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7500000012

第12章 阵痛(2)

邓肯一直给他在舞台上留了一个位置。

但他,一直没有来。

斯特林伯格的思想无疑影响了情绪不好的邓肯。她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渴望远离人类,独处。她一口气跑到北海滨上一个叫诺德维克的地方,租了一所在沙丘中的“玛丽亚别墅”。她在这里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迪尔德丽。

诺德维克距最近的村庄都有三公里路程,到最近一个城镇足有百里开外。邓肯发作的那天下午,只有一位乡间医生在边上。阵痛持续了两天两夜,依然不见动静。医生耐不住了,他一不做,二不休,拿了一对大夹钳,麻药都不用,就把婴孩强行拽出。

“除了被火车辗压以外,恐怕再没有什么能和这种近乎屠宰的痛苦相比了”。

孩子的到来使邓肯忍受了一切,也忘记了一切。乳汁源源不断地从自己的胸脯流向孩子的嘴里,邓肯认为这种幸福远远超过了情人的亲吻。

在最初的几个星期内,我常常把孩子搂在怀里,久久地侧躺着,瞧着她睡。有时看见她的眼睛里露出凝视我的目光,我觉得非常接近于生命的玄妙边缘,生命的奥秘,也许是生命的知识。这个新创造出来的身体中的灵魂,它用显然成熟的目光,永恒的目光,来回答我的注视,而且充满爱恋。也许爱就是一切的答案。用什么言语才能描写这样的快乐呢?我不是作家,根本找不到恰当的言语来描述,这有什么奇怪的呢?

4

可爱的迪尔德丽多多少少弥补了一些邓肯与克雷格之间的裂痕。邓肯一边带孩子,一边力撮克雷格和著名舞蹈家埃莉诺拉·杜丝合作。她认为,最富创造性的舞台设计家与最有活力的舞蹈家的联手,一定能给舞蹈事业拓展更加广阔的前景。

当然,这不过是一种设想。在克雷格和埃莉诺拉·杜丝的相处中,更多的是争吵与不愉快。虽然邓肯的极力斡旋使局面一度有所改观,但固执的克雷格和孤傲的杜丝还是一拍两散。

邓肯心力交瘁,患了神经炎,病得不省人事。杜丝对她非常关切,派了自己的医生来照顾她,邓肯的病情才得以恢复。

邓肯在德国的学校步履维艰,资金匮乏。普鲁士的高压统治方式更是容不得新生事物的萌芽。德国皇后去参观雕塑家的工作室时,总要派她的御前侍卫在她驾到前把那些裸体雕像全部用布遮盖起来。那块布遮盖的不仅仅是一尊石头或泥质的裸体塑像,而是清教徒式的极端脆弱与君主专制的极度骄横。

1907年1月,邓肯同姐姐伊丽莎白一道去了圣彼得堡,希望奇迹能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发生。她们的全部信心,来自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他的帮助,当然敌不过几百年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固有的表现形式。很显然,在这个林海雪原的国度建立一个倡导人体自由动作的学派,为时尚早。

1908年夏天,邓肯又去了伦敦。演出的效果倒是相当不错,但办学校,没门。埃伦·特里的造访,亚历山德拉王后的光临,德·格雷夫人的恭维,曼彻斯特公爵夫人的建议,都如过眼云烟,只能留下海市蜃楼式的幻象。

钱花光了。

邓肯和经纪人签订了一个去美国演出的合同。她必须离开自己心爱的小宝贝迪尔德丽,小家伙快两岁了,金发碧眼,胖乎乎的。这种离别,真让人黯然销魂。

邓肯站在远洋巨轮的甲板上,想起九年前,一家人搭乘牲口船在从纽约到欧洲的洋面上漂泊,心中鼓荡如洪。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黄毛丫头,已经是驰名欧洲的艺术家了。这一切,不是命运的安排,也不是定数的指使,而是漫漫求索的合乎逻辑的结果。

邓肯不由得想起了母亲的那句话:“上帝是大人假扮的。”我也是大人了,我也可以扮作上帝,不,我就是上帝。

然而,1908年8月,邓肯不得不在纽约百老汇接受她的舞蹈遭到家乡人民冷落的现实。她一个劲地表演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和格鲁克的《伊菲惹尼亚》,尚未完场,本来少得可怜的观众都陆续退出了演出大厅。他们不认为舞蹈不好,但是觉得没必要为了看舞蹈而耽搁自己的事,比如做生意、打工、赌博等等。

对邓肯表示友好祝贺和热情鼓励的,还是一些诗人和画家。其中的代表人物是雕塑家乔治·格雷·巴纳德。这位以雕塑亚伯拉罕·林肯而青史留名的杰出艺术家,兴冲冲地跑进邓肯的化妆室:

