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7600000025

第25章 成才之路用友谊之花点缀

1 “爸爸”海顿是真正导师

海顿是一位享有“交响乐之父”的奥地利音乐家,出生在奥地利罗芬这个小村庄里。父亲是位修造马车的工匠,母亲则是位厨娘。照他的家境,他是不可能与音乐有缘的。然而,海顿的一副好嗓子使他在8岁时成了维也纳司蒂芬大教堂唱诗班中的一位歌童。在此期间,由于海顿的好学,竟学会了弹管风琴和拉小提琴。15岁时,变声的海顿再当不成唱诗班成员了,被教堂除了名。并开始了流浪的生活,还成为歌唱家柯尔兹的跑腿和佣工。20岁时得到小巴赫的指点,学习创作了钢琴曲。音乐使他忘记了贫困,他曾对别人说:“当我坐在那架破旧的、被虫咬坏了的钢琴旁边的时候,我对最幸福的国王也不羡慕。”

29岁时,海顿担任了匈牙利埃斯特哈齐公爵家庭管弦乐队副乐长的职务。1791年和1794年他创作的《牛津交响曲》和《伦敦交响曲》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海顿还是一个非常幽默诙谐的作曲家,当时有些权贵为了显示自己的高雅,往往要去剧场听音乐,然而一窍不通则使他们呼呼入睡。海顿就创作了一首《第九十四交响曲》,这首交响曲音调非常低沉,而且越来越低,这正好使权贵们入睡。但是,正当权贵们睡得正香时,定音鼓出其不意地猛击起来,整个乐队又雷鸣般地齐鸣,把这些权贵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从此,这首交响曲名声大振,并被称为《惊愕交响曲》。

在公爵的私人乐队里,乐师们是长期得不到放假的,大家很不满。海顿就创作了一首《告别交响曲》。演出开始时,台上乐师的谱架上都有一支蜡烛,然而演奏了一会儿,小提琴手吹灭蜡烛退场了,又过了一会,定音鼓手吹灭蜡烛退场了,最后所有乐师都退场了,台上漆黑一片。公爵不知这是什么原因,还一直等着乐师们再登场呢。后来,他才知道,这首交响曲是向他发出警告,如果再得不到放假,大家都要告别了。

海顿的交响曲使他大大地出名了,他还创建了交响乐四个乐章的基本形式,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第一乐章——快,一般是表现英雄人物的性格,歌颂斗争精神和创造力的;

第二乐章——稍慢或慢,一般表现哲学思想、爱情生活及自然风光等;

第三乐章——稍快或快,常用舞曲表现群众舞蹈、休息和娱乐的场面;

第四乐章——快,常用来表现斗争的胜利、英雄的凯旋以及人民群众狂欢的场面。

当年贫穷的海顿成了人们心中的偶像。一天,一个衣冠楚楚的绅士到伦敦一家音乐书店去买书。老板霍威尔很热情地迎了上去:“噢,你说要买新版的钢琴和交响乐谱吗?那么,这是最新最好的了!”老板说着,拿出了海顿的钢琴奏鸣曲谱。

“不,我不要这个!”绅士冷冷地说。

“您知道,这可是海顿的作品呀!”

“我确实知道,可我就是不要海顿的作品!”绅士还是冷冷地说。

“那么,请吧,我不为你这种口味的人服务!”霍威尔微笑的脸变成了盛怒的脸。

“喔,对不起,我没有必要买海顿的作品,可我也没法向你说明原因,因为我就是海顿。”

霍威尔闻声,紧紧地抱住了海顿,他俩从此成了好朋友。

莫扎特比海顿小24岁,但在莫扎特刚迈入音乐大门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国家有个海顿。

莫扎特17岁时,他在维也纳待了很短的几天。然而正是这短短的几天,莫扎特不但见了海顿,还听了他的交响曲。并从此把海顿称为“爸爸”,把海顿看作真正的导师。

而海顿也发现莫扎特是个不可多得的音乐天才,他对利奥波德说:“我真诚地在上帝面前发誓,令郎将是我见到过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他不但爱好音乐,而且已经很好地掌握了作曲的技巧!”

