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6100000022

第22章 故旧、门生与学派(1)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是承前(自然哲学)启后(以研究人和社会)为中心,伦理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为中心的哲学的一代宗师,他生前故旧不少,门生众多,如其中的柏拉图是苏氏的高足,是“人类的导师”之一;他殁后,其凝聚的众多门生(不含柏拉图)形成了种种以阐释乃师(即苏格拉底)哲学自命的学说的学派,史称“小苏格拉底学派”。这一学派对后期希腊哲学的某些方面有不小影响。

公元前399年5月的某一日,正值华夏战国时代的初期(周安王三年),苏格拉底即将饮鸩就刑,在囚禁这位哲人的监牢里聚集着苏氏不少的故旧与门生。其中克里同是苏氏的知己。他们俩同年出生,是同一区及同一族的人,他们是总角之交,又是多年的老朋友,相知甚深。克里同的儿子克里同普罗斯等4人均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而克里同本人有时也去广场听苏氏讲学。克氏有17篇记述苏格拉底对话的著作,在公元一二世纪时这17篇著作尚存,在狄俄革涅斯·拉厄耳提俄斯的《哲学名家生平纪实纪闻》第2卷第21节还记述了这些著作,并说这17篇集为一卷,并有题名:“人们并非仅靠学识成善。”塞凡的希米亚斯、柯美斯、斐多、阿波罗多罗斯和苏格拉底的亚士契尼斯、忒比斯、艾乌库勒斯、特普西安等,他们大多是苏氏的弟子或崇敬苏氏的年轻人,以及苏氏的故旧。苏氏的弟子还有开瑞丰及开瑞克刺忒斯兄弟,另外还有和苏氏忘年之交的美男子阿尔喀比阿得斯等。关于苏氏的高足柏拉图在下面有专节叙述,属于小苏格拉底学派的苏氏诸门生也将在以下专节叙述,在这里暂不提及。总之,苏氏的故旧、门生众多,因为篇幅的关系,不能一一述及。在本书的前半部中,如“美男子阿尔喀比阿得斯”一节,专门叙述此人,所以在这里就不多重复了。

撰写《回忆苏格拉底》的作者色诺芬是一个军人,也是一个史学家,他当然也是苏格拉底的高足,也为了节省篇幅之故以下就不另立专节叙述,在这里也略为提示一下。色诺芬除撰写了《回忆苏格拉底》一书之外,还有《苏格拉底在法官前的申诉与辩护》,这两篇著作大约都是在公元前393年所写,当时苏氏已殁。色诺芬的《经济论》及《会饮篇》也都是有关苏氏的记述。恪守苏格拉底教谕的门生还有安梯斯忒涅斯,苏氏对这一门生十分垂爱。他矢志跟随苏氏,勤奋地向苏氏学习。安梯斯忒涅斯是一个制作香肠手工业者的儿子,家境较为贫寒,但研习不辍,苏氏诩之为“只有香肠制作者的儿子懂得崇敬我(苏氏自指)”。苏氏的这个门生撰写了7篇记述苏氏言论的对话,文采斐然,现在仅遗存下少数的残篇。当时曾有人攻讦苏氏的这位门生,说他记述苏氏对话的各篇是从苏氏遗孀克珊狄波斯那里窃取来的,此说可能不确。柏拉图似乎看不起安梯斯忒涅斯,而苏氏的另一位门生阿里斯提波斯,即小苏格拉底学派中的居勒尼(思唯乐)学派的掌门人则与安梯斯忒涅斯友善,他将安梯斯忒涅斯推荐给叙拉古王狄俄尼西俄斯,但安梯斯忒涅斯也并不得志,返回雅典后设帐纳费授徒,终老其一生。另外还有一位苏格拉底师友间的学人,名字叫西蒙,职业是一位制革的工匠。苏氏经常去他的作坊和他交谈。后来,他靠回忆,写下了不少笔记,从而撰写出33篇对话。当时有人将这30多篇的对话录戏称为“制革的对话”。据说西蒙是在苏氏还活着的时候以对话这种体裁,也是苏氏论学所采用的方式来介绍苏氏哲学思想的同时代人。这位制革工匠才智极高,雅典当时的执政官伯里克勒斯曾打算以极高的俸禄延聘他,而他却说:“我不愿为金钱而放弃我的自由谈论。”在狄俄革涅斯·拉厄耳提俄斯的《哲学名家生平纪实纪闻》的第2卷第122—123节中对此有所记述。这三个人,即西蒙、苏格拉底及伯里克勒斯之间的对话,涉及存在、知识、道德、宗教、政府、法、美、艺术等各个方面,内容相当广泛。这些都是苏格拉底有关哲学的论述,可惜亡佚失传了,只有些篇名留了下来。