“依莎多拉·邓肯,你是青年美国的象征。你的舞蹈就是美国在舞蹈。美国人不理解只是暂时的,你不要离开。我总有一天要让美国人明白,邓肯的舞蹈就是我们自己的舞蹈。”

邓肯被这番奇异的谈话怔住了,她没有被经纪人吓唬,返回欧洲,而真的留在了美国。

巴纳德马上付诸行动,他只为邓肯找到一个人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沃尔希·丹罗希。此君系侨居美国的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他是纽约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和首席指挥。他对邓肯说:

“我看过了你的那场演出,主要是效果没出来,问题出在乐队上。那支乐队又小又糟,根本不能与你的舞蹈相提并论。我安排你到大都会歌剧院连续演出,我亲自指挥,怎么样?”

“那太棒了!”

丹罗希为邓肯的演出,拉起了一支80人的大乐队。场面顿然改观。邓肯在台上跳舞的时候,全身的每一根神经都跟乐队,跟指挥息息相通,连成一体。乐队恢弘的气势,丹罗希雄壮的指挥,使邓肯的舞蹈犹如一叶张满的风帆,在音乐的海洋里破浪而行。邓肯在舞台上,偶尔望见下面丹罗希俯览总谱时袒露的巨额,感到自己的舞蹈恰如雅典娜的诞生,全副武装地从宙斯的头颅里蹦了出来。

1908年11月15日的《太阳报》星期天增刊上,登载了一篇详细描述邓肯表演的长文:

“她从腰部以下裹着一幅美妙的带有中国刺绣的纱罗。她那短短的乌黑的头发鬈曲着,蓬蓬松松地编在脖子后面,自然地分开,披拂在两颊旁边,像圣母一般……她的鼻子微微翘起,眼睛是灰蓝色的。许多关于她的新闻报道谈到她的身材高大优美,犹如成功的艺术品,实际上她只有五尺六英寸高,体重125磅。”

《艺术》杂志的编辑玛丽·范东·罗伯茨的评论则体现了邓肯的故国对她的舞蹈艺术所能理解的深度:

“当依莎多拉·邓肯翩翩起舞的时候,人们的精神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那时,人们以形体之美作为自由表现灵魂的手段,运动的韵律和声音的韵律融合为一,人体的动作与风和海洋的运动协调一致,女人手臂的姿势犹如玫瑰花瓣的开放,她的脚踏过草地,好像树叶飘然落地。当宗教的、爱情的、爱国的、牺牲的或者欲望的整个热情,合着古弦琴、竖琴以及羚鼓的节奏表现出来时,当男男女女在他们的炉火旁和神的面前,或者走出家门在森林中,在海边,身上充满了生命的欢乐,以宗教式的狂热跳舞的时候,那必然是:人类灵魂的每一个强烈的、巨大的、美好的冲动,都从精神倾泻出来而化为身体语言,与宇宙的节奏达到完美无瑕的和谐。”

5

在首都华盛顿演出,又碰到了一些麻烦事。原来,几位慕名而来的政府部长们,夸夸其辞,大谈不是,语调颇为激烈。

舆论有反戈的趋势。

某天日场,包厢那边突然人头攒动,气氛紧张而又热烈。邓肯忙问发生什么事了。丹罗希兴高采烈地说:

“依莎多拉,尽情地跳吧,罗斯福来啦。这可是个机会,就跳给他看。”

真的是罗斯福总统,那个圆脑袋在包厢里分外醒目。旁边那些人大约是警察,面部严峻,目光锐利,令人胆寒。罗斯福在每一个节目演完后,总是带头鼓掌,他的话一言九鼎,正本清源:

“这些部长们从依莎多拉的舞蹈中能找到哪些害处呢?在我看来,她像是一个在晨曦沐浴的花园里跳着舞、采摘着想象之花的天真无邪的孩子。”

这句话为邓肯的巡回演出开辟了道路。所到之处,等待着她的,都是鲜花和掌声。

纽约银行邓肯名下的存款额往上猛涨。

乔治·格雷·巴纳德正在为邓肯雕塑一个舞蹈石像,题目都取好了:美国在舞蹈。他从邓肯口口声声念着的惠特曼的诗句“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中得到了启发。

可是,没过多久,巴纳德的妻子病倒了,塑像工作被迫停止。一周后,邓肯即回欧洲去了。“美国在舞蹈”一直是个半成品,但巴纳德还是抓住了邓肯舞蹈的本质,把瞬息的闪电传之久远。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佛教故事全集

