲。台风所到之处,风起云涌,天昏地暗,暴雨倾盆,浊浪滔天,房屋倒塌,树木折断……

2005年9月1日,“泰利”带着巨大的淫威从浙江北上,一路疯狂地登陆安徽,先是台风,后是暴雨,短短6天,全省有27个县市受灾,629万人流离失所,76人死亡,12人失踪,58600间房屋倒塌,150万亩农田绝收,575个工矿停产,交通通信设施严重损坏……这是安徽省百年不遇的天灾。

天灾,不可抗拒!

救灾,刻不容缓!

这是一场生与死的严峻考验,这是检验武警部队对党和人民忠诚的战场。

“同志们,武警部队是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执行国家赋予的抢险救灾任务是我们的神圣使命……”面对肆虐的台风,面对严重的灾情,总队长夏鹤一声令下,2000余名武警官兵紧急出动,打响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家园保卫战。

7月2日上午,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告急,1400名群众被洪水围困,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洪水在急剧上涨,情势相当严峻。

在一线指挥抢险救灾的夏鹤获悉灾情后,迅速调整部署兵力,急调合肥市支队、六安市支队650官兵,携带20艘救生艇火速赶赴灾区。

西河口乡地处三河交汇处,当地连日普降暴雨,上游水库开闸泄洪,洪水在这里汇聚,淹没了村庄,冲垮了桥梁。远远望去,水连着天,天连着水,一片汪洋。被洪水围困的群众爬上大树,爬上屋梁,凄厉的呼救声被呼啸的风雨声淹没。

暴雨如注,风大浪急,救援工作在极度艰难的环境条件下展开。

副参谋长刘波第一个跳上冲锋舟,向灾情最重的乡政府所在地驶去。

巷道狭窄,林木丛生,电线交错,地形复杂,水下险象环生。

洪水在继续上涨,流速在继续加大,冲锋舟在风口浪尖上穿行。

受灾的村民被洪水一步步逼上房梁,再也无路可退了,眼睁睁地看着死神逼近,发出生命的最后呐喊:救命啊--救命!

75岁高龄的张大爷眼看就要被洪水吞没,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就在这时,身边突然间来了救星。

“屋里有人吗?屋里有人吗?”刘波的冲锋舟经过张大爷的家园时,看到的只是一个几近被洪水淹没的黑黝黝的屋顶,他一遍又一遍大声疾呼,屋里丝毫没有反应。有房屋就应该有人,刘波作出明晰地判断。他跳下冲锋舟,爬上岌岌可危的屋顶,揭开房瓦,从屋顶上跳了进去。屋子里漆黑一片,借着手电筒的光亮,刘波发现了困在房梁上一天一夜的张大爷,他二话未说,在抢险队员的协助下,将张大爷解救出来,就在张大爷登上冲锋舟的那个瞬间,身后传来一声闷响,他的老屋不见了,水面上浮起的是他熟悉的家具。

经过七个小时的奋战,被洪水围困的一千多名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面对被洪水吞没的家园,面对身穿橄榄绿警服的救星,脱险的群众齐声呼喊: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感谢武警救星!

9月4日深夜,受台风影响,含山县暴雨成灾,滁河大堤出现管涌,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大堤将有崩溃的可能。受领任务后,巢湖市支队100名官兵连夜赶赴救灾现场。

洪水滔滔,浊浪翻滚,管涌在继续扩大,大堤危在旦夕。

没有照明灯光,没有救生设备,抢险工作在艰难地条件下展开。

要想有效地堵住管涌,首要做的是找准管涌的确切位置。在场的官兵纷纷请战,要求下水探险。

水下情况复杂,下水探险十分危险。在生与死的关头,在一线指挥抢险的支队长蔡韧给战士们下了一道禁令:谁也不许下水,我和参谋长先下!眼看着两位领导当仁不让地跳进激流中,官兵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一次下潜,再次下潜,三次下潜……经过十多次艰难地寻找,终于找到了管涌的准确位置,官兵们齐心协力,很快堵住了管涌。

一个支部一道堤,一个干部一根桩,一个党员一面旗。在抢险救灾的战场上,到处传诵着党员干部的模范事迹。

参谋长张先宁不顾个人安危,始终与官兵们并肩战斗,扛沙包肩膀磨出了血泡,下水打桩脚被扎伤,他一步也没有离开大堤,身边的同志劝他休息时,他说,部队在抗洪,就是在打仗,我是指挥员,怎么能离开战场!

战士王广文,亲眼看到家里的房子被洪水冲垮了,家里的亲人不明下落。此时此刻,他想得最多的是,自己是一名战士,是一名共产党员,是战士就不能离开战场,是党员就要冲锋在前。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忠诚卫士”的答卷。

洪水翻巨浪,心潮逐浪高。

在抗洪大堤上,喊得最响的一句口号是:共产党员是排头兵,最危险的地方干部上。

官兵们生死与共,情感在洪水中交融,力量在洪水中凝聚,境界在洪水中升华。这就是凝聚力,这就是战斗力,这就是圆满完成任务的坚实保障。

6天6夜,全总队2000多名官兵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打赢大小战斗数十次,先后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16800人,加固堤坝3650米,排除重大险情31处,抢运物质价值5000多万元。为支持灾区人民回复生产,重建家园,总队机关和直属队官兵踊跃捐款10万元。

省长王金山在一份抗洪救灾的简报上批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向参加抗洪救灾的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类推荐
  • 胸有底蕴气自足

