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7600000030

第30章 柏林艳遇(1)

1 一生中最悲惨的一年

那一年已经是1789年了,从1782年在维也纳住下至今,这已是第七个年头了。

回首这7年的日子,真是举步维艰啊,这里且不说莫扎特吃了上顿没下顿,同时还要受人诓骗,光说这7年里他失去的亲人吧,就有四个,这就是父亲和三个孩子,这里还没算上1778年在巴黎去世的母亲。前几次的失去亲人,使莫扎特精神上的打击很大,即使是新生儿,他也要悲伤很久,还要垒个小墓,请人做弥撒。然而到后来,他的心似乎麻木了,失神一阵之后,又去为生活奔波了。他已经将死亡视为“人类最真实的朋友”。

然而,生活并未因莫扎特视死亡为友而给予他更多的青睐,而是煎熬得莫扎特更厉害了。莫扎特只有以更快的速度写出一批又一批的新作品,才能把被高利贷者捏死在掌心的局面稍微推迟一些。今天已经是1788年12月31日的深夜了,别人都在迎接着新一年的到来,可莫扎特还不得不摊开了乐谱纸,奋力地创作着。

突然,从稿纸中飞落下一张纸片,莫扎特很自然地拿过来一看:那不是去年搬家第二天时,为那只唱过莫扎特G大调协奏曲的欧椋鸟写的诔文吗?这只鸟已养了3年了,可那天死了,莫扎特当时曾为它举行了一个动人的小仪式,然后把欧椋鸟埋了,这是一段感情多么真挚的诔文啊:

一个可爱的小傻瓜在此栖息,

它的形象深藏在我心底;

一只年轻美丽的欧椋鸟,

停止了它短短一生的鸣叫。

命运无情地摧残它的躯体,

使它饮尽了死亡苦液的点点滴滴。

每当我脑子里闪过这悲痛的思念,

我的心就像被撕成了碎片。

噫兮,读此碑者,请为它挥泪饮泣,

倘若你也在墓前,悄然伫立。

它活着时并不见得怎么淘气,

而是活泼欢愉,聪明伶俐;

别看它神气活现、自鸣得意,

实际上是一只傻乎乎的小东西。

这一点无人能够否认,

但我更要道出我的心声:

如今它高翔在九重霄上,

隐入了云蒸霞蔚的天堂;

正在以它友好亲昵的啼啭,

无偿地为我讴歌、吟唱。

谁曾料想,冷酷的死神,

已然攫去了它的灵魂。

它怎么知道,人间还有一位伤心人,

含着眼泪把这首小诗写成。

莫扎特

于1787年6月4日

然而,如今的伤心人已是欲哭无泪、欲嚎无声了……

这时,时钟好像是拖着沉重的破车,缓慢地艰难地敲了12下,人们已迎来了1789年的元旦,而莫扎特则迎来了他一生中精神最烦躁、生活最悲惨、创作最艰难、灵感最枯竭的一年。

新年开始的几天,就使人感到这一年冬天特别的冷,这主要的还不在于天气,而是莫扎特家的取暖木柴已经没有了,在以往,他也许又会向兄弟般亲密的共济会员普赫堡去借一点来暂度生活,然而前面欠的钱太多了,光借不还,自已也感到有些羞愧。莫扎特不得不去请求平衡法院的法官弗兰茨·霍夫德梅尔“……借给我100个弗罗林,到下个月20日还清”。然而这100个弗罗林只用了没几天,莫扎特正在为如何再借到钱、一面也在想怎么还掉法官的这些钱而急得团团转时,妻子却笑吟吟地告诉莫扎特说:“沃尔费,我亲爱的,又有喜事啦!”

“什么喜事呵?”莫扎特以为肯定是哪儿寄来什么钱或是信,说不定可以过上富裕的日子了。

“我们又将有个孩子了!”

“……”面对笑吟吟的妻子,莫扎特真是哭笑不得,他真正尝到了雪上加霜的味道。

正在这时,莫扎特的一个学生卡尔·李希诺夫斯基告诉莫扎特说,他将要去德国中部和柏林觐见普鲁士国王弗莱德里克·威廉,说这是一个经常热心赞助音乐事业的国王。如果愿意,莫扎特可以同行。

当时,莫扎特在自己国内虽处于贫困潦倒的境况,然而在国外却是名闻遐迩的,特别是这几年他的歌剧已在欧洲各大剧院全面开花,人们都知道莫扎特是个奇人奇才,出去转一圈,也许正是改变处境的好机会呢!

