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7500000016

第16章 子殇(2)

与杜丝的相逢,使邓肯意识到,她此前之所以不能和别人共处,是因为他们都在演戏。他们总是很善意地劝她忘掉过去,这怎么可能呢?这种安慰多么苍白,多么滑稽。杜丝从来不说“你不要悲伤”,而是和邓肯一起悲伤,她想象着迪尔德丽的舞蹈天赋,她吻着帕特里克的照片,泪流满面。两个人共同承担的悲伤,无形之中就将悲伤削减了一半。除了杜丝,亨纳·斯基恩勉强可以做到这一点,他的绝招是不说话,用琴声倾诉自己对命运的理解。

杜丝,这位热爱诗人雪莱的艺术家,常常在暴风雨中闲庭信步。她认为,雷电是雪莱的魂魄,她永远追随着他。当闪电划破天际,掠过深暗的波涛时,她指着大海对邓肯说:

“你瞧,那是雪莱闪亮一生的余辉。他就在那儿,漫步在波峰浪尖之上。”

邓肯失子的世俗之苦,在这场暴风雨中,渐渐消融于杜丝先知般的指引里,仿佛《神曲》中贝雅特丽斯对但丁的指引。

雨停风住。邓肯豁然醒悟:真正的天堂,不是遗忘,而是永铭;不是脱离苦海,而是承担苦难。

杜丝望着海湾彼岸的高山,她平和的语言里哲理无边:

“你看那克罗采山两侧峻峭峻峨的削壁悬崖,它们在郁郁葱葱的吉拉登山坡之旁,对比阳光下的万紫千红,显得何等的阴森可怖!但是,只要你再往黑暗突兀的克罗采山顶望望,你就会发现无数白色大理石在闪闪发光,期待着雕塑家去把它们变成不朽的作品。吉拉登山产生的仅仅是人世间需要的餍足之物,满足那些庸俗旅行者的贪婪与虚荣;而克罗采山峰却鼓舞着人的梦幻。艺术家的生活即是如此,黑暗、忧愁的悲剧虽在其中,然而,它给予人的是雪白的、萌发人灵感的大理石。”

邓肯在杜丝的别墅附近租了一栋小白屋,她们时刻在一起,谈心,散步。一天傍晚,邓肯打电话找来斯基恩弹琴。她舒展腰肢,跳起了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依莎多拉·邓肯,她终于又投进了艺术的怀抱。

杜丝走上去,拥着她,谆谆地说:

“依莎多拉,这才是你唯一的出路呀!生命是多么短促,我们没有时间再这么无聊地等下去。摆脱忧伤和无聊吧。”

但邓肯毕竟是曾经沧海,在杜丝面前她已基本恢复常态,一旦离开杜丝,尤其是独处的时候,她就不由自主地回到痛苦和绝望的煎熬之中,寂寞的声响让她心凉胆跳,喧嚣的孤独使她彻夜难宁。

5

阴暗的秋日。下午。沙滩。

依莎多拉·邓肯拖着长长的影子。

奇怪,别人都没有影子。太阳躲在云里。

邓肯的影子那么长,那么长。她惊慌地望着。

影子好像还在不断地长……

须臾,影子里面长出两个小影子,手拉着手。

“迪尔德丽!帕特里克!迪尔德丽!帕特里克——”

邓肯一边追,一边喊。但她怎么也赶不上,因为,她赶不上她的影子。

迪尔德丽和帕特里克一边跑,一边笑。蓦地,消失在浪花之中。

邓肯不顾一切地向前扑去。

不知过了多久,邓肯恍惚从噩梦中醒来。一只温暖的大手覆盖在她的额头上。他像一尊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凝重,有力。

“我可以帮助您吗?看得出您受了很大的惊吓。”

多么好听的声音,来自天堂,来自奥林匹斯山顶的神殿。“那好。请您救救我,挽救我濒于崩溃的理智。我的命不要紧,请您……给我一个孩子吧。”

竟然就有了月光。

月色如水,倾泻在大理石般的山坡上。两个陌生的身体,在痛苦和爱的磨砺下,显得那么亲切,融洽。这种交流,宛如两条溪水的汇合,肉欲只是沉入水底的卵石。他们感觉到的,是清澈可鉴的河面、潺潺溪水音乐般的流动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

邓肯不断地呻吟着:“孩子呵,给我一个孩子吧。”