在苏格拉底的门生中还包括一些外邦人,他们因为受苏氏哲学的影响,并仰慕苏氏的学名、思想及精神专程到雅典跟从苏氏学习的。这些人中有一人名叫斐多,柏拉图就曾用这人的名字为篇名《斐多篇》。此人的母邦是埃利斯,原来出身贵族世家,他的母邦陷落后被掠为奴隶等待被卖出去。这时,斐多暗地里与苏格拉底圈内人取得联系。于是苏氏责成阿尔喀比阿得斯或是克里同将他赎了出来。后来,斐多就一直跟随苏氏学习。他撰写了多篇对话,大概只有两篇,即《佐皮鲁》与《西蒙》是真出自斐多之手,可惜的是已经散佚了,未传下来。由于斐多是埃利斯人,他所创建的即名为埃利斯学派。这一学派所持的观点接近苏氏的学说,但没有什么特色。

1 柏拉图

作为苏格拉底高足的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无论其在希腊哲学发展史上还是泰西的哲学和文化发展史上以至文明发展史上,所占的地位都极为重要。柏氏亲炙苏格拉底的教诲,直接得到苏氏的法乳,柏氏撰写了大量著作,这些著作大部分传承至今,目前仍在世界各地产生强烈的影响。仅就这一点而论,柏氏可称是哲学家中的第一人。

苏格拉底在当时是一代宗师,亲炙他教诲、直接受其法乳的弟子众多,但受他精神、思想哺育与感召的私淑弟子,不管是与苏氏同时,或是在他的身后,数量则更多。大凡有学习愿望的人,都会无条件接受苏氏学说、思想及精神的洗礼的。苏氏的学说、思想及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跟着社会的发展,跨超地域,不分人种地传承下来,而且发扬光大。不管今后历史如何前进,社会如何发展,苏氏的学说、思想及精神仍将摄住继往开来莘莘学子的心。

灵魂不灭这一观念苏格拉底本人不仅主张,而且执信不移。反而观之,苏氏的思想也确乎以某种形式存留与活跃在众多的学人心中,这是因为苏氏不仅是诲人不倦的万世师表与哲人,而且在行动上也是众人的表率。常言道,身教胜于言教,苏氏在身教方面的确使人心悦诚服,大凡受到苏氏的学说、思想及精神薰习过的学子,无不学会自身反躬自省,并且要竭尽全力将苏氏的思想及精神实质反映出来,但是有谁真能超越他呢?概而言之,可以说没有一人,但其中也有极少数的例外,这就是苏氏的高足柏拉图。弟子超过乃师是乃师所期求的,也是无可厚非的。柏氏的著作是他的诸《对话录》。如果没有柏拉图的诸《对话录》,特别是其中的《申诉与辩护篇》、《克里同篇》、《欧绪弗洛篇》、《拉凯斯篇》、《小希庇亚斯篇》及《普罗泰戈拉斯篇》等,后世就无法了解苏格拉底的生平事迹,也只有依据柏氏的著作,后世方有可能了解苏格拉底的崇高和伟大。柏拉图是贵族家庭出身,具有极高的天赋,善于诗作,而且艺术修养也极好。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8年,直到苏氏公元前399年饮鸩就刑弃世为止,当时柏拉图28岁。

当时的及后世的莘莘学子在研习柏拉图的诸《对话录》时,无不感受到柏拉图极富艺术素养。柏氏所创制的文体,即“对话”,既有真又含美,使哲学在外观上光灿夺目。柏拉图的文辞藻饰熠熠发光,生动、优美而有力,故而英国浪漫派诗人雪莱曾说:

“……柏拉图严格缜密的理论与诗的热情融为一体,以绮丽而又和谐的辞藻将此二者融合为一股无法抗拒的音乐洪流,展现在人们眼前,促使理论向前奔泻,向读者压将过来,由此使读者喘不过气来。”

柏拉图前期的哲学几乎全是从苏格拉底那里继承过来的,柏氏中期及晚期的思想则受到毕达戈拉斯有关数学方面思想的影响,但其中也含苏格拉底思想、精神及学说的成份。柏拉图与乃师苏格拉底不管是在思想上、精神上及学说上也有不同的地方,这些都在柏拉图晚年的政治活动受挫中明显地表现出来。