然而结婚7年了,他还从来没有离开过康施坦莎,现在妻子怀孕了,家里又揭不开锅,这一走了之能行吗?

然而,严峻的家庭情况迫使莫扎特非走不可,好在家里得到了普赫堡夫妇的照顾。于是,这就引出了莫扎特的柏林艳遇,也有了莫扎特给妻子的书信。

这里,先让我们来看看刚与妻子分别不到一周的莫扎特是怎样关心妻子、想念妻子而同时又流露出了一种“不安全感”。噢,这“不安全感”指什么,且让我们看完这几封信吧。

亲爱的宝贝妻子:

在李希诺夫斯基忙着为买马讨价还价的时候,我高兴地抓住这个空子给你写上几句,我的小心肝!你过得怎么样?你像我思念你一样经常思念我吗?我每时每刻都在看你的画像,一看就流下了悲喜交集的眼泪。保重你的贵体,因为你的健康就是我的生命。亲爱的,再见吧!别为我担心,这趟旅行我不会碰到麻烦事,也不会受苦,只是你不在身边,既然这无可避免,那就只好忍受了。我是满含着眼泪给你写这封信的。再见。

1789年4月 8日于布达佩斯

由于莫扎特和李希诺夫斯基都带有自己特定的任务,他们沿途总想多活动几个地方,这样也许成功的机会更多些。然而,这样一来又使思念妻子的莫扎特感到时间太长了:

最亲爱的宝贝妻子:

我多么盼望你的来信啊!如果我把我在你的那幅可爱的画像上做的那些动作全都告诉你,我想你一定会大笑不止的!

比如,我把画像从盒子里拿出来的时候我就对你说:“早晨好,施坦奈尔!你好,小黄毛丫头!漂亮的玩意儿!没用的东西!幽雅的小家伙!”

当我把你的画像放回去的时候,我就一点一点地往盒子里塞,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呣——呣——呣!

乖乖,进去吧”说这些话的时候我还带着特殊的强调语气。然后,就在将要把画像塞进去的一刹那,我就说:“晚安,小东西,睡个好觉!”

唔,我想我写的都是些傻话(至少别人看来是这样),但对于如此倾心相爱的我们俩,这可决不是什么傻话。

今天是我离开你的第六天,老天爷作证,这简直像是过了一年,太长了。再见,亲爱的,我惟一的爱人。马车来了,这下完了!我只能再见了,求你永远像我爱你一样爱我。给你一百万个最温柔的亲吻。

又及:我们的小卡尔听话吗?但愿如此。替我吻他。并向普赫堡先生和他太太问好。

1789年4月13日于布列斯特

莫扎特爱妻子爱得也真太厉害了,要给妻子“一百万个最温柔的亲吻”。这里一方面体现出莫扎特对妻子的深情,但另一方面,我们这里先不写,还是再看看莫扎特在离开布列斯特前给妻子提的几点要求吧:

亲爱的妻子,我要向你提出几点要求:

第一,请你不要发愁。

第二,注意身体,春天不能太大意了。

第三,不要单独步行外出,最好是干脆不要走路。

第四,绝对相信我对你的爱情。我每次给你写信时都要把你的画像放在面前才动笔。

第五,我请求你,考虑到我的荣誉和你的名声,不仅要注意你的行为举止,还应当注意外观。不要为这个请求而使你生气,你应该因为我看重名誉而更加爱我。

第六,也是最后一个要求,我请求你写信要写得详细一些。

最后,我很想知道那天我走后的第二天我们的妹夫霍费尔来了没有?他是不是像对我保证的那样经常来看你?朗格夫妇来了没有?朗格是不是在画肖像?并请详详细细地告诉我你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从以上的信中,人们不难发现,莫扎特对家里是不放心的,特别是第五条中的话语,可以感到莫扎特有一种“不安全感”,这也许是因为康施坦莎曾让别的男人用皮尺量过小腿,尽管那是游戏中的一种惩罚,也许莫扎特还知道些什么,反正这些话是意味深长的,而且有“潜台词”的。