年轻人将邓肯搀扶了回去,黯然而别。也许他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这一夜的女人是邓肯,他只是将这一夜当作一回普通的艳遇,这都没有关系。现在,如果他坦然忘记了这个奇特的女人,如果这一夜未曾在他的心里烙上印痕而让他铭刻终生,那他,一定是一个俗物。

洛亨格林的一封长电打动了依莎多拉·邓肯尘封已久的心,也唤醒了她内心深处对艺术的渴望。

我1908年与你初次相识,是想来帮助你的,然而,我们的爱情造成了悲剧。但是,让我们按照你的意愿建立你的学校吧,让我们在这个悲哀的世界上为别人创造美吧。

翌日,邓肯即启程来到了巴黎。洛亨格林买下了贝尔维大旅馆,将它交给邓肯。倘若在这里办成一所学校,至少可以容纳一千名儿童。邓肯在市中心举行了一次严格的选拔考试,初选出50名预备生,再加上原来舞蹈学校的学生,规模不算小了。

正巧,罗丹就住在学校对面默东的小山上。他来得很勤,一来就坐在练功房,给孩子们画速写。他有时兴致很高,跟着学生们一起跳舞,动作滑稽得令人捧腹。孩子们当然不懂得罗丹的意义,他们只是喜欢这个怪老头。哪一天他不来,学校就像少了一点什么,乏味多了。罗丹则感慨系之:

“要是我以前有这么好的模特,那就妙极了。这些按照自然和谐规律成长起来的模特儿,不仅仅是美丽,而且展示了运动中的生命。他们是表现生活的生动活泼的最佳形式。”

罗丹带动了一大批画家手揣速写本来到贝尔维。拿邓肯的话说,就是通过舞蹈学校在画家和模特之间产生了一种新的理想的关系,模特儿不再是那种干巴巴地坐在画家工作室里的小傻瓜了。

1914年,邓肯心中酝酿着一个宏大的计划。她要用一千名学生来表演第九交响乐,以庆祝贝多芬诞辰一百周年。她每天增加了几小时排练时间,怀有身孕,使她累得大部分时间只有靠在长沙发上,用手臂做动作教课。

然而,到了7月,一股浓厚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欧洲的上空,一种可怕的郁闷笼罩了巴黎城。

邓肯觉得肚里孩子的活动比较微弱,不像前面两个那样有劲,她的心里十分不安,为了不出意外,她只好把学生放了假,自己想静养一段日子。每当站在学校的高台上眺望全城,她总感到有一种慑人的危险正飞快向巴黎进逼。

一天清早,凶讯传来,曾热忱支持过邓肯的奥国皇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刺身亡。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8月1日,分娩前初次阵痛。奥古斯丁、伊丽莎白、朋友玛丽、学生艾尔玛都应召前来。最重要的是医生,可惜好友博松大夫入伍去了,接替他的是一位陌生的大夫。

经过一番艰苦奋斗,邓肯终于听到了婴儿的哭声。护士把一个男婴送到她的怀里,伊丽莎白说:

“恭贺,你又快乐了。”

邓肯的眼里泪水盈盈,生命的那一点点汁液都化成了这一汪咸涩的水。她轻轻地逗弄着婴儿:

“你是谁呀?是迪尔德丽,还是帕特里克。你又回到我的身边来了,我的小宝贝。”

小东西紧盯着妈妈,似乎是笑了一下,突然憋住呼吸,好一会,才嘘出一口长长的气,裹着一丝不祥的声音。

邓肯大骇,赶忙喊来护士。护士一看,迅即将婴儿抱了出去。

……

一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一个世纪过去了……无限漫长的等待……

奥古斯丁进来了:

“苦命的依莎多拉,孩子,死啦。你一定要挺住。”

“为什么才来告诉我?”

“抢救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才放弃。”

邓肯的眼前,立即幻化出一片汹涌的大海,波涛席卷,浊浪排空。她看见了死神的面孔,美丽而冰冷,嘴里叼着的正是她的孩子。

“把孩子还给我!”