柏拉录的诸《对话录》大约有二三十种,大约写成的前后时限有50年,因此,这些“对话”所表达柏氏的思想并不一样,因具体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与发展。柏氏的诸《对话录》的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含柏氏的相论、辩证法、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美学以及修辞、语言和自然哲学等各个方面。柏氏在他的诸《对话录》中不仅提出了自己个人的观点,而且还批判性介绍了他之前及与他同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它们都是极有价值的材料。在当时各个学术领域的分工还不十分明确,柏氏的诸《对话录》所论述虽各有其重点,但其中也包含别的学术方面的内容。不管怎么样,柏拉图在哲学史、思想史及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确定不移的,正如西哲黑格尔所说:

“……哲学之发展成为科学,确切点说是从苏格拉底的观点进展到科学的观点。哲学之作为科学是从柏拉图开始而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他们比起所有别的哲学家来应该可以叫做人类的导师。”

英国学人怀特海将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家归结为对柏拉图学说的诠释:

“……欧洲哲学传统最稳定的一般的特征,是由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释组成的。”

在这里还须指出的是前苏联学术界对柏拉图是持否定态度的。这当然不可为训!

最后要明确指出的是,柏拉图所持的完全理想主义,是受惠于苏格拉底。柏氏扩展、壮大与完善了哲学体系,均为乃师苏格拉底所惠赐,而苏氏首扬其波的辩证法则成为柏拉图哲学方法的根本。

2 小苏格拉底学派

公元前399年5月苏格拉底饮鸩就刑殁后,他的高足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无疑是杰出的哲人,当然苏氏的哲学还影响了别的哲人。苏氏生前未曾创立固定的学派团体,但聚集在苏氏门墙的弟子有不少是以传释乃师学说自命自律的。在这些苏氏的弟子中有些人恪守苏氏的教谕,毫不旁骛地回忆并记述苏氏的哲学对话,然而这些宝贵资料都已散佚,未能传承下来。但苏氏弟子中有一部分在乃师殁后吸取其学说、思想及精神中的某一部分予以发挥,或是糅合别的哲学思想创建了某一学派,并以此持久传承下去,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所有这些主要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学派,即昔尼克或“犬儒学派”、居勒尼或思唯乐学派及麦加拉或论辩学派,而将这三个学派合起来,学术界统称为“小苏格拉底学派”。这三个学派是各执苏氏学说、思想及精神的部分,而将别的哲学思想糅合其中。这与苏氏的高足柏拉图大异其趣,柏氏乃传承师业,尽其妙而又得其全。

小苏格拉底学派中的三个分支各自均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苏格拉底本身虽具有开拓性与探索性,虽然内容极为丰富,但却未形成十分严密与确定具有系统性的哲学,苏氏所标榜的哲学最高的范畴“善”还是较为抽象的界定,未能作更进一步的阐发,而小苏格拉底学派的各分支则各撷取其某一方面的内容加以发挥与阐释。其中居勒尼学派吸取了有些智者关于感觉论的因素,将“善”界定为快乐。这样,“善”在周延上含有享乐主义的因素,但对于理智所界定的快乐还是十分重视的;这一点开伊壁鸠鲁哲学的先河。昔尼克学派,亦即犬儒学派,所主张的“善”则是顺应自然,仅仅满足于极为简单的自然需要而已,崇尚节制,要求禁欲,但尔后都演化成一种玩世不恭、放诞不羁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这是斯多亚学派的先声。麦加拉学派是将苏格拉底所主张的“善”与爱利亚学派所主张的“存在是一”的论点结合起来,同时还将芝诺式的论辩法予以生发,故而这一学派有“论辩派”之称。它在逻辑思想方面有极大的建树,斯多亚学派的逻辑思想直接受惠于此。

小苏格拉底学派所包括的三个分支都各自蕴涵某些有价值的思想内容,而小苏格拉底学派上承苏格拉底思想的余绪,下启晚期古希腊哲学的嬗变。这一学派正是处于中间环节。由此可以窥测到希腊时代衰落时期知识界中纷繁的精神状态,因此,对小苏格拉底学派是有研究必要的。

