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7500000021

第21章 婚姻(2)

过了几天,叶赛宁半夜从外面喝得酩酊大醉回来,又要把表还给邓肯。邓肯又是一番苦口婆心,这一回没有奏效。发疯的叶赛宁狠狠地将金表摔在地上,然后怒气冲冲地走了。

邓肯许久还没有缓过神来,她愣愣地看着破碎的玻璃片、扭曲的表壳和散落一地的无声无息的零件,悲伤的洪峰冲决了灵府的闸门。

她慢慢弯下身去,从碎片中捡起自己含着微笑的相片,轻轻地抚摸着,然后又端端正正地贴在护照上,一边喃喃自语:

“不,他是爱我的。”

4

1913年2月,改名为列宁格勒的彼得堡市某剧团邀请邓肯前往演出。在尼吉拉耶夫斯基车站,邓肯、秘书什尼切尔、佣人让娜正耐心地等候着待发车次,叶赛宁赶来送行。

由于火车没准儿什么时候开,让娜在打盹,看书是什尼切尔的习惯,候车室昏暗的灯光他也不管。邓肯则在笔记本上兴致勃勃地划着纵横交错的线条,竭力向叶赛宁说明古希腊剧院中合唱队的作用。她在半圆形歌舞场的中心重重地写上“诗人”两个字,对叶赛宁说:

“你也去吧,我们在一起演出吧。你一个人充当古希腊合唱队,诗人的节奏和舞蹈将造成一个美好和谐的场景,观众会如痴如狂的。”

叶赛宁高兴极了,连连点头。

邓肯顺手在笔记本上画起叶赛宁和自己的肖像来,那是一个快乐、温馨、进取的两人世界——邓肯早已渴望的。

“画得真好,你还有这一手!”叶赛宁赞道。

“这是因为心的流露,手是服从心的命令。”

邓肯一行下榻在列宁格勒的伊杜列斯特大街安格里杰尔旅馆。

房间冷得像冰窖,叶赛宁一天要摸好几次安装在屋角的暖气管,每一次那上面都是冷冰冰的。他缠着旅馆经理,硬是给换了一间房。走出5号房的时候,叶赛宁回头望了一眼。冥冥之中可能有一种默契,四年后,绝望的叶赛宁又住进了这间房,那是他一生的最后时刻,和此刻生动活泼的叶赛宁迥然两样。

邓肯想了一个好办法给房间加温,她上街买了一个电炉,整天燃着,效果颇佳。有一天,来了几个美国客人,他们脱下皮大衣,谈得兴起,直到一股异味刺鼻,才发觉某客人崭新的毛皮大衣不小心掉在电炉上,已经烧了一个大窟窿。邓肯风趣地说:

“比利时那位叫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诗人真是说得对,物质是有灵魂的。你瞧,这个共产主义的电炉,以它的方式向资本主义的美国代表提出了抗议。”

叶赛宁扭着邓肯的胳膊说:

“你要是写诗,保准比我强,你真应该是个诗人。”

邓肯俏皮地回答:

“看你那活蹦乱跳的样子,你应该是个舞蹈家,我们换了一个位置,这就叫天生一对。”

邓肯在马林斯基剧院的第一场免费演出,火爆异常,观众主要是来自“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水兵和十月革命攻打冬宫的先锋战士。邓肯要秘书什尼切尔在演出前向观众讲述她的办学宗旨、她对欧洲的失望和对苏俄的向往以及她在这儿工作的美好前景。什尼切尔担忧地说:

“那得花半个多钟头哩。他们是来看你表演的,不是来听我啰嗦的。”

“这不是啰嗦。他们有权力知道更多的情况。我在沙皇统治的年代曾多次来这座城市,那时他们不能跨进剧院一步。穷人看戏,听音乐,欣赏舞蹈,都只是白日做梦。沙皇政府面对未来惊恐万状,因而仇视有着美好未来的劳动群众,残酷地将他们枪杀在大街上!我来俄国正是为了这些观众,我不要钱,倘若世界能够在和平的环境里,跨着优美的舞步前进,就是我最大的欣慰。他们难道不想知道我为什么来这儿吗?”