    胸有底蕴气自足

    胸有底蕴气自足恰好可分为记忆或审视的角度叙写的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写家族历史、人生经历、生活际遇以及社会交往中的在场感受;另一部分是写自己采访的对象,近于人物专访。不论记忆还是审视,作家都用自己的心去贴近、去揣摩、去怀想。
  • 坐而论道

    坐而论道

    在文学体裁中,杂文无疑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学体裁,它因时代性和思想性强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杂文有时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指社会的“病症”;杂文有时又像一支响亮的号角,唤醒人们心中的希望。本书选编了百余篇杂文。入选作品,或立论新颖独到、发人所未发、令人为之一震,或极具思想锋芒、尖锐触及习俗及传统、给人以醒醐灌顶、拍案惊奇感觉。
  • 周邦彦集

    周邦彦集

    周邦彦(1056—1121),中国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丰初,游京师,七年献《汴都赋》,为宋神宗所赏。后曾为溧水(今属江苏)令。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晚年退休,提举南京(今属河南)鸿庆宫,卒。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著有《清真词》,后又名《片玉词》。
  • 2007年中国故事精选

    2007年中国故事精选

    2007年选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为故事精选。本书力求选出2007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寂寞歌唱

    寂寞歌唱

    寂寞歌唱,是作者在寂寞的年代内心的一种声音。全书收集散文27篇,字字如山泉之水般纯净,是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表达。无雕痕,率真,故可爱动人。...
热门推荐
  • 拾起爱

    拾起爱

    时光蒹葭,你我之间。生活好似一场旅程,也许是跋涉,也许是巅风,也许是逆流,也许是险滩,也许是阳光明媚,也许是雷鸣电闪,不管如何,生活的真谛就在脚步迈开的时候。这里在上演他们的青春,由你做他们的观众。
  • 单调的日子

    单调的日子

    一个是研制机器人的技术狂人,一个是操纵娱乐圈的大亨,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一个是沉稳成熟的大律师,“单调”时尚品牌创始人李菲菲如何选择?
  • 破世之初

    破世之初

    白釉:人说沧海一粟,赌得不过是个舒心,我白釉身无所长,一把刀,纵横足矣。温言:世人妒我、怜我、欺我、辱我,无碍,自当有酒为饮,有肉为食,且看他片刻嚣张。水寒冰:灭族之仇,破世之乱,我一具枯骨又能撑到几时?玩玩罢了。世人各有愁苦,居于天地,困于所需,现在苍天已破,你我何为?
  • 绯色异闻录小说版

    绯色异闻录小说版

    慕容绯做除妖师几十年,第一次遇到要找人除妖的妖怪啊!是要除掉自己吗?!妖怪不都是冷血残忍的吗,妖怪不是应该让他们魂飞魄散的吗?可是眼前这只连尾巴都懒得藏起来的小狐狸精,却似乎有些不太一样……为了五千两黄金【误】行侠仗义,小秋!收拾行李,准备出发!远方的妖怪在等着我们!
  • 盛世医妃

    盛世医妃

    她穿越前是一名私家侦探,是发现暗恋的人魏之远一个惊天秘密,不慎滚落楼梯穿越。穿越后为石兰谷神医的唯一徒弟唐雪晴,医术高明。一次绑架,她遇见了他,遇到与暗恋的他长得一样的人东方野,可是物是人非,她渐渐死心了,只想隐身在深谷中,可是命运再次把两人纠葛的一起,他会再次背叛她吗?她陷入深深的抉择中,而他却深深的爱上她,可是二世的冤孽能最终修成正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之权倾亚非欧

    三国之权倾亚非欧

    他姓孙名权,本该是东吴最有权势的第一人,但就因为哥哥临终前的那句‘汝年幼,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当问公瑾’,让他的权力陷入空前的架空,周瑜把持三军,张昭手握财政,江东子弟只知文有张子布,武有周公瑾,何曾听说江东是孙氏的天下?公元200年,对于西方的罗马帝国和东方的大汉帝国来说都进入到生死存亡的危机当中,一个来自21世纪的灵魂附着在刚刚接手江东的孙权身上,一声惊天怒吼从建邺城发出,“我姓孙名权,自当权倾天下,权倾亚非欧,权倾整个世界!”
  • 如若相思怎不倾城

    如若相思怎不倾城

    游戏为了什么,快意恩仇、策马江湖,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 逆天杀神

    逆天杀神

    这是一段鲜血染成的红色旅程,血海家仇、无边情恨,都成为铺路的基石。修罗之路,成神之道,是他踏着成河的鲜血走出的,累累白骨,重重杀机,没能阻挡他的脚步。问鼎巅峰,再回首,仇已报,愤已消,留下一段逆天杀神的不朽史诗。
  • 青梅竹马:谢谢你,君瑾熙

    青梅竹马:谢谢你,君瑾熙

    祁音抬起头,看着她面前的这个男生,即使他们常常会斗嘴,但却不能否认,从小到大,每次她一旦被欺负了,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保护她,小时候甚至还试过跑去把人再揪出来打回来。祁音忽然轻轻地说了一句:“谢谢你,君瑾熙,哥哥。”君瑾熙一愣,没说什么,却摸了摸她的头。
  • 血刺之最强传说

    血刺之最强传说

    想要体会什么是杀伐果断的爽文?秒杀!谁人能刃下活过三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