    不可不知的佛教故事全集

    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从秦皇到汉武

    从秦皇到汉武

    本书以《史记》为蓝本,通过小说的笔法,以通俗幽默的语言,带读者重新领略这两大强者的风采。
  • 直系教头冯国璋

    直系教头冯国璋

    冯国璋的一生,是充满了争议的一生。他是众人皆知的文武全才。他曾跟随过袁世凯,却在袁称帝之后发布“五将军密电”,与其决裂。他倡导革命,却依旧维护着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和名誉。他一生追求和平统一,却又拥兵自重,成为举世闻名的江宁霸主。他一生经历两次府院之争,却总是摆脱不了居间调解人的尴尬境地。正是这一个一个的争议,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冯国璋。
  •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图说世界名人: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介绍了,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张爱玲10岁时在期盼爱,20岁时在书写爱,40岁时在放弃爱,60岁时在整理爱。短短三、五年的爱情,这样细水长流地被思量、被咀嚼,被雕刻,好比写一本书,前言花去20年,后序花去50年,最厚重的却仍是青春那三五年。她孤傲、敏感、卓尔不群,却逃不开心灵的篱栅。本书纵览张爱玲一生,讲述民国的临水照花人从歌舞升平到繁华凋谢,她用一双冷眼,热望尘世,化作心泪如雨。在这本书里,这位民国的“临水照花人”将从旧时光里向我们走进,用一种静默柔情的文笔,让我们体悟她的清冷孤绝、她的无可奈何,她的意犹未尽。
热门推荐
  • 烈爱焚身:帝少的二次欢宠

    烈爱焚身:帝少的二次欢宠

    “大哥,求求你不要……”她哭,声音已经在不堪负荷下沙哑。“不要?羽下面要比上面哭的厉害多了,大哥已经深深的感觉到了。”三年前,她以为自己解脱了。三年后,他如黑鹰一般,再次骤降眼前。他是商界巨擘,是只手遮天的帝都掌权人。他们人前是兄妹,人后却被他在身心上极端地霸占。“大哥,我是你妹妹。”“你什么时候见过兄妹长床的?”他冷鸷。他的霸道已经到了偏执的地步。简介无能,看内容。求收藏,推荐,留言,么么哒。
  • 浮生望

    浮生望

    望断千古浮生路,红尘之主唯双木。异界大陆,强者林立,群雄荟萃,主角如何踏上强者之路,俯视浮生,为了亲人,为了兄弟,战!
  • 大神教我配音吧

    大神教我配音吧

    看老师如何一步步的跑诱饵来引可爱的学生步步上钩,学生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老师!大神,教我配音吧!
  • 妞,爷给你笑一个

    妞,爷给你笑一个

    许愿在遇到苏浅之前,女人之于他就是传染病,能避则避。在遇到苏浅之后,女人之于他就是绝缘体,绝对不能碰,绝对没感觉。当然那个叫苏浅的妞除外!因为,那是他发誓这辈子都要捧到手心里的宝贝。他的爱,只能给她,而她,只能他来爱!
  • 青春就该疯着狂

    青春就该疯着狂

    林默筱筱,谭朵琳,厉南薇,孔凯南,这几个叛逆期的孩子们,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脾气大的很!但是但他们聚在一起,将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我们谁也不知道,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根据真实经历改变哦!
  • 神墓深渊

    神墓深渊

    世间有地狱深渊,渊魔万千,以人为食,生灵涂炭!幸先辈钻研,以人身移植“渊肉”,化为半渊,可与“渊”争锋!武道可以通神,演变神通,震古烁今!半渊不死不灭,领悟大道,与世长存!二者不可得兼,千古定律,终有一日,神盘落入平民少年手中,打破了铁则。当深渊者成就了武道,命运为其转身,铺就一条前无古人之路,
  • 那年曙光

    那年曙光

    青春,记载了我们的回忆,那一年我们十七岁,有一些东西正在悄悄萌芽。
  • 从农村走出的强者

    从农村走出的强者

    强者如何,我会一步步追上去,我有不屈的意志,
  • 萌徒哪里跑.师父大人太腹黑

    萌徒哪里跑.师父大人太腹黑

    一个笨笨的小逗比杀手,在一次逃脱中穿越了。遇上了腹黑的师傅大人。看师徒如何叱咤风云~片段1:“师傅大人,等等我啊,有人妖在后面追我啊~~”他悠闲的坐在院子里,姿态优美的喝着茶,“小徒弟,加油,银家看好你哦”他是神,却倾尽一世繁华只为她.
  • 花千骨之不弃爱你

    花千骨之不弃爱你

    白子画,今生所做的一切我从未后悔过,可若能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要爱上你……我再也不等了,就当风…没吹过,你没来过,我没爱过……再不奢求你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