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邓肯刚结束第一个节目,突然停电,剧场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水兵们纷纷擦燃火柴杆,也无法把偌大的剧场照亮。这时,什尼切尔不知从哪弄来了一盏点着蜡烛的马灯,邓肯接过去,高高举过头顶,昂首挺胸,英姿勃发,红色的披风分外耀眼。她镇静地说:

“同志们,我请大家唱几支俄罗斯民歌,好不好?”

话音甫落,大厅里的观众顿时活跃起来,没有乐队,没有指挥,他们在互相看不见的漆黑里整齐有力、悠扬悦耳地唱着一支又一支俄罗斯民歌。

在沉重的奴役折磨下,

你长眠了,但死得光荣。

在为人民事业的斗争中,

你无私地奉献了一生。

……

亲人啊,你们知道,

在我们的累累白骨之上,

将站起一个坚强的复仇者,

他比我们更加无畏、英勇。

……

革命歌曲都唱遍了,一直坚持到深夜一点钟,邓肯的手臂始终没有放下。她非凡的意志激励着工人士兵们引吭高歌。事后,她仍然兴奋地说:

“那时,我好怕挺不住了。如果我因累而垂下手臂,歌唱就有可能中断。歌声所产生的巨大力量,也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会有多么遗憾呵。世界上任何最有名的合唱团都不能和那个晚上观众的放声歌唱相比!”

5

学校逐渐步入了正轨,邓肯的精力主要花在教学和演出上,其余事务归艾尔玛照管;什尼切尔跑腿,是邓肯与政府的联系人。

一天晚上,邓肯闲来无事,和什尼切尔玩起了“灵盘”的游戏。所谓灵盘,是一种占卜工具,在写有字母及其他符号的塑料板上,悬着一块心形木板,木板支持在两个小轮和一支垂直的铅笔上面,以指轻触,铅笔则自动写字。

邓肯的指尖轻轻地触动了指示笔。

“那是什么意思?”

“DO RA,”什尼切尔答道:“你名字的一部分。”

邓肯的脸色陡然变得惨白,她对什尼切尔说:

“这是我母亲的名字。前几天姐姐来信说,她病得厉害……”话未说完,邓肯已经呜呜地哭了起来。

她猜的没错。

早晨,一封从巴黎发出的电报送到了邓肯的房间。邓肯关上房门,擦了擦红肿的眼睛,打开电报:

母亲4月12日逝世。

多拉·格雷·邓肯病逝在巴黎儿子的寓所中。临终前,她一直念叨着“依莎多拉”,这是最让她牵挂的女儿。

从列宁格勒回来后,叶赛宁有了很大的变化。酒喝得少了,诗写得多了,待人温文尔雅,又是那个逗人喜爱的叶赛宁了。但他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胃、肝、脾都有毛病,不想吃东西,不想说话,有气无力。

邓肯恳切地劝他:

“跟我去一趟欧美吧,那边的医疗条件好多了,我认识许多专家,你要做一次彻底的检查。”

“我不想出国,我说不出一句英语,多难耐呵。”

“有我哩,我是你的保护神。”

“我真的会不习惯。”

“谢尔盖,你是天才诗人,你只写过关于俄罗斯的作品,我觉得这还不够。到外面去走走吧,世界很大,开阔眼界总不是一件坏事。”

叶赛宁走过来,偎依在依莎多拉·邓肯的怀里:

“我听你的。”

邓肯修长的手指插进那金色的发丛中,她微笑的面庞放射着慈爱的光辉,笼罩了显得稚嫩的叶赛宁。

为了真正地对叶赛宁起到保护作用,邓肯决定通过苏联的法律手续巩固他俩的爱情关系——结婚。这可是石破天惊的事,邓肯一贯是坚定的“反结婚主义者”,竟然要和比她小一大截、禀赋着俄国农民特质的诗人叶赛宁结婚,欧洲人像听天方夜谭。

邓肯马上给美国的著名经纪人尤罗克拍去了电报,在这封电报中,她毫不犹豫地将叶赛宁称为自己的“丈夫”。这一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莫斯科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邓肯备受感染,她在日记中写道:

五月一日的莫斯科,场面极其壮观。一条条大街就像一片片鲜红的玫瑰。成千上万的男人、女人和孩子,戴着红色头巾,举着红旗,高唱着《国际歌》,昂首阔步地走过。所有这些人都已靠黑面包和灰米饭生活了四年,但我认为,这个五月一日带给他们的快乐,超过了沙皇统治下的每一个食物富足的年头。那是一幅雄伟壮观的景象,那一群群兴高采烈、充满自信的人们唱着:“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我观看着,倾听着,此时此刻,我衷心希望这首歌能在整个地球上广播。

第二天,依莎多拉·邓肯和谢尔盖·叶赛宁并肩走进了莫斯科哈莫夫尼切斯基苏维埃婚姻登记处。在结婚证书上,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双姓——“邓肯—叶赛宁”。当他们出来到了大街上时,叶赛宁跳起来欢呼道:

“哎——,现在我是邓肯啦!”

邓肯也同样喊着:“我是叶赛宁啦!”

航程已经安排好,先去柏林。班机凌晨起飞,全体学生都要求到机场送他们亲爱的老师,于是,什尼切尔花了很大功夫借了莫斯科当时唯一的一辆公共汽车,在车身上,贴着一条醒目的大横幅:

“有自由的身体才有自由的精神!”

这是叶赛宁第一次坐飞机,他无比激动,双手握成拳头,不断地划向空中。

登机前,他们坐在草坪上说笑。邓肯忽然向什尼切尔要了纸笔,迅速在上面写了两句简短的话语:

“如果我不幸遇难,全部财产由我的丈夫谢尔盖·叶赛宁继承。——邓肯。”

“这是遗书。”她递给什尼切尔。

什尼切尔说:“你忘了你们是一起坐飞机呀,你没了,他还会有吗?”

邓肯哈哈大笑起来:“我还真没想到这一点。”她又拿过去,补了一句:

“如果我的丈夫也不幸遇难,继承人就是我的弟弟奥古斯丁。——邓肯。”

飞机起飞后,叶赛宁从衣袋里掏出一张小纸,上面写着一首字迹潦草的诗,是马连果夫托人捎来的送别诗:

我害怕,一切事情都会发生!

人们往往拿好友去换女人。

也许你回来时,

在你睫毛下面的眼窝里,

两盏蓝色油灯,

不再闪闪发亮,

不再燃烧激情的火光。啊,这些头!

啊,乌黑头发、金黄头发的头……

叶赛宁将诗攥成一团,塞回衣袋,蓝色眼睛里闪烁不定的灵光,仿佛黑夜里风中摇摆的油灯,黯然、迫促而孤独。

同类推荐
  •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为依据,用幽默诙谐、活泼晓畅的语言,分析诸葛亮生平的重要事件,抽丝剥茧,拨开近两千年的历史面纱,还原一个出身卑微、有血有肉的真实诸葛亮。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传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传

    于成龙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清廉官吏。人到中年,他才踏上仕途。从县令、知州、知府,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最后官至两江总督,他一直清廉之风不改,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廉吏”。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原来康熙

    原来康熙

    他幼时并不为父皇所爱,却意外地被推上皇帝宝座;他勤奋好学,志向远大,十四岁即计除权臣鳌拜,夺回朝廷主权;他励精图治、宽民裕国、平藩伐准、横扫六合……这位十七、十八世纪堪称帝王英杰的大帝——康熙,在影视剧中被人们塑造得不是太虚狂,就是太平民;不是太高深,便是太世裕。原来的康熙是怎样的人?
热门推荐
  • 我是暴发户

    我是暴发户

    卓尔是个暴发户,得益于一桩小小的善举。他在一夜之间就从一个寒门子弟变成了一个家财万贯、钟鸣鼎食的暴发户。于是,在他还没有踏足大学校园之前,他和他的家人就可以退休了。卓尔未来的人生似乎只有那么几件事可做。比如,挥金如土、享受人生又或者是其他能张扬自己暴发户属性的事情。唯一的问题就是,卓尔自己愿意吗?
  • 弑仙屠神