“依莎多拉,你错了。这孩子你注定只能看上一眼,他属于天国。”分明是死神在说话,可她又没有开口,因为她一开口,孩子就会掉下来。

“那你把我也带走吧。”

“不行,人间还需要你。你的苦难和幸福都还没有完,完成了你的使命,我就会来找你的。”

邓肯昏迷了两天两晚,滴水未进,第三天才悠悠醒来。她望着亨纳·斯基恩,低沉地说:

“谢谢你来见我最后一面,我一定要去照顾我的三个孩子,哪怕是下地狱。”

斯基恩情绪激动地说:

“依莎多拉,命运是对你太不公平,你的痛苦山高海深。我们都能理解你,希望能够帮你分担。所以,在你昏迷的时候,我们这些人都陪着你,两天两夜,谁也没合上一眼。可是,你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形吗?硝烟弥漫,杀声震天,战争这个恶魔正在夺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伤兵、死尸从前线源源不断地运回来。你想想,相比之下,你个人的这点痛苦又算得了什么!你是一个非凡的人,命运折磨你,就是因为它看准了你是非凡的。和命运抗争吧,依莎多拉。”

6

邓肯挣扎着爬起来。

她把贝尔维开辟成伤兵医院,学校被迫暂时解散。所有的床上,都躺着缺胳膊少腿的士兵、军官,有的已经奄奄一息。邓肯的耳边响起了萧伯纳的警世之言:

“只要人类不断折磨和屠杀动物,吃它们的肉,我们就不可避免战争。”

这句话深刻地印在邓肯的脑海里。以后,她给任何学生都只吃蔬菜和水果。杀生者必自杀,可怕的自相残杀呵!

秋风瑟瑟。战争的萧条使邓肯的身体无法复原,病情反而加剧。她连到海边散步的力气都没有了。她想,正好到伤兵医院看看。奇怪的是,那位留着黑胡子的矮个子医生一看见她就转身欲逃。邓肯大声叫住他:

“大夫,为什么您不愿给我诊治一下呢?我都快走不动了。”

他的脸上露出歉意。他说,我明天去您的府上。

第二天一早,大夫冒雨前来。邓肯正在生炉子,她觉得这位安德烈大夫浑身是个“谜”。虽然还猜不出谜底,但“谜面”却是如此温存、敦厚,令人放心。

邓肯一口气向他倾诉了孩子的事,堵在胸口的悲哀之情郁闷之气喷泻而出。安德烈大夫走过来,不可置疑地将邓肯抱在怀里,抚摸着她:

“依莎多拉,你知道我为什么昨天不给你看病吗?因为,你没有病。不,是你的身体没有病,但你的心病了,病得很重。我今天就是来给你诊治心病的。我告诉你,惟一能治好你的良药就是,爱。爱将激发你体内的巨大能量,从而振作起你的精神。”

安德烈大夫每天都来。在炽热的拥抱和轻柔的爱抚中,邓肯的身体日益恢复元气。可是,安德烈大夫却一天比一天愁闷,他黯淡的眸子里越来越凸现出那个不可知的谜。

邓肯问他:

“安德烈,你有事情瞒着我。我早就感觉到了,我们之间有一种特别的联系,你一定要告诉我!”

安德烈后退几步,眼睛依然注视着邓肯,诚惶诚恐:

“依莎多拉,你记不得我了。但我怎能忘记那一切呢!你睡觉时,跟你的婴儿一模一样。我尽了最大的努力挽救他,从我的嘴里一口气一口气地把我的生命,通过他可怜的小嘴送给他……那是怎样的一小时呵!我觉得不是婴儿,而是我自己,死去了。”

邓肯掩面跑了出去,跑得远远的,沿着海涛,沿着从生到死的线路,她恨不得一下就跑到终点。

可半途上被安德烈拦住了。

“依莎多拉,你不应该干人的蠢事,你是神。你担负着引导人类通往神明之途的重任。上帝是不会让你死的。”

“但他为什么要夺走我的孩子呢?”

“也许,是为了现在和未来的普天下的孩子吧。”

同类推荐
  • 萧统与《文选》

    萧统与《文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原鹿正肥:袁世凯的奋斗

    中原鹿正肥:袁世凯的奋斗

    本书以晚清的风起云涌为大背景,讲述袁世凯通过不懈奋斗,从一个浪荡公子成长为朝廷重臣乃至洪宪帝制的过程,全书截止于1915年袁世凯称帝,着重讲述二十余年间其出人头地的艰难与相关手腕,展现其在此期间所建立的功业。
  • 京剧奇葩四大名旦