然而,人在千里之外,真是鞭长莫及。而且,莫扎特还必须向莱比锡进发。

在莱比锡的朋友多勒斯家中,莫扎特用钢琴弹奏了他自己的《后宫诱逃》中的选曲。弹着弹着,他觉得这曲子太长,怎么好像总没个完,听当然是很好听的,这时,他笑着对朋友说:“这些乐曲弹起来倒挺不错,但在舞台上演唱就显得太长了。我写《后宫诱逃》时,越写劲头越足,谱出来的音乐自己总也听不厌,又不知道怎样才能收住尾……”如此看来,莫扎特还真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离开莱比锡,莫扎特又来到了柏林,在没找到熟人以前,莫扎特只好先在旅馆住下了。晚上闲着无事真难忍,不如上街去逛逛。

街上怎么有个狗熊的图案呀,喔,传说“柏林”的原意是“狗熊”,所以狗熊的图案就成了柏林的城徽。1701年起柏林成了普鲁士王国的首都。莫扎特到达柏林的前一年,为庆祝国家的统一,刚刚修筑完成了著名的勃兰登堡门。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纪念建筑,门顶上有四匹铜绿斑驳的飞跃骏马拉着战车疾驰,车上站立着胜利女神,女神右手举起的铁十字架上则站立着展翼的鹰鹫。看着这气势磅礴的建筑,莫扎特感到精神很舒畅,他心中的怨气似乎也吐出了不少。

既然到了街上,能不能去看看剧院里在演什么戏呢?

“嗨,这你都不知道,这几天歌剧院里一直在演莫扎特先生的歌剧《后宫诱逃》!”一个在勃兰登堡门建筑旁的行人对莫扎特说。

“真的,演《后宫诱逃》……”莫扎特一面重复着行人的话,一面头也不回地直往歌剧院跑去。

莫扎特满头大汗,还穿着一身脏兮兮的旅行服装,买了一张票,进了剧院。

莫扎特“身材矮小,动作敏捷,灵活好动,视力又不太好,穿着灰色大衣,一点也不引人注目。起先他站在正厅后座的边的走道上,看着看着,他渐渐向前走去,后来竟不知不觉地顺着两排中间的过道向前走去,最后,他在乐队不远的地方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他还旁若无人地不停地评论、挑剔,引得左右的观众都对他怒目而视。但莫扎特却全不理会。

当派特里奥唱《他只不过是一个胆小的笨蛋》时,第二小提琴手莫名其妙地拉起了升D调。莫扎特再也忍不住了,他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嘴里大声嚷道:“该死的家伙,应该拉D调,懂不懂,D调!”

边上的观众早已对这位挑剔歌剧大师莫扎特作品的人忍无可忍了,这一来真是怒火中烧,“把他赶出去,赶出去!”有几个观众还把莫扎特推搡着向门口走去。

莫扎特也不争辩什么,嘴里还叫着“D调、D调”。正在人们闹嚷嚷的时候,一个乐队队员突然大叫起来:“他就是莫扎特,不错,千真万确的,他就是莫扎特!”

“什么,莫扎特也来看这个歌剧啦。”这消息使全场观众都感到那么意外,因为这是在柏林的剧场里用这种形式宣布的一个惊人的消息。

这时,莫扎特又成了全场的主角,他向观众们道了歉,然后要求指挥重新开始演出。然而,剧场里刚演了一会儿就又喧哗起来了。指挥要求莫扎特到乐池里去。原来,扮演布隆德兴的女高音独唱演员亨利埃特·巴拉尼乌斯拒绝继续演出。并强调说,只要莫扎特还在剧场里,她就决不唱一个字。

巴拉尼乌斯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女演员,受着国王弗莱德里克·威廉的百般恩宠。她的喜怒影响着整台戏的成败。可当时莫扎特并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当莫扎特走到后台的时候,看到一个扮演侍女布隆德兴的女演员坐在椅子上,她的脸蛋长得很美,眼睛特别大,蓝蓝的,犹如一泓清澈的水波。然而现在她却用执拗的目光盯着进门的莫扎特。

“噢,是这位女演员啊,刚才您唱得真是妙极了!”莫扎特还不知此人的背景,但他的个性决定他对音乐容不得一丝的错误,而对杰出者又忍不住心中的赞许。

仅这一句话,就让巴拉尼乌斯“冰冻”的脸有些活动了,但她口中却说:“既然说我唱得妙极了,可刚才您为什么还那么多嘴多舌?”