    弑仙屠神

    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却注定不能厮守今生,他们约定来世不离不弃,分食传说可以让来世相遇想知的“问心果”三世轮回他们终于相聚。可相遇却注定不能相知相识!吴昊由此开始了他的追寻之旅...修仙之途逆天而行!仙挡弑仙;佛挡灭佛,神挡屠神。就算屠尽三界也没有人能阻挡我追寻的脚步...
  • 明伦汇编皇极典创守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创守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源——尘封的星球

    源——尘封的星球

    一项S级任务的失败,引发了一场险象环生的星际逃亡。一颗失落的星球,展开一段飘渺未知的旅程。一串错综复杂的遭遇,揭开一篇鲜为人知的星际历史。在这里有科技与魔法的博弈,武术与异能的碰撞!一切随源……PS:本书不重生、不升级、只以含正道,敬请品鉴。
  • 爱上野蛮大小姐

    爱上野蛮大小姐

    一次旅行救下了自己的二叔……“什么?我从未见过的老爸是黑社会的?难怪老妈不告诉我……”傻乎乎的他终究接触黑道。黑道生活的扑朔迷离,谬猪笔下的张天谬以自己的原则为你讲述一段传奇故事。
  • 莹渊阁纪事

    莹渊阁纪事

    小故事,妖化什么的最萌了,更文中,一周一个
  • 盛夏莫言殇

    盛夏莫言殇

    “哇,这是小狗好可爱呀!”“嗯,比你可爱多了。”“切,谁要比它可爱啊!”“……”“我决定了,我要领养它,你说呢!”“随你”“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得取个名字你说叫啥呢”“随便”“要不,叫……小莫莫吧”“你敢”“有什么不敢的,有本事你咬我啊!”然后某人华丽丽的被咬了,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大腹黑与小腹黑的故事……!!!
  • 文学鉴赏

    文学鉴赏

    本书在内容上注重鉴赏方法的介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取了名家名篇作为经典鉴赏实例。选文贴近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注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学,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相结合,对外国文学也有涉及。在形式上采用了“理论知识”“作品示例”“讨论探究”和“拓展阅读”,部分作品增加了“辑评”。“理论”部分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示例”部分经典而生动;“探究”部分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辑评”“拓展”部分让学生课堂得法,举一反三,相关篇目、不同观点举证链接,课堂内外融会贯通。
  • 无限之封灵师

    无限之封灵师

    我,曾是一个修仙者。直到那一天……本将超脱的我却遭到了封印,而本该解开封印的时刻,我的一身修为却被人拿走,而我……甚至不知道他是谁。似乎只有任命?不!!封印给了我‘封灵’,作为一个虚影世界的新人……你可以用你的技能攻击我,但……我会将技能封印后还给你。你会被虚影世界的奇观所震撼,我却会将它们封印成法则。你会为稀有的仆从而奔波劳碌,我却将高大上的主角带回‘废墟’。若你认为我就此不学无术,那你就错了。我会将法师塔建在我的废墟中,我会研究哈利波特的魔法,生化危机的病毒,我还将自己开发二级能源,三级能源。而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与他相遇,总有一天,我将摆脱这个空间!!
  • 冰冷世界火热的心

    冰冷世界火热的心

    12年前的一部刑侦剧《重案六组》开创了国内优秀涉案剧的先河,12年间,该剧接连拍了4部,创下了国内收视高峰。四部之间剧情独立,悬念迭起。相信大家对“铁打的季洁,流水的六组”之评价绝不会陌生。本文作为《重案六组》第一部的续集影视同人文,跟其他三部没有任何关联。着重刻画了郑一民、曾克强、季洁、江汉、黄涛等优秀警察的办案过程,一个大案贯穿全文始终。另外对主人公的生活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曾克强是否能够如愿获得季警花的芳心?痛失白羚的江汉将何去何从?新来的警花秦璐是个怎样的姑娘?女法医何燕华与曾克强之间有着怎样的渊源?何燕华的神秘爱人是谁?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