    京剧奇葩四大名旦

    徐城北任公明耀是我的前辈,为任公这本书写第一篇序的马老少波,更是我的前辈。有马老的序在前“开路”,应说一切都已尽善尽美。为此,我曾坚辞数次,然而任公不许,一定要我写一写我对于四大名旦的看法。余生也晚,只在五十年代的中后期,看过梅、尚、荀三位很少的几场戏。即使如此,也还约略感受到京剧盛期中的那种峥嵘气象。当时的我,并来因此形成进入梨园工作的打算,但却萌生了去“做”一番传统文化事业的决心。“文革”之后,我调入中国京剧院,最初只想当一名好编剧。但事与愿违,“承包风”把国家剧院的正常生产秩序刮得七零八散。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李安哲学

    李安哲学

    本书运用东西方两种不同哲学传统评析李安导演作品。图书第一部分聚焦李安导演的华语影片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道、儒及佛教哲学主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其导演的英语影片中所体现的西方哲学思想主题:然而,全书的终极目标在于探索李安糅合这两种文化、架构中西文化沟通桥梁(即为表现电影主旨内容,策略性的汲取中西文化思想)的电影导演哲学。
热门推荐
  • 剑仙繁星

    剑仙繁星

    一个废材,妖神转世!我已写了剑仙修炼一,现在开剑仙修炼二,请大家观赏。
  • 绝色王爷太腹黑

    绝色王爷太腹黑

    “王爷,我要摸摸,我要亲亲,我要抱抱。”木床上,她再次扒开王爷的衣服,若要她寒妖妖不在贪图男色,这几率是等于零。“好的。”每夜,王爷只得无可奈何的被这好色的小妮子搜刮着。谁说小妮子不能吃?谁说小妮子不能碰?他堂堂的王爷可经受不了这诱惑,妮子,我来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黑夜中的眼睛

    黑夜中的眼睛

    那一年,众神诞生。那是遥远的未来,那是星河时代,那是神历元年,那是宇宙历300年,那,是3000年。而我,墨迹,早在2017年便已经洞悉,神的诞生!
  • LOL之:妖惑

    LOL之:妖惑

    她是一只修行上千年的九尾火狐,每千年出山体验人间生活。当她第8次出山时,世间都变了样,一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一切。他是一个万人之上成功的企业家和优秀的演员,变脸速度之快,阴情不定的心情和完美的样貌让人又爱又恨。当她遇上他,会有怎样的结局?我们拭目以待。
  • 倚栏念红颜

    倚栏念红颜

    她是21世纪首席毒医副业杀手,为了训练宁愿亲手杀了父母也不要他们将来沦为组织上威胁自己的工具;最后却死在爱情这座墓上,她含恨穿越了……“我鬼囚有三不救:不死不救;为恶好色者不救;看不顺眼不救”跪了一地的丫鬟奴才听了差点没岔气……欲知后事如何得等本作者抽空出来更新本书
  • 冲破原罪

    冲破原罪

    习惯了曾经最厌恶的杀戮。习惯了曾经最厌恶的鲜血。习惯了曾经最厌恶得堕落。回不去了。我对曾经的自己说: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 翼泪缘

    翼泪缘

    如果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一个是让你接受残酷现实般的毒药,撕心裂肺;另一个却是如美梦般的长眠,永生永世。换做是你,你会做出如何的选择?是接受现实?还是在一个虚无缥缈,无边无际的梦境里生活?“我不知道”她沧桑绝美的脸上似乎无情而又多情;“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她如百花般充满芳香的脸上却一片稚气。“你看到的事实不一定是事实,你看到的真相也不一定就是真相。”不论在何时何地,这句话总是浮现耳边。亦真亦假,那又何妨?你总说他无情,若花真无情,碟......又与谁缠绵?
  • 午夜停车场

    午夜停车场

    你试过晚上12点-3点到地下停车场取车吗?也许在你开车门的时候,正有双诡异的眼睛盯着你!
  • 被迫师生恋

    被迫师生恋

    张洪麟原本是某院校的一名学生,毕业后有幸和其他几位同学一同留校做了老师,但经过几年的磨合和残酷的现实,几位留校老师也纷纷被迫离开的教师的岗位;杨晨晨本来是张洪麟的校友,后来缘分般的成了张洪麟所在班级的学生,在一次意外事故后,张洪麟和杨晨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最终打破师生关系,开始了一段至今不知对错又充满着悲喜交加的爱情旅程。真实的师生恋情故事背后,无时无刻不在反衬着现实的无奈和纠结!
  • 滴血的三国

    滴血的三国

    梦里落花知多少,诧然回首,往事随风。千古功名枯骨就,横刀立马,君王一怒。世间疾苦无人知,谁得怜悯,酒肉以腐。王侯将相非天成,总有悲伤,总有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