3 昔尼克(犬儒)学派

苏格拉底的门人安梯斯忒涅斯(约公元前446—公元前366年)是昔尼克或犬儒学派的创建者。由于安梯斯忒涅斯经常在雅典郊外名为“白犬之地”的运动场与人交谈,并以这种方式传道、授业、解惑,故而称为“昔尼克”(译音)学派或“犬儒”(译意)学派。这一名称也具有某种象征性的意义,意即像猎犬一样狺狺狂吠,提醒人们要节制、要禁欲,当时也表明这一学派宣扬与奉行的是一种俭朴粗陋的生活。在这里还可以引申一下,“犬(儒)”可否有如老子所说的“刍狗”呢?再有,佛教依五部律中的四分律以弘通戒律的大乘宗派,即汉传佛教的南山律宗所奉行的与犬儒学派所恪守所奉行的生活方式有许多相似之处。

同类推荐
  • 林肯(名人传记丛书)

    林肯(名人传记丛书)

    “平民总统”林肯(1809~1865),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深受人们的爱戴与敬仰。从平民走向总统后被暗杀,其传奇的一生熠熠生辉中伴着无数常人不及的坎坷与曲折。
  •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秦始皇尽管是一位暴君,但他也是统一中国的皇帝。没有他,中国的统一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理:中国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秦始皇不但是一个古代君主,也是一个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一口气读懂清朝12帝

    一口气读懂清朝12帝

    本书介绍了清朝的12位皇帝的生平趣事:包括:嗜血枭雄努尔哈赤,翩翩多情的权谋天子皇太极,不爱江山爱红颜的悲情帝僧顺治,完美君主康熙,最具争议的清帝雍正,文治武功的十全帝君乾隆,难享太平的嘉庆,苦命天子道光,无力挽狂澜的咸丰,自我放纵的薄命天子同治,傀儡皇帝光绪,西洋化的末代皇帝宣统。通过介绍十二位皇帝的人生经历,揭开尘封的清朝历史。
  • 白宫200年内幕

    白宫200年内幕

    本书记述了历代英王及王室成员的政治活动、家族背景、家庭生活、性格爱好、婚姻恋爱以及宫廷轶事等。
热门推荐
  • 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合格班干部的自我培养

    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合格班干部的自我培养

    《优秀的班干部从这里起步:合格班干部的自我培养》细致入微的介绍了中小学班干部与少先队、共青团的干部的养成,帮助学生更好的处理班级事务,增加学生的班级建设能力和组织能力,增强自身的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班级建设者。
  • 武士的反抗

    武士的反抗

    四百年前,冥想术突然出现在君兰的城墙上,新的修炼体系-魔法横空出世,大陆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四百年后,已成规模的法师,渴望更大的话语权,向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武士阶层,发起了冲击。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千年未有的乱局,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的慷慨悲歌。
  • 大爷我要证道

    大爷我要证道

    他盘坐在那里,与老者相对。“何为道?”老者传出声音,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振聋发聩。他宁静片刻,开口:“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何为道?”老者还是这句话。“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可谓之道。”他再答。“何为道?”“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何为道?”“一阴一阳,谓之道。”一问一答,他从各个方面阐释,但这个问题太宏大了。因为这个世间,所有人都在求道,修道。最后他站起身来,发出无量宝光,将老者虚影撕碎,道:“这就是道!”“是的,这就是道……”出人意料,是的,这就是道,对自己的前途充满肯定,无所畏惧,这就是道!
  • 六十种曲紫箫记

    六十种曲紫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恨两难,怎敌天意!

    爱恨两难,怎敌天意!

    一个杭州估衣,一个簪缨世族,爱恨两难,怎敌天意。本事两人长久事,却是半点不由人。
  • 重生之天才小姐

    重生之天才小姐

    她,因为爱情的背叛而不相信爱情;他因为母后的离去而隐藏自己的心。当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就爱上了对方…
  • 守护与毁灭

    守护与毁灭

    光明永伴黑暗,大人物们独掌光明,吝啬的施舍给小人物;黑暗的泥潭中只有冷血与残忍,怪物们互相撕咬,用腐烂的躯壳换取大人物的权力。但有一类人不同,他们身处黑暗,却拼命挣扎着,挣扎着寻求内心的善与宁静,不求光明,只愿拥抱永恒存在的温暖。
  • 继世纪闻

    继世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爱的归属

    TFboys之爱的归属

    本文主要讲三小只和三位女主"颠沛流离"的爱情故事,(三小只中的一人因为被男配陷害丧失了记忆,女主悉心照料,可女配总会来坏事,后来他们六人都找到了爱的归属)。大家期待一下哈!这几天只有晚上会更,大家包涵一下~~~~~~~~~~~
  • 佛说菩萨十住经一卷

    佛说菩萨十住经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