海顿和莫扎特只是萍水相逢,又有年龄的差距,然而两人却心心相印,最后发展为知音。自从结识以后,海顿经常将自己的作品以及分析指点莫扎特作品的文字寄给莫扎特。1783年6月,莫扎特则在康施坦莎分娩前,还在专心地写他献给海顿的六首四重奏中的第二首D小调(K. 421)。在莫扎特看来,妻子分娩前固然很紧张,但他把与海顿的友谊看得更珍贵。他要把最好的曲子献给“爸爸”海顿,他们之间的友谊是纯洁的。因为如果怀有野心的人,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朋友身上的,他们不得不把全部时间奉献给他们以为用得着的人,甚至敌人。

1785年2月,当利奥波德到维也纳来看望有了第二代的儿子儿媳时,利奥波德又和莫扎特的“爸爸”海顿在莫扎特的家中举行了一个好朋友的聚会。这个聚会既是欢迎利奥波德远道而来的,也是莫扎特向海顿赠送他为海顿写的六首弦乐四重奏的聚会。听着听着,两位爸爸的眼睛里都露出了愉快的光芒。当演奏到C大调第19弦乐四重奏,也就是莫扎特献给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的最后一首时,人们怎么感到前面的21小节用的都是不谐和音。这使在坐的很多人都无法接受如此新鲜的音乐语汇。但海顿却能理解,他认为所谓的不和谐,其实却是很合乎逻辑的写法,“莫扎特要这样写,当然有他的理由”。此后,这首弦乐四重奏就被称为“不谐和四重奏”。

利奥波德看到海顿如此理解莫扎特,高兴地说:“你待他这么好,真是谢谢你了。”

得到海顿鼓励的莫扎特,更虚心地向海顿学习交响曲的作曲方法。如果说,“交响乐之父”的海顿奠定了古典派的交响乐和四重奏体裁的话,那么莫扎特则使古典音乐进一步得到了完善,得到了发展。海顿虽然在四重奏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他却没有意识到交响乐的发展将会从小规模的乐器组合发展成为囊括音乐中所有声部和乐器的宏伟壮丽的表现形式。海顿更没有想到管乐器在交响乐中还有着更巨大的潜力。而这一方面的开拓,正是莫扎特坐在自己家里的小花园里,一面照顾着儿子小卡尔,一面在五线谱的稿纸上完成的。

莫扎特学习了海顿,学会了交响乐的创作,然后又开拓了海顿未开拓的领地。而海顿指导了莫扎特,使莫扎特有了惊人的创作,这时,海顿又来研究学习莫扎特的作品,这就是友谊之花点缀了成才之路。

海顿十分看重与莫扎特的友谊,当剧院老板邦蒂尼演了莫扎特的歌剧大赚其钱之后,这个贪心先生又动起坏脑筋,让一些著名的作曲家来和莫扎特竞争,那么他的剧团不是就有戏可演,有钱可赚了吗?于是邦蒂尼趁莫扎特离开剧团的几天时间里,向海顿表示,要他写出一部喜歌剧。然而,海顿和莫扎特之间的友谊是牢固的,海顿当即给邦蒂尼回了一信:

如果你打算将这部喜歌剧放在你的舞台上演出的话,那么我只能遗憾地告诉您,我不能从命。我的歌剧必须由我们的剧团演出。我正是为他们而写的。而且离开了原有的家乡环境,这些歌剧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了。如果我有幸被聘请为贵剧院创作一部新歌剧的话,那就又当别论了。然而,即便如此,让我和伟大的莫扎特进行竞争也是一种冒险。

海顿真是一个好“爸爸”,他不但为莫扎特的贫困生活大声疾呼,还抓紧机会对莫扎特的几部交响乐曲谱进行研究,并深深地自责道:“我只是在晚年才学会如何发挥管乐的作用,可我还来不及采用这些知识就得进坟墓了。”莫扎特临死前一年,伦敦有位剧团经理要海顿和莫扎特为他的音乐会去伦敦作曲。海顿答应了,可莫扎特却拒绝了。他难道不想从债务和挫折的大海中探出头来吸上几口新鲜空气吗?也许他想过,也许他根本不愿意,因为他已重病在身了,他在信中寄给“康施坦莎一千个亲吻,并带着对你的无限思念低语:死亡和绝望就是我的报酬。”难道去一趟伦敦就能把这债务和挫折抹去吗?不可能!即使可能,为时也太晚了。海顿临走时,莫扎特整整陪了他一天。他们在奏鸣曲的陪伴下,久久地、亲切地交谈着,莫扎特对自己的路程似乎早有所知,他拥抱着海顿的身体,热泪夺眶而出,并呜咽着说出一句话:“我们是在做今生今世的最后一次告别啊!”