“喔,那并不是挑剔您的演唱,只是说那个乐队……”

“既然说乐队,那您为什么不去指导指导呢?”巴拉尼乌斯的语气已经转变为商量的口气了。

“本来我也这么想的,可他们说这儿不肯演出了,所以我就到这里来了。换句话说,就是来看看是否能让您继续演出。”莫扎特愉快地说。

“不,不行,我说过您在场我就决不再唱一个音符,除非您答应我一个条件。”女演员说。

“什么条件?”莫扎特莫名其妙地问了一句。

“你现在就指导我下面的演出!”

“可是大家都在等着演出呀,哪来这么多时间啊?”莫扎特说。

“那没关系,你必须给我讲一课。”巴拉尼乌斯还没等莫扎特答应,已经从椅子上跳了下来,深深地给莫扎特鞠了一躬,然后挽起莫扎特的手,走进了她自己的化妆室……

同类推荐
  • 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

    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

    《图说世界名人: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介绍了,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他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即显示出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 忏悔无门

    忏悔无门

    雨城的死刑系列小说,描述了各种身份的死刑犯和司法人员的艺术形象。其中,有现实题材,也有历史人物,有死刑犯和畏罪自杀的贪官,也有着力描述的狱医、法官。但不管如何,作者总是把主要笔墨用于描述、揭示各种人物各不相同的心理活动轨迹:或对死亡的畏惧,对求生的渴望;或呈现浑浑噩噩的麻木状态;或忏悔图报,恳求偿还情感债务。因而,读罢作品,见识了一个个死刑犯的面容,熟悉了他们的心理活动之后,我们也就自然地拥有自己独到的感悟:这些死刑犯大都是本不想死或不该死的;如果不是贫穷、愚昧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不是偏狭的个性压抑了他们的理性和道德,他们也许会像平常人一样生活在充满阳光的世界里。
  •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本书以杨宪益的丰富的一生为写作主线,着点于他留学欧洲的传奇经历、他让人羡慕的跨国爱恋、他等身的翻译作品、他作为诗人的才情、他身上的学者风范。全书一气呵成,个中章节娓娓道来。
  • 走近皇甫谧

    走近皇甫谧

    该书是对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针灸医学家,一个被称为医术精湛、有教无类的传奇人物——皇甫谧的研究文集。
  • 凡·高

    凡·高

    凡·高(1853~1890)Gogh,Vincentvan荷兰画家。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杀身死。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E.贝尔纳、P.西涅克和P.高更等画家。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
热门推荐
  • 毒吻

    毒吻

    警校即将毕业的女生陈思思奉命去黑道帮派执行一项寻找“暗夜之吻”病毒样本的卧底任务。遇上龙帮冷绝而深情的老大龙剑,她陷入艰难的选择,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情报,他们一步步从陌生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妻。可是,暗夜之吻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何人手中,背后还有什么样的阴谋?当一日,他要在她和他拥有的一切做选择时,他该如何选择?当一日,她面临情与法的最终较量时,她的爱又该怎样继续?
  • 我们永无相会之期2

    我们永无相会之期2

    重走青春,很多人几乎忘记了重走的目的,也许是不要再经历相同的际遇,然后重走往往都成了宿命一样的轮回,这样的重走意义又何在?不论青春、人生命运,最终都会有一个归宿,这归宿是生是死,我们根本无从断定,也无法揣测。有人说任何一本现代小说主人公通常都是作者自身影子的反映,此言对已。故事以主人公李絮的口述为第一视角,通过其口,讲述发生在职场内,和他命运息息相关的种种变故和事件。故事以李絮为主线进行发展,围绕高中年代的帽子、陈思琪及大学时代林婉儿与梁大生、吕定、张谅,以及职场内各种事件展开,最后通过曲折过程各自回归各自命运。当然故事的结局,却是我们都未曾料到的。
  • 剑能之光与暗