果然,莫扎特比海顿早走了18年,但海顿却把对莫扎特的爱融进了他后期的作品中,他后期作品中柔和的抒情曲调、感情色彩细腻的配器以及形式的灵活多样,都有着莫扎特音乐创作时的风格。

2 有一天他会震动世界的

1784年,莫扎特和妻子康施坦莎从萨尔斯堡看望父亲回到维也纳以后,也许是旅途给了莫扎特以灵感,他一到家就写出了他所有典雅的钢琴曲中最柔美的一首——两架钢琴合奏的C小调赋格曲(K. 426)。这首钢琴曲写得真是如两位小情人在窃窃私语,让人感到一种难得的吸引力。也许正是因为作者自己也对此十分钟情,所以四年以后,莫扎特又把这首赋格曲改编成一首弦乐四重奏。而比莫扎特小了14岁的贝多芬当时就把这首曲子原原本本地抄录过一遍。那位被人称为“乐圣”的贝多芬为什么对莫扎特的作品那么偏爱呢?原来在贝多芬6岁时,曾到维也纳遇到过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莫扎特也已经注意到这个孩子的才能,并称赞勉励了小贝多芬,这使贝多芬对音乐更加痴迷了。

就在抄写莫扎特作品的当年,贝多芬风尘仆仆地从他的家乡德国波恩来到维也纳,来拜访他少年时就敬仰的音乐家莫扎特,而这时他自己也是一个成名的钢琴家了,那年贝多芬才17岁。

然而,这几年来莫扎特的心情一直不佳,当时父亲又得了严重的关节炎,腿脚不便。莫扎特在向父亲谈论死的时候,他自己也处于一种灵魂飘渺的精神状态中:

每当我躺在床上,我就会这样想:虽然我还年轻,但我很可能永远也看不到明天了,然而认识我的人没有一个说我在朋友面前露出过愁苦和忧郁的样子!我每天都要感谢造物主赐予我这种幸运的品格,同时也真心希望其他人也能得到这一恩赐。在我最知心的朋友冯·哈茨费尔德去世的时候,我就向您表明过我的想法了。他死时刚好31岁,和我同年,我并不哀痛他的去世,我只是从心底里可怜我自己和所有和我一样了解他的人。我希望,也祝愿,在我写信的时候,您的病已经好起来了。但是,如果事与愿违,我请求您不要瞒着我,而应当告诉我一切真情,让我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您的身边!

事实也证明,真是“事与愿违”,可想而知,莫扎特这一阶段的心情是更差了。

当贝多芬那张宽脸盘和一头蓬乱的棕色头发出现在莫扎特家里的时候,莫扎特没有前一次见到小贝多芬时那么高兴,只是请他到钢琴前去弹琴。贝多芬挑选了一首莫扎特写的曲子弹了起来。莫扎特感到贝多芬愁容满面,动作显得有些神经质,弹得很好,可却毫无生气。这不知是贝多芬确实弹得不好呢还是因为莫扎特当时心情太差,只见他东坐一会,西坐一会,总没能很专心地听贝多芬演奏。而那天,贝多芬在他崇敬的莫扎特面前也只是语气平缓地谈论着音乐,脸上竟没露出过一点笑容。

听完演奏,莫扎特给贝多芬以指点,接着又给了他一个即兴发挥的主题。

突然,神情不安的莫扎特站住不动了,他挺直了身子,注意聆听了起来。这时,在隔壁玩耍的莫扎特的朋友们也停止了玩耍,他们挤进了放钢琴的小屋。

“注意这个年轻人,”莫扎特对朋友们说,“有一天他会震动世界的!”

贝多芬在离开维也纳之前,又到莫扎特家来过一次,想请莫扎特再给他讲几课,可莫扎特实在定不下心来,所以婉言拒绝了。

这事情已经过去多年了,可谁也不知道当年他俩为什么都心神不定、愁容满面。只有熟悉他们俩人家庭情况的人才知道:莫扎特当时正为父亲的即将去世而痛心疾首;贝多芬当时正为母亲的奄奄一息而心痛欲裂。

3 一切艺术成就之冠

我们知道,歌德是一位伟大的德国诗人、剧作家和批评家。他一生创作各类剧本七十多部。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使他一举成名,他的《浮士德》使他留名于世,他的小说《威廉·麦斯特》表达了他晚年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和教育主张,这是一部能与《浮士德》媲美的另一部巨著。

还在歌德14岁时,他在母亲的陪伴下在法兰克福观看了7岁的莫扎特的演出。他曾入神地听着这个戴着涂了粉的假发、身挂佩剑的“小魔术师”的演奏。成年后的歌德把这个“套上大人衣服耍音乐把戏的可怜的小猴子”与拉斐尔相提并论,由于莫扎特“轻松愉快的艺术手法”,歌德把拉斐尔、莫扎特的艺术称为“一切艺术成就之冠”。

对艺术的热爱和成绩的突出,使歌德和莫扎特成为了好朋友。1773年,歌德准备取材16世纪的一个民间故事,写成诗剧《浮士德》。浮士德是人类不断追求发展、探索生活真谛的代表。他年逾半百,对书斋中知识的探求感到烦腻,在魔鬼靡非斯特的帮助下,尝遍爱情、政治、美的梦幻和事业的欢乐与痛苦。最后得出“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存在与生活的享受”的结论,显示出一种奋斗向上的精神。这样一部哲理名言与浓郁诗意交织的诗剧,必须有一个最恰当的音乐家来配曲。谁能担此重任呢?歌德提出,应该让莫扎特来为此剧配曲。后来,歌德前后断续花了60年时间,才写完了全长12 111行的诗剧,使歌德在那个时代就站在了反对封建桎梏,渴望走出书斋的高峰。该剧也因此被称为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齐名的欧洲文学的四大名著。

1785年,莫扎特看到了歌德的一首抒情诗《紫罗兰》。草原上生长着一朵美而壮丽的紫罗兰,一朵可爱的紫罗兰。而走来一位牧羊女,她轻盈的身体在草原上跳跃,手里拿着一只小竹笠,嘴里唱着歌。那紫罗兰想道,我将要成为世界上最美丽最幸福的花朵。如果她把我采下,紧贴着她的胸膛,只要短短的一刻。她并没有留神走上前,一脚把我踩在她脚下。我虽然死了,但我仍然是死在她脚下,可怜的花,那是朵可爱的紫罗兰!

这首诗多有意境啊,写的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瞬间,但却有牧羊女的身影,有紫罗兰的遐想,有无意中的伤害,有至死不渝的信念,而且首尾呼应:一朵可爱的紫罗兰……

真是太美了,莫扎特忍不住铺开五线谱稿纸,在纸上写下了曲谱。其实,莫扎特这一时期写的器乐作品越来越多,他正想谱写些声乐作品,以自我安慰和表达自己的心情。而歌德的这首《紫罗兰》确实给莫扎特以一种美的享受。有了这种享受,莫扎特又写了四首声乐作品,而这五首声乐作品,成了莫扎特谱曲的最优美的德国歌曲。

同类推荐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希特勒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希特勒

    希特勒1933年爬上德国总理宝座。他加紧重新武装,疯狂向外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希特勒霸占欧洲和世界的美梦终被粉碎。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本书是以作者踏上旅途开始,并以回到故乡作结。由于她的旅途主要是穿越广袤的俄国和俄领中亚,全书最初就是在对这一路的描写上展示了独特的风格。书中生动地描写了一个英国外交官家庭20世纪初在喀什生活工作的经历,其中讲到的一些喀什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今天的喀什仍然能寻觅到踪迹。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本书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郁达夫的生活原貌,它是一部包涵郁达夫浪漫无依的生活轨迹、勇往直前的左倾思想,为国抒难的爱国主义文人的个人生活史。严格地说,这枯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是中国“五四”到“抗战”的一部中国文学艺术史,你可以从中窥见鲁迅、郭沫若、茅盾、徐志摩、林志摩、林语堂、周作人……等文学艺术巨匠的生活轨迹、历史片断与艺术鸿爪。而且它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写到解放。离开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氛围,你无法理解郁达夫的思想与生活,他的复杂个性其实与他的苦难、成就、生活切切相关。他的人生与创作融入了历史环境,与他的国内屈辱家的屈辱无法分离。读者进入的是一个立体的全景式的世界。
热门推荐
  • 三十对他和她

    三十对他和她

    【不定时更新】【未弃坑】三十对他和她,三十段回忆。谁说爱情要轰轰烈烈,我们只需要像温水一样就好了。
  • 谁不是人

    谁不是人

    四角游戏中消失的人,学校不可破灭的死人咀咒,从天而降的人皮衣裳,地上双生影子,三生奈何彼岸花······这一切是鬼神之说还是人力所为?校花们将一一为你揭秘!
  • 乱世枭宠之庶女神医