    剑能之光与暗

    在我们之中有一群体内含有特殊能量的人,来自传说中的缘故剑道,能量源于体内的剑,驾驭剑,可直接进攻,可召唤契剑兽与之共同御敌或合体御敌,还可以借助体内的剑施与契约神术,但是很多人的能剑都处于沉睡中,与常人无异,这故事就是一个叫陈光耀的人。。。。。。。。。。第一部叫光与暗:陈光耀剑能觉醒后来到亚洲能者学院,在这得到属于他的能剑,但是遭到暗落谷卧底的袭击,导致剑魄与能剑受损,他要如何应对呢?并且他做为新生要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契兽之季来寻找自己的契剑兽,他会得到什么契剑兽呢,而暗落谷会在这契兽之季有什么阴谋呢?
  • 列仙逍遥传

    列仙逍遥传

    封神一战,引动天地另一场浩劫。长风,轩辕后裔,身负引领散仙历劫归位的大任,历经三百劫数,却逃不开生死情劫。羽霓,孔雀大明王之女,自从出生便被人称做“妖女”,只为长风一句“人妖殊途”,潜心苦修褪去妖形,可再见他时,他已经忘记曾经戏言,也忘记了她。也罢,你若荡魔除妖,我比肩而战。你若退隐归山,我与你采菊东篱……一生不作他求,只愿碧落黄泉生死相陪。可是……这一切居然是一场骗局。
  • 超级拷贝大佬

    超级拷贝大佬

    《超级拷贝大佬》看一个拥有神奇拷贝系统的牛人怎样成为华夏国黑社会组织的大佬。
  • 我拿半生来爱你

    我拿半生来爱你

    “洛!我把我的整个人生的放在那里,我倾尽我的所有去爱你,我的这些年岁算什么,我这半生又算什么!”“赵紫陌,你凭什么拿这些个说辞来审判我!明明你才是那个骗子,我除了这张脸,还有什么是值得你说爱的!”“洛宁……你一直当我是爱着的是洛旻?”“难道不是吗?你嘴里口口声声爱着的洛是谁,你自己清楚。”…………“洛宁,我知道我的这半生算什么了。”“我这半生,就是个该死的笑话!”“洛宁,你怎么不去死啊!”
  • 穿越火线之极限杀戮

    穿越火线之极限杀戮

    欢迎来到穿越火线。“嗯?这是什么鬼声音?”正在网吧打战俘的白羽五人稀里糊涂的穿越了。系统的考验,让他们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败,而失败的代价便是三名队友惨死!那一刻,白羽才明白,这里不是游戏,而是真正的战场!誓要为队友报仇的白羽不惜与人类死敌生化幽灵合作,从此踏上了一条最强佣兵之路。(QQ群:258823524,欢迎大家来灌水。)游戏的视角设定,科幻的思维延伸,玄幻的升级套路,相信本书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阅读快感。(谨以此文献给曾经或正在战斗的属于三亿鼠标的梦想。)
  • 戏水龙王

    戏水龙王

    人类因为世界性的灾难而兵临灭绝,却也因为宇宙黑洞的产生而存活。地球因为太阳的异常活动而差点毁灭,却因为黑洞的出现而产生重组现象。于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产生了,一个未知而神奇的世界。这里有所有人类所未见到的各色各样的生物,人类也很难想象这些奇形怪状的生物怎么可能跟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但这确实发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充满传奇的世界。
  • 随文字

    随文字

    有的时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没有开头,没有结尾,来的突然,去的匆匆,随心所欲。
  • 爱在珊瑚海

    爱在珊瑚海

    刚刚失恋又失业的江晓彤,误打误撞进了一间婚庆公司,在这里她遇到了被她悄悄称做“女魔头”的上司唐静,和一群各有个性的同事。在完全陌生的工作领域里,江晓彤一面跟唐静“斗智斗勇”,一面跟客户“斗智斗勇”。在一次次地合作中,江晓彤和唐静开始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彼此对对方敞开心扉。珊瑚海公司策划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客户的美好的婚礼,在这个过程中,江晓彤和唐静也完成了自我蜕变,在工作中一步步成为更好的自己。