    乱世枭宠之庶女神医

    “你叫什么?”某君问。“白芷”某人认真回答。“哦”非常随意的略过。“这是什么态度?!难道你不该自报家门?”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啊。“我——不想告诉你。”直接无视她,走掉。第一次见面就这样不愉快的结束。她才不会允许。“你要是不告诉我,我就一直跟着你!”一般人都不会喜欢被陌生人纠缠吧?谁知某君一句话,即刻将她打入了阿鼻地狱。……他一想到她,心就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她一看见他笑,整个人都如沐春风。如果和这样的人相遇,那一定是命中注定。
  • 卉木萋萋

    卉木萋萋

    心地善良的枕书,于深山里救了一个男人,男人一切皆成谜,却走进了她柔软的心,暴雨之夜,他半是诱哄半是强硬地占了她的身子,与她互许了终身,然而意外顿生,男人下落成迷生死不知。四年后因缘巧合,她嫁给了与昔日之人一模一样的男人傅蠡——名震天下的大将军王,野心勃勃冷酷无情的傅蠡从来对情爱嗤之以鼻,一系列的猜疑、利用、危情接踵而来,郎心如铁,她征服不了戎马江山,也征服不了他。爱情和权利孰轻孰重?一个女人求爱的心路,几段缠绵纠葛的爱情。你可曾深爱过一个人?你可曾辜负过一个人?清风朗月长相忆,佩蕙韧兰早晚还。如果你欠了一个人的情债,也许根本无法用情来偿还的。------《卉木萋萋》群号:114722415。各位喜欢的朋友们入群慢慢聊。
  • 异世逆袭:谁与争锋

    异世逆袭:谁与争锋

    异世穹苍,万物因我生长,伤我万物凄凉,杀我万物覆灭。身于安逸求我生,于乱世恨我不死。濒死之际,万物覆灭之际,一返长生。要万物臣服与我,永世即可……
  • 琥珀之剑

    琥珀之剑

    命运在我眼前分开成两条互不相关笔直的线,一条通向火焰中熊熊燃烧的宫殿与城池,王国倾覆,大地承载苦难,生灵在这火中忍受煎熬,永世暗无天日。而另一条通向先古诸王之巅,神祗在云端亲自为我加冕,我带上桂冠,沐浴山呼。我的目光看穿历史的迷雾,我的骑士为我开疆扩土,我的剑披荆而行,带领我的子民走向胜利。我接过这权杖,将属于世界的权柄掌握在手中,我俯瞰芸芸众生,改变历史的进程。我是布兰多,沃恩德之王,这是属于我的传奇。.............分隔线.............通俗版简介:这是一个带着资深战士的重生记忆,穿越到自己曾经奋斗过的世界中扭转历史的脉络、叱咤风云的故事
  • 硅谷禁书Ⅲ(下)

    硅谷禁书Ⅲ(下)

    一个被窥视了千百年的成功大秘密,凝聚查尔斯·哈尼尔一生心血的巅峰巨作,20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个人潜能开发著作,你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让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弃学从商的神秘之作,全美最有影响力的潜能开发奠基性著作,统御宇宙的最大法则。
  • 造化帝尊

    造化帝尊

    话亘古,道亘古,谁能亘古长存,多少英雄爱与恨;说永生,道永生,谁能永生天地,多少豪杰痴与狂;......一朵花消逝,在另一片天地是否有一朵相似的花.是重生了,还是又一个轮回.练气,开灵,搬血,煅骨,易筋,洗髓,神合,洞虚,合道,造化有无止境乎.
  • 我不知会遇见你

    我不知会遇见你

    温暖的命运守护者。施敏觉得老天爷一定是在跟她开玩笑,结婚前夕被秘书告知她怀了自己未婚夫的娃,好不容易鼓足勇气逃婚,却碰见了一个超级自大狂,施敏想:难道是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后来有人偷偷地问陶一周,这么漂亮的媳妇儿你是怎么骗到手的?他嘴角一抽,倍儿嘚瑟地说:“一不小心在海边捡的。”
  • 异世至尊神王

    异世至尊神王

    一代神王唐昊临死之际借助混沌至尊鼎穿越玄气大陆一个纨绔大少身上,手握神器,丹药我有。“唐大少,给我一枚破障丹吧?”“回家拿个袋子,随便装。”“唐大少,我家老爷子不行了……””这种小事你还亲自跑过来,真是小题大做……去,叫辆马车,给你家老爷子拉一车增寿丹。”看一代神王在异世创造无法复制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